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3
1
作者 马全新 孟军霞 +1 位作者 杨磊 曹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6-462,共7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和固相烧结法分别制备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Ni0.5Co0.2Mn0.3(OH)2)和LiNi0.5Co0.2Mn0.3O2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Ni0.5Co0.2Mn0.3O2具有很好的α-...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和固相烧结法分别制备镍钴锰复合氢氧化物(Ni0.5Co0.2Mn0.3(OH)2)和LiNi0.5Co0.2Mn0.3O2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Ni0.5Co0.2Mn0.3O2具有很好的α-NaFeO2层状结构,以20 mA/g的电流密度在2.5~4.3 V的电压区间充放电时,最高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75 mA.h/g,首次库伦效率在89%~90%之间。当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0~170 mA.h/g时,30循环未见容量衰减。锂含量对其电化学性能影响的结果表明:锂含量(n(Li)/n(Ni+Co+Mn))在1.03~1.09的范围内,随着锂含量的增加,放电比容量略有减小,但循环性能、中值电压以及平台性能都得到提高;当锂含量超过1.09时,循环性能、中值电压以及平台性能开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 5Co0 2Mn0 3O2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12)Ni_(0.8)Mn_(0.1)Co_(0.1)O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军霞 杨智勇 +1 位作者 杨磊 马全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33,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样品Lic12Ni0.8Mn0.1Co0.1O2,采用XRD (X-ray diffraction)、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CV (Cycle voltammograms)和充放电循环等测试分析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电化学性能.RD分析表明在合成温度为...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样品Lic12Ni0.8Mn0.1Co0.1O2,采用XRD (X-ray diffraction)、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CV (Cycle voltammograms)和充放电循环等测试分析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电化学性能.RD分析表明在合成温度为800℃时,所合成的产物为α-NaFeO2型的层状结构;SEM分析表明在合成温度为800℃时,产物为微小晶粒团聚成的球形颗粒.在40 mA/g和2.5~4.3V的电压范围内,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4.1 mAh/g,首次放电效率为85.9%.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多,材料的不可逆放电容量逐步减小,循环稳定性增强.循环20周后放电比容量仍能达到171.7 mAh/g,容量保持率为93.260%.测试结果表明,800℃合成的正极材料Li1.12Ni0.8Mn0.1Co0.1O2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镍正极材料 高温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内旋转流湍流特性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蔡香丽 杨智勇 +2 位作者 马玉苗 管述哲 魏耀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3-990,共8页
采用热线风速仪(Hot wire anemometry,HWA)测量了300mm×2000mm旋风分离器内的瞬时切向速度,进而分析旋转流的湍流特性。基于测量的瞬时切向速度计算的湍流强度表明,切向湍流强度是由气流自身湍流脉动产生的湍流强度和气流旋转波... 采用热线风速仪(Hot wire anemometry,HWA)测量了300mm×2000mm旋风分离器内的瞬时切向速度,进而分析旋转流的湍流特性。基于测量的瞬时切向速度计算的湍流强度表明,切向湍流强度是由气流自身湍流脉动产生的湍流强度和气流旋转波动产生的湍流强度两部分构成。在壁面附近,切向湍流强度主要是旋转流自身的湍流脉动作用,旋转流波动对其影响较小;而在几何中心附近,切向湍流强度不仅有旋转流自身的湍流脉动,而且更主要是旋转流摆动的影响。由于旋风分离器内旋转流的旋转中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形成了旋流的摆动,使中心区域的计算切向湍流强度骤增,远大于壁面区域的切向湍流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热线风速仪(HWA) 旋转流 湍流强度 波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管内轴向旋转流切向速度湍流强度 被引量:6
4
作者 蔡香丽 李培 +2 位作者 杨智勇 黄蕾 魏耀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278-4284,共7页
采用热线风速仪(hot wire anemometry,HWA)测量了?300 mm×2000 mm圆管内轴向旋转流瞬时切向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重点分析了切向速度湍流强度的分布特点和旋转流摆动对切向速度湍流强度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瞬时切向速度由高频的湍... 采用热线风速仪(hot wire anemometry,HWA)测量了?300 mm×2000 mm圆管内轴向旋转流瞬时切向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重点分析了切向速度湍流强度的分布特点和旋转流摆动对切向速度湍流强度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瞬时切向速度由高频的湍流脉动速度和低频的波动速度叠加构成。由于受旋转流旋转中心偏离圆管几何中心造成的旋转流摆动的影响,在圆管中心区域瞬时切向速度随时间的波动速度变化较大,边壁区域瞬时切向速度随时间的波动速度变化较小。通过对瞬时切向速度数据进行概率密度分析可知,切向湍流强度不仅受气流脉动的影响,还受旋转流中心摆动的影响,是由自身气流脉动产生的湍流强度和旋转流摆动产生的湍流强度两部分叠加构成。旋转流摆动导致了中心区域的湍流强度远大于边壁面区域的湍流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管 旋转流 湍流 湍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内旋转流偏心旋转对速度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蔡香丽 李培 +2 位作者 杨智勇 徐国 魏耀东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3-48,共6页
采用Fluent软件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其旋转流存在着偏心旋转现象,即旋转流的旋转中心与旋风分离器的几何中心不重合。用CFD计算旋风分离器内强旋流的三维速度是基于旋风分离器的几何中心给定的,而进行气固分离计... 采用Fluent软件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其旋转流存在着偏心旋转现象,即旋转流的旋转中心与旋风分离器的几何中心不重合。用CFD计算旋风分离器内强旋流的三维速度是基于旋风分离器的几何中心给定的,而进行气固分离计算用的三维速度是基于旋转中心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是径向速度分布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对基于几何中心的旋风分离器内旋转流的三维速度值进行修正,将参考几何中心计算的流场变换为参考旋转中心的流场。在旋风分离器流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分析了基准不同所产生的三维速度分量之间变化,给出了将参考几何中心计算的流场换算到参考旋转中心的流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旋转流 数值模拟 旋转偏心 速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