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页岩改性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术林
亚力昆江·吐尔逊
+4 位作者
阿衣克力木·哈山
王洪生
阿依谢姆古丽·阿布都热依木
艾热提·阿不都艾尼
张宸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解决磷回收困难和固体废弃物难处理的问题,文章以棉秆和油页岩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了油页岩改性生物炭(OS-CS),利用SEM-EDS,BET,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分析,考察了热解温度、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等因素对OS-CS的磷...
为解决磷回收困难和固体废弃物难处理的问题,文章以棉秆和油页岩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了油页岩改性生物炭(OS-CS),利用SEM-EDS,BET,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分析,考察了热解温度、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等因素对OS-CS的磷酸盐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OS-CS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进过改性后,OS-CS的结构性能和表面形貌有较大改善,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在投加量为4.0 g/L、溶液pH值为5.0时,OS-CS的磷酸盐最大吸附量为7.01 mg/g,是棉秆炭的2.47倍,油页岩半焦的3.52倍。OS-CS吸附磷酸盐过程主要以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描述,吸附机理主要包括表面沉淀、配体交换和静电吸引。油页岩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为磷酸盐的去除和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改性
油页岩
磷酸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长沟油页岩燃烧灰分物理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袁强阳
潘卢伟
+3 位作者
陆浩
郭悦
戴方钦
王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201-8211,共11页
油页岩灰分是油页岩综合利用的主要物质之一。对石长沟油页岩进行马弗炉燃烧实验,制备不同燃烧终温(200~800℃)的油页岩灰分;并借助多种实验仪器研究不同温度燃烧下的灰分构成成分、结构特征及微观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油页岩有机质...
油页岩灰分是油页岩综合利用的主要物质之一。对石长沟油页岩进行马弗炉燃烧实验,制备不同燃烧终温(200~800℃)的油页岩灰分;并借助多种实验仪器研究不同温度燃烧下的灰分构成成分、结构特征及微观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油页岩有机质以脂肪族为主;燃烧过程中,各有机元素(N、S、C、H、O)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自由水析出,结构水脱离,碳酸盐和脂肪族逐渐分解,在800℃高温时,C完全转化为CO_(2)逸出;灰分的构成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和碳酸盐,孔隙以微孔和中孔为主,随着燃烧温度升高,中孔数量增加,比表面积和分形维度先增后减,峰值均在400℃处。研究结果为分析石长沟油页岩不同燃烧温度下灰分的物理状态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了解石长沟油页岩的燃烧特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长沟油页岩
灰分
物理状态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长沟油页岩及其热解半焦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熊泉
陆浩
+2 位作者
潘卢伟
戴方钦
王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650-8659,共10页
为分析石长沟油页岩和其半焦热解特性以及为半焦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N 2等温吸附/脱附法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石长沟矿区油...
为分析石长沟油页岩和其半焦热解特性以及为半焦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N 2等温吸附/脱附法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石长沟矿区油页岩及不同热解条件下生成的半焦进行特性研究。元素分析表明,油页岩中C、H元素含量分别为11.48%、1.68%,N、S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少,随热解的进行,C、H元素含量下降明显,S元素含量有所升高,N元素含量略有降低;XPS分析表明,油页岩中的氮以氧化型氮和吡咯型氮、硫以无机硫酸盐硫为主要存在形式,半焦中氮以吡咯型氮为主,有机硫化物硫随热解的进行析出;氮气等温吸附脱附实验分析表明,半焦孔隙分形维数和表面分形维数在2.5~2.8;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油页岩表面有机质部分多为光滑条状或块状结构,无机盐形成明显的层状结构,有机质结构热解后会形成较深圆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长沟油页岩
半焦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页岩改性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术林
亚力昆江·吐尔逊
阿衣克力木·哈山
王洪生
阿依谢姆古丽·阿布都热依木
艾热提·阿不都艾尼
张宸
机构
新疆
大学化工学院
新疆
煤炭清洁转化与化工过程实验室
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68036,21766037)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2110755036)。
文摘
为解决磷回收困难和固体废弃物难处理的问题,文章以棉秆和油页岩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了油页岩改性生物炭(OS-CS),利用SEM-EDS,BET,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理化特性分析,考察了热解温度、吸附剂用量、溶液pH值等因素对OS-CS的磷酸盐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OS-CS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进过改性后,OS-CS的结构性能和表面形貌有较大改善,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在投加量为4.0 g/L、溶液pH值为5.0时,OS-CS的磷酸盐最大吸附量为7.01 mg/g,是棉秆炭的2.47倍,油页岩半焦的3.52倍。OS-CS吸附磷酸盐过程主要以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描述,吸附机理主要包括表面沉淀、配体交换和静电吸引。油页岩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为磷酸盐的去除和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生物炭
改性
油页岩
磷酸盐
吸附
Keywords
biochar
modification
oil shale
phosphate
adsorption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长沟油页岩燃烧灰分物理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袁强阳
潘卢伟
陆浩
郭悦
戴方钦
王帅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201-82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4209)。
文摘
油页岩灰分是油页岩综合利用的主要物质之一。对石长沟油页岩进行马弗炉燃烧实验,制备不同燃烧终温(200~800℃)的油页岩灰分;并借助多种实验仪器研究不同温度燃烧下的灰分构成成分、结构特征及微观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油页岩有机质以脂肪族为主;燃烧过程中,各有机元素(N、S、C、H、O)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自由水析出,结构水脱离,碳酸盐和脂肪族逐渐分解,在800℃高温时,C完全转化为CO_(2)逸出;灰分的构成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和碳酸盐,孔隙以微孔和中孔为主,随着燃烧温度升高,中孔数量增加,比表面积和分形维度先增后减,峰值均在400℃处。研究结果为分析石长沟油页岩不同燃烧温度下灰分的物理状态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了解石长沟油页岩的燃烧特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石长沟油页岩
灰分
物理状态
燃烧特性
Keywords
Shichanggou oil shale
shale ash
physical stat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P618.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长沟油页岩及其热解半焦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熊泉
陆浩
潘卢伟
戴方钦
王帅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8650-865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4209)。
文摘
为分析石长沟油页岩和其半焦热解特性以及为半焦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利用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N 2等温吸附/脱附法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对石长沟矿区油页岩及不同热解条件下生成的半焦进行特性研究。元素分析表明,油页岩中C、H元素含量分别为11.48%、1.68%,N、S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少,随热解的进行,C、H元素含量下降明显,S元素含量有所升高,N元素含量略有降低;XPS分析表明,油页岩中的氮以氧化型氮和吡咯型氮、硫以无机硫酸盐硫为主要存在形式,半焦中氮以吡咯型氮为主,有机硫化物硫随热解的进行析出;氮气等温吸附脱附实验分析表明,半焦孔隙分形维数和表面分形维数在2.5~2.8;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油页岩表面有机质部分多为光滑条状或块状结构,无机盐形成明显的层状结构,有机质结构热解后会形成较深圆孔隙。
关键词
石长沟油页岩
半焦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孔隙结构
Keywords
Shichanggou oil shale
semi cok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pore structure
分类号
TE66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页岩改性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
周术林
亚力昆江·吐尔逊
阿衣克力木·哈山
王洪生
阿依谢姆古丽·阿布都热依木
艾热提·阿不都艾尼
张宸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石长沟油页岩燃烧灰分物理特性
袁强阳
潘卢伟
陆浩
郭悦
戴方钦
王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石长沟油页岩及其热解半焦特性研究
熊泉
陆浩
潘卢伟
戴方钦
王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