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地区发酵酸马乳优良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弦 武运 +6 位作者 田甜 罗晓红 陈卫林 马文瑞 付志昂 汤凯 王美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2-48,共7页
为挖掘安全高效的酸马乳发酵酵母菌种,从伊犁地区采集10份传统发酵酸马乳样品,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产气及产乙醇能力分析初筛、耐受性分析及安全性评价复筛,筛选优良酵母菌,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将筛选酵... 为挖掘安全高效的酸马乳发酵酵母菌种,从伊犁地区采集10份传统发酵酸马乳样品,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产气及产乙醇能力分析初筛、耐受性分析及安全性评价复筛,筛选优良酵母菌,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将筛选酵母菌应用于酸马乳发酵,通过测定酸马乳的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考察筛选菌株的发酵性能。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3株优良酵母菌菌株,编号分别为TX1-2、TX1-6、TX3-1,均可耐受p H 3.0、高温45℃及乙醇体积分数6%,无溶血性,对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不具有耐药性。经鉴定,菌株TX1-2为达文波特星形酵母(Starmerella davenportii),菌株TX1-6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TX3-1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3株优良酵母菌株发酵酸马乳的蛋白质及脂肪含量与自然发酵和商业酿酒酵母CVE-7发酵酸马乳无显著差异(P>0.05),pH值及乳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酒精度显著降低(P<0.05),但理化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其中,菌株TX1-6和TX3-1发酵酸马乳的感官评分较高,分别为89.40分、91.20分,表明菌株TX1-6和TX3-1更具有发酵酸马乳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乳 酵母菌 筛选 鉴定 耐药性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初乳粉对正常血糖和高血糖的影响
2
作者 丁红 张月明 +3 位作者 张丹凤 陆东林 王颢 于亚鹭 《新疆畜牧业》 2005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牛初乳粉(BCP)对正常大鼠血糖及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方法给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各灌胃3个不同剂量的BCP溶液5周,分别测定1周、2周、3周、4周、5周时的血糖、体重。5周时还测定糖尿病大鼠的血脂(TG、TC、HDL-C)。结果3个剂量的BC... 目的探讨牛初乳粉(BCP)对正常大鼠血糖及糖尿病大鼠的影响。方法给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各灌胃3个不同剂量的BCP溶液5周,分别测定1周、2周、3周、4周、5周时的血糖、体重。5周时还测定糖尿病大鼠的血脂(TG、TC、HDL-C)。结果3个剂量的BCP对正常大鼠的血糖无影响。4周时3个BCP组的血糖均低于链脲霉素(STZ)组,第5周的结果与第4周相似。3个BCP组大鼠的体重、TG、HDL-C与STZ组相比无差异。5周时高剂量BCP组的TC低于STZ组并且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牛初乳粉具有降低STZ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及总胆固醇的作用,此作用与剂量、时间有关;而对正常大鼠的血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马乳粉中维生素含量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殷娜 史淑华 +3 位作者 陆东林 何晓瑞 王建军 徐敏 《草食家畜》 2021年第4期22-25,32,共5页
为了检测特色乳制品马乳粉的维生素含量,依据国标对马乳粉中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_(1)、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烟酸、泛酸、生物素和叶酸进行检测。结果3份新疆伊犁地区某乳品企业生产... 为了检测特色乳制品马乳粉的维生素含量,依据国标对马乳粉中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_(1)、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B_(6)、维生素B_(12)、烟酸、泛酸、生物素和叶酸进行检测。结果3份新疆伊犁地区某乳品企业生产的马乳粉的维生素平均含量:维生素A 71.53μg/100 g,维生素D_(3)0.73μg/100 g,维生素E 0.547 mg/100 g;维生素B_(2)0.294 mg/100 g,B_(6)0.39 mg/100 g,B_(12)0.303μg/100 g,烟酸1.47 mg/100 g,泛酸2.76 mg/100 g,生物素7.29μg/100 g,叶酸21.5μg/100 g,维生素C77 mg/100 g。结论:马乳粉的烟酸、泛酸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人体补充维生素的最佳食物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粉 维生素 含量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食品包装膜中添加回收料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勇 张胜军 +2 位作者 其其格 龙泽荣 李松菀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研究了食品包装膜中添加回收料的鉴别方法。罘用光学法、紫外老化实验法、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对全新料以及添加不同比例的回收料(5%~100%)来生产的食品塑料包装膜进行分析测试。研究表明,添加回收料后的聚乙烯... 研究了食品包装膜中添加回收料的鉴别方法。罘用光学法、紫外老化实验法、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对全新料以及添加不同比例的回收料(5%~100%)来生产的食品塑料包装膜进行分析测试。研究表明,添加回收料后的聚乙烯(PE)膜中结晶点显著增多,样品的透光率下降,紫外老化前后拉伸负荷和伸长率降低,熔点、结晶点和热焓变也有显著变化。该方法为食品用塑料制品中是否掺入回收料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用包装膜 回收塑料 老化 结晶点 透光率 熔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