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兵团人力资源特点与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毅 何秉宇 《西北人口》 2000年第4期59-61,共3页
兵团人力资源在新疆经济建设及社会稳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兵团人力资源数量年增补不大,质量上由于人才流失而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对策:留住并提高现有劳动力质量;培养并留住自己培养的人才... 兵团人力资源在新疆经济建设及社会稳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兵团人力资源数量年增补不大,质量上由于人才流失而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对策:留住并提高现有劳动力质量;培养并留住自己培养的人才;千方百计吸引急需的不同种类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团 人力资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下游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对策——以尉犁县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许英勤 胡玉昆 马彦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2-346,共5页
随着塔里木河流域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区域开发活动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虽然绿洲内部产出大幅度增加 ,但整体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县为例 ,从分析区域开发活... 随着塔里木河流域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区域开发活动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虽然绿洲内部产出大幅度增加 ,但整体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县为例 ,从分析区域开发活动入手 ,总结了区域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有利与不利方面。进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中下游 区域开发 生态环境恢复 重建 绿洲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南缘沉积物磁化率变化与历史时期环境演化 被引量:9
3
作者 钟巍 舒强 +1 位作者 熊黑钢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磁化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 ,在恢复气候环境演变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表明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沉积物的低频磁化率对于本地区环境的演变反映较为敏感 ,因此本文以低频磁化率为主导指标 ,结合其它地质记录 ,对尼雅地区... 磁化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指标 ,在恢复气候环境演变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表明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沉积物的低频磁化率对于本地区环境的演变反映较为敏感 ,因此本文以低频磁化率为主导指标 ,结合其它地质记录 ,对尼雅地区的古气候环境进行了恢复 ,研究结果表明 :近 40 0 0年来尼雅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干旱化为主 ,但期间仍有几次相对干湿的波动 ,共经历了 3次相对湿润期和 3次相对干旱期。据此恢复出的古气候环境与其它环境指标恢复出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 ,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 ,同时也具全球性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塔克拉玛干沙漠 气候环境演化 古气候 沉积物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水污染控制工程费用函数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何秉宇 阿屯古丽 +1 位作者 白山 张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0-93,共4页
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西部大开发中极为关键的环节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模型是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基础。针对干旱区的实际 ,根据调查资料 ,进行了干旱区水污染控制工程费用函数的分析计算。由于地区社会经济... 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西部大开发中极为关键的环节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模型是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基础。针对干旱区的实际 ,根据调查资料 ,进行了干旱区水污染控制工程费用函数的分析计算。由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以及废水处理设施的规模、效率等对经济模型的建立都有较大影响 ,有必要建立干旱区水污染控制工程费用函数 ,以适应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水污染 费用函数 控制工程 废水处理设施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兵团人口迁移与新疆社会发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毅 何秉宇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34,共5页
本文分析了新疆兵团人口迁移变化特点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兵团 人口迁移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卫星图像结构信息提高城市地物模式识别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丁建丽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刘传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32,共18页
针对城市地物分布特征及其光谱特点 ,对卫星遥感数据的空间结构信息应用于城市分类进行了研究。分类结果与传统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 (Bayes法 )相比较简洁、快速 ,精度提高近 2个百分点。
关键词 最优模糊聚类 地物模式识别 城市 卫星遥感数据 空间结构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供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志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9-263,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个集流域信息、数据库管理、实时监测、水量预测、洪水预报、水库排沙调度、需水量计算、水土平衡、优化供水决策、系统在线帮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流域供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开发设计思路。本系统紧密结合干旱区实...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个集流域信息、数据库管理、实时监测、水量预测、洪水预报、水库排沙调度、需水量计算、水土平衡、优化供水决策、系统在线帮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流域供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开发设计思路。本系统紧密结合干旱区实际 ,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计算机最新软硬件、知识库和先进的计算模型等高新技术 ,具有适应实时要求 ,界面友好直观 ,操作灵活方便 ,扩充性好和实用性强等特点。对流域供水、防洪、排沙、节水灌溉 ,水资源统一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供水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GIS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冰川区动力过程的空间分布特征
8
作者 熊黑钢 塔西甫拉提 +5 位作者 钟巍 孙林 努尔拜依 海米提 高村弘毅 铃木裕一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冰川环境中的动力过程种类多且复杂。一般冰底以挤压、磨蚀等过程为主 ,其它部位则是以斜坡、塌积、坠落、流水、寒冻风化等过程最多。前者能真正反映冰川动力过程的本质。地貌全过程 (侵蚀、搬运、堆积 )中 ,堆积过程控制着冰碛的构造... 冰川环境中的动力过程种类多且复杂。一般冰底以挤压、磨蚀等过程为主 ,其它部位则是以斜坡、塌积、坠落、流水、寒冻风化等过程最多。前者能真正反映冰川动力过程的本质。地貌全过程 (侵蚀、搬运、堆积 )中 ,堆积过程控制着冰碛的构造、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冰川 动力过程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刍议
9
作者 张毅 何秉宇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48,共4页
本文以我国西部大开发为背景 ,以哈萨克族聚集区域为例探讨西部地区 ,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人力资源问题。提出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种种方案中 。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经济发展 开发 哈萨克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覆盖方式下的土壤溶液盐分含量变化 被引量:25
10
作者 黄强 殷志刚 +3 位作者 田长彦 汪宏年 张建军 陈春英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6,共5页
利用定期取表层土样测定其电导率和在不同深度埋设盐分传感器探头的方法 ,在作物生长季节内 ,监测了秸杆覆盖和地膜覆盖农田不同深度的土壤溶液含盐量变化。结果为 :(1)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和 10cm深土壤溶液含盐量的变化规律为 ,未灌水期... 利用定期取表层土样测定其电导率和在不同深度埋设盐分传感器探头的方法 ,在作物生长季节内 ,监测了秸杆覆盖和地膜覆盖农田不同深度的土壤溶液含盐量变化。结果为 :(1)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和 10cm深土壤溶液含盐量的变化规律为 ,未灌水期间迅速增加 ;灌水时急剧降低。秸杆覆盖和覆膜可明显抑制盐分的累积 ,使整个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含量波动幅度变小。其中覆膜处理抑制土壤盐分累积的作用最大。 (2 ) 30cm深土壤溶液含盐量的变化也为灌水降低 ,未灌水时升高。秸杆覆盖处理在灌头水后含盐量虽有波动 ,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覆膜处理在灌头水后一直处于很低的含盐水平。 (3) 6 0cm深土壤溶液含盐量变化幅度小于其上土层。秸杆覆盖增强了灌水对 6 0cm土壤溶液含盐量的降低作用 ,并抑制了后期土壤溶液含盐量增加。覆膜减少了灌水对 6 0cm深土壤溶液含盐量的降低幅度 ,也抑制了未灌水期间含盐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杆覆盖 地膜覆盖 土壤溶液 电导率 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博斯腾湖近12.0kaB.P.以来古气候与古水文状况的变化 被引量:29
11
作者 钟巍 舒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3-220,共8页
对南疆博斯腾湖湖相沉积物多手段的综合研究 ,揭示了近 1 2 0kaB P 以来古气候与古水文状况的变化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 ,其气候的演化特征具有明显的西风型环境演变特征。研究还发现气候于 1 2 0ka、1 0 0ka、4 0ka和 1 5kaB P 存... 对南疆博斯腾湖湖相沉积物多手段的综合研究 ,揭示了近 1 2 0kaB P 以来古气候与古水文状况的变化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 ,其气候的演化特征具有明显的西风型环境演变特征。研究还发现气候于 1 2 0ka、1 0 0ka、4 0ka和 1 5kaB P 存在显著的阶梯式增暖变干特征 ,其中暖峰主要出现于 1 1 5— 1 1 0ka、9 4ka、7 5— 7 0ka、6 5— 6 0ka、3 0ka和2 0kaB P ,气候特征以干暖为主 ,湖泊水文特征总体表现为盐度增加、水位下降、湖面缩小 ;而冷峰主要出现于 1 1 0— 1 0 0ka、8 8ka、5 0— 4 5ka、3 3ka和 1 5kaB P ,此时湖泊膨胀淡化 ,湖面上升。在 7 0— 5 0kaB P 期间出现的相对暖湿环境特征可能是全新世大暖期最盛期暖湿气候特征的反映 ,可能与此时西南夏季风势力增强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古气候 古水文 湖泊沉积物 夏季风 暖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施用保水剂后土壤溶液盐分含量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殷志刚 黄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在田间利用盐分传感器对土壤溶液电导率连续观测表明 ,施保水剂可抑制表层、10cm和 30cm深土壤溶液盐分累积 ,使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溶液含盐量波动幅度减小 ,保持较低的含盐量。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溶液 电导率 盐分 含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发展动因分析—兼论西部大开发战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彦琳 马彦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58,共4页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着重强调了以文化、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积累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软约束作用。然后 ,针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指出西部区域社会积累结构的核心———制度准备与制度创新成本已成为西部大开发能...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着重强调了以文化、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积累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软约束作用。然后 ,针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 ,指出西部区域社会积累结构的核心———制度准备与制度创新成本已成为西部大开发能否顺利达到预期的重要前提 ,同时指出与WTO规则对接、加强对外贸易应是西部大开发的最佳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动因 西部开发 WTO 制度创新 对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等五地州市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金发 韩清 曹忠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2-84,共3页
本文分析乌鲁木齐等五地州市旅游资源特色与优势,设计线路,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区域旅游开发 乌鲁木齐 旅游资源 中国 风景名胜区 旅游线路 设计 天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亚心大旅游区的构想与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金发 韩强 吴军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1,共3页
乌鲁木齐应是新疆旅游业的龙头。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建设亚心大旅游区是现实可行的 ,也是卓具特色的。本文设计了这个大旅游区的旅游线路 。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线路 新疆 旅游业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经济区域的再形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彦琳 马彦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3期27-30,共4页
经济区域空间格局变化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外在化表现 ,文章从区域、经济区域等基本概念入手 ,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经济区域再形成过程的态势和外部环境变化 ,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应积极培... 经济区域空间格局变化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外在化表现 ,文章从区域、经济区域等基本概念入手 ,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经济区域再形成过程的态势和外部环境变化 ,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应积极培育合理经济区、建立合理的区际分工体系、培育区域之间合理的竞争态势 ,以提高我国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区域 空间格局 经济全球化 中国 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地衣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努尔巴衣.阿不都沙勒克 阿不都拉.阿巴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2-75,共4页
根据 1985年以来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对保护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衣生长发育的地理背景进行了分析 ,对地衣植被的生态地理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地衣植被进行了生态分类。
关键词 哈纳斯自然保护区 自然条件 生态地埋分布 地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筑西部铁路的生态屏障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文军 郝毓灵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新疆生态环境概况的基础上 ,从多个铡面 ,分析论述了建设千里绿色长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只有构筑西部铁路的生态屏障 ,才能保障钢铁大动脉的畅通无阻。
关键词 新疆 生态屏障 “千里绿色长廊” 铁路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