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下的水资源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飞 陈道胜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6,94,共11页
基于历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及其变化热点,梳理水资源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发展变化情况;分析水资源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展现水资源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论述当前全球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世界水日主题... 基于历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及其变化热点,梳理水资源在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发展变化情况;分析水资源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展现水资源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论述当前全球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世界水日主题变化呈现由人类出发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趋势,中国水周主题变化始终与政府宏观水资源的政策相关;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发展进程中,人类与水资源和谐共处的生态思想逐渐体现,显示了世界范围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水资源发展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向日葵的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以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玉 汪溪远 +3 位作者 王志强 刘玉莹 万彦博 程维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4期83-87,92,共6页
对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大规模种植的食用向日葵和其种植地土壤进行采样调查,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生物富集系数、靶标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向日葵种植土壤中重金属Cr、Cu、Zn、As、Cd的含量均超过阿勒泰地区... 对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大规模种植的食用向日葵和其种植地土壤进行采样调查,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生物富集系数、靶标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向日葵种植土壤中重金属Cr、Cu、Zn、As、Cd的含量均超过阿勒泰地区的本底值;向日葵的毛根和籽粒对各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较强,在籽粒中Cd与Cr的含量较高,易造成健康风险;向日葵对Cr、Cu、Zn、Cd 4种元素的转移能力较强,其中地上部对Cr和Cd的富集系数较高;籽粒中As和Cr元素的风险指数较高,对成人的健康威胁更大;危害指数的估算表明,重金属的累积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建议当地将种植方式改变为轮作,且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收割植物时连根拔起,以减少土壤重金属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重金属污染 单因子指数法 富集系数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比湖湿地不同盐渍化土壤粒度组成及可蚀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敬哲 丁建丽 +1 位作者 王飞 梁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8-605,共8页
为了研究内陆干旱区不同盐渍化土壤的粒径组成及其可蚀性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盐渍化程度上探讨其与土壤中盐分含量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比湖湿地为研究靶区,利用2015年5月获取的66个表层土壤样品,对土壤的粒度组成、含... 为了研究内陆干旱区不同盐渍化土壤的粒径组成及其可蚀性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盐渍化程度上探讨其与土壤中盐分含量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艾比湖湿地为研究靶区,利用2015年5月获取的66个表层土壤样品,对土壤的粒度组成、含盐量、分形维数和可蚀性因子K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盐土占比达到59.09%,平均含盐量达131.59 g/kg,研究区内盐渍化现象既普遍又严重;土壤颗粒以粉粒和砂粒为主,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剧黏粒含量不断增加,砂粒含量则相反;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D值介于2.14~2.60,平均值为2.45;随着盐渍化程度加剧,分形维数逐渐变大,K值也随之逐渐增大,盐土的K值最大达0.093;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与含盐量的相关性较高(r=0.596**),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土壤的含盐量水平越高,K值越大,越容易被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内陆干旱区 分形维数 粒径 艾比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典型绿洲土壤有机质的反演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周倩倩 丁建丽 +1 位作者 唐梦迎 杨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24,共12页
为了大面积、高精度地反演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采用波段平均法将实测高光谱窄波段拟合为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的宽波段,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估算模型,并将最优估算... 为了大面积、高精度地反演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采用波段平均法将实测高光谱窄波段拟合为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的宽波段,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估算模型,并将最优估算模型应用到经过波段校正的Landsat 8OLI遥感影像中。结果表明:(1)反射率进行倒数、对数、平方、一阶微分等数学变换后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显著提高;(2)土壤有机质的高光谱估算模型拟合度较高,最优估算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52,采用比值法对多光谱波段反射率进行校正,校正后的遥感影像反演结果得到了较大提高,检验样本的决定系数R2从0.711提升至0.849。从反演结果来看,将高光谱估算模型应用到经过订正的多光谱影像,土壤有机质反演模型的精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运用此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土壤有机质区域化反演。(3)有机质的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组成、土壤质地的影响,其中土壤质地对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LANDSAT 8 OLI 土壤有机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绿洲典型湿地信息提取 被引量:5
5
作者 顾峰 丁建丽 +1 位作者 王敬哲 葛翔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50,55,共8页
以塔里木河边缘的渭-库绿洲(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为研究区,采用在特征选择和分类提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随机森林算法,对研究区内的湿地信息进行提取。基于多时相、光谱信息丰富的Landsat8 OLI数据生成包括光谱特征、植被和水体指数、盐... 以塔里木河边缘的渭-库绿洲(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为研究区,采用在特征选择和分类提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随机森林算法,对研究区内的湿地信息进行提取。基于多时相、光谱信息丰富的Landsat8 OLI数据生成包括光谱特征、植被和水体指数、盐分指数、纹理信息在内的4种特征变量;根据以上特征设计6种不同的提取方案,对绿洲内部的干旱区湿地信息进行提取并验证不同方案的提取精度,旨在选取最佳方案提高湿地信息提取的精度。结果表明:①多种特征变量的有效组合是提高湿地信息提取精度的关键,就不同特征对湿地信息提取的贡献度而言,光谱特征>植被和水体指数>纹理特征>盐分指数;②基于随机森林算法优选的特征变量提取速度最快,效果最佳,总体精度为90.09%,Kappa系数为0.882 5。提取方法在挖掘特征变量的同时,保证了湿地信息提取的准确性,提高了运行效率。湿地提取结果对当地绿洲制定科学的水肥管理措施及进行干旱状况评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湿地 信息提取 随机森林 特征选择 盐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库绿洲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艳菊 丁建丽 米热古力·艾尼瓦尔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5,共8页
[目的]监测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驱动因子作用机理,对当地因地制宜进行土壤盐渍化调控。[方法]采用决策树、克里金插值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的剖面分布特征,着重分析了样本点海拔、植被覆盖度... [目的]监测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驱动因子作用机理,对当地因地制宜进行土壤盐渍化调控。[方法]采用决策树、克里金插值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的剖面分布特征,着重分析了样本点海拔、植被覆盖度、地下水位、TW( I 地形湿度指数)、地下水矿化度5个驱动因子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结果]①研究区表层土壤(0~10 cm)属于重度盐渍化土壤,10~20、20~40、40~60 cm各深度剖面土壤属于中度盐渍化土壤。土壤EC1:5有强的空间变异性,其分布格局受灌溉等人为驱动因素的影响较大。②绿洲内部(即耕作区)表层土壤属于非盐渍化区域,绿洲东部10~20、20~40、40~60cm土层有轻、中度的盐渍化现象。绿洲内部表层以下土壤盐分高于表层,绿洲存在潜在的盐渍化风险。耕作区外围绿洲-荒漠交错带区域各剖面层均属于盐渍化区域,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盐渍化程度在不断减弱。③样本点海拔、植被覆盖度、地下水位、TWI、地下水矿化度与土壤EC1:5的灰色关联度大小次序为:0~10 cm土层:地下水矿化度>TWI>样本点的海拔>植被覆盖度>地下水位;10~20、20~40 cm土层:地下水矿化度>样本点的海拔>TWI>植被覆盖度>地下水位。[结论]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主要分布在绿洲-荒漠交错带区域,土壤盐分表聚强烈,地下水矿化度是造成该研究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的首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绿洲 决策树 克里金插值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何宝忠 丁建丽 +1 位作者 刘博华 王敬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5-196,共12页
【目的】探明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影响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的植被物候特征和陆面地表参数的重要性,为干旱区绿洲盐渍化及荒漠化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MODIS-NDVI数据反演得到历年植被物候特征,耦合植被指数... 【目的】探明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影响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的植被物候特征和陆面地表参数的重要性,为干旱区绿洲盐渍化及荒漠化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MODIS-NDVI数据反演得到历年植被物候特征,耦合植被指数、干旱指数、影像反射率等陆面地表参数和植被物候特征作为Cubist回归树模型的输入因子,预测渭库绿洲2006—2016年土壤含盐量。【结果】渭库绿洲生长季开始时间集中于5—6月,生长季结束时间集中于11—12月;绿洲内部累积生物量值较高,集中于6.08~9.20;绿洲荒漠过渡带的累积生物量值较低,集中于3.64~6.08;仅用物候参数预测土壤含盐量的精度较低,而耦合物候参数和陆面地表参数预测土壤含盐量的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9.02,可决系数R2=0.72)显著高于只用陆面地表参数(RMSE=12.66,R2=0.22)或只用物候参数预测土壤含盐量的精度(RMSE=13.29,R2=0.12);温度干旱植被指数、绿洲内部累积生物量值、盐分指数、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和蓝波段反射率等参数在预测土壤含盐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相对重要性,表明土壤含水量、植被长势情况、植被累积生物量和可见光反射率是监测盐渍化的重要参数;渭库绿洲区域主要分布的是非盐渍化地和轻盐渍化地,土壤含盐量年平均值为7.08 g·kg^-1a^-1;绿洲农业区内部的土壤含盐量较低,基本上是非盐渍化地;在绿洲东部和南部外围绿洲的土壤含盐量较高,主要是中度盐渍化地;土壤盐渍化主要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减少幅度集中于0.00~0.764 g·kg-1a^-1;少部分区域呈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绿洲中部区域和靠近塔里木河的南部区域,增加的幅度集中于0.00~0.742 g·kg^-1a^-1;2007年盐渍化程度最重,土壤含盐量均值为12.68 g·kg^-1, 2011年盐渍化程度最轻,土壤含盐量均值为4.61 g·kg^-1。【结论】运用回归树模型能够建立完备的土壤-环境关系知识,能有效地提取区域土壤盐渍化信息。耦合植被物候参数使预测土壤盐渍化的精度显著提高,不同物候特征与土壤含盐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渭库绿洲区域土壤盐渍化主要呈减少趋势,少部分区域呈增加趋势,盐渍化治理效果显著。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渭库绿洲部分区域的土壤含盐量呈增加趋势,因此需要针对这些区域制定合理的盐渍化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植被物候 陆面地表参数 Cubist回归树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4年中亚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水分利用效率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邹杰 丁建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5-182,共8页
【目的】比较中亚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探究不同植被类型WUE在海拔和纬度上的分布特征,分析WUE在年内和年际间的变化趋势,以期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中亚地区不同植被类型WUE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土地覆盖数据整... 【目的】比较中亚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探究不同植被类型WUE在海拔和纬度上的分布特征,分析WUE在年内和年际间的变化趋势,以期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中亚地区不同植被类型WUE的时空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土地覆盖数据整合出不同植被类型分类,使用MODIS产品数据初级生产力(GPP)、蒸散发(ET)计算中亚地区月平均和年平均WUE,观测不同海拔和纬度上的WUE变化。【结果】中亚地区GPP较低植被类型的WUE值高,而GPP较高植被类型的WUE值低,WUE表现为稀疏灌木林>草地>郁闭灌木林>森林>农田,其中稀疏灌木林WUE显著(P<0.05)高于其他植被类型;不同植被类型WUE随海拔升高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海拔高于1 200 m后WUE与海拔显著负相关(P=0.018);农田、森林、郁闭灌木林、稀疏灌木林和草地WUE高值区分别出现在海拔750、750、750、1 250和500 m;不同植被WUE随纬度增加的变化方式和幅度差异较大,各植被类型出现WUE峰值的纬度分别为农田36°、郁闭灌木林32°、稀疏灌木林36°~38°、森林50°和草地32°;在2000—2014年间,中亚地区WUE均值为2.65 g·kg^(-1),整体变化趋势为增加,年增加量为0.066 g·kg^(-1); WUE的年内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可用一元三次函数很好地描述(R^2=0.98)。【结论】随着海拔增加,WUE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各植被类型WUE随纬度的升高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各植被类型WUE在2000—2014年间均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中亚地区 植被类型 碳水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