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奇台绿洲不同耕作年限荒漠灰钙土无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康 张飞飞 +1 位作者 邵志东 张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荒漠灰钙土是天山北麓地带性土壤,富含碳酸盐和硫酸钙,是优质土地后备资源。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奇台绿洲不同耕作年限(<3 a、10 a、20 a、30 a、>40 a)荒漠灰钙土无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 荒漠灰钙土是天山北麓地带性土壤,富含碳酸盐和硫酸钙,是优质土地后备资源。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奇台绿洲不同耕作年限(<3 a、10 a、20 a、30 a、>40 a)荒漠灰钙土无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壤无机碳与土壤理化参数间的关系,特别是石膏对土壤无机碳的增汇作用。结果表明:①耕作层和犁底层的无机碳,对人类活动十分敏感。土壤无机碳随耕作年限先降低后升高,在耕作后的前10 a迅速下降表现为碳源,而后逐渐上升超过初始含量重新转为碳汇,耕作>40 a后土壤无机碳含量较耕作<3 a增加超过10 g·kg^(-1);②土壤无机碳的稳定性同位素δ^(13)C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持续负向偏移,表现出具有截存现代大气CO_(2)的潜力;③荒漠灰钙土中含有极易风化且储量可观的石膏,为次生碳酸盐淀积提供了大量的钙源,这些Ca2+含量决定了研究区土壤无机碳库最终的储量大小。综上说明,富含石膏的荒漠灰钙土耕作后,具有较强的土壤无机碳增汇潜力,重视和准确估算这部分碳增汇潜力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灰钙土 土壤无机碳 耕作年限 次生碳酸盐 碳汇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平原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经济价值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熊黑钢 秦珊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4,共5页
本文利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估算了新疆各地州平原人工林和胡杨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经济价值,比较了这两类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差异,并分析了同种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特征。通过这些比较和分析,... 本文利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估算了新疆各地州平原人工林和胡杨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经济价值,比较了这两类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差异,并分析了同种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特征。通过这些比较和分析,为生态系统的保护重点及生态规划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间接经济价值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与预测 被引量:32
3
作者 雷亚君 张永福 +2 位作者 张敏惠 梁雪梅 邵新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150,共9页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引入水资源负载指数,对新疆2005—2014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2015—2025年的生态赤字/盈余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新疆历年水资源生态...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引入水资源负载指数,对新疆2005—2014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2015—2025年的生态赤字/盈余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新疆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大于水资源承载力,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从2005年的-7.83×10~7hm^2下降至2013年的-9.06×10~7hm^2,水资源开发率很低;(2)2005—2014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均呈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承载力呈上下波动状态,生产用水生态足迹在三个水资源账户中比例最大,远远超出其它两部分,占总水资源足迹的95.86%;(3)水资源负载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水资源的利用程度逐渐加强,2005—2012年负载指数在2~5之间,表明新疆水资源利用程度中等;2013—2014年负载指数在5~10之间,表明新疆水资源利用程度高,开发条件困难;(4)新疆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匀的状态,南疆、北疆、东疆差异较大,南疆、北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均大于东疆,而南、北疆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则小于东疆;(5)对2015—2025年水资源进行预测,新疆水资源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而且水资源生态赤字呈逐年减小的趋势,水资源生态赤字越来越严重,今后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在利用中提高节水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水资源负载指数 水资源生态赤字 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干旱区绿洲县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丽娜 张永福 阿地来·阿地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52-56,共5页
[目的]研究干旱区绿洲县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及预测。[方法]以新疆拜城县为例,ArcMap 10.3为技术支持,2009和2016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构建了拜城县的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ERI)并借助GIS进行空间插值,由此分析了拜城县土地利用生态... [目的]研究干旱区绿洲县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及预测。[方法]以新疆拜城县为例,ArcMap 10.3为技术支持,2009和2016年的遥感影像为信息源,构建了拜城县的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ERI)并借助GIS进行空间插值,由此分析了拜城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动态演变以及不同等级的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马尔科夫预测模型预测拜城县202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揭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新疆典型干旱区绿洲县域生态风险的影响。[结果]2009—2016年拜城县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积明显下降。通过预测所得,与2016年相比,2020年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明显增加,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明显减少。2009年拜城县ERI为0.024,2016年增长为0.026,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2020年增长至0.031。[结论]在未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过程中,人们应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拜城县构建良好的生态用地格局,提高全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干旱区绿洲 拜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渭-库绿洲果园遥感提取 被引量:1
5
作者 盛艳芳 买买提·沙吾提 +1 位作者 何旭刚 李荣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针对干旱区果园大面积遥感提取困难、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综合应用Sentinel-1/Sentinel-2影像构建特征集。通过对比原始特征组合、Jeffries-Matusita(J-M)距离、属性重要度3种优化方式,结合随机森... 针对干旱区果园大面积遥感提取困难、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综合应用Sentinel-1/Sentinel-2影像构建特征集。通过对比原始特征组合、Jeffries-Matusita(J-M)距离、属性重要度3种优化方式,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方法,对比得到最佳优化方式,探索果园最优分类特征集。结果表明:识别效果最好的方案为G17 JM,总体精度为91.25%,kappa系数为0.89,面积精度为82.55%。最优特征集为B8_asm、B8_ent、B8_idm、NDVI re3、B6、B7、a、e、b、EVI、B11、B8A、B8、VV。使用J-M距离进行特征集优化,有效降低数据量、提高计算效率,更有利于精确遥感识别果园种植面积。表明GEE快速、准确获取果园种植面积的可行性,为获取果园动态变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GEE) 特征优化 J-M距离 特征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效益评价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柴政 玉米提.哈力克 +2 位作者 王金山 蔡福燕 罗淑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16-920,共5页
胡杨是塔里木河流域唯一的成林树种,也是世界上古老而珍贵的植物。通过不同角度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甚至在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 胡杨是塔里木河流域唯一的成林树种,也是世界上古老而珍贵的植物。通过不同角度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甚至在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中也发挥着巨大功能。但是由于近50年来人类活动的干扰,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面积日益减少,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应该适时生态输水、退耕还林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下游日益萎缩的胡杨林,保持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胡杨林 生态效益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北坡常见盐生植物端元尺度光谱特征及识别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芳 熊黑钢 +1 位作者 努尔巴依.阿布都沙力克 栾福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36-3341,共6页
通过野外定点光谱采样,从端元尺度对天山北坡四种常见的盐生植物芨芨草、苦豆子、樟味藜、骆驼刺进行了光谱特征分析和种类识别。结果表明:从CARI和SIPI两个常用的叶绿素高光谱指数来看,骆驼刺的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高,苦豆... 通过野外定点光谱采样,从端元尺度对天山北坡四种常见的盐生植物芨芨草、苦豆子、樟味藜、骆驼刺进行了光谱特征分析和种类识别。结果表明:从CARI和SIPI两个常用的叶绿素高光谱指数来看,骆驼刺的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高,苦豆子虽然生长旺盛,由于受到光谱中花的因素影响,这两个指数值较低。苦豆子株冠郁闭度较高,其NDVI值高于其他三种植物。苦豆子和樟味藜的光谱位置参数较稳定,而芨芨草和骆驼刺则既存在BEP"红移",也存在REP"蓝移",红边和蓝边变化幅度较大。生长旺季中不同植物端元光谱曲线之间差异较小,存在明显的混合光谱现象,利用遥感常用的红/近红外特征空间难以准确区分樟味藜和骆驼刺。采用逐步多元判别分析,筛选出Rn,REP,Rg,MSAVI和CARI作为判别指标构建判别方程,芨芨草和樟味藜可以100%被识别,四种植物的判别总精度达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元光谱 盐生植物 光谱特征 植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化肥投入量与粮食增产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晋娟 瓦哈甫.哈力克 史帝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02-306,共5页
随着新疆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新疆1980-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 随着新疆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新疆1980-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新疆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增产潜力。并为保证新疆的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新疆粮食单产与单位面积施肥量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粮食单产还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增施化肥的增产效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粮食 化肥 增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比湖流域植被NPP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健梅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4 位作者 段越帆 姚凯旋 姚磊 唐华 布威阿依谢姆·吐合提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6,共15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监测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艾比湖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一道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研究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气...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监测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艾比湖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一道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研究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气象数据、NDVI数据、植被类型数据,采用CASA模型估算艾比湖流域2001—2020年的植被NPP,采用热点分析、变异系数、趋势分析等方法,揭示植被NPP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采用偏相关分析结合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植被NPP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20年艾比湖流域植被NPP多年平均值为199.67 gC m^(-2)a^(-1),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长率为1.83 gC m^(-2)a^(-1)。(2)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整体呈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61.79%的区域植被NPP呈增加趋势,河流沿岸的绿洲植被NPP显著增加。(3)植被NPP与气象因子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相关性最强;NPP值随高程和坡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坡向变化差异不明显;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类型的NPP值差异明显,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NPP具有双重影响。(4)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类型是影响植被NPP空间分异的主要因子,因子交互作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基于风险探测确定出适宜植被生长的范围或类型。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制定艾比湖流域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艾比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吐哈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瑾杰 丁建丽 张子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1-1603,共13页
以吐鲁番市和哈密市(简称吐哈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多光谱传感器2000、2006、2012年和2018年的遥感数据,采用4个表征湿度、干度、热度和绿度的指数,建立和绘制吐哈地区多个时期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ecologyindex,RSEI),... 以吐鲁番市和哈密市(简称吐哈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MODIS多光谱传感器2000、2006、2012年和2018年的遥感数据,采用4个表征湿度、干度、热度和绿度的指数,建立和绘制吐哈地区多个时期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ecologyindex,RSEI),并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土地利用转换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20 a来,吐哈地区的绿度指数平均增加0.0244,热度指数平均降低0.0241,而湿度和干度指数整体的变化接近于0;其中,热度指数与RSEI具有负相关性。总体而言,2000—2018年吐哈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表现为略微下降的趋势;其中,吐鲁番市的鄯善县RSEI变化幅度最大,环境质量表征数据在区域下降幅度中排列首位,哈密市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环境质量减少的幅度最小。近20 a来,吐哈地区的草地面积有明显增加,但需控制草地开垦及过度放牧,防止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MODIS数据 时空变化 吐鲁番市 哈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有效灌溉面积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晓梅 琪美格 瓦哈甫.哈力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有效灌溉面积是衡量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疆有效灌溉面积1999-2000年有一个大下滑,之后增幅很小,且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值有下降趋势,并处于较低水平。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的情势不容乐观,从1998-2004年年均... 有效灌溉面积是衡量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疆有效灌溉面积1999-2000年有一个大下滑,之后增幅很小,且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值有下降趋势,并处于较低水平。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的情势不容乐观,从1998-2004年年均有效灌溉面积减少量达2.167万hm^2,其中粮食主产区面积减少占45%。新疆大部分地区粮食是自给自足,有效灌溉面积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当地粮食安全,进而影响当地人民的安居乐业。图6,表1,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有效灌溉面积 动态变化 耕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琼 高敏华 瓦哈甫.哈力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4期385-390,共6页
运用经济学理论、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定的多个指标体系中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及这些地区土地利用模式所带来的... 运用经济学理论、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定的多个指标体系中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及这些地区土地利用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探究新疆不同地区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一些可行措施,以及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通过研究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为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及布局提供基础和依据,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体现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土地利用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地区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灰色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严姗 孜比布拉.司马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以2002—2011年间指标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北疆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两系统各指标间属于较高关联或高度关联,表明北疆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 以2002—2011年间指标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北疆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两系统各指标间属于较高关联或高度关联,表明北疆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城市化发展 生态环境 灰色关联性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指数的干旱区河谷县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吴楠 张永福 李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在Arc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特克斯县2008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得出了2008—2015年特克斯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通过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2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建立了土地利用与LUCC的关系并构造了生态风险指数ERI,分析了特克斯... 在Arc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特克斯县2008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得出了2008—2015年特克斯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通过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2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建立了土地利用与LUCC的关系并构造了生态风险指数ERI,分析了特克斯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动态演变和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2008—2015年特克斯县耕地、园地、林地、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呈增加趋势,其中建设用地增加1 075.25hm^2。而牧草地、水域和其他用地有明显的下降,其中牧草地减少5 104.39hm^2。通过预测分析得到2015—2010年耕地、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明显增加,其中建设用地增加182.91hm^2。牧草地和其他用地明显减少,其中牧草地减少1 992.88hm^2。园地、林地和水域变化不明显面积几乎没发生变化。(2)研究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在2008—2015年由0.025增长到0.029,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2015—2020年生态指数由0.029增长到0.035。综上所述,特克斯县的生态安全问题需引起政府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影像 生态风险 特克斯县 干旱区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植被动态格局及其对气候的时滞效应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会静 郭玉川 +3 位作者 白运保 王宁 魏宣 周明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7-145,F0003,共10页
为明确新疆不同植被类型对水热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对新疆植被活动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基于1982—2015年的新疆GIMMS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集、CRU降水与气温数据集,采用Sen+Mann-Kendall趋... 为明确新疆不同植被类型对水热变化响应的滞后时间,对新疆植被活动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研究基于1982—2015年的新疆GIMMS 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集、CRU降水与气温数据集,采用Sen+Mann-Kendall趋势分析、时滞偏相关分析、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给出了34 a新疆植被格局动态变化特征,以及植被NDVI与气候响应的关系,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响应的时滞效应。结果表明:1)新疆地区植被分布呈现北疆高于南疆、西部高于东部的空间格局,34 a来,研究区植被整体上呈现“变绿”趋势,在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和天山山脉北段NDVI显著增加,伊犁地区呈现退化趋势;2)在月尺度时间分辨率下,新疆有72%植被区域对降水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平均滞后时间为1.1个月,有70%的植被区域对气温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平均滞后时长1.4个月,植被与气候要素时滞偏相关系数越高的区域,响应速度越快,总体上看,新疆地区植被对降水更为敏感;3)不同类型植被与降水和气温的响应程度不同,在新疆地区降水是草甸、灌丛和针叶林的主要促进因子,气温对阔叶林的影响最强,不同植被与降水的时滞偏相关系数均高于气温,不同植被对气温的响应时间均长于降水。总体上看,新疆地区植被与降水的相关性更高,植被对降水的响应比气温更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气候 气温 NDVI 时滞效应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最大风速变化及其环流指数验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慧芝 徐长春 +1 位作者 李佳秀 皮原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5,共7页
利用新疆地区共10个气象站1984—2013年的逐日最大风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系统分析了新疆近30 a最大风速、风向的变化特征,并且从环流因子的角度对最大风速的变化加以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1)南北疆大部分地区最大风速呈减小... 利用新疆地区共10个气象站1984—2013年的逐日最大风速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系统分析了新疆近30 a最大风速、风向的变化特征,并且从环流因子的角度对最大风速的变化加以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1)南北疆大部分地区最大风速呈减小趋势,北疆风速减小较南疆更为显著,阿拉山口与达坂城地区减小趋势最为明显,乌鲁木齐、阿克苏地区呈微弱增大趋势;(2)北疆地区春、夏、秋三季最大风速明显减小,南疆地区春季减小显著;(3)北疆地区偏东、偏西、偏南方向的风日数分别增大32.5%、12.2%、4.1%,偏北风日数则减小17.3%;(4)南疆地区偏东、偏西风日数分别增大4.5%、9.4%,偏南、偏北风日数则减小7.6%、24.0%;(5)北疆地区纬向环流指数微弱增大,经向环流指数显著减小,表明东风强度轻微减弱,南风强度明显减弱,南疆地区纬向环流指数微弱增大,经向环流指数先减小后增大,表明东风强度轻微减弱,北风强度先增强后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向 环流指数 最大风速 1984—2013年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环境变量的渭-库绿洲土壤颗粒含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永昇 丁建丽 +2 位作者 韩礼敬 李科 周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6-432,共7页
本文以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简称渭–库绿洲)土壤颗粒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绿洲内50个典型表层(0~10 cm)土壤样本,通过相关软件,提取到遥感指数变量、地形和气候等环境变量,经过相关性分析确定环境变量和预测目标间的关系,使用R语言构建了... 本文以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简称渭–库绿洲)土壤颗粒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绿洲内50个典型表层(0~10 cm)土壤样本,通过相关软件,提取到遥感指数变量、地形和气候等环境变量,经过相关性分析确定环境变量和预测目标间的关系,使用R语言构建了预测土壤颗粒含量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和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的预测结果整体好于RF模型,其中相关系数介于0.39~0.78;土壤pH、高程及衍生变量、光谱变换变量均是两个模型预测土壤颗粒含量的重要因子;将模型预测结果、实测数据和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中的3种土壤颗粒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表现出模型预测数据的误差小于HWSD与实测数据的误差。综上所述,通过筛选环境变量建立的XGBoost模型,是预测渭–库绿洲土壤颗粒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 高光谱 环境变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天然绿洲人工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艾山.赛麦提 瓦哈甫.哈力克 +2 位作者 布佐热 阿依努尔 海日古丽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绿洲是干旱区人类主要活动场所,并在干旱区山地—荒漠—绿洲三大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绿洲的空间结构也发生变化,绿洲空间的... 绿洲是干旱区人类主要活动场所,并在干旱区山地—荒漠—绿洲三大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绿洲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危机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绿洲的空间结构也发生变化,绿洲空间的结构,直接影响绿洲稳定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新疆且末绿洲为例,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利用实地调查、统计资料和且末绿洲1970、1990年和2000年3个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分类与统计处理,揭示了且末天然绿洲空间演变和现状,并研究和分析了且末天然绿洲人工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整个绿洲多年来是扩张的趋势,这种绿洲扩张从绿洲空间规模和人口增长方面明显的表现出来。人口的迅速增加,也是成为绿洲人工化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天然绿洲 人工化过程 驱动力 且末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减挂钩背景下绿洲县域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及分区 被引量:2
19
作者 脱正杰 张永福 邓涛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6-11,共6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基础,也是合理配置城乡建设土地资源的关键。以新疆库车市14个乡(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3种测算方法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综合理论潜力,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通过系数修正得到农村居...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基础,也是合理配置城乡建设土地资源的关键。以新疆库车市14个乡(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3种测算方法下的农村居民点整治综合理论潜力,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通过系数修正得到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结合ArcGIS软件,对库车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分级。库车市农村居民点综合理论整治潜力为6865.99hm2,选取自然因素、土地利用、经济因素、空间分异特征等4个方面10个指标,经修正后,可新增增减挂钩指标2448.81hm2,可节约现有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16.78%。14个乡(镇)中,乌尊镇、塔里木乡、阿克吾斯塘乡、哈尼喀塔木乡以及二八台镇等的整治迫切度均大于100%,其他乡(镇)的则小于100%。根据节地系数和整治迫切程度将整治潜力分为三级并提出整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潜力 现实潜力 农村居民点 节地系数 整治迫切度 库车市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新疆1992—2013年能源消费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小晶 张永福 程珍珍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219,共8页
采用1992—2013年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与新疆统计年鉴数据相结合,并应用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选取以灯光面积和总DN值为自变量模拟的算法,构建了新疆的能源消费空间模型。在考虑降尺度修改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了新疆地州市级的能源消费数... 采用1992—2013年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与新疆统计年鉴数据相结合,并应用数学统计分析的方法,选取以灯光面积和总DN值为自变量模拟的算法,构建了新疆的能源消费空间模型。在考虑降尺度修改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了新疆地州市级的能源消费数据,并对年均模拟值数据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分级,其中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塔城地区和喀什地区的能源消费等级相对较高。本研究为新疆能源消费动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 能源消费 回归分析 空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