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陈恒雷 吕杰 曾宪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47,共3页
本文阐述了离子束诱变的生物效应,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离子束诱变在农业、工业育种上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离子束诱变 应用进展 育种研究 生物效应 研究进展 研究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恒雷 吕杰 曾宪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13,共4页
阐述了离子束诱变的生物效应,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离子束诱变在农业、工业育种上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离子束诱变 应用进展 育种研究 生物效应 研究进展 研究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注入对阿魏菇多糖生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付永前 张军 +1 位作者 吕杰 曾宪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5期12-14,共3页
利用低能离子注入,对阿魏菇的孢子采用不同的注入剂量进行注入,以抽真空的样品为对照,经固体培养、液体发酵后,利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其胞内、胞外多糖含量。经反复的注入和筛选后,获得了最佳的注入剂量和阿魏多糖高产菌株2a3,对此菌株和... 利用低能离子注入,对阿魏菇的孢子采用不同的注入剂量进行注入,以抽真空的样品为对照,经固体培养、液体发酵后,利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其胞内、胞外多糖含量。经反复的注入和筛选后,获得了最佳的注入剂量和阿魏多糖高产菌株2a3,对此菌株和对照进行液体发酵,在不同的发酵时间内对其发酵物鲜重及胞内、胞外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得到了最佳发酵周期为4d,其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含量分别较对照菌株提高了20.33%和1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诱变筛选 发酵 多糖 阿魏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工酶技术在食用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红梅 吕长武 +2 位作者 吕杰 曾宪贤 张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47,共4页
同工酶技术鉴定方法比传统形态学鉴定省时,省力,且准确度高,在食用菌分类鉴定及亲缘关系的研究,在杂交种和种质鉴定,以及在诱变育种及融合子鉴定和连锁群遗传图谱的建立等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食用菌育种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关键词 同工酶技术 食用菌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燕勤 毛培宏 +1 位作者 金湘 曾宪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主要探讨了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作用机理及纤维素酶分子催化区和吸附区的结构和功能。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分子生物学 催化区 吸附区 微生物 可再生资源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纤维分解细菌酶活性提高机理研究
6
作者 陈燕勤 曾宪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17,共4页
纤维分解细菌 N+ 离子注入前后菌株的培养滤液经 (NH4 ) 2 SO4 沉淀 ,Sephadex G- 2 5脱盐 ,Sephadex G- 75凝胶过滤及 DEAE- Sephadex A- 5 0离子交换层析。发现经 N+离子处理的菌株酶系发生变化 ,尤其是 β-葡萄糖苷酶组分增加很多 ,... 纤维分解细菌 N+ 离子注入前后菌株的培养滤液经 (NH4 ) 2 SO4 沉淀 ,Sephadex G- 2 5脱盐 ,Sephadex G- 75凝胶过滤及 DEAE- Sephadex A- 5 0离子交换层析。发现经 N+离子处理的菌株酶系发生变化 ,尤其是 β-葡萄糖苷酶组分增加很多 ,其余组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经 N+ 处理后各酶组分与 DEAE- Sephadex A- 5 0胶结合能力发生了变化 ,Hy2 所需Na Cl浓度主要为 0 .5 0 mol/ L ,而经 N+ 处理后变为从 0 .30~ 0 .5 0 mol/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纤维分解细菌 酶活性 Β-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酶 CMC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冬灵 曾宪贤 +2 位作者 吕杰 吕长武 武宝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54,共3页
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是大规模生产的食用菌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有众多学者对之研究,本文主要是针对金针菇育种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育种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针菇 遗传育种 遗传特性 育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用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吕长武 付永前 +2 位作者 陈恒雷 吕杰 曾宪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11期5-7,共3页
综述了食(药)用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化学结构、生物活性以及食(药)用真菌多糖产品的开发现状,展望了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发前景。
关键词 食(药)用真菌多糖 提取工艺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燕勤 毛培宏 曾宪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6期4-6,共3页
主要探讨了近年来利用结构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在细菌纤维素酶分子结构和功能方面研究的进展,包括细菌纤维素酶的组成、催化域、纤维素结合结构域和连接桥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分子折叠,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细菌 纤维素酶 催化结构域 纤维素结合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菇GC-1菌株液体培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增祥 付永前 +1 位作者 张军 曾宪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28-30,共3页
利用低能离子注入,筛选出一株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株GC-1,对其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优化培养基为:小麦粉2%,蔗糖2%,酵母膏0.4%,蛋白胨0.2%,KH2PO40.2%,MgSO40.1%,麸皮3%,pH值为7.0。培养条件为:30℃,200 r.min-1,装液量为五分之一。
关键词 阿魏菇 碳源 氮源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终点的简便检测方法 被引量:16
11
作者 林增祥 付永前 曾宪贤 《中国食用菌》 2006年第4期25-26,共2页
对N+诱变后筛选得到的阿魏菇高产菌株进行液体摇瓶发酵试验,通过称量液体摇瓶的质量变化作为参数,依据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可以及时的对摇瓶中菌丝体发酵终点时间做出判断,与采用传统方法测量得到4d发酵时间相一致,但此方法更加简便,可... 对N+诱变后筛选得到的阿魏菇高产菌株进行液体摇瓶发酵试验,通过称量液体摇瓶的质量变化作为参数,依据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可以及时的对摇瓶中菌丝体发酵终点时间做出判断,与采用传统方法测量得到4d发酵时间相一致,但此方法更加简便,可广泛用于诱变菌种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阿魏菇 诱变筛选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恒雷 曾宪贤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共3页
文章综述了食用菌的研究现状、食用菌的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及细胞工程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展望了食用菌育种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育种方法 研究进展 食用菌 研究现状 细胞工程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菇工厂化生产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辉 陈恒雷 +2 位作者 曾宪贤 凌海秋 武宝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69,共4页
以阿魏菇A0501为供试菌株,对阿魏菇工厂化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传统的阿魏菇固态栽培工艺比较繁琐,人工栽培需要经过母种、原种、栽培种、出菇袋4级放大过程,本研究将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应用于阿魏菇工厂化生产,实现了生产工艺直接从专用... 以阿魏菇A0501为供试菌株,对阿魏菇工厂化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传统的阿魏菇固态栽培工艺比较繁琐,人工栽培需要经过母种、原种、栽培种、出菇袋4级放大过程,本研究将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应用于阿魏菇工厂化生产,实现了生产工艺直接从专用母种、液体种到出菇袋的重大转变,显著缩短生产周期60 d,是阿魏菇栽培技术上的一次革新。优化了阿魏菇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为阿魏菇周年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菇 工厂化生产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金针菇F_3固体培养基优化研究
14
作者 宋冬灵 陈恒雷 毛培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29,共3页
通过对白金针菇F3的固体培养基碳、氮源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淀粉、小麦粉、赤砂糖都是白金针菇F3固体培养基较好的碳源,酵母浸粉、蛋白胨和牛肉膏都是较佳的氮源。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出固体培养基配方中添加蛋白胨、MgSO4.... 通过对白金针菇F3的固体培养基碳、氮源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淀粉、小麦粉、赤砂糖都是白金针菇F3固体培养基较好的碳源,酵母浸粉、蛋白胨和牛肉膏都是较佳的氮源。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出固体培养基配方中添加蛋白胨、MgSO4.7 H2O、KH2PO4、赤砂糖的最佳配比浓度分别为0.10%、0.10%、0.20%、2.0%,此时白金针菇F3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浓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金针菇 固体培养基 菌丝直径 正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