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CCHP系统综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萨妮耶·麦合木提 王海云 +3 位作者 王维庆 姚磊 康智 张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9-136,共8页
为高效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并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冷-热-电联供系统(renewable energy-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RE-CCHP)。当可再生能源作为电源或辅助冷热源时,能减少环境压力,但多种能源... 为高效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并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能源的需求,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冷-热-电联供系统(renewable energy-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RE-CCHP)。当可再生能源作为电源或辅助冷热源时,能减少环境压力,但多种能源形式会引起控制复杂及强不确定性、能源利用率降低且成本升高等问题,需要新的方法对RE-CCHP系统的优劣进行评估。首先,建立RE-CCHP系统指标体系,分别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uzzy-AHP)与反熵权法(anti-entropy weight,AEW)计算指标的主客观权重;之后依据矩阵论,计算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选取中国西部某建筑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的分供系统(separate power,SP)和冷-热-电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CCHP)为参考,采用多准则优化决策法(VIKOR)(Vi?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enje)法对SP、CCHP以及RE-CCHP这3种系统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冷-热-电联供系统 层次分析法 反熵权法 VIK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FEC的智能电网光纤通信技术研究
2
作者 程续涛 王海云 +2 位作者 王维庆 乔欣欣 刘刚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共4页
针对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分析并建立了光纤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阐述了级联码的原理,针对大容量、长距离、高速率光纤通信对高编码增益FEC的需求,提出了一种RS码与BCH码级联的FEC方案。仿真分析表明,该级联码FEC方案良好的低误码率特... 针对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分析并建立了光纤通信系统的信道模型,阐述了级联码的原理,针对大容量、长距离、高速率光纤通信对高编码增益FEC的需求,提出了一种RS码与BCH码级联的FEC方案。仿真分析表明,该级联码FEC方案良好的低误码率特性和高编码增益非常适用于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光纤通信 FEC 级联码 误码率 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域双谱的风力机振动信号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海云 董昱廷 +1 位作者 史亚娟 唐新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5-31,共7页
文章主要基于小波域双谱的方法对风力机振动信号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以风电场多台1.5兆瓦直驱机型的大量轴承振动信号为基础,运用了一种小波包域双谱的方法对振动信号分析,并与传统双谱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包域双谱优于双谱分析,... 文章主要基于小波域双谱的方法对风力机振动信号监测技术进行研究,以风电场多台1.5兆瓦直驱机型的大量轴承振动信号为基础,运用了一种小波包域双谱的方法对振动信号分析,并与传统双谱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包域双谱优于双谱分析,能够准确的判断轴承正常和故障运行情况,该方法不但有效抑制噪声和其他高频成分的干扰,而且具有双重消噪的效果,有效地避免了小波分析和传统双谱分析的缺点,为在线监测异常状况预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振动信号 双谱分析 小波包域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S与STATCOM协同无功补偿系统提高风电场暂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时光 王海云 +2 位作者 唐新安 李猛 刘俊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风电大规模并网的新形势下,单一的无功补偿装置已经很难满足需求。基于STATCOM反应速度快、有效抑制谐波和SVS补偿无功功率容量大的特点,提出了SVS与STATCOM协同无功补偿系统。最后在DIg SILENT/Power Factory15.0搭建风电场并网系统,... 风电大规模并网的新形势下,单一的无功补偿装置已经很难满足需求。基于STATCOM反应速度快、有效抑制谐波和SVS补偿无功功率容量大的特点,提出了SVS与STATCOM协同无功补偿系统。最后在DIg SILENT/Power Factory15.0搭建风电场并网系统,当并网点发生三相短路时,分别在STATCOM单独作用和SVS与STATCOM协同作用下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得出STATCOM与SVS协同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风电场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SVS STATCOM 协同作用 暂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S与STATCOM协同系统提高光伏电站暂态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时光 王海云 王维庆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时,单一的无功补偿装置已经很难满足需求。STATCOM装置具有反应速度快、有效抑制谐波,SVC补偿无功功率容量大的特点。文章提出SVS与STATCOM协同无功补偿系统。在DIgSILENT中搭建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当并网点发生三相...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时,单一的无功补偿装置已经很难满足需求。STATCOM装置具有反应速度快、有效抑制谐波,SVC补偿无功功率容量大的特点。文章提出SVS与STATCOM协同无功补偿系统。在DIgSILENT中搭建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系统,当并网点发生三相短路时,分别在STATCOM单独作用和SVS与STATCOM协同作用下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得出STATCOM与SVS协同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光伏电站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SVS STATCOM 协同作用 暂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装置的风火打捆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赛亚勒.阿布都力江 王海云 武家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当电网侧发生故障或负荷突变时,大规模风电并网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受到冲击。针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提出在受端配置超导储能装置(SMES)的风火打捆经直流输电并网拓扑结构。基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和VSC-HVDC系统设计了S... 当电网侧发生故障或负荷突变时,大规模风电并网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受到冲击。针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提出在受端配置超导储能装置(SMES)的风火打捆经直流输电并网拓扑结构。基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和VSC-HVDC系统设计了SMES的控制策略。受端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或负荷突变时,超导储能装置能保证电网受到干扰后快速恢复,在向系统补偿无功功率的同时提供一定有功支撑,克服故障带给系统的不利影响。通过DIg SILENT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控制电源侧和电网侧母线电压和频率,改善并网风电场暂态稳定能力以及故障穿越能力,能更好地保证并网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ES 风火储打捆 VSC-HVDC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时电价影响下的多能源虚拟电厂双层优化调度 被引量:30
7
作者 赵丰明 樊艳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3-40,共8页
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其随机性、波动性的出力特点使得电力系统的调度变得困难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为减小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带来的冲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时电价的虚拟电厂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在上层模型中... 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其随机性、波动性的出力特点使得电力系统的调度变得困难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为减小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对电网带来的冲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时电价的虚拟电厂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在上层模型中,以风光预测出力为计划出力进行申报,针对实际出力与预测出力之间的偏差,燃气轮机和储能电池协调配合对其进行平抑,在风光消纳最大的基础上,求得偏差最小的补偿方案,然后将上层出力传递至下层模型。在下层模型中,基于分时电价对抽水储能装置制定控制策略,以减小净负荷波谷差,然后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各个火电机组的出力进行寻优。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风光预测误差对虚拟电厂经济性的影响,研究了抽水蓄能装置给净负荷曲线所带来的改变。结果表明:模型可以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基于分时电价的虚拟电厂能够实现收益最大化,保证区域内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虚拟电厂 双层优化模型 分时电价 削峰填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12扇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艾祥 王维庆 王海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5-332,共8页
以电压矢量的最大利用率为基础引入12扇区控制方法,该方法细化矢量选择和扇区划分,增加可供选择的电压矢量数目,有效发挥了电压矢量对磁链和转矩的控制优势;研究变化的内滞环带对转矩脉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6扇区直接转矩... 以电压矢量的最大利用率为基础引入12扇区控制方法,该方法细化矢量选择和扇区划分,增加可供选择的电压矢量数目,有效发挥了电压矢量对磁链和转矩的控制优势;研究变化的内滞环带对转矩脉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6扇区直接转矩控制方式,该文引入的12扇区控制方法可明显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同时保留了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中转矩动态响应迅速的特点;在不同操作条件(转速和转矩不同)下,进一步优化12扇区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矩控制 控制理论 动态响应 12扇区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SG的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系统送端功角暂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米合丽班.阿不都哈力里 王维庆 王海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5-79,92,共6页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是解决能源丰富基地电力消纳问题及负荷中心能源短缺问题的主要方案。随着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并网容量的不断增大,研究基于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D-PMSG)的风火打捆系统送端功角暂态稳定性的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扩展等面积准... 风火打捆直流外送是解决能源丰富基地电力消纳问题及负荷中心能源短缺问题的主要方案。随着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并网容量的不断增大,研究基于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D-PMSG)的风火打捆系统送端功角暂态稳定性的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研究了由D-PMSG构成的风电场与附近火电厂打捆并经直流线路外送系统的送端功角暂态稳定性。当风火打捆系统中D-PMSG输入的功率由受扰严重群减机械功率来平衡的情况下,系统遭受大扰动时,其功角暂态稳定性比纯火电系统的好,且输电方式为直流线路时系统送端功角暂态稳定性比交流输电方式的好。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由此可知,由D-PMSG构成的风电场与附近火电厂打捆,经直流线路外送的方案可以提高系统的功角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直流外送 D-PMSG 功角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无功补偿系统分层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亮亮 陈洁 +2 位作者 李玉麒 郑凯凯 杨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89,共4页
针对电能质量要求日益增加,为实现大容量低成本动态无功补偿,提出一种以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协同运行的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系统在充分利用SVG.SVC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基于频率分解的SVC+SVG的混合无功补偿分层控... 针对电能质量要求日益增加,为实现大容量低成本动态无功补偿,提出一种以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协同运行的混合无功补偿系统,系统在充分利用SVG.SVC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基于频率分解的SVC+SVG的混合无功补偿分层控制模型。其中,功率协调层将无功指令电流进行分解,将频率较小的无功分量分配给SVC进行补偿,将频率较大的无功分量分配给SVG进行补偿;补偿控制层由于SVG处理的均为高频无功信号,使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对SVG控制器进行PI参数整定;补偿执行层通过对SVC和SVG主电路发出无功电流,对电网无功功率进行补偿。Simulink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且相比于纯SVG补偿,成本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补偿器 静止无功发生器 粒子群算法 频率分解 无功补偿 MALLA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光纤通信中基于RS码FEC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续涛 王海云 王维庆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8-50,共3页
基于智能电网光纤通信,针对RS(255,239)纠错能力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RS(255,239)方案;针对光纤通信长距离传输对高编码增益FEC的需求提出了RS码级联的FEC方案。通过仿真分析,RS码级联的FEC方案性能最优,非常适合应用于智能电网光纤通信... 基于智能电网光纤通信,针对RS(255,239)纠错能力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RS(255,239)方案;针对光纤通信长距离传输对高编码增益FEC的需求提出了RS码级联的FEC方案。通过仿真分析,RS码级联的FEC方案性能最优,非常适合应用于智能电网光纤通信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光纤通信 FEC RS码 光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郑±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阿里木江.卡德尔 常鹏 +2 位作者 余金 李阳 徐其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9-94,共6页
在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系统中,产生谐波种类较多,研究相对复杂。采用谐波注入的方法定量进行研究,在PSCAD中建立了哈郑±800 k V UHVDC输电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谐波对换相失败的影响;同时对直流系统在直流偏磁的情况下... 在特高压直流(UHVDC)输电系统中,产生谐波种类较多,研究相对复杂。采用谐波注入的方法定量进行研究,在PSCAD中建立了哈郑±800 k V UHVDC输电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验证谐波对换相失败的影响;同时对直流系统在直流偏磁的情况下,谐波对换相失败的影响以及定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低次谐波和负序谐波影响换相过程较为严重;高次谐波和正序谐波对换相过程影响较小。谐波对基波电压时间换相面积的负面影响超过一定值,将发生换相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谐波注入 谐波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故障容错的双混合STATCOM研究
13
作者 李旭岗 陈洁 +2 位作者 陈文魁 朱飞虎 朱亮亮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2期143-149,共7页
针对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静止无功补偿器(MMC-STATCOM)所用子模块(submodule,SM)过多,导致系统复杂性上升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双混合STATCOM,即在MMC-STATCOM基础上,用高耐压值GTO构成的H桥模块代替上桥臂,下桥臂采用半桥模块。首... 针对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静止无功补偿器(MMC-STATCOM)所用子模块(submodule,SM)过多,导致系统复杂性上升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双混合STATCOM,即在MMC-STATCOM基础上,用高耐压值GTO构成的H桥模块代替上桥臂,下桥臂采用半桥模块。首先对所提出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并与其他方案的开关器件使用数量进行对比;然后提出针对该拓扑的载波移相、载波同相层叠两种调制方式,并考虑故障容错情况,形成两种三层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策略;最后在Simulink中搭建双混合STATCOM仿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双混合STATCOM可明显降低开关器件使用数量;无故障时,两种控制策略下的双混合STATCOM均能稳定运行,保持良好的无功补偿能力;故障情况下,基于载波移相的控制策略具备更好的直流侧电容电压均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静止无功发生器 碳化硅 中性点电压偏移 开关函数 载波移相 故障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风电机组系统的零动态理论PSS与STATCOM协调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时光 王海云 +1 位作者 唐新安 齐文雷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80-85,共6页
励磁系统和FACTS装置的不协调设计会导致电网的鲁棒性变差。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励磁控制装置和STATCOM(同步无功补偿器)数学模型,利用零动态设计原理对系统PSS参数与STATCOM进行协调设计,分别在PSS与STATCOM协调和不协调两种情况下... 励磁系统和FACTS装置的不协调设计会导致电网的鲁棒性变差。基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励磁控制装置和STATCOM(同步无功补偿器)数学模型,利用零动态设计原理对系统PSS参数与STATCOM进行协调设计,分别在PSS与STATCOM协调和不协调两种情况下,应用DIg SILENT/Power Factory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得出,零动态设计原理可以显著提升含风电多机系统的动态稳定性且具有优良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系统 STATCOM 零动态 风电机机组 协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对输电系统及受端电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梅永振 王海云 +2 位作者 常鹏 李阳 潘悦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共6页
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单馈入输电系统模型,设计了以三相桥三电平逆变器为主要电路的STATCOM,基于同步补偿方法,研究了STATCOM的投切对输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通过对输电系统电压波动、负荷变化对输电系统冲击等情况下的... 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单馈入输电系统模型,设计了以三相桥三电平逆变器为主要电路的STATCOM,基于同步补偿方法,研究了STATCOM的投切对输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通过对输电系统电压波动、负荷变化对输电系统冲击等情况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STATCOM对电能质量的提高、谐波的抑制、输电损耗的降低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地提高了输电系统及其受端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COM 三相桥三电平逆变器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的风资源评估及产能预估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雪芝 王维庆 王海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76-1880,共5页
以新疆某风电场每10 min的测风数据为基准进行风电场风资源评估;基于3种不同时间间隔(30min,1 h,2 h)的测风数据,并考虑尾流影响,利用Wind PRO软件对该风电场产能进行了评估;通过对比不同时间间隔测风数据的发电量误差,得出与该风电场... 以新疆某风电场每10 min的测风数据为基准进行风电场风资源评估;基于3种不同时间间隔(30min,1 h,2 h)的测风数据,并考虑尾流影响,利用Wind PRO软件对该风电场产能进行了评估;通过对比不同时间间隔测风数据的发电量误差,得出与该风电场风机发电特性最接近的测风时间间隔。文章阐述了风电场风资源评估的基本流程,利用先进的风资源评估软件,对进一步开发低风速风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该研究结果能够对精细化评估风电场产能及测风数据时间间隔的选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资源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裂-合并策略改进多特征聚类算法的风电机组故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耘 王维庆 王海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7-1543,共7页
大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技术的主要应用,对大数据集进行多维度分析的多特征聚类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风电机组重复故障,提出了一种分裂-合并策略改进多特征聚类算法技术的大数据处理方法。选用LabVIEW分析工具,利用改进多特征聚类算法... 大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技术的主要应用,对大数据集进行多维度分析的多特征聚类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针对风电机组重复故障,提出了一种分裂-合并策略改进多特征聚类算法技术的大数据处理方法。选用LabVIEW分析工具,利用改进多特征聚类算法对国内某风电场33台1.5 MW机组2015年全年的故障月报数据中的偏航系统故障进行了聚类分析,对原始数据与剔除重复故障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别计算了故障发生频次与MTBF两项可靠性指标,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由于重复故障的存在,使得利用原始数据统计得到的可靠性指标与真实值存在较大偏差,经过聚类分析的故障数据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更能反映机组真实的可靠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风力发电机组 故障 大数据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infeed HVDC中混合高压直流输电对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梅永振 王海云 +1 位作者 李阳 潘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1-194,共4页
为分析Multi-infeed HVDC中两种结构的H-HVDC系统对LCC-HVDC系统的影响,引入换相失败免疫因子(CFII)指标定量评估了两种结构的H-HVDC系统对LCC-HVDC系统抵御换相失败能力的影响,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了两种混合多馈入子系统,研... 为分析Multi-infeed HVDC中两种结构的H-HVDC系统对LCC-HVDC系统的影响,引入换相失败免疫因子(CFII)指标定量评估了两种结构的H-HVDC系统对LCC-HVDC系统抵御换相失败能力的影响,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了两种混合多馈入子系统,研究了两种混合系统在单相、三相接地故障状态下H-HVDC系统对LCC-HVDC系统暂态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SC-LCC HVDC系统提高了LCC-HVDC系统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VSC-LCC HVDC系统有效地降低了LCC-HVDC系统的暂态过电压,对故障恢复时间也有一定的改善,提高了LCC-HVDC系统的暂态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高压直流输电 换相失败免疫因子 暂态过电压 暂态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器前置的三相软件锁相环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启德 王海云 +1 位作者 王浩成 徐永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129,151,共7页
针对传统锁相环在电压不平衡及畸变时锁相误差大、动态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根据软件锁相环(SPLL)的原理提出一种滑动滤波器(MAF)前置锁相环,并通过一种快速不平衡分量抑制及相位延迟补偿的方法来改善MAF性能,有效提高了锁相环的动态响应... 针对传统锁相环在电压不平衡及畸变时锁相误差大、动态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根据软件锁相环(SPLL)的原理提出一种滑动滤波器(MAF)前置锁相环,并通过一种快速不平衡分量抑制及相位延迟补偿的方法来改善MAF性能,有效提高了锁相环的动态响应速度和锁相精度。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及TMS320F28335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对所提出的锁相环控制策略在三相电压不平衡及电压畸变的条件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SPLL锁相误差小,动态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锁相环 滑动滤波器 相位延时补偿 电压畸变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MC的静止无功发生器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亮亮 陈洁 +3 位作者 王小军 段生强 郑凯凯 杨国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7-53,共7页
通过分析级联半桥子模块双星型结构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拓扑,提出了一种含门级可关断晶闸管(gate turn-off thyristor,GTO)的改进MMC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拓扑结构。与级联H桥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syn... 通过分析级联半桥子模块双星型结构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拓扑,提出了一种含门级可关断晶闸管(gate turn-off thyristor,GTO)的改进MMC的静止无功发生器拓扑结构。与级联H桥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等拓扑相比,改进MMC拓扑的级联部分只需用双星型MMC结构的下半桥臂,并在MMC结构的下半桥臂上层加入一个H桥模块,但H桥模块在高压场景需要较高的耐压等级,且对频率要求相对较低,所以选择GTO组建H桥电路。针对电路拓扑结构设计了与之对应的调制与控制策略。然后,将改进的MMC-STATCOM与传统级联H桥结构的STATCOM进行比较,在使用相同级联模块情况下,该方案与级联H桥的补偿电流THD均小于2%,且改进MMC-STATCOM使用的开关器件数量更少。最后,通过对比无功电流指令值与补偿电流无功分量,验证了改进MMC-STATCOM在无功补偿动态性能及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静止无功发生器 半桥MMC 直流侧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