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和丰煤分段热解过程中产物组成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邹达 白翔 +4 位作者 李显 赵渊 马凤云 王伟 钟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6-854,共9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对典型新疆煤(和丰煤)的单段热解(定义为过程1)和不同温度停留的分段热解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热解过程的煤样总失重率差异较小。不同温度段停留时均导致焦油产率下降和气体产率增加。与仅... 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固定床反应器,对典型新疆煤(和丰煤)的单段热解(定义为过程1)和不同温度停留的分段热解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热解过程的煤样总失重率差异较小。不同温度段停留时均导致焦油产率下降和气体产率增加。与仅在350℃停留30 min(过程2)相比,继续于450℃(过程3)停留使得焦油产率进一步下降15.42%,且此温度区间的H_2生成量仅为1.94 mL/g,较过程2降低94.47%,而450~600℃的气体产率占过程3总产率的60.87%,其中H_2,CH_4和C_2-C_4产率分别占各自总产率的95.02%,77.27%和66.08%,说明450~600℃以产气为主。不同温度段获得的半焦的红外分析发现350℃的半焦中官能团变化较小;而450℃的半焦中大部分官能团的振动峰几乎消失。模拟蒸馏和核磁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段停留均使得焦油中沥青质分率下降,焦油品质提升,焦油的芳香度降低,且两段停留段停留所得焦油的芳香度最低。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对新疆低阶煤的分级分质转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丰煤 分段热解 焦油结构 半焦结构 气体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热法气流床电石反应器烧嘴布置参数及操作参数优化
2
作者 乔磊 张亚新 +3 位作者 魏博 冉文燊 马金荣 王峰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7,共13页
使用Fluent软件对氧热法气流床电石反应器的烧嘴布置参数和操作参数进行优化。首先在反应器反应段中只加载煤粉非预混燃烧模型,对反应段内温度场均匀度进行研究。在烧嘴数量为4、煤粉粒径为120μm的条件下,以温度场均匀度最高为目标,采... 使用Fluent软件对氧热法气流床电石反应器的烧嘴布置参数和操作参数进行优化。首先在反应器反应段中只加载煤粉非预混燃烧模型,对反应段内温度场均匀度进行研究。在烧嘴数量为4、煤粉粒径为120μm的条件下,以温度场均匀度最高为目标,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烧嘴布置参数(轴向夹角、切向夹角和烧嘴高度)进行优化。最优布置参数为轴向夹角46°、切向夹角32°、烧嘴高度0.56m;计算得温度场均匀度为61.25%,比原始模型提高了28.79%,优化效果明显。然后在最优结构反应段中,加载煤粉非预混燃烧和电石合成耦合反应模型,以电石产率最高为目标,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操作参数(进料粒径、进料温度和氧气温度)进行优化。最佳操作参数为:进料粒径138μm、进料温度1432K、氧气温度769K,计算得电石产率为58.36%,比优化前提高了1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合成 煤燃烧 颗粒物料 多相反应器 数值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盐尘颗粒的迁移及其对城市大气颗粒物的贡献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渊钰 丁翔 +4 位作者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迪丽努尔·塔力甫 张潇潇 王威 王新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6-1073,共8页
对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12月采集的乌鲁木齐市PM_(2.5)、“沙雪”样品和克拉玛依土样的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主要风向、扫描电镜联能谱(SEM/EDS)和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对环境中盐尘粒子的来源及其对大气颗粒物形成的影响... 对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12月采集的乌鲁木齐市PM_(2.5)、“沙雪”样品和克拉玛依土样的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主要风向、扫描电镜联能谱(SEM/EDS)和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对环境中盐尘粒子的来源及其对大气颗粒物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_(2.5)中总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为(62.65±64.75)μg/m^(3),变化范围为0.69~328.60μg/m^(3).其中SO_(4)^(2)、Ca^(2+)、Na^(+)、Cl^(-)、K^(+)和Mg^(2+)6种盐尘粒子浓度分别为(22.73±26.45),(2.11±3.11),(1.85±1.43),(0.40±0.40),(0.28±0.20),(0.21±0.15)μg/m^(3).四季风向结合HYSPLIT模型结果可知,PM_(2.5)中盐尘粒子主要来源于艾比湖及玛纳斯盐湖的气团;受风沙影响,乌鲁木齐市雪样中Cl^(-)、SO_(4)^(2-)、Ca^(2+)、K^(+)、Mg^(2+)和Na^(+)分别增加了30,19,20,5,7和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离子 盐尘粒子 HYSPLIT模型 SEM/EDS分析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煤加压气化过程中Na迁移规律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建江 魏博 +2 位作者 张雪慧 李显 谭厚章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准东煤中高含量的碱金属会在燃烧过程中引发严重的结渣与沾污问题,但准东煤气化过程中,在加压条件下碱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仍不明确。为探究准东煤中NaCl在加压条件下的迁移转化机制,根据系统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原则的热力学计算方法,采用H... 准东煤中高含量的碱金属会在燃烧过程中引发严重的结渣与沾污问题,但准东煤气化过程中,在加压条件下碱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仍不明确。为探究准东煤中NaCl在加压条件下的迁移转化机制,根据系统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原则的热力学计算方法,采用HSC Chemistry的化学热力学平衡计算模块,对纯NaCl和准东煤中NaCl在加压过程中Na基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显著影响纯NaCl的气化温度,在常压下,开始气化温度和气化完成温度分别为800℃和1 400℃;压力升至4 MPa时,气化开始温度和气化完成温度分别升至1 500℃和2 200℃。准东煤中Si、Al、H和O参与反应时,在0. 1 MPa条件下,300℃开始,NaCl逐渐与煤灰中的SiO_2、Al_2O_3和H_2O反应生成大量的NaAlSi_3O_8、NaAlSiO_4和Na_2SiO_3等Na基化合物。在1 500℃时,生成的气相NaCl仅占Na物质的量的25%左右。系统反应压力越高,生成低熔点且具有助熔作用的NaAlSi_3O_8、NaAlSiO_4、Na_2SiO_3就越多,导致炉内产生结渣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加压气化 HSCChemistry 碱金属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氦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宇 黄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共5页
氦(He)作为高科技稀有气体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质,我国是氦贫乏国家,其资源战略意义日趋突出。阐述了世界氦资源分布、我国氦资源利用和提氦技术现状,详细介绍了天然气提氦技术中的吸收法、吸附法、水合物法、膜分离法、低温法和联合法等... 氦(He)作为高科技稀有气体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质,我国是氦贫乏国家,其资源战略意义日趋突出。阐述了世界氦资源分布、我国氦资源利用和提氦技术现状,详细介绍了天然气提氦技术中的吸收法、吸附法、水合物法、膜分离法、低温法和联合法等,并指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水平,为今后提氦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提氦 提氦技术 氦资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状态对X80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丽娟 徐向红 魏博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0,共8页
采用线性极化测试、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并结合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状态对X8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溶液(NS4)中的腐蚀行为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下降,其自然腐蚀电位向正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下降,即... 采用线性极化测试、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并结合表面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状态对X8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溶液(NS4)中的腐蚀行为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下降,其自然腐蚀电位向正向移动,腐蚀电流密度下降,即腐蚀速率减小;不同粗糙度的X80钢试样在NS4溶液中电化学阻抗谱表现为一个时间常数;随表面粗糙度的逐渐减小,电荷转移、电阻逐渐增大。微观形貌显示,试样表面腐蚀产物随着粗糙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少。试样表面效应是引起不同粗糙度钢腐蚀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表面状态 电化学腐蚀 动电位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热解耦合焦油裂解对焦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黄黎明 马凤云 +3 位作者 刘月娥 高超 刘景梅 钟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3-1539,共7页
在2个串联的固定床反应器内,研究了和什托洛盖煤热解挥发物的二次裂解行为,考察二段固定床内温度及载体对焦油裂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段管温度从400℃升至600℃时,焦油产率从13.3%降至12.5%,H2产率则由83.5 m L/g增加至111.8 m L... 在2个串联的固定床反应器内,研究了和什托洛盖煤热解挥发物的二次裂解行为,考察二段固定床内温度及载体对焦油裂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段管温度从400℃升至600℃时,焦油产率从13.3%降至12.5%,H2产率则由83.5 m L/g增加至111.8 m L/g;当温度低于500℃时,重质焦油产率无明显变化,但较单固定床明显降低,说明低温裂解可提高焦油品质;当温度≥550℃时,焦油裂解程度加剧,致使其重质组分产率较单固定床增加;当二段管温度为550℃时,与不添加催化剂相比,Ni/USY,Ni/HZSM-5(38)和Ni/HZSM-5(50)不同程度提高了焦油中轻质组分分率,其中Ni-USY的提质效果最明显,可使轻质焦油分率提高到71.9%,增幅达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热解 耦合 焦油 固定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铜复合氧化物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廖银念 张璇 赵梦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锰铜摩尔比例不同的锰铜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复合物催化剂在催化降解甲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筛选出最佳锰铜比例的复合氧化物,并考察了...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锰铜摩尔比例不同的锰铜复合氧化物催化材料,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复合物催化剂在催化降解甲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筛选出最佳锰铜比例的复合氧化物,并考察了其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Mn∶Cu(摩尔比)=1∶4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甲苯转化率达90%时的温度为190℃,其选择性最好,连续使用5次催化活性变化不大,重复使用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催化 氧化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负荷烟气再循环对煤粉锅炉燃烧及NOx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坤朋 魏博 +3 位作者 陈丽娟 王建江 李建 刘江山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5-349,379,共6页
以某330 MW锅炉结构参数和低负荷运行参数为依据,针对低负荷下不同烟气循环率对炉膛内截面平均温度、O2体积分数、CO体积分数以及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低负荷下采用一次风烟气再循环能有效降低锅炉NOx排放质量... 以某330 MW锅炉结构参数和低负荷运行参数为依据,针对低负荷下不同烟气循环率对炉膛内截面平均温度、O2体积分数、CO体积分数以及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低负荷下采用一次风烟气再循环能有效降低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随着烟气循环率的提高,炉膛内截面平均温度逐渐降低,CO体积分数逐渐减小,NOx排放质量浓度降低;与无烟气再循环相比,烟气循环率为15%时NOx排放质量浓度降低67.88 mg/m3,NOx减排效率提高2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 烟气再循环 NOX排放 煤粉锅炉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空化-Fenton氧化联合超声吸附处理煤气化废水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世贵 刘月娥 +2 位作者 王金榜 马凤云 徐向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4-640,共7页
采用水力空化-Fenton氧化联合超声吸附处理煤气化废水,考察了单独Fenton氧化及单独水力空化工艺条件,并对Fenton氧化、水力空化和水力空化-Fenton氧化工艺处理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初探。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60 min、废水pH 3.0、Fe2+... 采用水力空化-Fenton氧化联合超声吸附处理煤气化废水,考察了单独Fenton氧化及单独水力空化工艺条件,并对Fenton氧化、水力空化和水力空化-Fenton氧化工艺处理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初探。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60 min、废水pH 3.0、Fe2+加入量900 mg/L、H2O2加入量3600 mg/L、空化压力0.4 MPa的条件下,水力空化-Fenton处理煤气化含酚废水的COD和苯酚去除率分别为93.05%和90.29%;进一步采用超声吸附处理后,出水COD和苯酚质量浓度分别为92.9 mg/L和4.5 mg/L,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FENTON氧化 超声吸附 煤气化废水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空化装置设计模拟及强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改锋 刘月娥 +3 位作者 马凤云 王金榜 王康康 徐向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371-3378,共8页
根据水力学原理,自制水力空化装置,基于Fluent软件模拟空化装置中文丘里管内部场的分布,并用其联合Fenton试剂强化降解模拟苯酚废水.考察了空化时间,入口压力,溶液p H值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化时间为120m... 根据水力学原理,自制水力空化装置,基于Fluent软件模拟空化装置中文丘里管内部场的分布,并用其联合Fenton试剂强化降解模拟苯酚废水.考察了空化时间,入口压力,溶液p H值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空化时间为120min,入口压力为0.4MPa,p H值为3.0,初始浓度为60mg/L时苯酚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可达55.74%.水力空化/Fenton对模拟苯酚废水降解结果显示,当加入H_2O_2浓度为120mg/L,Fe^(2+)的浓度为30mg/L,空化120min,降解率可达96.62%,较单独使用水力空化时降解率提高了40.88%,较单独使用Fenton时降解率提高了55.65%.动力学研究表明,苯酚降解近似为一级反应,其强化因子f为2.46.最后,采用水力空化/Fenton联用处理新疆宜化实际煤气化废水,苯酚和COD降解率60min分别可达72.9%和78.6%,120min分别可达78.3%和8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模拟 强化 降解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市城区PM2.5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吾比努尔·热克甫 玉散·吐拉甫 +4 位作者 迪丽努尔·塔力甫 王新明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亚力昆江·吐尔逊 丁翔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3-833,共11页
为了解中国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的组成特征及污染水平,于2014年1—12月采集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样品,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元素分析仪分析其中PAHs(多环... 为了解中国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的组成特征及污染水平,于2014年1—12月采集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样品,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元素分析仪分析其中PAHs(多环芳烃)、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有机碳)和EC(元素碳)等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年均值为(770.11±568.01)μg/m^3,呈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趋势;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_(16)PAHs(总多环芳烃)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15.292%、9.789%、4.246%、0.331%、0.015%.利用PMF(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分别对PM_(2.5)中PAHs和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进行来源解析表明,PAHs主要来源为煤和汽油燃烧排放(13.91%)、生物质燃烧(33.98%)、天然气燃烧(52.11%);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的主要来源为土壤尘(56.49%)、油类燃烧(25.49%)、机动车排放(10.09%)、燃煤及生物质燃烧(7.93%).研究显示,采样期间沙尘对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组成影响较大,是该地区大气污染来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市城区 PM2.5 化学组成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地区粉煤灰改性做高碱煤缓焦剂的熔融性能评估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雪慧 魏博 +2 位作者 马瑞 阮仁晖 谭厚章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8,共6页
准东煤高含量碱金属引起的严重结渣和沾污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电站锅炉大多采用添加高岭土的方式来缓解结渣,但由于高岭土成本较高,以及当地大量粉煤灰无法处理,因此提出将粉煤灰处理后用作高碱煤缓焦剂。本文针对粉煤灰缓焦剂... 准东煤高含量碱金属引起的严重结渣和沾污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电站锅炉大多采用添加高岭土的方式来缓解结渣,但由于高岭土成本较高,以及当地大量粉煤灰无法处理,因此提出将粉煤灰处理后用作高碱煤缓焦剂。本文针对粉煤灰缓焦剂的熔融特性进行评估,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粉煤灰进行分析,获得其熔点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粒径下的原粉煤灰熔点基本相同,经过水洗后的粉煤灰在中等粒径下熔点升高仅30℃左右,而<37μm和>100μm的粉煤灰经过水洗后不变;酸洗粉煤灰后>100μm的粉煤灰熔点升高超过100℃,而其他处理方式下的粉煤灰熔点基本不变;>100μm的粉煤灰主要来源于外来矿物和添加的高岭土,经过酸洗,Na和Ca的氧化物或无机盐溶于盐酸,使灰中SiO2含量大幅度升高,进而使灰熔点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粉煤灰 改性 添加剂 熔融特性 矿物转化 结渣沾污 缓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空化-O_3氧化联合超声吸附处理煤气化废水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金榜 刘月娥 +2 位作者 徐世贵 马凤云 徐向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5-580,共6页
采用水力空化-O_3氧化与超声吸附法联合处理煤气化废水。吸附剂以钙基膨润土为原料,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制得。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水力空化-O_3氧化与超声吸附的适宜处理条件,并在该条件下对废水进行联合处理。实验结果表... 采用水力空化-O_3氧化与超声吸附法联合处理煤气化废水。吸附剂以钙基膨润土为原料,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制得。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水力空化-O_3氧化与超声吸附的适宜处理条件,并在该条件下对废水进行联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O_3通量194.4 mg/L、空化时间60 min、入口压力0.4 MPa、废水pH 10.00的优化条件下,水力空化-O_3氧化对COD和苯酚的去除率分别达67.3%和57.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超声吸附法处理废水,在吸附剂投加量0.06 g/mL、超声时间60 min、废水pH 4.00、吸附温度25℃的优化条件下,处理后出水中COD和苯酚质量浓度分别降至317.1 mg/L和117.9 mg/L;COD和苯酚的总去除率分别达97.9%和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超声吸附 煤气化废水 COD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改性ZIF-8材料催化降解甲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荣超 董鹏越 +5 位作者 于晨 昝伟 师传林 廖银念 赵梦奇 黄雪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3,共5页
文章利用水热法合成不同比例铈改性ZIF-8催化剂,研究其在催化降解甲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从而筛选出最佳铈锌比例的复合催化剂,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TG)及低温氮气吸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 文章利用水热法合成不同比例铈改性ZIF-8催化剂,研究其在催化降解甲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从而筛选出最佳铈锌比例的复合催化剂,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TG)及低温氮气吸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铈改性ZIF-8催化剂表面分散的铈显著提高了ZIF-8的甲苯催化氧化活性,Ce∶Zn(摩尔比)=0.6∶0.4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甲苯转化率达90%时的温度为247℃。材料表征结果表明,合成催化剂颗粒尺寸不均一,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 催化氧化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径流化床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艳 张亚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389,409,共7页
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的数值模拟方法,对直径为160 mm、高度为2733 mm的变径流化床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特性进行冷态模拟,研究不同气速及不同初始物料量对流化床反应器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得到流化床内颗粒体积分数、颗粒速度以及... 采用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的数值模拟方法,对直径为160 mm、高度为2733 mm的变径流化床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特性进行冷态模拟,研究不同气速及不同初始物料量对流化床反应器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得到流化床内颗粒体积分数、颗粒速度以及颗粒停留时间的分布。结果表明,当气速不小于2.5 m/s时,流化床内颗粒体积分数轴向分布更为均匀,颗粒速度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倒“U”形分布;壁面附近的颗粒停留时间长于中心处,使得壁面附近的颗粒趋于聚集;流化床的轴径向颗粒体积分数随着初始物料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气-固两相流 流动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负荷一次风掺烟量对Π型切圆锅炉NOx生成特性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景雪晖 唐权利 +4 位作者 朱建平 李骥 刘坤朋 王建江 魏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4-88,共5页
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为了保证携粉能力,一次风量不能随负荷等比例降低,导致燃烧初期氧煤比增大,NOx生成量增加。采用一次风掺烟方式,将风量与氧量解耦,分别控制一次风量和氧量,保证一次风量的同时降低含氧量,可从源头减少NOx的生成。以... 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为了保证携粉能力,一次风量不能随负荷等比例降低,导致燃烧初期氧煤比增大,NOx生成量增加。采用一次风掺烟方式,将风量与氧量解耦,分别控制一次风量和氧量,保证一次风量的同时降低含氧量,可从源头减少NOx的生成。以某330 MW机组锅炉结构参数和低负荷运行参数为依据,对该锅炉在低负荷一次风不同掺烟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的掺烟量对炉内截面平均温度、氧体积分数、CO体积分数以及NOx生成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负荷一次风掺烟能有效降低锅炉NOx的生成,随着掺烟量的升高,炉内截面平均温度逐渐降低,CO体积分数逐渐降低,炉膛出口平均温度逐渐升高,NOx生成质量浓度减少;掺烟量为15%时与未掺烟比较,炉内NOx生成质量浓度降低79.92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 一次风掺烟 NOX排放 数值模拟 切圆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水煤浆输送管道冲蚀磨损寿命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硕 张亚新 朱博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31-3442,共12页
固液两相流广泛出现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管道输送系统受固液两相流介质冲蚀磨损尤为严重,系统突发性失效风险极高,已成为煤化工装置安全生产与稳定运行的重大隐患。降低生产安全风险,保障管道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开展冲蚀磨损寿命预测研... 固液两相流广泛出现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管道输送系统受固液两相流介质冲蚀磨损尤为严重,系统突发性失效风险极高,已成为煤化工装置安全生产与稳定运行的重大隐患。降低生产安全风险,保障管道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开展冲蚀磨损寿命预测研究是煤化工设备完整性研究的关键一环。本文以新疆某煤化工企业水煤浆汽化炉进料管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 2021R1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弯管冲蚀磨损主要位置与短期内冲蚀磨损减薄量,为预测模型建立提供原始序列,通过灰色预测理论分别建立GM(1,1)模型、无偏GM(1,1)模型以及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完成对弯管冲蚀速率的预测,并结合SY/T 6151—2009《钢质管道管体腐蚀损伤评价方法》得出该管道服役寿命与检修周期。结果表明:冲蚀磨损减薄主要集中在弯管轴向70°左右,且在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冲蚀磨损减薄的最大位置不随时间变化发生移动。无偏GM(1,1)模型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在中长期预测中优势显著,且灰色马尔科夫模型更适宜长期预测工作。所涉及的水煤浆汽化炉进料输送弯管服役寿命为570天左右,在弯管投入使用450天后冲蚀减薄量增长显著,需要定期开展该弯管重点部位的监测与预防性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冲蚀磨损 数值模拟 灰色预测系统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锰改性ZIF-8材料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费轲 荣超 +1 位作者 赵梦奇 廖银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6,共5页
为了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效率,研究中尝试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不同配比的铈锰改性ZIF-8催化剂,以甲苯作为VOCs的指标物,对比各产物在催化降解甲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最终筛选出催化性能最佳的铈锰配比。对产物... 为了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效率,研究中尝试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不同配比的铈锰改性ZIF-8催化剂,以甲苯作为VOCs的指标物,对比各产物在催化降解甲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最终筛选出催化性能最佳的铈锰配比。对产物应用了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N_(2)吸附-脱附实验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铈、锰的加入,ZIF-8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组分增多,显著提高了其催化氧化的效果,在Ce∶Mn=1∶4时,催化活性达到最高,甲苯转化率达到90%时的温度为270℃;且材料表面铈、锰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 甲苯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干旱区大气PM_(2.5)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图尔贡.艾尔肯 迪丽努尔.塔力甫 +3 位作者 邵龙义 买丽克扎提.买合木提 亚力昆江.吐尔逊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0-735,共6页
近年来和田经济迅速发展及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各类污染物的城区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加重了和田市大气污染。为评估和田市城区风速、沙尘天气对大气PM_(2.5)毒性的影响,于2014年1月、4月、7月、10—11月采集大气PM_(2... 近年来和田经济迅速发展及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各类污染物的城区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加重了和田市大气污染。为评估和田市城区风速、沙尘天气对大气PM_(2.5)毒性的影响,于2014年1月、4月、7月、10—11月采集大气PM_(2.5)样品,应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其PM_(2.5)的氧化性损伤能力。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70~2489μg·m^(-3),PM_(2.5)质量浓度有随风速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应用TD30(造成30%DNA损伤率所需的颗粒物剂量,μg·mL^(-1))值指示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结果表明,TD30越高,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越弱,全样和水溶部分TD30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44~27480μg·mL^(-1)和481~20434μg·m L^(-1);不论是全样还是水溶部分,其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均表现出随风速减小而增大的变化趋势;沙尘和非沙尘期间全样TD30的平均值分别为9464μg·mL^(-1)和8008μg·mL^(-1),而水溶部分分别为5494μg·mL^(-1)和7822μg·mL^(-1),即沙尘期间采集的颗粒物对体外DNA的氧化性损伤小于非沙尘期间采集的样品,且非沙尘期间采集的样品的全样损伤大于相应的水溶部分样,而沙尘状况下体外DNA的氧化性损伤可能主要来源于水溶成分。全样和水溶部分的TD30平均值与PM_(2.5)平均质量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趋势,说明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对DNA氧化损伤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氧化性损伤 质粒DNA评价法 和田市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