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报告——从对新疆大学法学院调查谈起 被引量:9
1
作者 高静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17-120,共4页
新疆大学法学院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乐于奉献,希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但在现实面前,表现出务实性、矛盾性的特征。大学生在利益观、国家观、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上存在的问... 新疆大学法学院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乐于奉献,希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但在现实面前,表现出务实性、矛盾性的特征。大学生在利益观、国家观、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而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对此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我们一要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二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改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新疆大学 调研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新疆高等法学教育史料钩沉
2
作者 白京兰 赖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新疆的高等法学教育始自1924年的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36年至1947年基本是停滞的状态。1948年,《新疆日报》刊载《监察使署建议新疆学院设法政学系》的消息,《东南日报》转载《新疆日报》《新疆学院下学期将增设法政系,本年度不在外省招... 新疆的高等法学教育始自1924年的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36年至1947年基本是停滞的状态。1948年,《新疆日报》刊载《监察使署建议新疆学院设法政学系》的消息,《东南日报》转载《新疆日报》《新疆学院下学期将增设法政系,本年度不在外省招收新生》的消息。以上述报刊史料切入展开分析,文章指出1948年是新疆高等法学教育百年历程中长期为人忽略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一方面,民国新疆高等法学教育在长达十年的停滞后重新起步,其艰难曲折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重要剖面,1948年的新疆高等法学教育反映了近代化转型下监察权对司法、教育的影响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运作的交互关系,呈现出特定时代与区域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新疆 高等法学教育 新疆学院 监察使署 法政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学视域下王阳明乡治思想研究
3
作者 伏阳 朱倩雯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8,共7页
王阳明的乡治思想构成了一种全方位、多领域的治理理念,具体涉及经济、军事、教育、文化以及行政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理念在于将心学思想与基层治理实践深度融合,并据此重新构建了乡约模式。该思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与王阳明哲学思想的... 王阳明的乡治思想构成了一种全方位、多领域的治理理念,具体涉及经济、军事、教育、文化以及行政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理念在于将心学思想与基层治理实践深度融合,并据此重新构建了乡约模式。该思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它与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紧密结合,以及乡治模式整体上的转型,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路径。在当今社会,王阳明的乡治思想依然具备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治思想 基层治理 王阳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制度构建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湛中乐 杜佳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该法确立了以公益性与普惠性为核心的制度框架,通过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的结合,构建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多元主体供给方面,法律明确了政府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学前教育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该法确立了以公益性与普惠性为核心的制度框架,通过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的结合,构建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多元主体供给方面,法律明确了政府与社会力量的角色分工,规范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支持与监管机制;在内容规范与质量保障方面,法律强调教育活动的适龄性与科学性,并建立了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以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在儿童权益保护和教育争议解决机制的设计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各主体的权利义务,构建了行政处理与司法救济相结合的多元争议解决路径。在今后的实施中,为将学前教育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效能,应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职责协同机制,明确财政投入与资源分配责任,健全学前教育质量监管与动态调整体系,强化对社会力量参与的引导与规范,推动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与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制度架构 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民事公益诉讼相关问题研究——以新疆为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军 娜迪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4,共5页
现阶段,对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家长所能采取的民事诉讼途径面临着诉讼主体不适格的问题。由于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属于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通过修改《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建... 现阶段,对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家长所能采取的民事诉讼途径面临着诉讼主体不适格的问题。由于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属于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通过修改《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以政府为诉讼主体的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然后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具体适用程序做出规定。新疆等民族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宪法所赋予的自治权限通过制定单行条例来解决教育公益诉讼的立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家长 民事责任 教育民事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跨境流通对我国OFDI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玲艳 王林彬 董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货币的跨境流通对OFDI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币跨境流通水平,并探索其对中国OFDI规模、强度的具体影响与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对沿线国家2009-2022年直接投资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人民币跨境流通能显著促... 货币的跨境流通对OFDI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币跨境流通水平,并探索其对中国OFDI规模、强度的具体影响与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对沿线国家2009-2022年直接投资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人民币跨境流通能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规模增长、强度扩大,且在时间与空间上均具有显著异质性。第二,“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投资规模增长效应产生正向增强的调节作用。中国应当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OFDI发展,积极完善国内外法律环境,为跨国企业OFDI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跨境流通 投资规模增长效应 投资强度扩大效应 调节机制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新疆民族杜会关系及其调适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建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3,共5页
新疆民族社会关系在党和政府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引导下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然而影响各民族密切交流的因素还存在。作者认为消除形成民族交往围栏和隔膜的土壤,使民族间交流畅通无阻,这是各民族最终实现共同繁荣的基础。
关键词 新疆 民族地区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国家法建设——以清代新疆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白京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4,共6页
由于民族、宗教、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清代新疆呈现国家制定法、宗教法、习惯法等多元法律并存的样态,鉴于多元法律之间性质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政权稳固的消极影响,清政府在对新疆的法律治理过程中,始终注重国家制定法在刑事司法领... 由于民族、宗教、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清代新疆呈现国家制定法、宗教法、习惯法等多元法律并存的样态,鉴于多元法律之间性质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政权稳固的消极影响,清政府在对新疆的法律治理过程中,始终注重国家制定法在刑事司法领域中的权威与主导地位,以《大清律例》等为核心的国家制定法统合边疆地区的多元法律并推进国家法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新疆 国家法建设 刑事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婚姻制度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白洁 陈宾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44-48,共5页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婚姻制度在新时期呈现出一些与时代不协调的因素。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男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不平等、不合时宜的通婚限制、婚姻登记观念淡薄、婚姻自主权对传统习俗的挑战。应当强化婚姻登记管理制度,...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婚姻制度在新时期呈现出一些与时代不协调的因素。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男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不平等、不合时宜的通婚限制、婚姻登记观念淡薄、婚姻自主权对传统习俗的挑战。应当强化婚姻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提倡文明婚俗,确保婚姻自由权的实现,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以推进新疆的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哈萨克族 婚姻制度 历史变迁 存在问题 法律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新疆建省后刑事司法统一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伏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清代新疆建省后,伯克制被废除,吐鲁番王府改土归流,建立了统一的道府州县制度。中国古代实行行政兼理司法制度,随着统一行政机构的设置,建省后新疆司法审级及管辖也得到统一。不论民事、刑事案件都要由州县初审,徒刑以上刑案州县初审后... 清代新疆建省后,伯克制被废除,吐鲁番王府改土归流,建立了统一的道府州县制度。中国古代实行行政兼理司法制度,随着统一行政机构的设置,建省后新疆司法审级及管辖也得到统一。不论民事、刑事案件都要由州县初审,徒刑以上刑案州县初审后需逐级审转,直至有权机关作出裁判。从档案资料中可以看出,新疆建省后刑事司法从立案、侦查、初审到审转程序都依据清律规范程序办理,刑案拟律也都依据《大清律例》。清代新疆建省后,刑事司法由军府制下不同司法裁判模式和法律依据向统一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新疆建省 刑事司法 统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残儿童抚养模式调查分析——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建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8,共5页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儿童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性问题,儿童福利事业也日益得以发展。目前,对儿童尤其对孤儿的关注不单是儿童福利机构的责任,更是整个国家、社会以及每个人的责任。对孤儿的关注也不只是救济,而是促进...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儿童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性问题,儿童福利事业也日益得以发展。目前,对儿童尤其对孤儿的关注不单是儿童福利机构的责任,更是整个国家、社会以及每个人的责任。对孤儿的关注也不只是救济,而是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基于此,笔者到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和乌鲁木齐SOS儿童村做了调查,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残儿童 寄养 抚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社区居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茜 吴琼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9-103,共5页
笔者以清代至当代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民居文化习俗为例,论述了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传承和变迁趋势,对新疆少数民族社区民居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居住文化 少数民族 新疆 变迁 传承 社区 民居文化 文化习俗 维吾尔族 喀什地区 转型时期 现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新疆的“厅”及其司法审判职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京兰 王琛博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88-97,共10页
“厅”为清代创设的政区建置,在国家治理尤其是边疆法律治理中具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和意义。清代新疆军府制时期天山东路、北路均有厅级“政区”建置或厅级官员设置,在建省后的一体化进程中厅制得以规范和进一步发展。清代新疆的厅多不辖... “厅”为清代创设的政区建置,在国家治理尤其是边疆法律治理中具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和意义。清代新疆军府制时期天山东路、北路均有厅级“政区”建置或厅级官员设置,在建省后的一体化进程中厅制得以规范和进一步发展。清代新疆的厅多不辖县,性质复杂多变,但均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基层审判的重要作用。作为行政及司法之重要一环的厅,新疆厅制既有清代厅制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独特方面。因新疆历经军府制向行省制的重大变革,厅之司法审判职能更有一个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关于此论题学界乏人研究,本文以档案资料结合清代文献及时人撰著对清代新疆的厅及其司法审判职能进行全面分析阐释,期望有俾清代基层政区研究的拓展与清代新疆法制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新疆 司法审判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青松 廖琼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20-24,共5页
从近期看,WTO农产品规则和我国相关入世承诺对新疆棉花产业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长远而言,其带来的机遇更大。特别是在WTO农产品规则的国内支持措施领域,新疆棉花产业政策中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文章建议在保护价收购、良种补贴等... 从近期看,WTO农产品规则和我国相关入世承诺对新疆棉花产业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长远而言,其带来的机遇更大。特别是在WTO农产品规则的国内支持措施领域,新疆棉花产业政策中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文章建议在保护价收购、良种补贴等六个方面加强制度创新和财政投入,以更好的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农产品贸易规则 新疆棉花产业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清政府辖制新疆的法律——《钦定回疆则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京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4,共5页
《回疆则例》是清朝统一新疆后为有效辖制回疆地区而制定颁行的一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司法管辖诸方面的重要的民族法规。作为清朝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的主要成果之一和少数民族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疆则例》以“因俗... 《回疆则例》是清朝统一新疆后为有效辖制回疆地区而制定颁行的一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司法管辖诸方面的重要的民族法规。作为清朝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的主要成果之一和少数民族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疆则例》以“因俗以治”为立法原则,在体例、内容、性质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在清朝统治新疆前期为边疆稳定、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定回疆则例》 清朝 法制史 民族法规 政府职能 伊斯兰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跨界环境污染问题探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芳 秦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7-92,共6页
文章就新疆与中亚地区之间跨国界的环境污染状况及各国政府采取的治理措施作概述,以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 新疆 中亚 跨国界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籍流浪儿童教育救助机制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建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3-18,共6页
基于新疆籍流浪儿童普遍缺乏受教育机会的现状,且救助保护中心和工读学校不足以承担起提供全面教育的职能,救助工作体系中应被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哪种机构适合为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救助。极有必要规划流浪儿童教育救助的原则和目标,确定专... 基于新疆籍流浪儿童普遍缺乏受教育机会的现状,且救助保护中心和工读学校不足以承担起提供全面教育的职能,救助工作体系中应被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哪种机构适合为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救助。极有必要规划流浪儿童教育救助的原则和目标,确定专门的教育机构实施补偿性教育与分层复合型教育,同时设计相应的辅助性教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籍流浪儿童 教育救助 补偿性教育 分层复合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京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8-141,共4页
80年代以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加剧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生存危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既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的普遍性,同时又凸显多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在文化遗产保护一般性问题探讨的基础上,就特殊区情下新疆... 80年代以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加剧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生存危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既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的普遍性,同时又凸显多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在文化遗产保护一般性问题探讨的基础上,就特殊区情下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对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以及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保护现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与政治: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他者”想象——兼驳郑国恩(Adrian Zenz)等对中国新疆的荒谬想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中国“他者”形象的塑造,是随着自身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随着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采用“和平演变”方式把中国变为“我者”的企图失败后,为了遏止中国的崛起与发展,把中国变为“他者”,采用贸易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中国“他者”形象的塑造,是随着自身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随着中国的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采用“和平演变”方式把中国变为“我者”的企图失败后,为了遏止中国的崛起与发展,把中国变为“他者”,采用贸易战的方式进行打压。受挫后,竟罔顾事实,指使郑国恩(Adrian Zenz)之类的所谓“学者”,杜撰所谓中国新疆存在民族灭绝、强迫劳动等侵犯“人权”问题,其实质就是借打新疆牌,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并最终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世界 中国 “他者”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长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刑事责任探析——以新疆为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军 胡尔西旦.卡哈尔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40-44,共5页
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是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2014年后,在新疆,有建议采取刑事司法措施,以"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追究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家长的刑事责任,但该建议有违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修正案(九)... 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是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2014年后,在新疆,有建议采取刑事司法措施,以"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追究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家长的刑事责任,但该建议有违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修正案(九)》新增了"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但是由于存在对"极端主义"缺乏明确界定以及打击对象不明确等不足,导致该罪名目前在法律适用上还存在困难。家长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有必要通过严厉的刑事处罚予以规制。具体而言:对于普遍存在于全国的,受片面短视的教育观念影响而不送子女就学的行为,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类犯罪中做出规定;对于家长因受宗教极端主义影响而不送子女就学的,在对宗教极端主义行为进行界定后,在修订原有罪名的基础上设立"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极端主义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罪"予以刑事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刑事责任 宗教极端主义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