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孪生和标识解析的特种变压器制造车间协同智能物料配送方法研究
1
作者 宋世杰 孙文磊 +3 位作者 张学东 姜任奔 李品文 郎双曼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7,共13页
针对特种变压器制造车间物料配送效率低、编码标识混乱及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在分析了变压器制造工艺流程与物流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标识解析的车间物料标识编码体系,研究了变压器车间内物料信息的采集与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数字... 针对特种变压器制造车间物料配送效率低、编码标识混乱及可视化程度低的问题,在分析了变压器制造工艺流程与物流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标识解析的车间物料标识编码体系,研究了变压器车间内物料信息的采集与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车间物料协同配送体系框架,构建了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物料配送数字孪生调度模型。最后,结合实际生产过程开发了特种变压器制造车间协同智能物料配送数字孪生原型系统,实现了物料的信息化管理与智能配送,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物料配送 特种变压器制造车间 标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IT供应链模式下农机制造零件供应商仿真匹配研究
2
作者 孙爱红 熊宗慧 何志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1-300,311,共11页
传统模式下农机制造业供应商选择存在主观性和滞后性,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动态可持续供应链模式下的农机制造业采购策略。为科学准确地选择评价供应商,从JIT供应链视角利用因果分析方法分析供应商指标的影响因素。结合农机制造的特点,构建... 传统模式下农机制造业供应商选择存在主观性和滞后性,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动态可持续供应链模式下的农机制造业采购策略。为科学准确地选择评价供应商,从JIT供应链视角利用因果分析方法分析供应商指标的影响因素。结合农机制造的特点,构建动态的可持续农机供应链协同采购模型,仿真对比3种供应商反应速度类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程度。模拟结果表明,JIT模式下供应链稳健性较好,进而从成本控制能力、产品竞争能力、质量保障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协同合作响应能力5个关键影响方面,建立匹配JIT供应链模式下的农机制造供应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改进可拓层次分析法的物元可拓优度扩展的模型方法。基于熵权的EAHP和CRITIC相结合,用于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排序和方案优选,通过使用区间数取代具体数值建立判断矩阵,解决主观判断模糊性的问题,并利用关联函数计算优度,对各个供应商的整体优劣和单项指标的等级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供应商的优劣顺序,进而选出最可靠的供应商和可替换供应商。最后,计算得到最优采购模式匹配度为0.963,验证该方法在供应商选择问题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制造企业 供应商 JIT供应链 动态可持续 系统动力学 可拓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机械制造业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模型
3
作者 张浩 艾尔肯·亥木都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9,共8页
为提升机械制造业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效率与精确性,融合贝叶斯网络与机器视觉技术,基于改进的YOLOv5计算作业现场安全隐患事件交并比(IoU)值,利用审计风险评估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得出危险权重确定贝叶斯网络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建立贝叶... 为提升机械制造业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效率与精确性,融合贝叶斯网络与机器视觉技术,基于改进的YOLOv5计算作业现场安全隐患事件交并比(IoU)值,利用审计风险评估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得出危险权重确定贝叶斯网络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与设计管理体系,实现闭环控制,构建一种机械制造业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模型,并经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有着较为准确的识别与评估能力,能够发现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据此可对现行的管理流程作适当优化。同时,该模型还能够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有效结合,把专家经验和数据量化成果相互融合、彼此印证,使得风险评估结果在科学性与可靠性方面有一定提升,可为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实用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业企业 安全风险管理 贝叶斯网络 机器视觉 改进YOLOv5 层次分析法(AHP) 先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等待时间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月杰 陈小康 +1 位作者 王浩博 周建平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6,共8页
针对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层间热积累过多导致试件尺寸精度较差和输出质量较低的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0、15、30、45 s)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下多层单道直壁体试... 针对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层间热积累过多导致试件尺寸精度较差和输出质量较低的问题,进行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0、15、30、45 s)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不同层间等待时间下多层单道直壁体试件成形尺寸的特点,并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等力学性能测试。研究表明,层间等待时间对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直壁体试件的宏观形貌影响显著,且随着层间等待时间由0 s逐渐增大到45 s时,直壁体试件宽度减小了1.65 mm,单层高度增大了0.37 mm;显微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和β-Al_(3)Mg_(2)相组成,且随着层间等待时间增加,粗大的β组织尺寸减小、密度增大;随着层间等待时间的增加,水平和垂直试样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增大,且水平方向试样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比垂直方向试样稍高;不同层间等待时间下拉伸试样断口均分布着大量的韧窝,并随着层间等待时间增加,韧窝尺寸逐渐增大,且分布更加均匀,塑性变形能力增强。为5356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等待时间 5356铝合金 电弧增材制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流区智能网联汽车协同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春 吴志周 +2 位作者 曾广 赵鑫 杨志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共17页
车辆进行交会的区域被指定为上匝道合流区。如果主线和匝道交通流密度达到饱和,匝道合流区的交通效率就会急剧下降。智能网联技术作为当前的交通上的研究热点,依靠智能网联汽车(connected-automated vehicle,CAV)的高精度运动控制和高... 车辆进行交会的区域被指定为上匝道合流区。如果主线和匝道交通流密度达到饱和,匝道合流区的交通效率就会急剧下降。智能网联技术作为当前的交通上的研究热点,依靠智能网联汽车(connected-automated vehicle,CAV)的高精度运动控制和高效率通信,可以显著地提高合流区的通行效率。针对三种不同的控制范式:反馈控制、最优控制和强化学习,对CAV使用的融合策略进行了评估。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总结了三种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此外,全面地总结了这一特定科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匝道合流区 互联和自动驾驶车辆 强化学习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变压器生产物料智能配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姜任奔 孙文磊 +3 位作者 张学东 路程 常赛科 李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184,共5页
在传统变压器离散装配车间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背景下,生产物料的高效智能配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物料备料、路径决策二阶段的生产物料智能配送方法,将物料配送任务分为生产物料备料阶段及生产物料路径自决策阶段。... 在传统变压器离散装配车间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背景下,生产物料的高效智能配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物料备料、路径决策二阶段的生产物料智能配送方法,将物料配送任务分为生产物料备料阶段及生产物料路径自决策阶段。在生产物料备料阶段,提出了基于Adam优化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变压器生产物料备料时间预测模型,利用生产物料相关时序性数据将Adam优化后的LSTM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准确可靠地实现了对下一阶段生产物料需求时间的预测。在生产物料配送路径自决策阶段,运用五点三次法改进的A*算法生成了路径平滑,转向较少的配送路径。最后,以某变压器离散制造车间为对象,验证了生产物料的智能化配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LSTM循环神经网络 改进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熨平法增强熔丝制造CF/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7
作者 雷奶琴 阿依古丽·喀斯木 +2 位作者 乌日开西·艾依提 董兰兰 贾儒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2,共8页
为减小熔丝制造(FFF)3D打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提高其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层间熨平方法,即打印完一层后,喷嘴不挤出材料,并再次在这一层表面压过“熨平”。采用FFF工艺制备了CF/PEEK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单因素试... 为减小熔丝制造(FFF)3D打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的孔隙率,提高其力学性能,提出一种层间熨平方法,即打印完一层后,喷嘴不挤出材料,并再次在这一层表面压过“熨平”。采用FFF工艺制备了CF/PEEK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扫描间距和层间熨平角度对CF/PEEK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微米X射线三维成像系统对试样的内部孔隙缺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扫描间距为0.3 mm,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无熨平CF/PEEK试样的孔隙率为1.91%,拉伸强度为78.5 MPa,弯曲强度为111.2 MPa。采用层间熨平法可以显著降低CF/PEEK复合材料试样的孔隙率,提高其力学性能。0°和90°熨平后,扫描间距为0.5 mm的CF/PEEK试样的孔隙率分别降低了74.08%和72.48%,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49.89%和41.98%,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0.66%和15.99%。当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扫描间距0.3 mm的CF/PEEK试样的力学性能最佳,0°熨平的拉伸强度为90.9 MPa,90°熨平的弯曲强度为126.1 MPa。研究表明,层间熨平是一种降低孔隙率和提高力学性能的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制造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 层间熨平 孔隙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316L从单层到多层沉积的热行为模拟与实验研究
8
作者 卢裕尔 孙文磊 +3 位作者 钟荟玄 邹利 黎勇 张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9-139,共11页
基于ABAQUS软件构建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tal deposition,LMD)316L不锈钢增材制造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生死单元和双椭球移动热源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单道单层LMD过程中的温度场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温度场、不同区域特征点温度梯... 基于ABAQUS软件构建激光金属沉积(laser metal deposition,LMD)316L不锈钢增材制造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生死单元和双椭球移动热源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单道单层LMD过程中的温度场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温度场、不同区域特征点温度梯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单道多层LMD过程中熔池的温度变化和各层之间的热循环规律。设计相关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降低扫描速度或提高激光功率,熔池作用范围会变大。激光功率对温度梯度影响更大,尤其是纵向温度梯度。随着LMD层数的增加,且由于往复扫描的工艺路径,温度梯度显著增加,因此成形零件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单道多层薄壁件的整体形貌进一步说明了LMD温度梯度模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金属沉积 数值模拟 温度场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自动合流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 吴志周 +1 位作者 许宏鑫 梁韵逸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49-356,共8页
对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CAV)来说,上匝道合并是一项具备挑战性的任务,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有CAV和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 vehicle,HAV)的混合交通将存在于更多的交通场景中。根据合流区交通特性,将多车协同... 对于智能网联车辆(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CAV)来说,上匝道合并是一项具备挑战性的任务,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有CAV和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 vehicle,HAV)的混合交通将存在于更多的交通场景中。根据合流区交通特性,将多车协同汇入表示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建立了同时考虑车辆安全和效率的奖励函数。基于分布式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u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MARL)框架提出中心式训练分散式执行的改进框架(centralized training and decentralized execution,CTDE)的MARL算法框架,节省了单智能体上的计算资源。建立基于两种框架的优势动作评论家(advantage actor critic,A2C)和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两种控制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改进算法的整体性能优于原算法,提升了车辆平均行驶速度,满足最小车头时距同时降低了碰撞率和汇入等待时长,满足了合流区车辆的通行安全和提高了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合流区 自动驾驶 多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型多策略改进鲸鱼算法的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岳凡 艾尔肯·亥木都拉 刘拴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1,56,共7页
为解决机器人在路径规划中路径过长与后期寻优停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学习型多策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reinforcement learning multi-strategy improvement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RLMIWOA),并在欧式距离的基础上引入了障碍物信息... 为解决机器人在路径规划中路径过长与后期寻优停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学习型多策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reinforcement learning multi-strategy improvement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RLMIWOA),并在欧式距离的基础上引入了障碍物信息与拐点信息,构建了路径规划适应度函数。首先,引入自适应帐篷映射初始化,使得初始化种群更加均匀;其次,引入了非线性收敛策略平衡算法的开发和探索阶段;然后,通过采用非线性加权因子对最优个体进行扰动,避免了其他个体对最优个体的“盲从”;最后,通过采用强化学习结合ε-精英逐维反向学习策略和动态局部最优逃生策略,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效率和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RLMIWOA算法可以高效地找到最优路径,在路径搜索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强化学习 鲸鱼优化算法 适应度函数 局部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WD的农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11
作者 焦华超 孙文磊 +1 位作者 王宏伟 万晓静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9,共8页
针对农用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受到传播路径耦合与强烈背景噪声的影响,复合故障特征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包络谱相关峭度的改进群分解(ISWD)方法,实现农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的自适应提取。首先,利用对周期性冲击较为敏感的包络谱相关峭... 针对农用轴承故障诊断过程中受到传播路径耦合与强烈背景噪声的影响,复合故障特征较难提取的问题,提出基于包络谱相关峭度的改进群分解(ISWD)方法,实现农用轴承复合故障特征的自适应提取。首先,利用对周期性冲击较为敏感的包络谱相关峭度为适应度函数,提升SWD对微弱故障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利用改进灰狼算法,实现SWD关键阈值P th和T th的寻优;最后,对ISWD分解出的振荡分量(OC)做包络解调处理,凸显故障特征频率,实现轴承复合故障特征的提取。仿真分析和试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提取农用齿轮箱复合故障的特征,相比于传统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减少27%的冗余分量占比,提高100%的内圈有效特征数量;与SWD相比,不仅内圈有效特征数量提升100%,外圈有效特征数量也提高25%,为农用轴承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轴承 复合故障 故障特征提取 改进群分解 相关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F-DCGAN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杨敏 孙文磊 +4 位作者 刘志远 钟荟玄 辜英政 王云浩 张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24,共8页
为解决齿轮箱故障诊断过程中因样本分布不均衡导致的模型泛化性能不足和识别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MTF-DCGAN和改进EfficientNet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根据马尔可夫转移场(MTF)图像编码原理将收集的一维振动信号转换成二维可视化图像... 为解决齿轮箱故障诊断过程中因样本分布不均衡导致的模型泛化性能不足和识别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MTF-DCGAN和改进EfficientNet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根据马尔可夫转移场(MTF)图像编码原理将收集的一维振动信号转换成二维可视化图像,按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数据与随机向量输入至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模型中,交替训练生成器和判别器直至实现纳什均衡,生成与原始样本特征相似的新增样本,以此扩充故障数据集;最后,对EfficientNet的MBConv模块数量和激活函数进行改进,并将原始样本及增广后的样本集导入改进后的EfficientNet中进行特征提取,实现齿轮箱故障的识别与分类。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显著提高了样本不均衡情况下齿轮箱故障的诊断准确率,具有维度变换简单和模型参数量小的优势,加快了收敛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马尔可夫转移场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 改进EfficientNet 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小波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的轴承故障数据生成方法
13
作者 焦华超 孙文磊 王宏伟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7,共12页
利用数据生成方法生成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与轴承故障真实信号一致的高质量数据,构建平衡数据集,对数据不平衡情况下建立高效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数据生成方法仅关注时域或频域单一特征的局限,提出了类小波辅助分... 利用数据生成方法生成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与轴承故障真实信号一致的高质量数据,构建平衡数据集,对数据不平衡情况下建立高效的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数据生成方法仅关注时域或频域单一特征的局限,提出了类小波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基于小波变换原理,使用多层神经网络构建类小波变换(WLT)网络,模拟小波变换及逆变换,建立时域与频域信号的映射关系;将WLT网络嵌入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ACGAN)模型中,作为模型生成器的主体;构建两个不同功能的判别器,使得改进的ACGAN在一次训练中能同时学到真实轴承振动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信息。试验结果表明,WLT-ACGAN模型生成的轴承振动信号具有与真实轴承振动信号一致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数据不平衡时,利用生成信号扩增的平衡数据集构建的故障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分类生成对抗网络 类小波变换 轴承故障诊断 数据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引导方式的精细运动想象皮层活跃度分析
14
作者 王虎 谢俊 +1 位作者 刘俊杰 胡博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113,共8页
为研究不同引导方式对精细运动想象皮层活跃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结合视觉和听觉引导的精细运动想象方法,旨在探索不同引导方式在精细运动想象中对大脑皮层活跃度的增强效果及其规律。设计了一种针对腕、肘、肩3个关节的精细运动想象实... 为研究不同引导方式对精细运动想象皮层活跃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结合视觉和听觉引导的精细运动想象方法,旨在探索不同引导方式在精细运动想象中对大脑皮层活跃度的增强效果及其规律。设计了一种针对腕、肘、肩3个关节的精细运动想象实验范式,包括简单视觉引导、听觉引导、动态视觉引导以及动态视觉结合听觉引导方式。通过时域、频域上ERD和ERS的指标作为分析测度,评估大脑皮层活跃度效果。利用能量分布和脑网络功能连接观察大脑空间特征分布,分析不同引导方式下大脑皮层活跃程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引导方式中动态视觉结合听觉引导下,ERD和ERS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引导方式。此外,大脑皮层的活跃区域在视觉和听觉结合引导下更加广泛,且在多个区域表现出较强的同步性和去同步性。相比于简单视觉引导、听觉引导、以及单一的动态视觉引导方式,动态视觉结合听觉引导方式显著增强了精细运动想象中大脑皮层的活跃度。该方法为精细运动想象训练提供了一种新的引导手段,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和康复效率,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运动想象 脑电信号 不同引导 活跃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下输电线路塔材腐蚀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李航 李新梅 +2 位作者 杨现臣 张泽疆 杨定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目的研究Q345钢和SQ420NH钢在模拟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动力学规律、锈层演化规律和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着重对比探讨两种低合金钢在腐蚀规律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干/湿交替循环盐雾腐蚀试验模拟海洋工业大气环境,通过扫描电... 目的研究Q345钢和SQ420NH钢在模拟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腐蚀动力学规律、锈层演化规律和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着重对比探讨两种低合金钢在腐蚀规律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干/湿交替循环盐雾腐蚀试验模拟海洋工业大气环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测试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手段,分析总结低合金钢加速腐蚀行为规律和腐蚀机理。结果两种低合金钢腐蚀动力学均符合幂函数规律,腐蚀后期SQ420NH钢腐蚀深度显著低于Q345钢。Q345钢表面锈层疏松多孔,腐蚀中期有裂纹、孔洞产生,而SQ420NH钢中后期表面锈层则整体较为致密均匀。两种低合金钢腐蚀产物都以α-FeOOH、β-FeOOH、γ-FeOOH、Fe_(3)O_(4)/γ-Fe_(2)O_(3)为主,各腐蚀产物相对含量随腐蚀周期变化而有所差异。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Q345钢和SQ420NH钢表面锈层不断增厚,引起低合金钢塔材强度和塑性下降,低合金钢强度退化大小与锈层累积厚度呈负相关关系。腐蚀加快裂纹扩展,使腐蚀位置出现随机性。结论干/湿交替循环盐雾腐蚀试验加速效果明显,通过腐蚀动力学、表面锈层形貌及成分、力学性能等分析,能够对低合金钢腐蚀规律和腐蚀机理进行比较全面的表征,从而为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下输电杆塔防腐蚀设计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业大气 输电线路 低合金钢 腐蚀行为 锈层演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E-BIT的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检测
16
作者 王洋 郭杜杜 帅洪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29,共7页
针对现有方法对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检测存在边缘信息提取效果差、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模型DDE-BIT。首先,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优化主干网络Resnet18,减少模型的参数数量,降低计算成本;然后,在主干网络... 针对现有方法对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检测存在边缘信息提取效果差、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化检测模型DDE-BIT。首先,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优化主干网络Resnet18,减少模型的参数数量,降低计算成本;然后,在主干网络输出部分引入ECA注意力模块,在仅增加少量参数的情况下提高模型的跨通道信息捕捉能力;最后,通过跳跃连接方式对BIT双时空图像转换器的输出特征进行堆叠,提高模型的上下文信息理解能力。以采集的无人机高速公路护栏损坏图像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DDE-BIT模型的交并比和F1分数分别为90.99%、95.28%,相较于原始模型分别提高了2.71%、1.51%,能够有效地提取护栏损坏的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栏损坏检测 无人机 ECA注意力机制 深度可分离卷积 图像处理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主动嗅觉气源定位方法研究综述
17
作者 何丽 杜洋鋆 +3 位作者 李知远 冉腾 肖文东 姚佳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6-49,共14页
随着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日益受到公众关注,应用机器人主动嗅觉技术实现泄漏气体溯源与定位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大多数研究综述是针对某一类方法在气味源定位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未能全面地总结机器人主动嗅觉... 随着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日益受到公众关注,应用机器人主动嗅觉技术实现泄漏气体溯源与定位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大多数研究综述是针对某一类方法在气味源定位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未能全面地总结机器人主动嗅觉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重点对移动机器人主动嗅觉气源定位方法展开综述,针对气源定位中烟羽发现、烟羽跟踪、气源确认三大子任务,详细对经典算法、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机器人气源定位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针对当前机器人主动嗅觉研究中环境适应性不足、真实场景鲁棒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多感官融合、烟羽跟踪算法优化及复杂环境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展望,为下一步移动机器人主动嗅觉气源定位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嗅觉 气源定位 主动嗅觉 移动机器人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海鸥优化PID算法的虚拟控制机械臂方法研究
18
作者 李长勇 邢浩 秦鹏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6-54,共9页
针对数字仿真系统中机械臂控制存在的虚拟位置与真实位置偏差问题,以实验室操作机器人数字仿真系统为基础,提出一种改进海鸥优化的PID控制方法。选用随机序列相对更优的SPM混沌映射进行海鸥种群初始化处理,以提升海鸥算法的全局寻优能... 针对数字仿真系统中机械臂控制存在的虚拟位置与真实位置偏差问题,以实验室操作机器人数字仿真系统为基础,提出一种改进海鸥优化的PID控制方法。选用随机序列相对更优的SPM混沌映射进行海鸥种群初始化处理,以提升海鸥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提出一种非线性惯性权重系数A,以平衡探索与寻优能力。采用正弦余弦算子的方法,促进最优海鸥个体的位置信息在种群寻优过程中的有效传递。在改进后的海鸥算法中加入贪心策略和黄金正弦指引机制,提高算法的整体寻优能力。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对建立的数字仿真系统进行虚实运动仿真同步实验。结果表明:数字仿真系统中的机械臂运动状态与物理空间基本一致,证明了改进后的算法有效降低了数字仿真系统中机械臂模型虚实位置之间坐标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仿真系统 机械臂 海鸥算法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化工园区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
19
作者 袁亮 肖文东 +3 位作者 蒋洋 赵军 梅晶 张教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70-374,380,共6页
以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2大主体,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的流程架构。通过PyQt5设计了一种针对化工园区的双重预防机制系统。通过整合风险点识别与登记、风险点清单管理、隐患填报以及隐患清单管理等功能,该系统实... 以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2大主体,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的流程架构。通过PyQt5设计了一种针对化工园区的双重预防机制系统。通过整合风险点识别与登记、风险点清单管理、隐患填报以及隐患清单管理等功能,该系统实现了全面且简便的风险和隐患管理,实现了化工企业对安全管理的多样化生产要求。与传统的预防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全面、高效处理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预防机制 风险分级 隐患排查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小棚架下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涛 买买提明·艾尼 +1 位作者 古丽巴哈尔·托乎提 杨佳雨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3,278,共6页
小棚架下准确识别无核白葡萄果梗是葡萄采摘机器人自动采摘任务的关键。针对新疆吐鲁番市小棚架下鲜食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模型Small—YOLO,实现无核白葡萄果梗的自动识别。在原有... 小棚架下准确识别无核白葡萄果梗是葡萄采摘机器人自动采摘任务的关键。针对新疆吐鲁番市小棚架下鲜食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模型Small—YOLO,实现无核白葡萄果梗的自动识别。在原有的模型结构上改进目标检测头,提高浅层与深层网络的特征融合,增加对无核白葡萄果梗信息提取的能力。在浅层网络中采用可变形卷积DCN以增强卷积操作对形态变化的建模能力,使得卷积核可以更好地适应输入特征图中的不规则变形,有助于提高视觉模型在处理不同尺度、形态和变换目标时的性能。增加坐标注意力机制CA,优化无核白葡萄果梗识别的准确率。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识别模型对无核白葡萄果梗平均精度mAP值达到76.2%。与YOLOv3—tiny、YOLOv5n、YOLOv6、YOLOv7、YOLOv8n等算法相比,mAP值分别提升23.9%、8%、7.6%、9.2%、7%,同时保持较快的检测速度,实现在小棚架下无核白葡萄机械采摘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白葡萄 采摘机器人 果梗识别 坐标注意力机制 可变形卷积 视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