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含量对Fe-P-C非晶合金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马娅娅 李强 +1 位作者 穆保霞 马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085-21090,共6页
本文制备了四种不同铁含量的Fe_(80+2x)P_(10-x)C_(10-x)(x=0,1,2,3(原子分数,%))非晶合金条带,通过类芬顿反应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溶液对它们性能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铁含量对铁基非晶合金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本文制备了四种不同铁含量的Fe_(80+2x)P_(10-x)C_(10-x)(x=0,1,2,3(原子分数,%))非晶合金条带,通过类芬顿反应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溶液对它们性能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铁含量对铁基非晶合金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Fe-P-C非晶合金条带通过类芬顿反应降解MB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且铁含量越高,降解性能越好,但当铁含量超过82%后,铁含量对降解性能的影响不显著。由表面形貌观察可知,随着Fe含量的增加,反应后的Fe-P-C非晶条带表面呈现更加疏松多孔的结构,这有利于获得高的降解效率。循环降解测试显示,四种不同铁含量Fe-P-C非晶合金条带的降解性能差别不大,且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这可能与降解过程中形成具有松散片层状结构和3D花状网格结构的表面形态有关。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Fe含量的不同并不影响Fe-P-C非晶合金的降解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合金 类芬顿反应 亚甲基蓝(MB)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近室温磁热效应的Fe_(71)Mo_(9)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金
2
作者 高梦琦 吴克楠 +3 位作者 李强 霍军涛 穆保霞 马旭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58-3161,3166,共5页
通过Fluxing提纯处理和J-Quenching快速凝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临界尺寸为1.3 mm的Fe_(71)Mo_(9)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金棒,并对其热力学性能、磁性能和磁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Fe_(71)Mo_(9)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 通过Fluxing提纯处理和J-Quenching快速凝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临界尺寸为1.3 mm的Fe_(71)Mo_(9)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金棒,并对其热力学性能、磁性能和磁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Fe_(71)Mo_(9)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为0.55 T;在5 T外加磁场下的最大等温磁熵变值为2.57 J/(kg·K),制冷能力为305.57 J kg。重要的是Fe_(71)Mo_(9)P_(13)C_(7)块体非晶态合金的居里温度为355 K,接近室温,因此有望成为室温磁制冷工质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块体非晶态合金 近室温 磁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