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贸易隐含碳转移与损益偏离研究——基于经济内循环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闫敏 孙慧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6,共5页
文章构建损益偏离指数探讨经济内循环视角下国内贸易中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结果表明:经济内循环中经济收益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山东、湖南、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受损地区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吉林及西部... 文章构建损益偏离指数探讨经济内循环视角下国内贸易中的环境不公平问题。结果表明:经济内循环中经济收益较大的地区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山东、湖南、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受损地区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吉林及西部等资源密集地区;省际贸易引致隐含碳转移规模差异显著,隐含贸易增加值与隐含碳转移在空间上分离,有逆向转移的特征,印证了“损益偏离”现象;通过进一步的损益偏离分析发现中国省际贸易中普遍存在损益偏离现象,偏离程度以中度和轻微偏离为主;高度偏离关系发生在东部与中部省区之间、东部省区内部及东部与西部省区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内循环 损益偏离 碳转移 MRI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布暴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军 孙慧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5,共7页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引发了卢布兑美元汇率的暴跌。卢布暴跌通过经常项目变动机制、资本项目变动机制等传导机制,引起俄罗斯经济出现进出口贸易大幅减少、通货膨胀以及资本外逃...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引发了卢布兑美元汇率的暴跌。卢布暴跌通过经常项目变动机制、资本项目变动机制等传导机制,引起俄罗斯经济出现进出口贸易大幅减少、通货膨胀以及资本外逃等问题;通过贸易溢出效应、产业联动效应以及金融溢出效应等国际传导机制,引起中亚、欧洲新兴经济体等出现货币竞相贬值,对外贸易受到冲击、经济增速下滑;此外,给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经济合作以及"丝路经济带"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应该抓住中俄新的战略机遇期,利用中俄制造业的互补性,积极推进双方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有效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布暴跌 丝绸之路经济带 传导机制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条件资源型产业集群与“资源诅咒”伴生性研究
3
作者 田原 孙慧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在综合借鉴资源型产业集群和"资源诅咒"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条件资源型产业集群与"资源诅咒"伴生性假说,从生态学视角将资源型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勾画出"资源诅咒&qu... 在综合借鉴资源型产业集群和"资源诅咒"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条件资源型产业集群与"资源诅咒"伴生性假说,从生态学视角将资源型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勾画出"资源诅咒"在资源型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个发展阶段中的伴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集群 资源诅咒 伴生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中间产品出口影响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孙慧 李建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4,共9页
选取中国中间产品出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国际物流绩效指数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中间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中间产品出口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关键影响... 选取中国中间产品出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国际物流绩效指数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中间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中间产品出口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关键影响因素是物流基础设施质量;而中国中间产品出口潜力最大的区域为南亚、中亚和中东欧等,潜力实现比低于0.25;对哈萨克斯坦、印度、孟加拉等国的出口空间巨大,潜力实现比不足0.15。"一带一路"国际物流绩效的改善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规模,必须重视提升物流基础设施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找准建设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物流绩效 全球价值链 中间产品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