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向豪 刘亚茹 孙慧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8-302,共5页
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实现路径。该文从自然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产业发展历程、消费市场前景四个方面介绍了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了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现存的问题,基于“五边形”模型提... 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实现路径。该文从自然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产业发展历程、消费市场前景四个方面介绍了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了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现存的问题,基于“五边形”模型提出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提升路径:构建产业集群网络体系、打造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产业集群生产体系、强化产业集群驱动机制、构筑产业集群市场开发模式。旨在推动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助力中国葡萄酒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产业集群 发展策略 “五边形”模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联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慧 祝树森 +1 位作者 夏学超 杨泽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0,共11页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技术领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行业内联动的表现形式与内在机理,识别其差异及特征。结果发现: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技术领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行业内联动的表现形式与内在机理,识别其差异及特征。结果发现: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联动效应,表现为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创新追随。行业差异表现如下:行业竞争程度和环境不确定性越高,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的追随效应越强、扩散效应越弱;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追随效应最强,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最强。进一步考察行业联动特征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行业联动的行为表现为同行业企业主动追赶而非被动模仿,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以及显著邻近效应。结论对技术领军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进而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领军企业 联动效应 技术创新扩散 技术创新追随 生产率赶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公共服务状况与旅游开放度的关系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昭丽 孙慧 +1 位作者 芦文华 袁文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9-22,共4页
文章选择新疆14个地州市的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中的要素对旅游开放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系统对旅游开放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并且旅游安全保... 文章选择新疆14个地州市的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中的要素对旅游开放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系统对旅游开放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并且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信息服务、旅游环境服务等都对旅游开放度有着重要影响。而以酒店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状况则对旅游开放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要提高旅游地的开放度,不应对基础设施过度投资,重心应该放在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及旅游人力资源的培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旅游开放度 面板数据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雁琴 马延亮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7-11,共5页
基于新疆1986—2010年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短期均衡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在对模型经济意义分析的... 基于新疆1986—2010年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短期均衡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在对模型经济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关系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三地州将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专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慧 刘媛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后五年发展的主题和基本任务。文章立足于国家、地方政府重大需求,对新疆南疆三地州与全国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专题进行研究,构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疆南疆三地州2000—2011年的指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后五年发展的主题和基本任务。文章立足于国家、地方政府重大需求,对新疆南疆三地州与全国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专题进行研究,构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疆南疆三地州2000—2011年的指标数据进行监测,对2012—2020年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预测。研究显示:2011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实现程度为82.64%,已初步实现小康社会;新疆综合实现程度为68.65%,尚未实现。到2020年,新疆小康社会的综合实现程度为82.28%。其中,克州综合实现程度为84.86%,和田综合实现程度为73.88%,喀什综合实现程度为89.53%,可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提出"投入倍增"、"内地第三产业前移新疆"、"收入倍增"、"稳定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南北疆应实行差异化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发展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产业集群的测度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静 吕雁琴 潘云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2,共6页
以新疆全区和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规模集聚度、产业空间集聚性和产业内部关联度3个维度展开,测度2007—2019年新疆整体以及各地州市旅游产业集群状况,并揭示旅游产业集群背后的驱动因子。研究表明:(1)从全疆层面看,新疆旅游产... 以新疆全区和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规模集聚度、产业空间集聚性和产业内部关联度3个维度展开,测度2007—2019年新疆整体以及各地州市旅游产业集群状况,并揭示旅游产业集群背后的驱动因子。研究表明:(1)从全疆层面看,新疆旅游产业整体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化水平,旅游产业集群趋势更加明显。(2)从地州市层面看,新疆内部表现为横向发展,呈现出由局部到全面的发展趋势,但南北疆发展差异较大。(3)从驱动因子类型看,北疆多以服务消费型、南疆多以环境友好型驱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产业集群 空间集中指数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建和创新型产业促进政策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政策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梦雨 马晓钰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共21页
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型产业发展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政策着力点。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样本,采用2011—2021年275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多期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宽带中国”示范... 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型产业发展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政策着力点。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样本,采用2011—2021年275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多期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双试点都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政策效应大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双试点的政策效应大于单试点的政策效应,先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后“宽带中国”示范比先“宽带中国”示范后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政策效应更强;两种单试点和双试点都能够通过促进经济集聚和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来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且对非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经济增长目标软约束和未加码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重视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优化政策组合,合理安排政策实施顺序,推动经济高质量集聚和突破性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试点 政策协同效应 经济集聚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娇 孙慧 廖振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23,共13页
基于2006—2022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对“双碳”践行绩效的影响,以期为城市实现“双碳”目标寻找有效路径。研究发现:①人工智能技术与“双碳”践行绩效之间存在U型关系,当人工智能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对“双碳”践行... 基于2006—2022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对“双碳”践行绩效的影响,以期为城市实现“双碳”目标寻找有效路径。研究发现:①人工智能技术与“双碳”践行绩效之间存在U型关系,当人工智能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对“双碳”践行绩效的影响由抑制效应转变为促进效应。分维度看,人工智能技术对低碳潜力维度的促进效应率先凸显。②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要素升级、产业升级和动力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③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创新能力均正向调节二者间的U型关系,并且使拐点左移。④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潜力大、低碳状态差的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对“双碳”践行绩效赋能效应更强;东、中部地区二者间存在U型关系,而西部地区则上述关系不明显;中心城市相对非中心城市赋能效应更大;创新创业活跃度高、信息基础设施水平高、实施智慧城市试点的地区人工智能赋能效应更强。研究为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经验证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双碳”目标 “双碳”践行绩效 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葛文峰 徐阳 冉启英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71,共15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变局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交汇点,面临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亟须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金融科技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助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实现经济... 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变局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交汇点,面临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亟须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金融科技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助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因此,考察金融科技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为研究样本,探讨了金融科技水平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检验了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①金融科技能够赋能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该结果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改样本时间跨度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②金融科技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具体而言,金融科技水平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均能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更为突出;在民间金融水平较低地区金融科技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金融科技达到一定水平才对地区新质生产力产生促进作用。③金融监管对金融科技水平和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④金融科技水平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效应存在非线性关系,其驱动效果受金融监管水平的约束。研究结论为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强化金融监管和提高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调节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干旱区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的动态特征与预测 被引量:32
10
作者 张振龙 孙慧 苏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0-1888,共9页
为实现新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测算了新疆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RIMA模型对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及赤字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 为实现新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测算了新疆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RIMA模型对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及赤字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新疆总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略有下降,但波动剧烈;用水结构中存在着其他用水部门侵占生态用水现象;2016—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呈"W"型波动下降趋势.(2)新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0.13×10~4hm^2降至2014年的0.07×10~4hm^2,降幅达46.15%,处于非常严峻的生态赤字状态,赤字率达99%以上;2016—2017年,新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继续波动下降,降幅超过生态足迹.(3)2000—2015年,新疆水资源负载指数大幅上升,水资源负载级别从Ⅳ级变为Ⅱ级,水资源利用程度提高,开发潜力下降;2016—2020年,新疆水资源负载指数从5.54快速升至6.50,负载级别虽仍为Ⅱ级,但未来潜力不断下降,开发条件愈加困难.研究显示,新疆水资源生态赤字程度已远远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和持续利用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足迹 承载力 预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区域水资源对产业生态系统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基于VAR模型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振龙 孙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273-5284,共12页
新疆正面临"五化同步"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的矛盾。水资源瓶颈制约已成为影响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之一。运用VAR模型,通过ADF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贡献度分解,对2000—2014年... 新疆正面临"五化同步"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的矛盾。水资源瓶颈制约已成为影响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之一。运用VAR模型,通过ADF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贡献度分解,对2000—2014年新疆耗水产业生态系统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与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经济发展对用水量产生负向冲击,工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随着经济发展出现正向冲击效应。(3)新疆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水资源的大力开发和过度利用。据此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实施严格的退地减水政策,明确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指标,加强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防止浪费等多途径维持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耗水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 经济增长 动态关系 VAR模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业能否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被引量:9
12
作者 闫敏 孙慧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1-10,共10页
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新疆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从旅游贡献率、产业关联、社会就业效应、需求收入弹性四个维度,构建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判新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研究表明:新疆旅游业贡献率整体... 推进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是新疆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从旅游贡献率、产业关联、社会就业效应、需求收入弹性四个维度,构建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判新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研究表明:新疆旅游业贡献率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2018年新疆旅游业贡献率为8.70%,达到战略性支柱产业贡献率基准;旅游业产业关联高于新疆产业关联平均水平;新疆旅游业综合就业系数为0.044,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尚不显著;旅游业需求收入弹性均值为2.24,市场扩张能力强。新疆旅游业产业地位凸显,基本迈向战略性支柱产业;今后应努力推进新疆旅游业发挥战略性产业的先发优势和支柱产业的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增加值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疆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紧迫性等级划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雁琴 慕君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165,共5页
目前新疆用于生态补偿和环境治理的资金十分有限,在保证资金有效率的前提下,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在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合理分配,显得日益重要。根据2000~2010年新疆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运用敏感性分析对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 目前新疆用于生态补偿和环境治理的资金十分有限,在保证资金有效率的前提下,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在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合理分配,显得日益重要。根据2000~2010年新疆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运用敏感性分析对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紧迫性等级进行划分,为新疆相关领域的生态环境税费调整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治理紧迫性 敏感性系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创新与城市化发展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双重视角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雁琴 赵斌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基于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与门限面板模型,通过建立以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为门限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创新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创新对城市化发展有积极... 基于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与门限面板模型,通过建立以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为门限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创新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创新对城市化发展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由替代效应向互补效应转变;政府干预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对区域创新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市场化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但对区域创新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基于以上结论,进一步提出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创新 城市化 面板门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测算——以新疆兵团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甘晓成 孙慧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8-22,共5页
实现养老保险的全民覆盖及养老保险保障有效性是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应有之义。目前单从公平及覆盖面来讲,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有待增强,特别是养老保险保障有效性问题。有效缴费水... 实现养老保险的全民覆盖及养老保险保障有效性是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应有之义。目前单从公平及覆盖面来讲,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有待增强,特别是养老保险保障有效性问题。有效缴费水平必须同时满足"养得起"和"缴得起"标准。采用养老保险精算模型测算了新疆兵团的有效缴费档次。研究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参加养老保险的各师居民人均收入越高,该地可选择的有效缴费档次越高;人均收入10 000元以上的师,需增设更高缴费档次;在现有财政支持下,人均纯收入8 000元以下的师,45岁以上农民可选择的有效缴费档次非常有限,甚至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兵团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有效缴费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省区经济绿色化改造的成本收益分析——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永飞 孙慧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69,共3页
长期以来,新疆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区,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粗放投入来支撑,产业长期处于低端化,产业利润长期集中在低附加值的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上,经济发展过程中"三高一资"特征明显。面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以及不断增... 长期以来,新疆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区,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粗放投入来支撑,产业长期处于低端化,产业利润长期集中在低附加值的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上,经济发展过程中"三高一资"特征明显。面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以及不断增大的环境保护压力,新疆经济发展的绿色化改造势在必行。本文根据"十三五"时期相关规划目标对绿色化改造的成本收益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一方面,在推动经济绿色化改造的动态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包括增量投资、潜在的宏观经济损失、岗位流失等;另一方面,在实现经济绿色化改造目标后,也能产生显著的收益,包括节能收益、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绿色就业机会、健康效益等。但总体来看,新疆绿色化改造的效益远高于成本。文章最后还对绿色化改造的路径设计和技术路线图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改造 成本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产业区品牌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9-41,共3页
知识经济时代,品牌创新已成为经营品牌最重要的课题,不间断的创新,才能维持品牌的生命力,所以企业对于消费者是否可接纳品牌创新应给予足够重视。从实务界的角度观之,品牌创新的内涵复杂并且缺乏一个具体可衡量的量表。在经济全球化的... 知识经济时代,品牌创新已成为经营品牌最重要的课题,不间断的创新,才能维持品牌的生命力,所以企业对于消费者是否可接纳品牌创新应给予足够重视。从实务界的角度观之,品牌创新的内涵复杂并且缺乏一个具体可衡量的量表。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路径中,创新在一国或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专业化产业区品牌创新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价值已经被多个国家进行了实践验证。本文将通过阐述品牌创新的内涵,对专业化产业区品牌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专业化产业区品牌创新能力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产业区 品牌创新 能力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与持续绿色创新——来自A股上市工业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6
18
作者 冉启英 杨小东 叶林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31,共13页
作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始动能,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重要的战略方向,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剖析了数字化对工业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 作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始动能,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重要的战略方向,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剖析了数字化对工业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工业企业的持续绿色创新,这一结果在历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可以通过减少融资约束与增加企业社会责任这两条渠道,进一步增强工业企业的持续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化对轻污染行业的持续绿色创新起到显著促进作用,而在重污染行业中该效应不显著;并且,数字化对制造行业的持续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显著,而该促进作用在采矿业、能源与电力行业并未得到充分释放。本研究结果充分发挥了“风向标”作用,为企业继续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与绿色创新提质增效提供了良好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持续绿色创新 行业特征 融资约束 企业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对碳减排的影响:基于QCA的组态路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慧 杨泽东 +2 位作者 夏学超 祝树森 张学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65,共9页
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以及碳减排的关键战略。该研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中国30个省份为案例样本,运用汇总型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模型(fsQCA模型),探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碳减排的协同机制。研究发现:(1)创... 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以及碳减排的关键战略。该研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中国30个省份为案例样本,运用汇总型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模型(fsQCA模型),探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驱动碳减排的协同机制。研究发现:(1)创新主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等学校和研发机构)、创新资源(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投入强度)和创新环境(数字金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都不能单独成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促进碳减排的必要条件,而需要各要素的有机配合,即单个要素并不构成高水平碳减排效应的瓶颈。这体现出需要继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投入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从而发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碳减排中的重要作用。(2)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高水平碳减排效应存在的5条组态路径可以归纳为3类,即“资源-环境导向型”“混合型”和“环境-主体导向型”。这反映出中国各省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碳减排的驱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3)较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高等学校和研发机构数、R&D经费投入强度会成为制约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挥碳减排效应的短板。这显示出有必要进一步培育创新主体、加强资金支持。(4)在确定的5条有效组态路径中,R&D人员全时当量、数字金融指数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仅作为核心条件出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作为辅助条件出现,高等学校和研发机构数、R&D经费投入强度既作为核心条件出现,也作为辅助条件出现。充分说明聚焦核心要素并加强要素整合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编排 区域创新 碳减排 组态效应 模糊集 定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班列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红涛 张小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114,共8页
中欧班列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2010-2018年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中欧班列开通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 中欧班列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2010-2018年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中欧班列开通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沿海地区,中欧班列开通对内陆地区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促进作用更强;随着轴辐距离的变大,中欧班列开通对周边地区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正向辐射作用减弱。机制检验发现,促进子代职业向上流动和提高子代的努力程度是中欧班列引发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重要路径。而且中欧班列运行强度越大,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促进作用越强。研究对深入挖掘中欧班列的经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代际收入向上流动 职业流动 努力程度 多期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