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优先的干旱区县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新疆叶城县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潘 高敏华 马利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96-103,115,共9页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为例,将国土空间开发模拟为生态保护和国土开发两个过程,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叶城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叶城县国土开发适宜区总面积为27 359.86 km2,生态保护适宜区总...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为例,将国土空间开发模拟为生态保护和国土开发两个过程,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叶城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叶城县国土开发适宜区总面积为27 359.86 km2,生态保护适宜区总面积为968.84 km2,整体呈中心发散、带状分布的格局,并将叶城县域划定为生态保护区(占比81.79%)、保护开发区(占比14.79%)、开发保护区(占比2.78%)和开发建设区(占比0.64%)。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可更贴近干旱区县域客观实情。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国土空间开发工作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应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国土空间开发质量,落实耕地保护并进行土地改良,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不断优化开发格局,推动适宜性评价、适宜区功能与规划建设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优先 干旱区县域 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叶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新疆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晨基 张永福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16-121,126,共7页
为了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2000—2020年数据,通过引用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同时叠合DEM高程数据,对新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 为了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2000—2020年数据,通过引用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同时叠合DEM高程数据,对新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耕地面积增长最多,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幅较大,200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明显;各高程区间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差异较大;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耕地保护制度的落实以及自然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着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格局 DEM 演变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多光谱数据的红枣叶面积指数反演
3
作者 巴日斯 杨思佳 +4 位作者 郑江华 尼格拉·吐尔逊 韩楚翘 范媛 董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8-209,共12页
叶面积指数是描述植被生物物理变化和冠层结构的重要参量,准确掌握其变化信息对于红枣管理和产量估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entinel-2多光谱遥感数据,以若羌县红枣为研究对象,实测获取红枣5月展叶生长期、7月果实膨大期和9月坐果生长期3... 叶面积指数是描述植被生物物理变化和冠层结构的重要参量,准确掌握其变化信息对于红枣管理和产量估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entinel-2多光谱遥感数据,以若羌县红枣为研究对象,实测获取红枣5月展叶生长期、7月果实膨大期和9月坐果生长期3个物候期的叶面积指数数据,结合同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实测叶面积指数与所选特征的相关系数;利用随机森林、高斯过程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支持向量机回归4种机器模型方法构建不同物候期的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得到最优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基于实测叶面积指数与Sentinel-2多光谱卫星遥感数据的13个单波段反射率及构建的26种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与B4、B5、B10、B11波段呈现显著的中等程度负相关,这一现象在展叶生长期特别明显。基于4种机器学习模型,建立了13个波段和26种植被指数(共41个特征)的红枣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在4个时期(3个物侯期及1个总的时期)分别进行模型的训练与验证;使用五折交叉验证与留一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划分,在5次训练后,优选出拟合优度最好的模型进行后续的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为红枣叶面积指数反演最佳模型。不同生育期红枣叶面积指数普遍呈中西部较高、东部较低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遥感 叶面积指数 植被指数 相关系数 反演模型 若羌红枣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