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多端MMC交直流混合系统协调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萍 袁至 +1 位作者 王维庆 何山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5-684,共10页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零转动惯量特性,使其无法对交流电网的频率波动提供支撑,导致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整体惯性下降,影响并网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定性。文章将改进功率-电压下垂控制与虚拟同步机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零转动惯量特性,使其无法对交流电网的频率波动提供支撑,导致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整体惯性下降,影响并网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定性。文章将改进功率-电压下垂控制与虚拟同步机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在系统直流电压稳定的情况下,对交流电网进行频率调节,同时对各变换器间的功率进行合理分配,无需通讯系统即可建立有效的能量管理体系。与传统双闭环控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有效解决了系统由低惯量、欠阻尼引起的动态性能与稳定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改进功率-电压下垂控制 虚拟同步机技术 频率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EC多模绿电制氢集成系统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赫亚庆 王维庆 +3 位作者 张新燕 李佳蓉 赵晨欢 王海云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3-372,共10页
针对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制氢能量转换效率、反应速率显著等特点,首先搭建多模绿氢集成运行模型,分析模型启停及制氢特性,并对其进行经济约束、运行约束。其次考虑风光的随机、间歇性因素及模块非线性特性,提出一种各模块独立受... 针对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制氢能量转换效率、反应速率显著等特点,首先搭建多模绿氢集成运行模型,分析模型启停及制氢特性,并对其进行经济约束、运行约束。其次考虑风光的随机、间歇性因素及模块非线性特性,提出一种各模块独立受控和满足负荷要求的鲁棒可调协同优化方法。建立风光不确定集,将模块分段线性化,并引入鲁棒可调协同优化方法,以此来提高系统的产氢效率、运行灵活度和总经济效益。最后,在满足负荷分配工作的基础上对5个集成模块进行灵活启停运行算例分析,并将25个集成模块接入配电网参与到电网调度中。结果表明,在变负荷运行情况下,合理的组合模型不仅能优化系统启停运行的灵活性与稳定性,而且能提高新能源的消纳与并网友好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 制氢 优化方法 集成模块 消纳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能源消纳的高温电解制氢系统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赫亚庆 张新燕 +3 位作者 王维庆 李佳蓉 赵晨欢 王海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4-491,共8页
基于新能源随机波动以及低温电解制氢系统转化效率较低且无法切换到发电状态,提出一种高温电解制氢变负载情形下的高效最大产氢点多模型优化控制方法。首先构建计及辅助设备在内的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系统整体协同运行的多能耦合优化模型... 基于新能源随机波动以及低温电解制氢系统转化效率较低且无法切换到发电状态,提出一种高温电解制氢变负载情形下的高效最大产氢点多模型优化控制方法。首先构建计及辅助设备在内的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系统整体协同运行的多能耦合优化模型,分析其影响系统电解的工作温度、电流强度、物料流速等诸多因素并导出高能安全产氢率;其次,在PID控制的基础上,给出一种既能实现变负荷同步准确跟踪产氢轨迹和优化电网调控需求,又能最大优化产氢效率的自适应时变线性变参数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方法较PID控制电解系统升温速率快,过渡时间短,电解电流、水蒸气流速、H2流速、电炉功率都能平稳过渡至稳态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制氢 固体氧化物 新能源消纳 多能耦合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功率跟踪控制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调频策略研究
4
作者 马成 李笑竹 +2 位作者 王子祥 蒋力波 郑天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58-68,共11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或恒功率控制并网时无法有效支撑电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跟踪控制的PEMFC调频控制策略。首先考虑频率与功率之间的关系,并计及PEMF...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或恒功率控制并网时无法有效支撑电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功率跟踪控制的PEMFC调频控制策略。首先考虑频率与功率之间的关系,并计及PEMFC的自身特性,提出一种下垂系数自调节的有功-频率下垂控制方法。其次基于扰动观测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自适应功率跟踪控制算法,使得PEMFC具有动态调节输出功率从而支撑系统频率的能力。最后考虑PEMFC的最大功率点特性,对其运行点进行限制,避免其运行在浓差极化区从而造成大量能量浪费以及缩短PEMFC使用寿命。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相比于固定下垂系数控制,其频率波峰值和波谷值分别减少0.02 Hz和0.03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最大功率点特性 参数自调节 下垂控制 自适应功率跟踪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风-光-储并网系统自适应功频控制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程静 胡健雄 +1 位作者 王维庆 程筱鹏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8-885,共8页
风-光-储系统通过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并网时,其运行工况变化将引起系统功频波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VSG自适应惯量阻尼功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VSG的数学模型及功率小信号模型,分析虚拟参数变化对... 风-光-储系统通过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并网时,其运行工况变化将引起系统功频波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VSG自适应惯量阻尼功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VSG的数学模型及功率小信号模型,分析虚拟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后,依据系统受扰时的功角曲线分析惯量阻尼的动态特性,设计了一种分段线性调整函数,并给出参数选取原则;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工况变化情况下,采用VSG自适应控制的风光储并网系统功频响应得到了改善,相比传统VSG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 虚拟同步发电机 暂态性能 旋转惯量 阻尼系数 自适应控制 功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混合博弈配电网与氢能系统的多综合能源服务商优化调度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杰凯 何山 +4 位作者 韩璐 胡兵 袁嘉旺 樊小朝 徐立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针对多个综合能源服务商(IESP)协同运行中的能源交易问题,在考虑系统内风光不确定性问题的前提下,通过配电网运营商(DSO)制定电价,并协调IESP联盟的购、售电计划以及IESP成员之间的能源交互计划。以典型风光场景的历史出力数据为基础,... 针对多个综合能源服务商(IESP)协同运行中的能源交易问题,在考虑系统内风光不确定性问题的前提下,通过配电网运营商(DSO)制定电价,并协调IESP联盟的购、售电计划以及IESP成员之间的能源交互计划。以典型风光场景的历史出力数据为基础,以综合范数为约束条件,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IESP联盟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构建以DSO为上层领导者、IESP联盟为下层跟随者的主从博弈模型以及以下层IESP联盟为主的合作博弈模型;在下层IESP联盟中建立氢能系统模型,并考虑需求响应与碳交易机制;基于纳什谈判理论将合作博弈模型分解为联盟成本最小化问题与支付效益最大化问题。结合二分法、列与约束生成算法、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主从博弈模型,所提混合博弈模型能够实现IESP联盟的联合运行成本最小化,所建氢能系统能有效地减少碳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IESP联盟基于各成员的贡献大小实现了合作收益的公平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服务商 需求响应 混合博弈 分布鲁棒优化 氢能系统 配电网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贝多 程志江 +1 位作者 刘尊祝 杨涵棣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90,共6页
为了实现电压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WPT)的精确和稳定输出,解决自抗扰控制器(ADRC)参数整定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优化的ADRC控制的WPT系统。首先,建立双边LCC型WPT系统模型,并采用Hammerstein模型简化系统分析和控... 为了实现电压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WPT)的精确和稳定输出,解决自抗扰控制器(ADRC)参数整定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优化的ADRC控制的WPT系统。首先,建立双边LCC型WPT系统模型,并采用Hammerstein模型简化系统分析和控制器设计;其次,利用RBF神经网络的在线学习能力动态优化ADRC控制器中的可调参数,以实现对系统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最后,搭建基于RBF-ADRC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比较RBF-ADRC和ADRC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ADRC控制器相比,RBF-ADRC控制器不仅解决了参数调整困难的问题,还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性能,验证了RBF-ADRC控制器的有效性,实现了无超调的稳定输出,并且过渡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自抗扰控制 RBF神经网络 双边LCC型拓扑结构 恒压输出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气多能耦合的SOC绿电制储运氢系统优化研究
8
作者 赫亚庆 王维庆 +5 位作者 王浩成 池映天 李佳蓉 何山 刘博文 张新燕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824-3838,共15页
针对风光资源随机波动导致绿电消纳困难、常规电解水制氢效率低、H_(2)储运成本高等问题,本工作从固体氧化物电池(solid oxide cells,SOC)特性出发,提出一种含掺氢天然气管网的SOC氢储能电热气多能耦合优化模型。通过构建含风电、光伏... 针对风光资源随机波动导致绿电消纳困难、常规电解水制氢效率低、H_(2)储运成本高等问题,本工作从固体氧化物电池(solid oxide cells,SOC)特性出发,提出一种含掺氢天然气管网的SOC氢储能电热气多能耦合优化模型。通过构建含风电、光伏、供热系统、SOC氢储能及掺氢输运系统的动态耦合模型,以绿电消纳率、系统经济性与碳减排为多目标,综合考虑绿电出力不确定约束、电热气能量守恒约束以及H_(2)制储输系统运行约束,通过整合优化得出最优解。对新疆某园区(年弃风弃光量11520 MWh)电热气多能流能源循环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OC氢储能系统可实现绿电100%全消纳,较常规储能(蓄电池+储热器)年运行成本降低214万元,碳排放减少1068 t。通过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电热比系数优化,SOC电解效率提升至85%,余热利用率达90%,实现了电解水反应驱动力最大化。掺氢天然气管网在30%体积掺混比例下,天然气体积消耗减少23%,系统总成本降低超50%,管网摩擦压降减小,节点气压提升,输运能力显著增强,投资回报率大幅提高,为大规模消纳可再生能源、实现氢气高效经济长距离安全输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池 掺氢 绿电 氢储能 热电联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风机独立变桨距策略
9
作者 黎飞翔 程志江 +2 位作者 袁嘉旺 杨涵棣 程静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0-97,共8页
风剪切、塔影、偏航误差和风湍流等因素会导致风轮扫风面内的风速分布不均匀。为了减小风力发电机在高风速区的叶轮不平衡载荷并维持风机输出功率的稳定,以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提供的5 MW陆上风机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MIMO无模型自适应... 风剪切、塔影、偏航误差和风湍流等因素会导致风轮扫风面内的风速分布不均匀。为了减小风力发电机在高风速区的叶轮不平衡载荷并维持风机输出功率的稳定,以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提供的5 MW陆上风机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MIMO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由ROSCO控制器得到统一变桨距角,再将叶根转矩反馈给改进的MIMO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得到叶根转矩影响下的各桨距角的微调量,并对风机的桨距角进行修正。通过OPENFAST和Simulink的平台联合仿真,将改进的MFAC变桨距控制与统一变桨距控制、独立变桨距控制、MFAC控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风机桨叶的叶根载荷和受到的疲劳载荷,且减小了风机输出功率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变桨距控制 ROSCO控制器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 桨距角控制器 叶根荷载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Wasserstein两阶段分布鲁棒的多区域含氢综合能源系统合作运行优化
10
作者 丁小强 袁至 李骥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共14页
耦合氢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单独运行受源荷不确定性影响大,传统鲁棒优化过于保守导致经济性差。为了提升多区域电能交互下各局部IES的鲁棒性与经济性,提出基于混合Wasserstein两阶段分布鲁棒的多区域含氢... 耦合氢能源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单独运行受源荷不确定性影响大,传统鲁棒优化过于保守导致经济性差。为了提升多区域电能交互下各局部IES的鲁棒性与经济性,提出基于混合Wasserstein两阶段分布鲁棒的多区域含氢IES合作运行优化策略。首先,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概率分布模糊集建立min-max-min三层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其次,通过改进纳什谈判原理构造合作成本最小问题和交易电价最优问题激励各主体积极参与合作;最后,提出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ADMM)嵌套分布式列与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的方式,在保护隐私下求解问题。算例表明,所提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同时改善了传统鲁棒优化的保守性,通过合作运行提升了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serstein距离 两阶段分布鲁棒 含氢综合能源系统 合作运行 改进纳什谈判 ADMM嵌套分布式C&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在海上漂浮风电机组中的实现与优化
11
作者 袁嘉旺 何山 杜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31-138,共8页
随着风电机组叶片尺寸的不断增大,非对称载荷逐渐成为影响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非对称载荷具有周期性特征,长期运行中可能引起部件的反复疲劳,进而增加维护成本,甚至可能导致部件损坏或风机倾覆的风险。针对这一挑战... 随着风电机组叶片尺寸的不断增大,非对称载荷逐渐成为影响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非对称载荷具有周期性特征,长期运行中可能引起部件的反复疲劳,进而增加维护成本,甚至可能导致部件损坏或风机倾覆的风险。针对这一挑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的无模型自适应独立变桨距控制方法,通过高斯过程模型捕捉目标函数与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控制器参数的优化,利用风机仿真软件FAST软件对15 MW海上风电机组的模拟评估,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缓解非对称载荷引起的周期性振动,并显著减少载荷波动,提高风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变桨距控制 贝叶斯优化 无模型自适应 高斯过程 载荷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QIR的MMC-SST输入级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伟 袁至 +1 位作者 王维庆 何山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2-529,共8页
针对现有固态变压器(Solid-State Transformer,SST)输入级控制算法复杂,且参数整定困难等不足,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积分调节(Linear Quadratic Integrate Regulator,LQIR)的最优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固态变压器输入级的简化等效电... 针对现有固态变压器(Solid-State Transformer,SST)输入级控制算法复杂,且参数整定困难等不足,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积分调节(Linear Quadratic Integrate Regulator,LQIR)的最优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固态变压器输入级的简化等效电路建立了基于dq旋转坐标系的数学模型;然后,推导了换流器交、直流侧的状态空间方程,并提出了基于LQIR控制器的新型综合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型SST的仿真模型,并与传统比例积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PI)控制进行对比,在几种典型测试工况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固态变压器 传统PI控制 线性二次型积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能质量优化的模块化固态变压器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红品 袁至 +2 位作者 王维庆 何山 刘丽莉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89-1096,共8页
配电网中的大量电力电子器件会产生谐波污染和电流三相不平衡,导致供电质量下降。文章首先分析了固态变压器输入级等效电路、不平衡故障以及谐波污染的原理,同时考虑序分量分离带来的延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瞬时对称分量法的电流... 配电网中的大量电力电子器件会产生谐波污染和电流三相不平衡,导致供电质量下降。文章首先分析了固态变压器输入级等效电路、不平衡故障以及谐波污染的原理,同时考虑序分量分离带来的延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瞬时对称分量法的电流分序输入级控制策略,将该治理策略同固态变压器的传统方式相比较,实现了隔离电压三相不平衡故障与谐波污染,同时对网侧电流与直流电压中的倍频分量进行治理。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案对不平衡故障与谐波治理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能质量 固态变压器 三相不平衡 谐波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直流风电机组的串联型全直流发电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祥君 李战龙 +1 位作者 王海云 杨志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78-187,共10页
通过直流风电机组(DC wind turbine, DCWT)建设直流风电场实现风能的直流汇集与直流传输是海上风电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为了使DCWT具备高压绝缘隔离、能量双向流动以及直流短路故障自清除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联型全直流发电系... 通过直流风电机组(DC wind turbine, DCWT)建设直流风电场实现风能的直流汇集与直流传输是海上风电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为了使DCWT具备高压绝缘隔离、能量双向流动以及直流短路故障自清除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联型全直流发电系统的新型DCWT拓扑。该DCWT拓扑采用了H桥结构的DC/DC变换器代替传统的隔离型DC/DC变换器,将DCWT直接串联并加以调制实现低压直流到高压直流的变换。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基于新型DCWT的串联型全直流发电系统仿真模型。经风电系统的DCWT在输出功率均衡、输出功率不均衡、高压直流母线电压波动等稳态运行工况以及故障DCWT动态切入切出等故障运行工况下的仿真,验证了该DCWT的输出特性、系统的运行特性以及系统对故障DCWT的处理能力,提高了直流风电场的运行可靠性与灵活性,为直流风电场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风电机组 全直流发电系统 串联 稳态运行状态 故障运行状态 故障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控制的MMC型固态变压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红品 袁至 +1 位作者 王维庆 何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78-487,共10页
针对在大容量直流负荷和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固态变压器低压侧时,高压并网接口易呈惯量低、阻尼特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型固态变压器。首先,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原理并推导MMC与虚拟... 针对在大容量直流负荷和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固态变压器低压侧时,高压并网接口易呈惯量低、阻尼特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型固态变压器。首先,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原理并推导MMC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等效数学模型,并将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融入到输入级的控制中,使并网接口的惯性与阻尼增强,在输出端功率变化时对上级电网呈现出友好的柔性缓冲能力。其次,为提升MMC型固态变压器对上级电网的频率支撑能力,在低压直流环节配置储能装置,通过改变充放电功率主动响应一次调频。然后,通过输入级的无功控制环节,验证其具备一定的调压能力。最后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电力电子 电能质量 调频 虚拟同步发电机 固态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提取技术的风电并网频率稳定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学友 何山 +1 位作者 王维庆 李文龙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9期161-165,共5页
针对风电并网频率受到谐波干扰引起的切机或降低出力,频率波动对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潜在风险的问题,提出采用谐波提取电路与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DSOGI-FLL)电路相结合的方法,对电路谐波进行处理,使输出的电压波形和频率偏差达到并网... 针对风电并网频率受到谐波干扰引起的切机或降低出力,频率波动对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潜在风险的问题,提出采用谐波提取电路与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DSOGI-FLL)电路相结合的方法,对电路谐波进行处理,使输出的电压波形和频率偏差达到并网要求。在含有谐波的电路中加入谐波提取装置,将谐波能量二次回收利用,降低线路谐波含量。谐波提取电路的作用在于代替滤波装置对谐波提取利用,避免采用滤波器直接过滤谐波而浪费能源。DSOGI-FLL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准锁频锁相、实时跟踪线路频率等优点,对谐波提取后电路中的频率锁定,抑制电压畸变。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与不加入谐波提取装置和加入带通滤波器装置相比,在加入谐波提取装置后,采用DSOGI-FLL电路频率偏差较小,相角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谐波提取电路 双二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 电压畸变 带通滤波器 频率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能源交易下基于纳什议价模型的多微网合作博弈运行优化策略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田海东 何山 +3 位作者 艾纯玉 樊小朝 胡兵 徐立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41,共13页
以能源交易为背景,针对多微电网合作中的运行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Nash议价模型的合作博弈策略,旨在实现微电网之间的合作,以最大化整体利益,同时考虑能源交易和成本优化。首先,将各微电网视为博弈参与者,构建了基于Nash议价理论的多微... 以能源交易为背景,针对多微电网合作中的运行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Nash议价模型的合作博弈策略,旨在实现微电网之间的合作,以最大化整体利益,同时考虑能源交易和成本优化。首先,将各微电网视为博弈参与者,构建了基于Nash议价理论的多微电网合作博弈模型,通过选择能源交易策略和运行策略来影响其能源成本和效益。其次,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ADMM)求解此多参与者优化问题,通过将原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并引入乘子变量来实现迭代求解。最后,在每次迭代中,各微电网根据其局部信息更新能源交易和运行策略,并利用乘子变量进行信息交换和博弈协调,以达到全局一致性。结果表明,该策略在多微电网合作中能够实现整体性能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平衡了各参与者的利益,同时降低了能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网系统 能源交易 合作博弈 Nash议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T变换器的串联型风电全直流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茹亚伦 王海云 +1 位作者 李战龙 宋国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24,共12页
串联型汇集送出方案被认为是规模化远海风电全直流系统最可能实现的方案。为避免串联型直流风电机组因风电机组间耦合特性引起的过电压现象和风功率损失,使系统实现高压直流送出和具备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提出了基于容性能量转移原理DC... 串联型汇集送出方案被认为是规模化远海风电全直流系统最可能实现的方案。为避免串联型直流风电机组因风电机组间耦合特性引起的过电压现象和风功率损失,使系统实现高压直流送出和具备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提出了基于容性能量转移原理DC/DC变换器(capacitive energy transfer principle based DC/DC transformer, CETDCT)的新型串联系统。该系统拓扑中海上升压站为CET-DCT结构,并采用基于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的直流风电机组和岸上换流站。以实现风电机组全工况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穿越多种直流故障为目标,设计了系统的控制与保护策略。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传统串联系统和新型串联系统的仿真模型。对传统串联系统风电机组间功率不平衡工况的仿真,验证了风电机组的过电压和风功率损失现象。对新型串联系统稳态工况和故障工况的仿真,验证了新型串联系统的运行特性及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直流汇集和传输 串联 直流风电机组 直流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云储能的综合能源运营商-负荷聚合商联盟混合博弈定价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云龙 何山 +4 位作者 艾纯玉 赵文硕 朱咏明 袁至 程静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9,29,共10页
为了准确描述负荷聚合商在与上级主体和同级主体进行能源交易过程中的各主体利益交互,以及用户侧储能昂贵且难以实施的问题。建立了综合能源运营商与负荷聚合商联盟之间的主从博弈模型,并特别考虑了拥有大量光伏用户的负荷聚合商之间的... 为了准确描述负荷聚合商在与上级主体和同级主体进行能源交易过程中的各主体利益交互,以及用户侧储能昂贵且难以实施的问题。建立了综合能源运营商与负荷聚合商联盟之间的主从博弈模型,并特别考虑了拥有大量光伏用户的负荷聚合商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以综合处理各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为了实现负荷聚合商的低储高放策略,引入了云储能租赁的概念。采用二分法结合(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求解所构建的模型,以在各方持续互动过程中实现最大化的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涵盖云储能租赁的混合博弈理论模型在保证各主体利益的同时能够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云储能 混合博弈 需求响应 负荷聚合商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场的分数阶电力系统自适应同步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艾纯玉 何山 +1 位作者 王维庆 樊小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06-312,共7页
针对含风电场的分数阶电力系统的混沌振荡问题,基于自适应同步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同步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一个整数阶三维且含储能装置的电力系统模型并推广为分数阶,采用相图、时序图、分岔图等方法对含风电场的分数阶电力系统的... 针对含风电场的分数阶电力系统的混沌振荡问题,基于自适应同步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同步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一个整数阶三维且含储能装置的电力系统模型并推广为分数阶,采用相图、时序图、分岔图等方法对含风电场的分数阶电力系统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其次,推导了自适应同步控制定理的证明。最后,通过含有待辨识参数且含风电场分数阶混沌电力系统与稳定状态的系统实现完全同步,间接地实现系统的混沌控制和系统的参数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风电场的分数阶电力系统 储能装置 自适应同步控制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