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烷氧基丙胺类新型溶剂分子设计及其脱除高酸性天然气中硫醇
1
作者 刘传磊 陈宇翔 +4 位作者 郭冠初 赵起越 姜豪 孙辉 沈本贤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1,共8页
硫醇类化合物是酸性天然气中普遍存在的有害组分,相较于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硫醇类化合物的酸性和反应活性较低,难以通过传统的胺洗脱硫工艺实现深度脱除。本研究采用基于COSMO-RS理论的溶解度预测方法筛选了对甲硫醇具有理想溶解性能的溶... 硫醇类化合物是酸性天然气中普遍存在的有害组分,相较于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硫醇类化合物的酸性和反应活性较低,难以通过传统的胺洗脱硫工艺实现深度脱除。本研究采用基于COSMO-RS理论的溶解度预测方法筛选了对甲硫醇具有理想溶解性能的溶剂,然后在小试吸收实验装置上评价了其对甲硫醇的脱除效率,进一步借助量化计算揭示了其高效吸收溶解甲硫醇的机制。结果表明,烷氧基丙胺化合物对甲硫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在气液比不高于250的吸收条件下,使用质量分数不低于20%的烷氧基丙胺溶液可将原料气中5%的硫化氢和933mg S/m^(3)(标准状况)的有机硫分别脱除至0和20mg S/m^(3)(标准状况)以下,净化气硫含量满足《天然气》(GB17820—2018)一类气指标要求;溶剂-溶质间弱相互作用分析表明,烷氧基丙胺通过较强的氢键作用和大面积范德华作用可高效捕获甲硫醇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净化 甲硫醇 脱硫溶剂设计 烷氧基丙胺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下新疆黑山煤直接液化工艺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简理 马凤云 +1 位作者 玛·伊·拜克诺夫 周岐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7,共5页
以新疆黑山煤样为对象,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在低压下考察了初压、反应时间、反应气氛和溶煤比四个因素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其液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其他条件下,黑山煤在初压6 MPa,反应60 min,纯氢和溶煤比2∶1时,油产率达到... 以新疆黑山煤样为对象,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在低压下考察了初压、反应时间、反应气氛和溶煤比四个因素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其液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其他条件下,黑山煤在初压6 MPa,反应60 min,纯氢和溶煤比2∶1时,油产率达到52.06%,转化率为76.51%.就油产率而言,溶煤比和反应气氛高度显著影响,反应初压一般影响,反应时间无影响,四个因素间的三种交互作用可忽略.降低初压到6 MPa,黑山煤仍具有理想的直接液化工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 黑山煤 直接液化 工艺性能 油产率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煤焦油加氢裂化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潘海涛 高歌 +1 位作者 雷振 陆江银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7-522,共6页
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o-Mo/γ-Al2O3催化剂,并用硫代硫酸铵对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反应温度、重时空速和Mo负载量对低温煤焦油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NH3-TPD,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 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o-Mo/γ-Al2O3催化剂,并用硫代硫酸铵对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反应温度、重时空速和Mo负载量对低温煤焦油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NH3-TPD,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对加氢裂化轻质油进行了密度、黏度、元素分析、馏程和FTIR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煤焦油经加氢后,油品品质明显改善.在反应温度为450℃、重时空速为0.4 ~ 0.6 h-1、Mo负载量(w)为10%~ 12%的优化条件下,加氢裂化效果最为显著,轻质油(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收率约为80%.煤焦油加氢裂化后,烯烃、芳烃和氧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加氢裂化 钴-钼 γ-氧化铝催化剂 预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法提取新疆葡萄干多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红英 王腾达 +3 位作者 王继贤 曹文轩 林江丽 吴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6,共9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结合对超声辅助法提取新疆葡萄干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对葡萄干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葡萄干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对其抗...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结合对超声辅助法提取新疆葡萄干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对葡萄干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葡萄干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葡萄干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m L·g^(-1),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61℃,超声功率160W,此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3.48±0.06%。红外光7谱分析表明提取的葡萄干多糖含有多糖的特征官能团。当新疆葡萄干多糖质量浓度为2.50mg·mL^(-1)时,DPPH·清除率为76.90%;新疆葡萄干多糖质量浓度为3.00mg·mL^(-1)时,·OH的清除率为87.10%。葡萄干多糖对DPPH·和·OH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912、0.874mg·mL^(-1),说明该方法提取的新疆葡萄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这为新疆葡萄干的推广及健康产品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葡萄干 多糖 超声辅助法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基环丙烯和二氧化氯对新疆蟠桃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肖丽梅 钟梅 +2 位作者 吴斌 郭福阳 王吉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76-280,共5页
以新疆蟠桃为试材,于室温(23~25℃)和冷藏(4~5℃)贮藏条件下,分别用1.0μl/L1-甲基环丙烯(1-MCP)、1.0μl/LClO2及1.0μl/L1-MCP+1.0μl/LClO2相结合的方法对蟠桃进行熏蒸处理。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三组处理均能明显抑制蟠桃乙烯释... 以新疆蟠桃为试材,于室温(23~25℃)和冷藏(4~5℃)贮藏条件下,分别用1.0μl/L1-甲基环丙烯(1-MCP)、1.0μl/LClO2及1.0μl/L1-MCP+1.0μl/LClO2相结合的方法对蟠桃进行熏蒸处理。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三组处理均能明显抑制蟠桃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延缓蟠桃果实硬度、VC含量和可滴定酸的下降;减少腐烂率;其中用1-MCP+ClO2处理的抑制效果优于1-MCP和ClO2单独处理;且低温加贮前1-MCP+ClO2处理更能有效地保持蟠桃的品质,延长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1-MCP) 二氧化氯(ClO2) 新疆蟠桃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和ClO2处理对新疆蟠桃采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程琳琳 肖丽梅 +2 位作者 钟梅 王吉德 吴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4-319,共6页
延缓果实品质劣变和抑制采后病害发生是减少"蟠桃"果实在贮运过程中损失的关键因素。本实验以新疆蟠桃为试材,在室温和冷藏两种贮藏条件下,研究了1.0μL/L 1-MCP和1.0μL/L ClO2两种保鲜剂相结合的熏蒸处理方法对新疆蟠桃采... 延缓果实品质劣变和抑制采后病害发生是减少"蟠桃"果实在贮运过程中损失的关键因素。本实验以新疆蟠桃为试材,在室温和冷藏两种贮藏条件下,研究了1.0μL/L 1-MCP和1.0μL/L ClO2两种保鲜剂相结合的熏蒸处理方法对新疆蟠桃采后贮藏过程中各种生理品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ClO2处理显著地抑制了蟠桃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延缓果实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总酚含量的下降,以及多酚氧化酶(PPO)比活力的增加,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防御酶的比活力;有效地减少了果实的腐烂率,提高了蟠桃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延缓了果实的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蟠桃 1-MCP CLO2 采后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Fenton法预处理炼油碱渣的实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大涌 高小青 +4 位作者 朱颖 王吉德 宿新泰 甄新平 牛春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275-279,共5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组合工艺对炼油碱渣废水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进行降解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3,废水与铁碳填料的体积比为2∶1,微电解反应时间2 h,曝气的条件下,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COD的去除率超过42.5%。Fenton试剂处理... 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组合工艺对炼油碱渣废水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进行降解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3,废水与铁碳填料的体积比为2∶1,微电解反应时间2 h,曝气的条件下,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COD的去除率超过42.5%。Fenton试剂处理微电解反应出水的最佳操作条件是:pH值在2~3之间、反应时间2.5 h、Fe2+浓度为800 mg/L左右、H2O2浓度为0.25 mol/L,在此条件下,Fenton试剂处理微电解处理后的炼油碱渣废水COD平均去除率为63.8%以上,微电解/Fenton工艺对COD的总去除率在79.2%左右,可生化性由0.16提高到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FENTON 炼油碱渣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苯乙烯含量的SBS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8
作者 邹佳慧 陈向东 +1 位作者 李恩泽 孔德智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0-1445,共6页
采用不同苯乙烯含量的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制备SBS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测试,布氏黏度仪、动态剪切流变仪及荧光显微镜来探究苯乙烯含量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SBS,可有效改善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 采用不同苯乙烯含量的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制备SBS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测试,布氏黏度仪、动态剪切流变仪及荧光显微镜来探究苯乙烯含量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SBS,可有效改善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弹性恢复能力、抗变形能力及抗车辙能力,并且其性能增强效果随着SBS中苯乙烯含量增大而增大,然而其低温拉伸性与SBS苯乙烯含量负相关。另外,荧光显微结果表明,SBS苯乙烯含量为30%时,SBS在沥青中的结构更紧密,分布更加均匀。因此,选用30%的苯乙烯含量的SBS改性沥青可以为工程应用带来更好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改性沥青 苯乙烯含量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的改性及其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陈向东 袁永坤 +1 位作者 邵凯凌 孔德智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5-290,共6页
以棉杆木质素(LG)和丙酸酐(PA)为原料制备了酯化木质素(PA-L),探究不同掺量的LG和PA-L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OCA)等测试分析了LG改性前后的性能。... 以棉杆木质素(LG)和丙酸酐(PA)为原料制备了酯化木质素(PA-L),探究不同掺量的LG和PA-L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OCA)等测试分析了LG改性前后的性能。利用三大指标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的基本物理性能,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复合改性沥青进行温度扫描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实验(MSCR)。结果表明:PA-L的改性是成功的,经改性后的PA-L疏水性和与沥青的相容性提升明显。PA-L提升了SBS改姓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对其低温抗裂性能弱化效果更小,其最佳掺量为5%。相较于LG,经改性后的PA-L热稳定性更好,掺入SBS改性沥青后硬度更大,各种指标变化更为线性,复数剪切模量(G*)更大,相位角更平缓,有着更佳的稳定性和抗车辙性能,以及更好的蠕变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杆木质素 丙酸酐 SBS改性沥青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聚乙烯的改性及其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邹佳慧 陈向东 +1 位作者 蔡庆宇 孔德智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5-290,共6页
为解决废旧聚乙烯(WPE)的回收应用问题和满足道路对沥青改性剂的需求,开展了WPE改性沥青相关研究。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对WPE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改性剂废旧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WPE-g-HI)改性剂,... 为解决废旧聚乙烯(WPE)的回收应用问题和满足道路对沥青改性剂的需求,开展了WPE改性沥青相关研究。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对WPE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改性剂废旧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WPE-g-HI)改性剂,探究了掺杂量不同的WPE-g-HI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量仪、热重分析仪对改性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利用三大基本指标(25℃针入度、5℃延度、软化点)及布氏旋转黏度试验研究了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并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分析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WPE-g-HI改性沥青具有疏水性和可加工性;WPE-g-HI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得到改善,WPE-g-HI掺杂量为5%(质量分数)时改性沥青性能较好。原因是WPE-g-HI中的—NCO与沥青的—OH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氨酯键,从而使改性沥青的化学结构更加稳定,进而提升了其性能。与WPE改性沥青相比,WPE-g-HI改性沥青的复合剪切模量和车辙因子均增大,相位角降低,说明其具有更好的弹性恢复能力和抗车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乙烯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改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橡胶粉复合改性混合植物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汉敏 陆江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263,267,共11页
针对特定来源的植物沥青,将其与克拉玛依90号沥青(K-90)共混制备混合植物沥青后进行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橡胶粉复合改性,通过研究复合改性顺序及改性剂掺量对复合改性植物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混合植物沥青复合改性工... 针对特定来源的植物沥青,将其与克拉玛依90号沥青(K-90)共混制备混合植物沥青后进行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橡胶粉复合改性,通过研究复合改性顺序及改性剂掺量对复合改性植物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混合植物沥青复合改性工艺。并对制备的SBS/废橡胶粉复合改性混合植物沥青模拟了短期热氧老化和紫外老化试验。通过比较老化前后复合改性混合植物沥青的物理性能的变化,以及利用剪切流变仪评价复合改性植物沥青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SBS掺入量为2.5%,橡胶粉掺入量为15%时,先进行SBS改性后进行橡胶粉改性制备的复合改性混合植物沥青的常规路用性能较优。经过SBS/废橡胶粉复合改性的混合植物沥青软化点增量减小,残留针入度比和延度保留率上升,表明SBS/废橡胶粉复合改性可明显提高混合植物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SBS/废橡胶粉复合改性可使混合植物沥青复数模量和车辙因子增加,相位角下降,说明SBS/废橡胶粉复合改性可提高混合植物沥青的抗车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混合 植物沥青 橡胶粉 聚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复合材料 抗紫外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辅助乙硫醇高效吸收溶剂分子设计
12
作者 陈宇翔 刘传磊 +5 位作者 龚子君 赵起越 郭冠初 姜豪 孙辉 沈本贤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4-923,F0001,共11页
针对传统胺洗脱硫工艺中有机硫脱除效率低,溶剂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利用7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乙硫醇溶解度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运用SHAP方法阐释了乙硫醇的吸收机理,对备选分子库进行了虚拟筛选,识别出高效吸收脱除乙硫醇的溶剂... 针对传统胺洗脱硫工艺中有机硫脱除效率低,溶剂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利用7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乙硫醇溶解度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运用SHAP方法阐释了乙硫醇的吸收机理,对备选分子库进行了虚拟筛选,识别出高效吸收脱除乙硫醇的溶剂。基于COSMO-RS模型计算了14732种溶剂的乙硫醇溶解度,这些分子覆盖了广泛的化学空间;XGBoost算法在预测乙硫醇溶解度方面表现最佳,该算法的R^(2)_(test)为0.66,RMSE为1.22,MAE为0.84;分子结构的复杂程度、共价键分布、电荷分布是影响乙硫醇溶解能力的关键因素;确定了4种候选溶剂:3-乙氧基丙胺、3-二乙胺基丙胺、1,4-二甲基哌嗪和3-丁氧基丙胺;平衡溶解度测定实验的结果表明3-丁氧基丙胺的乙硫醇吸收性能最优,亨利常数为37.34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设计 机器学习 溶解度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焦基催化剂裂解煤热解产物提高油气品质 被引量:31
13
作者 王兴栋 韩江则 +2 位作者 陆江银 高士秋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97-3905,共9页
利用上段热解下段催化的两段固定床反应器,针对府谷煤研究了半焦和半焦负载Co催化剂对煤热解产物的催化裂解效果。结果表明,半焦和半焦负载钴对热解产物催化裂解后,热解气收率增加,焦油收率降低,但焦油中沸点低于360℃的轻质组分含量提... 利用上段热解下段催化的两段固定床反应器,针对府谷煤研究了半焦和半焦负载Co催化剂对煤热解产物的催化裂解效果。结果表明,半焦和半焦负载钴对热解产物催化裂解后,热解气收率增加,焦油收率降低,但焦油中沸点低于360℃的轻质组分含量提高,轻质焦油收率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与煤在600℃直接热解相比,在热解和催化温度均为600℃,采用煤样质量20%的半焦为催化剂时焦油中轻质组分质量含量提高了约25%,轻质组分收率基本不变,热解气体积收率增加了31.2%;在热解温度600℃,催化温度500℃时,采用煤样质量5%的半焦负载钴催化剂,焦油中轻质组分质量收率和含量分别提高了约8.8%和28.8%,热解气体积收率增加了21.5%。煤热解产物的二次催化裂解的总体效果是将焦油中重质组分转化为轻质焦油和热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催化裂解 半焦 煤焦油 钴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O:不同形貌的制备及对高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衡秋丽 肖峰 +3 位作者 骆建敏 孙庆军 王吉德 宿新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9-363,共5页
采用超声法和微波水热法,制备了棒状、球状、梭形和杨桃状纳米CuO粉体。以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手段对各种产物进行了表征。用热分析法考察了不同形貌的纳米CuO对高氯酸铵(AP)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四种形貌的纳米... 采用超声法和微波水热法,制备了棒状、球状、梭形和杨桃状纳米CuO粉体。以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手段对各种产物进行了表征。用热分析法考察了不同形貌的纳米CuO对高氯酸铵(AP)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四种形貌的纳米CuO均可强烈催化AP的热分解,而棒状和球状纳米CuO的催化活性更高。与纯高氯酸铵相比,加入棒状纳米CuO后AP的高温分解温度降低了124.4℃,加入球形纳米CuO催化剂后高温分解温度降低了122℃,且低温分解峰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UO 超声法 微波水热法 催化性能 高氯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锯末共热解生物炭的制备及土壤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忠科 李刚 +2 位作者 王格格 陆江银 王建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0,152,共5页
利用外热式反应釜,以城市污泥和白杨木锯末混合物为原料共热解制备生物炭。研究了共热解工艺条件对生物炭产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对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且分析了生物炭的营养物质、p H... 利用外热式反应釜,以城市污泥和白杨木锯末混合物为原料共热解制备生物炭。研究了共热解工艺条件对生物炭产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对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且分析了生物炭的营养物质、p H、重金属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最佳共热解工艺条件:锯末掺混比为20%,热解温度为40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6%,反应时间为30 min。最佳生物炭表面存在较多的孔隙结构,中大孔较多,比表面积为6.411 m2/g,碘吸附值为311.63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95.42 mg/g。最佳生物炭中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15.5 mg/kg、287 mg/kg和535.63 g/kg,呈碱性,p H为9.88,重金属质量分数除Zn外均远低于农用土壤二级标准,可作为土壤改良剂或肥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锯末 共热解 生物炭 改良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与不同生物质共热解制备生物炭及生物炭的土地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娜 张惠民 +2 位作者 孟记朋 陆江银 王忠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23-1430,共8页
文章以乙酸钾为催化剂,在城市污泥中分别添加花生壳、玉米杆、玉米芯、稻草,采用间歇式反应釜在400℃下制备多种污泥-生物质生物炭,考察不同种类生物质的添加对生物炭产率及性能的影响,并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污泥... 文章以乙酸钾为催化剂,在城市污泥中分别添加花生壳、玉米杆、玉米芯、稻草,采用间歇式反应釜在400℃下制备多种污泥-生物质生物炭,考察不同种类生物质的添加对生物炭产率及性能的影响,并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污泥生物炭相比,不同种类的污泥-生物质生物炭的H/C均减小,芳香性均增大;与污泥生物炭相比,不同种类的污泥-生物质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均增大,平均孔径均减小,其中,污泥-玉米杆生物炭的BET比表面积最大,为26.062 m^2/g;与污泥生物炭相比,不同种类的污泥-生物质生物炭的碘吸附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污泥-玉米芯生物炭的碘吸附值最大,为438.49 mg/g;污泥-生物质生物炭呈碱性并含有一定量的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等营养物质,污泥-生物质生物炭的重金属含量(Zn除外)均远低于农业用地标准值,有作为土壤改良剂或肥料缓释载体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生物质 共热解 生物炭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炔醛法合成1,4-丁炔二醇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桂花 王吉德 +1 位作者 徐世美 谢亚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68-74,共7页
概述了以炔醛法合成1,4-丁炔二醇催化剂的最新研究,通过介绍有机锂催化剂、Lewis酸催化剂、铜铋催化剂在炔醛化反应中的应用,分析了炔醛化反应原理及存在的副反应。重点介绍了铜铋催化剂在工业炔醛法生产1,4-丁炔二醇中的研究及应用,讨... 概述了以炔醛法合成1,4-丁炔二醇催化剂的最新研究,通过介绍有机锂催化剂、Lewis酸催化剂、铜铋催化剂在炔醛化反应中的应用,分析了炔醛化反应原理及存在的副反应。重点介绍了铜铋催化剂在工业炔醛法生产1,4-丁炔二醇中的研究及应用,讨论了载体、颗粒大小、金属负载量对铜铋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效果之间的关系,并展望了催化剂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丁炔二醇 1 4-丁二醇 炔醛法 炔醇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橡胶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晓倩 陆江银 曹敏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研究了维他连接剂(TOR)、多聚磷酸(PPA)、硫化交联体系(硫磺、稳定剂及硫化促进剂)和原料基质沥青对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TOR和PPA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改性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改善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在硫化体系中... 研究了维他连接剂(TOR)、多聚磷酸(PPA)、硫化交联体系(硫磺、稳定剂及硫化促进剂)和原料基质沥青对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TOR和PPA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改性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改善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在硫化体系中,硫磺及稳定剂的加入可改善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且加入量都有最佳值,促进剂的复合配伍有利于提高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基质沥青对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影响较大,基质沥青的芳香度高时,有利于胶粉在沥青中的溶胀,有助于体系中发生脱硫降解和交联反应,达到良好的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他连接剂 多聚磷酸 硫化交联体系 改性沥青 稳定剂 储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HZSM-5催化剂上甲醇制芳烃反应条件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娜 徐亚荣 +1 位作者 徐新良 王吉德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共5页
研究了在2%Zn/HZSM-5上甲醇制芳烃反应过程,考察了温度、质量空速、甲醇分压和水醇比对甲醇制芳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较大;低温下芳烃及BTX(苯、甲苯、二甲苯)选择性低,高温下,芳烃收率低;最佳的反应温度范围... 研究了在2%Zn/HZSM-5上甲醇制芳烃反应过程,考察了温度、质量空速、甲醇分压和水醇比对甲醇制芳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较大;低温下芳烃及BTX(苯、甲苯、二甲苯)选择性低,高温下,芳烃收率低;最佳的反应温度范围为400℃~420℃。甲醇空速对MTA反应影响也较大,低空速,影响进料的连续性,高空速,芳烃的收率及选择性降低,较佳的空速范围为0.7h^(-1)~1.0h(-1);甲醇分压增大,芳烃的收率变化较小,而催化剂的寿命受到影响,所以该反应低压即可满足需求;水醇比较小时,对MTA反应影响不大,但加入过多的水,芳烃的收率和选择性都会降低,当原料中水醇比不高于5/95时,芳烃的收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芳烃 合成 MTA ZN O/HZSM-5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水污泥低温热解制备生物炭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刚 王格格 +2 位作者 王忠科 陆江银 王建俊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3-1539,共7页
污泥热解制备生物炭是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之一。文章研究了以脱水污泥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的工艺条件,并对样品进行了SEM,BET,FTIR,DES测试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热解温度为350℃,醋酸钾溶液添加量为4%,反应时间为60 min... 污泥热解制备生物炭是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之一。文章研究了以脱水污泥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的工艺条件,并对样品进行了SEM,BET,FTIR,DES测试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热解温度为350℃,醋酸钾溶液添加量为4%,反应时间为60 min,升温速率为7℃/min;热解制备的生物炭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其比表面积达到10.942 m2/g;热解过程中C,O,S等元素的流失,使得Mg,Al,Si,P,K,Ca,Fe等元素富集,有利于其作为肥分物质的长效作用;污泥中水分可以促进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和增大比表面积;制备的生物炭达到农用土壤第二级标准,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热解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