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洗脱灰处理对新疆和丰低阶煤结构和萃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马亚亚 马凤云 +1 位作者 莫文龙 樊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9-660,共12页
对新疆和丰低阶煤样进行酸洗脱灰处理,通过相关表征,分析了脱灰处理对煤样主体结构、石油醚和CS2萃取性能的影响。FT-IR表征表明,煤样经酸洗脱灰处理,结构仅发生了微弱改变,酸洗煤样(AC)仅在1712cm^-1处出现了较弱的原煤样(RC)所没有的... 对新疆和丰低阶煤样进行酸洗脱灰处理,通过相关表征,分析了脱灰处理对煤样主体结构、石油醚和CS2萃取性能的影响。FT-IR表征表明,煤样经酸洗脱灰处理,结构仅发生了微弱改变,酸洗煤样(AC)仅在1712cm^-1处出现了较弱的原煤样(RC)所没有的羧酸类C=O吸收峰。由TG-DTG表征可知,酸洗使得煤中小分子键断裂,但并未破坏煤样的大分子网络主体结构。以石油醚(PE)和CS2为溶剂对RC和AC两煤样进行常温两级超声萃取的研究表明,AC煤样的PE和CS2萃取率均高于RC煤样,分别从0.16%和0.53%(RC煤样)增加到0.17%和0.64%,且萃取速率也更大,显著降低了煤样的溶剂萃取次数。萃取物的FT-IR和GC-MS分析表明,酸洗处理不仅能有效脱除煤样中的杂原子,且使得煤样CS2萃取物的种类增加。另外,由萃余物TG-DTG结果可知,超声萃取主要是一个物理溶胀过程,并没有破坏煤样的大分子主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丰煤 酸洗 煤结构 萃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CO_2-CH_4重整制合成气NiO/γ-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莫文龙 马凤云 +3 位作者 刘月娥 刘景梅 钟梅 艾沙.努拉洪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4-240,共7页
采用水解–沉积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cat-500、cat-600、cat-700和cat-800系列Ni O/γ-Al_2O_3催化剂。XRD和H_^(2-)TPR分析表明,焙烧温度高于700℃,活性组分与载体具有强烈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具体表现为活性组分前驱体以... 采用水解–沉积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cat-500、cat-600、cat-700和cat-800系列Ni O/γ-Al_2O_3催化剂。XRD和H_^(2-)TPR分析表明,焙烧温度高于700℃,活性组分与载体具有强烈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具体表现为活性组分前驱体以尖晶石Ni Al_2O_4的形式存在。反应后催化剂的XRD、TG-DTG、TPH等表征结果表明,cat-700和cat-800试样的Ni晶粒尺寸分别为9.8和8.7 nm,小于cat-500和cat-600试样(分别为15.7和13.6 nm),分散性更好;且催化剂表面积炭为丝状碳,其不会导致催化剂失活,但大量积累会引起床层压降升高,影响催化剂的反应性能。cat-800试样110 h寿命试验表明,高温焙烧制备的Ni基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均较高,CO_2转化率达95%左右,失活速率仅为0.053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CO2重整 NiO/γ-Al2O3催化剂 焙烧温度 NiAl2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空化场下苯-甲醇低温烷基化制备二甲苯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吉超 马凤云 +4 位作者 刘景梅 钟梅 李学宽 魏贤勇 殷双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0-200,共11页
基于文丘里型空化管的水力空化场强化,苯与甲醇在低温下进行烷基化反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反应产物,考察反应条件对反应效果的影响,并根据产物分布,推测并验证了反应历程。结果表明:在水力空化条件下,苯与甲醇在低温下发生了烷... 基于文丘里型空化管的水力空化场强化,苯与甲醇在低温下进行烷基化反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反应产物,考察反应条件对反应效果的影响,并根据产物分布,推测并验证了反应历程。结果表明:在水力空化条件下,苯与甲醇在低温下发生了烷基化反应,其主要反应产物为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最佳反应条件为:空化管入口压力0.4 MPa,反应终温40℃,苯摩尔分数20%,时间40 min。该反应历程为:在水力空化场强化下,苯与甲醇解离生成·C6H5、·H、·CH3和·OH,继而·C6H5与·CH3和·H发生自由基串联反应,依次生成烷基苯和烷基环烷烃,·OH与·C6H5或·H发生自由基反应,分别生成苯酚或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文丘里管 苯烷基化反应 甲醇 二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溶胀对煤直接液化残渣结构及热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小强 莫文龙 +1 位作者 王强 马凤云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7-1429,共13页
采用四种相同阴离子不同有机链长阳离子的离子液体([EMIM][MeSO4]、[BMIM][MeSO4]、[HMIM][MeSO4]和[OMIM][MeSO4])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进行溶胀处理,通过SEM、FT-IR和TG-DTG表征,分析了各离子液体溶胀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溶胀效果、表... 采用四种相同阴离子不同有机链长阳离子的离子液体([EMIM][MeSO4]、[BMIM][MeSO4]、[HMIM][MeSO4]和[OMIM][MeSO4])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进行溶胀处理,通过SEM、FT-IR和TG-DTG表征,分析了各离子液体溶胀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溶胀效果、表面形貌、官能团分布、主体结构和热解性能的影响。溶胀结果表明,不同链长离子液体对煤直接液化残渣具有不同的溶胀效果,[HMIM][MeSO4]对残渣溶胀效果最好,其溶胀度高达1.78。FT-IR表明,不同链长离子液体会不同程度地破坏煤中C-H键,使得脂肪族和芳香族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有所差异。由TG-DTG可知,不同链长离子液体溶胀对残渣热解性能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其中,以离子液体[OMIM][MeSO4]溶胀对残渣的热解最为有利,失重率高达47.5%;而离子液体[BMIM][MeSO4]溶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残渣的热解,其失重率低于未经溶胀处理的残渣。基于Coats-Redfern法的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煤直接液化残渣及其溶胀残渣在低温段(180-480℃)的热解过程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高温段(480-825℃)均以三级和四级反应动力学为宜。另外,不同链长离子液体溶胀处理明显改变了残渣的热解活化能,其链越长残渣的热解活化能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残渣 溶胀处理 离子液体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方法和焙烧条件对纳米Au/HZSM-5催化剂金粒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艾沙.努拉洪 莫文龙 马凤云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0-717,共8页
采用负压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纳米Au/HZSM-5催化剂前体,研究了深床焙烧和等离子体焙烧两种方法,以及焙烧温度和焙烧气氛对催化剂中纳米金粒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ICP、TEM、XRD、UV-vis、XPS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金粒子进行了物化性能表... 采用负压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纳米Au/HZSM-5催化剂前体,研究了深床焙烧和等离子体焙烧两种方法,以及焙烧温度和焙烧气氛对催化剂中纳米金粒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ICP、TEM、XRD、UV-vis、XPS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金粒子进行了物化性能表征,采用合成气羰基化制乙酸甲酯反应表征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焙烧方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及气氛对负载型纳米Au/HZSM-5催化剂中金粒径、形貌、物化性质和催化性能有明显影响。其中,以等离子体焙烧方法在500℃氮气气氛下制备的纳米1.86%Au/HZSM-5催化剂中的金粒径最小,为2-5 nm。用于催化合成气羰基化制乙酸甲酯反应,原料中CO的转化率为67%,乙酸甲酯选择性可达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HZSM-5 等离子体焙烧 焙烧温度 焙烧气氛 羰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气相色谱技术与汉森溶解参数法测定咪唑基醋酸盐类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
6
作者 于开乐 潘薪羽 +1 位作者 张正方 王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8-1054,共7页
采用反气相色谱技术在353.15~393.15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4种咪唑基醋酸盐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反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的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减小.通过外推法得到333.15 K时4种离子液体的... 采用反气相色谱技术在353.15~393.15 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4种咪唑基醋酸盐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反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的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减小.通过外推法得到333.15 K时4种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分别为26.14,24.38,23.60和23.04 MPa^(1/2).采用Hansen溶解度参数软件在333.15 K时对4种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参数进行模拟计算,结果分别为26.52,23.99,23.45和22.00 MPa^(1/2).2种方法测定结果在±1.05 MPa^(1/2)的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2种方法均适用于咪唑基醋酸盐溶解度参数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溶解度参数 反气相色谱 汉森溶解度参数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技术表征HFC-134a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特性
7
作者 王强1 商安东 王强2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0-1273,1278,共5页
在 323.15~373.15K温度区间,采用反相气相色谱(IGC)技术分别测定了四氟乙烷(HFC-134a)在酸改性、碱改性、盐改性前后活性炭上的吸附热及脱附活化能,绘制了脱附曲线。结果表明,改性前,HFC-134a在活性炭上吸附热和脱附活化能分别为-31.889... 在 323.15~373.15K温度区间,采用反相气相色谱(IGC)技术分别测定了四氟乙烷(HFC-134a)在酸改性、碱改性、盐改性前后活性炭上的吸附热及脱附活化能,绘制了脱附曲线。结果表明,改性前,HFC-134a在活性炭上吸附热和脱附活化能分别为-31.889,-31.554kJ/mol;酸改性后,活性炭对 HFC-134a的吸附热和脱附活化能分别为-49.788,-51.600kJ/mol;碱改性后,活性炭对 HFC-134a的吸附热和脱附活化能分别为-46.567,-57.206kJ/mol;盐改性后,活性炭对HFC-134a的吸附热和脱附活化能分别为-42.259,-43.462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气相色谱技术 四氟乙烷 活性炭 吸附热 脱附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