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玫瑰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玉梅 刘奎钫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88-389,405,共3页
研究了新疆玫瑰精油的化学成分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GC)和色 -质联用 (GC -MS)方法 ,定量、定性检出了新疆玫瑰精油中的 2 7种成分。其中香茅醇及trans 香叶醇的质量分数达到 42 2 %。同时测定了法国玫瑰精油中的 2 4种成分 ,并对两... 研究了新疆玫瑰精油的化学成分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GC)和色 -质联用 (GC -MS)方法 ,定量、定性检出了新疆玫瑰精油中的 2 7种成分。其中香茅醇及trans 香叶醇的质量分数达到 42 2 %。同时测定了法国玫瑰精油中的 2 4种成分 ,并对两者进行了对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玫瑰精油 化学成分 研究 气相色谱 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榴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萨提瓦尔地 艾克白尔 +2 位作者 艾来提 热依木 阿不都拉.阿巴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石榴花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样品,测定石榴花中的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5%,提取时间为1h,料液比1:60,提取温度为60℃。试验结果可能为以后石榴花资源的开发利... 石榴花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标准样品,测定石榴花中的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5%,提取时间为1h,料液比1:60,提取温度为60℃。试验结果可能为以后石榴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花 总黄酮含量 分光光度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托里油砂分段热解机理 被引量:8
3
作者 白翔 马凤云 +1 位作者 刘景梅 钟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626-4633,共8页
在热重分析仪中考察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油砂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油砂样品失重过程分为少量气体脱附、低温热解、主要热解、半焦缩聚4个阶段。通过微型固定床与在线质谱耦合测得的气体释放顺序为 CO2、CO、C2H6、CH4和H2,所对应的初释... 在热重分析仪中考察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油砂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油砂样品失重过程分为少量气体脱附、低温热解、主要热解、半焦缩聚4个阶段。通过微型固定床与在线质谱耦合测得的气体释放顺序为 CO2、CO、C2H6、CH4和H2,所对应的初释温度分别为155、178、146、174、354℃。结合核磁和红外对不同温度段液固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发现350℃前主要是油砂中轻质油脱附,还包括羧基和烷基侧链的断裂,轻质油品中芳碳率达7.92%;350~520℃之间为油砂的主要热解阶段,油砂油结构中芳碳率为23.51%。据Coats-Redfern法计算得到油砂低温热解和主要热解段的活化能分别为27.63和90.30 kJ·mol-1,说明开环与裂解反应所需活化能大于油砂油脱附、羧基分解和弱键断裂反应的活化能,揭示了分段热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热重分析 气体逸出顺序 核磁和红外分析 热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Fresh果蜡处理对新疆小白杏采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程琳琳 郭福阳 +2 位作者 肖丽梅 王吉德 吴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71-374,共4页
以新疆小白杏为试材,初步探索了20℃贮藏条件下,果蜡Sta-Fresh2952与7055处理对新疆小白杏采后贮藏效果及采后品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果蜡处理可推迟小白杏采后乙烯高峰的出现,抑制贮藏期间小白杏的呼吸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 以新疆小白杏为试材,初步探索了20℃贮藏条件下,果蜡Sta-Fresh2952与7055处理对新疆小白杏采后贮藏效果及采后品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果蜡处理可推迟小白杏采后乙烯高峰的出现,抑制贮藏期间小白杏的呼吸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减少水分散失,降低腐烂率;保持较高的硬度和VC含量;延缓了小白杏的衰老进程,延长了货架期。研究结果表明,果蜡Sta-Fresh2952与7055在小白杏采后储藏和保鲜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杏 果蜡 VC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处理对新疆3种葡萄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林江丽 朱亚娟 +1 位作者 王金霞 王吉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120,共5页
采后SO_2处理对新疆"无核白"、"木纳格"和"红提"3种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选4-壬醇做内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SO_2处理前3种葡萄成熟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 采后SO_2处理对新疆"无核白"、"木纳格"和"红提"3种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选4-壬醇做内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SO_2处理前3种葡萄成熟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考察了添加焦亚硫酸钠对"无核白"葡萄香气成分的影响及采后不同贮藏时间SO_2处理对3种葡萄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葡萄中分别鉴定出40、38、37种香气成分,其中C_6醛(即己醛和E-2-己烯醛)在3种葡萄中的含量相对较高;添加焦亚硫酸钠对"无核白"葡萄中的C_6醛含量影响较大,其他成分含量变化不大;采后SO_2处理3种葡萄果实香气成分中的C_6醛的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葡萄 香气成分 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籽瓜副产物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政 王倩 +2 位作者 吴斌 李维霞 张辉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6,共4页
籽瓜是西瓜的分支品种,丰富的籽瓜资源是制作炒瓜子的主要原料。取籽后的籽瓜瓜皮和瓜瓤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充分利用籽瓜废弃物有利于提高籽瓜产品的附加值。本文介绍籽瓜的营养成分,综述籽瓜副产物加工利... 籽瓜是西瓜的分支品种,丰富的籽瓜资源是制作炒瓜子的主要原料。取籽后的籽瓜瓜皮和瓜瓤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充分利用籽瓜废弃物有利于提高籽瓜产品的附加值。本文介绍籽瓜的营养成分,综述籽瓜副产物加工利用的研究现状,展望籽瓜及其加工产业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副产物 加工利用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盐渍化区土壤盐分离子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3
7
作者 蔺娟 艾尼瓦尔·买买提 地里拜尔·苏力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9-192,197,共5页
土壤中盐分含量与空间分布是了解多孔介质中水盐运移规律并进而因地制宜提出盐渍土改良措施的关键。利用地统计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面积约为2 000 km2的新疆典型盐渍化区渭干河流域布设了土壤取样点43个,测定了土壤表层(0~3... 土壤中盐分含量与空间分布是了解多孔介质中水盐运移规律并进而因地制宜提出盐渍土改良措施的关键。利用地统计学,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面积约为2 000 km2的新疆典型盐渍化区渭干河流域布设了土壤取样点43个,测定了土壤表层(0~30 cm)盐分及其组成(Ca^2+、Mg^2+、K^+、Na^+、SO4^2-、Cl^-、HCO3^-)的空间变异性规律。结果表明:Ca^2+、HCO3^-为正态分布,其余盐分离子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半方差分析得出总盐分符合球状模型,Mg^2+、K^+、Na^+、Cl^-、SO4^2-符合指数模型,Ca^2+符合高斯模型,而HCO3-则是纯块金效应;盐分离子的变程在14.3 km~64.1 km之间;盐分离子均表现为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但程度有所差异。用Kriging插值法对未测点的盐分离子进行最优估计,绘制含量分布图,从而可以更直观的反映研究区土壤盐分离子的空间变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盐分离子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传统食品塔尔米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玉梅 曹军 王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0-312,共3页
塔尔米是新疆哈萨克农牧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因其耐干旱、生长期短、产量高等特点而成为适合新疆干旱荒漠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本文对塔尔米的基本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和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发现塔尔米中富含淀粉,粗蛋白和... 塔尔米是新疆哈萨克农牧民喜爱的传统食品,因其耐干旱、生长期短、产量高等特点而成为适合新疆干旱荒漠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本文对塔尔米的基本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和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发现塔尔米中富含淀粉,粗蛋白和总脂肪酸含量较大米、小米和黄米高,与糜子比较接近,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其脂肪酸总量的96.8%,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铁、锌、锰、铜、硒的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米 营养成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雪莲养生葡萄酒中总黄酮及多糖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长生 彭秧 +2 位作者 王新宇 李玲 迪拉热.穆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3-156,共4页
采用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和苯酚.硫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以样品显色前后的差示吸光度值△A为测量指标,分别测定了新疆雪莲养生葡萄酒中的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总黄酮测定结果为198.20mg/100mL回收率为96.2%~102.5%;... 采用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和苯酚.硫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以样品显色前后的差示吸光度值△A为测量指标,分别测定了新疆雪莲养生葡萄酒中的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总黄酮测定结果为198.20mg/100mL回收率为96.2%~102.5%;RSD为0.96%。多糖测定结果为52.30mg/100mL;回收率为95.3%-105.1%;RSD为1.28%。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结果可靠、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雪莲养生葡萄酒 总黄酮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新疆罗布麻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省超 孙颖 +1 位作者 王瑞英 李海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1-434,共4页
以绿原酸和芦丁的提取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对新疆罗布麻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超声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同时测定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结果表明,甲醇浓度是影响绿原酸和芦丁提取的显著因素;最佳提... 以绿原酸和芦丁的提取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对新疆罗布麻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超声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同时测定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结果表明,甲醇浓度是影响绿原酸和芦丁提取的显著因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60%甲醇溶液,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400 W,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罗布麻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提取率分别为0.71%和0.49%。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乙酸溶液(体积比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30℃。绿原酸在0.356~2.495μg(r=0.99993)和芦丁在0.317~2.218μg(r=0.99992)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绿原酸和芦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41%和99.68%,其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0.79%和0.69%;精密度实验RSD(n=5)分别为0.27%和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罗布麻茶 绿原酸和芦丁 超声法提取 RP-HPLC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SO_2处理前后新疆无核葡萄干中的B族维生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江丽 王金霞 +1 位作者 张雪霞 王吉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SO_2处理前后无核葡萄干中4种B族维生素(V_(B1),V_(B2),V_(B3)和V_(B6))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 H值及梯度洗脱程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采用pH 4.4缓冲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4种B族...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SO_2处理前后无核葡萄干中4种B族维生素(V_(B1),V_(B2),V_(B3)和V_(B6))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 H值及梯度洗脱程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采用pH 4.4缓冲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4种B族水溶性维生素的线性范围为0.1~20 mg/L,r2>0.999,检出限为0.013~0.064 mg/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3.0%~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0.6%~4.8%。同时利用该法对SO_2处理前后无核葡萄干中4种维生素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白无核葡萄干中V_(B6)的含量最大,V_(B1)含量较低;但SO_2处理对葡萄干中V_(B1)的含量影响最大,其它3种B族维生素的含量变化不大。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和重现性均较好,可用于葡萄干中B族维生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SO2处理 B族维生素 葡萄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新疆麻黄挥发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德军 王吉德 刘玉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9,共5页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了新疆地产野生蓝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的挥发成分,共鉴定出167种化学成分,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并进行了比较,发现这3种麻黄草中所含的挥发成分有显著差异。其中,从蓝麻黄中鉴定出97种化合物,烯烃类化...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了新疆地产野生蓝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的挥发成分,共鉴定出167种化学成分,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并进行了比较,发现这3种麻黄草中所含的挥发成分有显著差异。其中,从蓝麻黄中鉴定出97种化合物,烯烃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8.59%,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β-月桂烯,占总峰面积的28.10%;从中麻黄中鉴定出68种化合物,烯烃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5.97%,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β-月桂烯,占总峰面积的25.42%;从木贼麻黄中鉴定出69种化合物,烯烃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成分,占总峰面积的54.05%,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1S,5S)-2(10)-蒎烯,占总峰面积的3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蓝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盐性吸水树脂在新疆盐渍土治理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美芹 买买提江.依米提 +2 位作者 赵青宝 殷德刚 司马义.努尔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5-219,共5页
采用紫外(UV)光引发法合成了高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吸蒸馏水倍率4100g/g,吸盐水(质量分数0.9%的NaCl溶液)倍率达405g/g。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砂土和溶液中水量、时间... 采用紫外(UV)光引发法合成了高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吸蒸馏水倍率4100g/g,吸盐水(质量分数0.9%的NaCl溶液)倍率达405g/g。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砂土和溶液中水量、时间、pH值、温度、肥料对聚丙烯酸钠吸液倍率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研究了聚丙烯酸钠对土壤保水性能及出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砂土中,聚丙烯酸钠的吸液倍率比溶液中低,吸液饱和时间比溶液中长;(2)pH值(4~11),温度(20℃~70℃)对聚丙烯酸钠吸液倍率影响不大;(3)非电解质肥料对吸液倍率影响很小,电解质肥料对吸液倍率影响较大;(4)盆栽实验表明该聚丙烯酸钠对提高出苗率及土壤保水有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聚乙烯醇 紫外光辐照法 砂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镍在新疆荒漠土壤中形态分布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丽娜 柴琳琳 +1 位作者 刘丽娟 李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3,共5页
选择新疆荒漠区某石化污水库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静态吸附和Tessier连续提取技术对影响供试土壤中镍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因素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100-400 mg/L浓度范围内,随着土壤中加入镍离子量的增加,镍的碳酸盐... 选择新疆荒漠区某石化污水库周边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静态吸附和Tessier连续提取技术对影响供试土壤中镍的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因素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100-400 mg/L浓度范围内,随着土壤中加入镍离子量的增加,镍的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比例降低,生物有效性系数K呈递减的趋势,当浓度大于250 mg/L时,这种递减趋势趋于平缓;土壤pH值增大,镍的残渣态比例升高,在pH值小于8范围内,生物有效性系数K减小趋势不明显,当pH值大于8时,生物有效性系数K急剧下降;土壤环境离子强度小于0.01 mol/L时,镍的形态分布变化较小,但当离子强度大于0.01 mol/L时,镍向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形态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形态分析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昆仑雪菊中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省超 孙颖 +1 位作者 王瑞英 王邦善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87,共3页
以新疆昆仑雪菊为研究对象,以绿原酸为考察指标,以甲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单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雪菊中绿原酸的含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80%甲醇溶液,超... 以新疆昆仑雪菊为研究对象,以绿原酸为考察指标,以甲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单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雪菊中绿原酸的含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80%甲醇溶液,超声时间为60min,超声功率为300 W,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量为9.9810mg/g。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150×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乙酸溶液(40∶60,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26nm。结果表明,绿原酸在0.01728-0.121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8.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0%(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昆仑雪菊 绿原酸 超声法提取 含量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苯系物在新疆干旱区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潘 文方 +1 位作者 苏玉红 程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7,114,共7页
采集新疆干旱区石化废水库附近区域土壤,以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间、对二甲苯)等典型苯系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低浓度苯系物在干旱区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溶液p H、溶液含盐量、温度对苯系物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 采集新疆干旱区石化废水库附近区域土壤,以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间、对二甲苯)等典型苯系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低浓度苯系物在干旱区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溶液p H、溶液含盐量、温度对苯系物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对低浓度苯系物的吸附16 h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经拟合后符合Henry直线型吸附模型;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吸附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R2≥0.919);溶液p H值对吸附过程无明显作用;随着溶液含盐量增大,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量表现为先减小,再稳定;温度升高会抑制土壤对苯系物的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土壤 低浓度苯系物 吸附 含盐量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罗布泊硝酸盐矿开发利用研究及技术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雪莉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2,14,共4页
新疆罗布泊硝酸盐矿可分为天然硝酸钠矿和天然硝酸钾矿2种,其中后者包括固体矿和晶间卤水。介绍了利用该地硝酸盐矿生产硝酸钠、硝酸钾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及生产技术进展,指出了工艺改进的方向以及需要进行的理论研究工作。
关键词 硝酸钠 硝酸钾 硝酸盐矿 新疆罗布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啤酒花的分析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玉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3,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分析了一个新疆野生啤酒花品种的总树脂、软树脂、硬树脂、α-酸、β-酸和啤酒花多酚等成分,同时与几个国内栽培的啤酒花品种的风味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野生啤酒花品种的α-酸含量相对较低(4.87%w/w),...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分析了一个新疆野生啤酒花品种的总树脂、软树脂、硬树脂、α-酸、β-酸和啤酒花多酚等成分,同时与几个国内栽培的啤酒花品种的风味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野生啤酒花品种的α-酸含量相对较低(4.87%w/w),β-酸含量为5.41%(w/w),合葎草酮所占比例、β-香叶烯和β-石竹烯的含量与栽培品种的啤酒花相当;而α-葎草烯含量低,仅为2.83%(w/w)。蛇床烯、桉叶二烯和L-芳樟醇的含量相对较高,分别占到总峰面积的12.48%(w/w),8.42%(w/w)和2.92%(w/w)。从啤酒花挥发性成分的总量看,萜烯类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的比例基本相同,但组分中缺乏含硫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啤酒花 分析 顶空固相微萃取 栽培啤酒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啤酒花中矿物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莎 王瑶 刘玉梅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3期137-141,共5页
采用微波消解啤酒花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同时测定K、Ca、Mg、Fe、Al、Cu、Mn、Zn、Ba、Cr、Cd等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分析线、精密度和回收率等实验,建立了啤酒花中多种元素的微波消解-ICP-AEW方... 采用微波消解啤酒花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同时测定K、Ca、Mg、Fe、Al、Cu、Mn、Zn、Ba、Cr、Cd等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分析线、精密度和回收率等实验,建立了啤酒花中多种元素的微波消解-ICP-AEW方法。该方法的精密度小于6%,加标回收试验79.22%~109.26%。在此基础上,还对马可波罗、札一、青岛大花3种啤酒花进行多元素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啤酒花是一种富含矿物元素的植物。而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的啤酒花中所含元素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矿物元素 微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钴在新疆荒漠区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因素研究
20
作者 任丽娟 周立伟 +2 位作者 朱丽娜 王金霞 李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433-5436,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pH、重金属钴初始浓度、陈化时间和离子强度对土壤中钴化学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采取经典Tessier连续提取技术。[结果]随着处理土壤pH的升高,有机物结合态含量呈下降趋势,两者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 [目的]考察不同pH、重金属钴初始浓度、陈化时间和离子强度对土壤中钴化学形态分布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采取经典Tessier连续提取技术。[结果]随着处理土壤pH的升高,有机物结合态含量呈下降趋势,两者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0.800**,P<0.01),残渣态随pH升高呈上升趋势,生物有效性在pH 5时达到最大值。在研究初始钴浓度范围内,随着外源钴浓度的浓度的增加,土壤中钴的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所占总钴的比例减小,生物有效性系数(K)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当钴浓度大于250mg/L时,K递减趋势较大;土壤环境离子强度在0.01 mol/L附近时,除残渣态外各形态钴在土壤中分布的比例达到最大值,当离子强度大于0.01 mol/L时,生物有效性系数降低,限制了土壤中钴的迁移性。在考察陈化时间内,土壤陈化10 d时,钴的生物有效性系数最大。[结论]各形态含量均随土壤介质pH、重金属钴初始浓度、陈化时间和离子强度有所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重金属钴在土壤中的富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形态分析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