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吾尔族婚俗历史演变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茜 魏铭清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对新疆维吾尔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婚姻习俗的演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揭示了维吾尔族古、近、现代婚姻习俗演变的根源自于其民族经济生产方式、宗教文化纽带 ,周边民族婚姻习俗的互动等因素 ,指出维吾尔当代婚姻习俗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婚姻习俗 历史演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柯尔克孜族自治地方民族关系及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万雪玉 冯素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6-101,共6页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我国惟一一个以柯尔克孜族命名的自治州。在这个柯族自治地方生活着10个民族的居民。维吾尔族人口最多,在农区影响也最大;柯族在牧区占主导地位;汉族则主要在城镇发生影响。各民族和睦共处是主流,充分体现了“...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我国惟一一个以柯尔克孜族命名的自治州。在这个柯族自治地方生活着10个民族的居民。维吾尔族人口最多,在农区影响也最大;柯族在牧区占主导地位;汉族则主要在城镇发生影响。各民族和睦共处是主流,充分体现了“谁也离不开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里也存在着一些妨碍民族团结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柯尔克孜族自治州 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 民族分布 维吾尔族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伊犁城市体系变迁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轶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4,共6页
清末新疆建省后,清政府对伊犁城市体系布局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城市体系从具有突出的军事政治职能的特征转变为建省后城市军事职能与行政职能分离,行政职能增强。这一趋势显示出城市职能结构多元发展的特征。伊犁9个城形成了等级分明的城... 清末新疆建省后,清政府对伊犁城市体系布局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城市体系从具有突出的军事政治职能的特征转变为建省后城市军事职能与行政职能分离,行政职能增强。这一趋势显示出城市职能结构多元发展的特征。伊犁9个城形成了等级分明的城市体系,建省前的惠远城和惠宁城是级别最高的城市,建省后的绥定城、宁远城和惠远新城为第一等级的城市,体现了行政建置与经济发展对城市规模的推动力。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从军府制下的满城中心-边缘结构和条块隔离结构,转变为按照省府州县制度下的府治与道治治所双中心-边缘与东西块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城市体系 变迁 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代伊犁城市体系之产生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轶群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62-68,共7页
清代前期以伊犁为军府制的统治中心,移驻人口,修建伊犁九城,形成了该地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群落,促成了伊犁中心城市和城市体系的产生。以惠远城为中心,惠远城和惠宁城为第一级城市,绥定城和宁远城为第二级城市,其余五城为第三级城... 清代前期以伊犁为军府制的统治中心,移驻人口,修建伊犁九城,形成了该地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群落,促成了伊犁中心城市和城市体系的产生。以惠远城为中心,惠远城和惠宁城为第一级城市,绥定城和宁远城为第二级城市,其余五城为第三级城市。其城市体系特征明显,体现了以政治军事布防为主要目的,以屯垦屯牧经济生活为经济保障,具有综合布局、职能互补、交通方便、民族隔离等特征。清代新疆北部边境地区城市体系产生的根源为:军事政治布局是边境地区城市体系产生的契机;屯垦开发是其稳固发展的基础;国家强有力的统治是区域城市体系发展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伊犁 九城 城市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王震大军西进新疆的陕甘女兵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勇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74-77,共4页
1949年,王震大军在转战西北、进军新疆的途中,在西北四省共招收1万多名知识青年入伍,其中女性有1 000多人,大多数为陕西、甘肃籍女性。进疆的陕甘女兵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以上,他们中的大部分担任各类文化速成小学、中学文化教员,从而迅... 1949年,王震大军在转战西北、进军新疆的途中,在西北四省共招收1万多名知识青年入伍,其中女性有1 000多人,大多数为陕西、甘肃籍女性。进疆的陕甘女兵文化程度大都在初中以上,他们中的大部分担任各类文化速成小学、中学文化教员,从而迅速提高了部队的文化素质。在婚姻生活方面,她们中的一部分人由组织安排,与部队的干部和战士结婚成家;一部分则是自由恋爱,结为婚姻。陕甘籍女兵在新疆的屯垦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女兵 新疆 屯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文会兴办民族教育及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左红卫 郭红霞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9-93,共5页
新疆维吾尔文化促进会维文会成立后,本着"地方教育不振兴,不能发达其事业"的精神,从乌鲁木齐的维文总会到各区、各县分会积极兴办文化教育,大致经历了初期、发展、转制三个阶段,成为当时新疆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促进了新... 新疆维吾尔文化促进会维文会成立后,本着"地方教育不振兴,不能发达其事业"的精神,从乌鲁木齐的维文总会到各区、各县分会积极兴办文化教育,大致经历了初期、发展、转制三个阶段,成为当时新疆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促进了新疆维吾尔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奠定了解放后新疆民族文化教育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新疆维吾尔族 文化教育 维吾尔文 乌鲁木齐 教育发展 人口素质 教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疆蚕业的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兆和 程嘉翎 《中国蚕业》 2004年第1期56-57,共2页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丝绸及丝绸制品成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需品.随着蚕桑技术的西传,新疆地区的高昌、龟兹、疏勒等地的丝织业逐渐兴起,著名的如'龟兹锦'、'高昌锦'、'疏勒锦',甚至在一些地方蚕丝及其制...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丝绸及丝绸制品成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需品.随着蚕桑技术的西传,新疆地区的高昌、龟兹、疏勒等地的丝织业逐渐兴起,著名的如'龟兹锦'、'高昌锦'、'疏勒锦',甚至在一些地方蚕丝及其制品被列为向中央王朝交纳贡赋之首.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新疆的蚕桑业一直在缓慢地发展着,到了清朝后期由于社会动荡,社会经济遭到了空前的破坏,直到清末新疆建省后蚕桑业才得到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蚕业 清朝 丝绸之路 蚕丝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贸易史百年回顾
8
作者 任冰心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89,共4页
通过对新疆霍尔果斯口岸1950年前百年贸易发展史的回顾,论证了霍尔果斯口岸在新疆对外贸易史上的重要性;对影响霍尔果斯口岸贸易发展的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文章分为民国前和民国时期两个部分。重点述评杨增... 通过对新疆霍尔果斯口岸1950年前百年贸易发展史的回顾,论证了霍尔果斯口岸在新疆对外贸易史上的重要性;对影响霍尔果斯口岸贸易发展的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文章分为民国前和民国时期两个部分。重点述评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统治新疆的三个不同时期,该口岸贸易发展的历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霍尔果斯口岸 贸易史 对外贸易 贸易发展 边境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新疆建省后的田赋制度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磊 田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6-81,共6页
田赋制度是清代新疆赋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考察近代新疆建省到清朝灭亡这一时期的田赋制度 ,力图清晰勾勒此间新疆田赋制度所包含的田制、税则税率、征收形式、耗羡、征收管理、定额收入等基本情况、变化及特点 。
关键词 新疆 清朝 土地制度 税率 赋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女性人口教育状况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热依拉.买买提 奇曼.乃吉米丁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4,共5页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人口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与男性相比,其受教育程度低,人口比例小,文盲率高。在对维吾尔女性人口的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要提高维吾尔全民族的人口素质,首先要消除教育上的性别差异,尽快提高女性人口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 新疆 维吾尔族 女性人口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域界说史评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长洪 管守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0,共4页
早在3000年前西域与中原已有密切联系,西域之名最早出现在《史记·骠骑列传》。唐代西域始有广狭之义,历代所指地理范围不同。清以新疆称西域,进一步确立其由地理概念为行政单位。
关键词 西域地区 地理学 西汉 行政区划 清朝 元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海道史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长洪 李晓琴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85,共5页
大海道之名出自于《西州图经》,文书发现于新疆。罗布泊于隋唐称大海,故有大海道之名。大海道随罗布 泊迁移而兴衰,成为一条神秘的古道。
关键词 大海道 唐代 丝绸之路 《西州图经》 罗布泊 新疆 柳中 沙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边疆危机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福环 苗健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42,共8页
辛亥革命前后 2 0年间是中国边患问题最严峻的时期。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由直接侵占演变为物色、培养民族分裂势力 ,策划“独立”分裂中国。满清政府、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都采取了一些应变政策以图自救 ,但实效甚微。第三次边疆危机为... 辛亥革命前后 2 0年间是中国边患问题最严峻的时期。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由直接侵占演变为物色、培养民族分裂势力 ,策划“独立”分裂中国。满清政府、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都采取了一些应变政策以图自救 ,但实效甚微。第三次边疆危机为后来留下许多边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国 边疆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柯尔克孜族人口变迁、分布及特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万雪玉 曹盟 《西北人口》 2003年第4期55-57,61,共4页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原生跨界类跨国民族,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77.4%分布在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是我国少数几个仍然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柯尔克孜族的人口发展和变迁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在与世界接轨的今天,柯尔克孜族和我...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原生跨界类跨国民族,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77.4%分布在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是我国少数几个仍然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柯尔克孜族的人口发展和变迁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在与世界接轨的今天,柯尔克孜族和我国所有民族一样,正处于艰难的人口转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 人口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天山南路维吾尔社会地区经济发展之不平衡——以地权转移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世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50-57,共8页
清代天山南路维吾尔族社会私有土地所有制形态主要特点有:土地买卖的频繁程度、大量的土地买卖引起的纠纷、活卖占绝对优势等;在南疆地区,维吾尔社会已经逐渐接受了这种土地经营权转移的新形式。天山南路土地买卖的原因主要有:小自耕农... 清代天山南路维吾尔族社会私有土地所有制形态主要特点有:土地买卖的频繁程度、大量的土地买卖引起的纠纷、活卖占绝对优势等;在南疆地区,维吾尔社会已经逐渐接受了这种土地经营权转移的新形式。天山南路土地买卖的原因主要有:小自耕农的普遍贫困化导致私有土地买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化商品化程度的增强,土地日益成为人们追逐求利的对象,因而土地的周转和土地买卖亦日益加快;高利贷引起土地买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天山南路 维吾尔族社会 土地买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瓦孜”新探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长洪 周红 魏方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2-67,共6页
中国杂技始于战国时期,东汉时西域的绳伎已在皇宫中演出,隋唐以后高空走绳日趋成熟,宋代、辽金时代仍有发展。绳伎在清代由前代太常寺管理改为武备院管理,并由丝绳改为铜绳或麻绳。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吸融了中原绳伎的精华,形成其独... 中国杂技始于战国时期,东汉时西域的绳伎已在皇宫中演出,隋唐以后高空走绳日趋成熟,宋代、辽金时代仍有发展。绳伎在清代由前代太常寺管理改为武备院管理,并由丝绳改为铜绳或麻绳。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吸融了中原绳伎的精华,形成其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华民族艺园中的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 达瓦孜 绳伎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銮宣与其西域的遗诗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长洪 高健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6-61,共6页
李銮宣是清代中叶一位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诗坛上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嘉庆年间由于官场黑暗,他被清廷流放西域。他在乌鲁木齐一年间,写下百余首有关新疆风土人情的诗歌,为边陲新疆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 李銮宣 西域 诗歌 勘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开发新疆的特殊道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8
作者 姚勇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2-77,共6页
1954年10月,中国共产党以历史发展的独到眼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民族观和社会观,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入分析,并充分考虑到国际政治环境因素,借鉴历代对新疆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创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54年10月,中国共产党以历史发展的独到眼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民族观和社会观,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入分析,并充分考虑到国际政治环境因素,借鉴历代对新疆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创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0多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稳定边疆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历史的考验下、在实践的检验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模式已成为新中国建设道路探索的成功典范,同时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高度政治智慧和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开发 特殊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在西域的三绝三通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兆和 程嘉翎 《中国蚕业》 2003年第2期78-79,共2页
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使中国的真丝绸缎、刺绣珍品和其它名贵产品经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同时西方的一些名贵物品也进入中国;丝绸之路也增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往来,丰富了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生活.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中国 蚕丝绸业 发展史 西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名汉译名称新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长洪 美丽班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6-70,共5页
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古老民族之一,其族名历代译写繁多。1934年,维吾尔族文化促进会呈文新疆省政府,请将“维吾尔”三字核定为汉文规范的维吾尔族名,新疆省政府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予以核准。
关键词 维吾尔 汉泽名称 新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