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把“字句——兼论阿尔泰语对西北汉语方言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彭嬿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51-152,共2页
文章对比分析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的“把”字句,结合现代维吾尔语中的语法现象,提出“维吾尔语”影响论,并进一步结合青海、内蒙古汉语方言中的类似现象佐证阿尔泰语影响论。
关键词 阿尔泰 方言 新疆 西北 维吾尔语 对比分析 普通话 古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名用字在新疆普通话中的音变 被引量:1
2
作者 盛桂琴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汉字译写的民族语人名、地名、族名本应按普通话标准音读,但在新疆普通话中,这些译名中某些字的读音却有别于标准音。文章针对这种现象,分析了这些字在新疆普通话中发生音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译名读音的参考建议,这对新疆人说好普... 汉字译写的民族语人名、地名、族名本应按普通话标准音读,但在新疆普通话中,这些译名中某些字的读音却有别于标准音。文章针对这种现象,分析了这些字在新疆普通话中发生音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译名读音的参考建议,这对新疆人说好普通话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通话中 汉字译名 音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俄语在新疆 被引量:4
3
作者 高莉琴 滕春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5-129,共5页
俄语进入新疆起于沙俄的军事入侵。百年来俄语在新疆的传播和作用分为入侵、扩展、热潮、中断和复苏五个时期,这与中俄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俄语 新疆 语言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汉语方言的“把”字句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景荣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一大特点是“把”字句的泛用。这种泛用一方面是指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使用超越了普通话“把”字句使用的条件范围,另一方面是指就某些句式来说使用频率高出了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这种泛用的原因之一是少... 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一大特点是“把”字句的泛用。这种泛用一方面是指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使用超越了普通话“把”字句使用的条件范围,另一方面是指就某些句式来说使用频率高出了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这种泛用的原因之一是少数民族语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汉语方言 '把'字句 语言影响 使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积淀——新疆汉语、维吾尔语言的互相影响和渗透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洋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38-140,共3页
作为文化的载体,汉维语言在历时系统和共时平面上互相之间都有较大范围、较深层次的影响和渗透,成了历史发展的活见证,文化交融的活化石。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交融 历史积淀 新疆汉语 维吾尔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中的蒙古人名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江民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77-79,共3页
文章从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的研究入手,结合有关史料,在转写、汉译的基础上,对传记中涉及的蒙古人名的来源情况进行了探讨,力图展示当时的蒙古人名特点及历史状况。
关键词 察合台文文献 《成吉思汗传》 蒙古人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民-汉、汉-民双语现象的形成及其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53-155,共3页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双语类型也呈现出多元性,其中民-汉、汉-民型双语最具代表性。新疆民-汉、汉-民双语现象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民-汉、汉-民双语现象的形成受到语言本身的性质、民族杂居、文化教育发展、商业贸易往来等因素的影响。...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双语类型也呈现出多元性,其中民-汉、汉-民型双语最具代表性。新疆民-汉、汉-民双语现象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民-汉、汉-民双语现象的形成受到语言本身的性质、民族杂居、文化教育发展、商业贸易往来等因素的影响。新疆民-汉、汉-民双语发展以及双语人才培养对新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民-汉 汉-民 双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汉语方言与维吾尔语的句类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48-151,共4页
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新疆汉语方言与维吾尔语句类的四种基本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逐一从结构类型、表达形式、语气强弱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对比与分析,以期对双语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疆汉语方言 维吾尔语 句类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塔吉克文化中的四大象征 被引量:5
9
作者 西仁.库尔班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0-94,共5页
在古老的中国塔吉克文化中,慕士塔格阿塔山被尊为神。鹰在塔吉克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鲁斯塔木是位民族英雄形象。马在塔吉克族文化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文章对此从文化历史渊源上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塔吉克文化 慕士塔格山峰 雄鹰 鲁斯塔木 骏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语学习中的语间迁移现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迪娅.伊布拉音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45-147,共3页
文章通过对维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三方面的差异研究,指出汉族学生在维吾尔语初学阶段存在的语音负迁移、词义负迁移、句法规则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维吾尔语学习 语问负迁移 汉语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世纪克普恰克文献《库曼语汇编》
11
作者 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7-142,共6页
本文详细介绍中世纪克普恰克语文献《库曼语汇编》的编写 ,流传过程和基本内容。研究它对了解中世纪突厥语言与文化、突厥语的发展过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世纪 克普恰克语 库曼语汇编 内容体系 编写时间 编写目的 突厥语 突厥文化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定中短语V N的维吾尔语对应表达
12
作者 阿孜古丽.夏力甫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48-152,共5页
文章主要分析汉语V+N和V的N定中短语区别,V与N的搭配特点,定中短语V N在维吾尔语中的不同表达形式,并且从动词配价和语义角度对产生不同表达形式的原因进行探析。
关键词 定中短语V N 配价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接触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3
作者 彭嬿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40-143,共4页
文章根据国内外语言接触研究现状,从语言接触有界还是无界、语言接触是否会产生系统的同构和对应以及语言接触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因素还是结构因素三个根本问题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并重点介绍了陈保亚的观点:语言接触涉及到词... 文章根据国内外语言接触研究现状,从语言接触有界还是无界、语言接触是否会产生系统的同构和对应以及语言接触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因素还是结构因素三个根本问题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并重点介绍了陈保亚的观点:语言接触涉及到词汇、语音,甚至语法,变异的“度”由结构因素决定;社会因素决定接触的深度;结构因素决定了同构和对应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有界无界 同构和对应 社会 结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两岸非通用词语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殿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39-143,共5页
文章通过对台海两岸现代汉语词语比较,提出了“非通用词语”的概念。并根据两岸现代汉语实际,对非通用词语的读音、词形和意义上的不同做了六种分类,并说明不同类别的特点。分析了非通用词语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非通用词语发展的几个因素。
关键词 两岸 非通用词语 词义变异 原因和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文在西域的传播使用与民汉双语现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冬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44-147,共4页
本文依据史料记载,从汉代汉族屯戍者和儿童学习汉语及传统文化、西域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汉语汉文及唐代办学校兴科举等方面论述了汉语文在西域的传播使用,以此研究新疆民汉双语现象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西域 汉语文 民汉双语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维吾尔语toy、bala二词的词源考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阿不里克木.亚森 沈淑花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根据维吾尔语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文献对toy和bala二词的记载,对它们的语义进行了分析、考证,揭示了这两个词的语义的历史演变过程。
关键词 考证 维吾尔语 语义分析 'toy' 'ba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维吾尔语SUBS+NP结构的形式化描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阿孜古丽.夏力甫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该文按照数理逻辑的方法从句法格式,论元及论元模式,动词和名词之间语义关系及逻辑表达式等四个方面对SUBS+NP结构进行初步的形式化描述为自然语言信息处理服务。结果表明维吾尔语SUBS+NP结构中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多种语义关系决定动词可... 该文按照数理逻辑的方法从句法格式,论元及论元模式,动词和名词之间语义关系及逻辑表达式等四个方面对SUBS+NP结构进行初步的形式化描述为自然语言信息处理服务。结果表明维吾尔语SUBS+NP结构中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多种语义关系决定动词可能选择的表达形式即""型动名词形式和形动词形式,并且动词与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服从句法的编码,借助两种句法形式表现出不同的语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NP结构 形式化 计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维语“nemε”一词的语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木哈拜提.哈斯木 哈力克.尼亚孜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本文用较丰富的语言实例说明了现代维语中的"nem "一词,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用法。
关键词 维吾尔语 语用学 语法 疑问代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α”的区域特征与西北汉语的阿尔泰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女燕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44-146,共3页
根据新疆汉语方言和青海汉语方言等在语气词“s”字使用上的方言和区域特征,认为“s”字是阿尔泰语言成分随迁徙的人群扩散到其它区域,再与不同的语言接触后产生的语言成分的发展。
关键词 语气词“sa” 新疆汉语方言 青海汉语方言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什库尔干地区主要考古发现与名胜古迹
20
作者 西仁.库尔班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9-83,共5页
利用考古发现对塔什库尔干地区历史文化遗迹吉日尕勒文化遗址、季宝玺古墓、古石头城和公主玺等作考察和述评,揭示其与塔吉克族古代历史文化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塔什库尔干地区 名胜古迹 考古发现 中国 塔吉克人 遗址 古墓 历史文化 古石头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