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文化理论到田野民族志实践——新疆大学博士生导师邹赞教授访谈 |
邹赞
阳玉平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
|
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 |
刘意青
邹赞
聂凤芝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3
|
回顾与前瞻:中国比较文学新视野——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乐黛云先生访谈 |
乐黛云
邹赞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西部以西:新疆当代文学的地域经验与书写策略 |
王敏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5
|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
赵平
廖冬梅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3
|
|
6
|
早期《新疆文艺》与新疆当代文学 |
欧阳可惺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3
|
|
7
|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 |
许尔才
吐尔逊托合提.阿塔吾拉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8
|
透视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本源精神生态 |
朱贺琴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
|
|
9
|
《天山》改刊:一场震动新疆当代文学的讨论 |
欧阳可惺
钟敏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0 |
|
10
|
《天山》——《西部》进程中的新疆当代文学场和文学制度初考 |
成湘丽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0 |
|
11
|
文学史的内在逻辑与空间形态写作——评夏冠洲《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 |
欧阳可惺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2
|
新疆牧区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浅析 |
周亚成
兰彩萍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13
|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汉语言认同问题研究——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 |
王莉
崔凤霞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14
|
跨文化研究范式与作为现代学术方法的“比较”--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陈跃红教授访谈 |
陈跃红
邹赞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5
|
绘制思想知识的新图景--清华大学汪晖教授访谈 |
汪晖
邹赞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6
|
从“文化诗学”到“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访谈 |
童庆炳
邹赞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17
|
全球化、本土性与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马戎教授访谈 |
马戎
邹赞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8
|
回望巴别塔:巴赫金的诗学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凌建侯教授访谈 |
凌建侯
邹赞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9
|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俄语在新疆 |
高莉琴
滕春华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20
|
影响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的五个因素 |
靳焱
彭凤
韩涛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