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理论到田野民族志实践——新疆大学博士生导师邹赞教授访谈
1
作者 邹赞 阳玉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0,F0003,共9页
"文化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因此对英国文化主义的思考,既是为了从学术史梳理层面厘清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尤其是文化研究对于媒体文化时代文学批评生态的影响,也是为了回应当下中国大陆的文化... "文化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因此对英国文化主义的思考,既是为了从学术史梳理层面厘清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尤其是文化研究对于媒体文化时代文学批评生态的影响,也是为了回应当下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为何"、"如何"并"向何处去"等现实问题。如果要追溯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史,就必须避免将西方文化研究理论当作元话语,而是应当立足本土视野,从中国现当代思想史、文化史的丰厚土壤中去捕获理论探索与社会实践。访谈还关注文化研究的本土实践,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析田野民族志实践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新疆兵团军垦第一代口述史为经典个案,阐明口述史的理论、方法及其与文化研究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英国文化主义 田野民族志 口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意青教授访谈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意青 邹赞 聂凤芝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共5页
邹赞、聂凤芝(以下简称"邹、聂"):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慨允本次学术访谈,您多年来一直在北大外国语学院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们知道,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悠长历史中,文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比如肇始于东汉后期的佛经翻... 邹赞、聂凤芝(以下简称"邹、聂"):刘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慨允本次学术访谈,您多年来一直在北大外国语学院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我们知道,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悠长历史中,文学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比如肇始于东汉后期的佛经翻译。佛经故事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印度的神话与民间传说,而且还催生了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如唐代的俗讲。佛经翻译应该可以算作早期传入的外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教学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 历史 教授 中外文化交流 佛经翻译 教学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前瞻:中国比较文学新视野——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乐黛云先生访谈 被引量:2
3
作者 乐黛云 邹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共5页
邹赞(以下简称邹):乐先生您好,《社会科学家》杂志近年来开设了“名家访谈”栏目,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反响。编辑部委托我对您进行一次学术访谈,同时借此机会向您请教一些比较文学方面的学理问题。您曾经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 邹赞(以下简称邹):乐先生您好,《社会科学家》杂志近年来开设了“名家访谈”栏目,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反响。编辑部委托我对您进行一次学术访谈,同时借此机会向您请教一些比较文学方面的学理问题。您曾经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长期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博士生导师 回顾与前瞻 北京大学 乐黛云 《社会科学家》 学术界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以西:新疆当代文学的地域经验与书写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172,共11页
一、西与西极 从地理方位来看,新疆在西部的最西端,是中国的西极属地,这片地域的文学与西部大文学概念中的其他地区间的文学之间有何种差异?这个问题也是一九九八年朱向前对西部文学思考的延续。彼时,他在为韩子勇的著作《西部:... 一、西与西极 从地理方位来看,新疆在西部的最西端,是中国的西极属地,这片地域的文学与西部大文学概念中的其他地区间的文学之间有何种差异?这个问题也是一九九八年朱向前对西部文学思考的延续。彼时,他在为韩子勇的著作《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写序时,除了高度评价该作之外,也提到他对西部文学研究的一种期待,即如何增加对有关西部文学内部的丰富性与层次感的思考,认为西部文学需要对西部不同省区的地域差异,土著作家与外来作家的文化差异,作家个体之间的性格、经历、气质、宗教信仰的差异带来的美学风貌的差异进行分辨与挖掘,这为本文定位新疆文学在西部文学格局中的坐标提供了思考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地域差异 西部大 书写策略 新疆 经验 西部文学 地理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平 廖冬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文章以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在家庭、宿舍场合中使用维吾尔语较多,在课堂及工作中使用汉语较多,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及在社会公共场合则维吾尔语和汉语混合使用,视不同场景而使用维吾尔... 文章以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在家庭、宿舍场合中使用维吾尔语较多,在课堂及工作中使用汉语较多,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及在社会公共场合则维吾尔语和汉语混合使用,视不同场景而使用维吾尔语或汉语。影响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因素主要有教育、家庭、社会语言环境、传统生活方式改变、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等。就总体情况而言,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母语水平较好,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得到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普遍认同,网络媒体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维吾尔族大学生 语言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新疆文艺》与新疆当代文学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可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1951年创刊的《新疆文艺》为新疆当代文学奠定了基本的格调:新疆的文艺刊物必须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决定性影响作用;新疆的文艺工作者要注意民族问题的如何表现;对汉族作家而言,从事新疆文学创作必须要关注和具有少数民族文学的题材;新... 1951年创刊的《新疆文艺》为新疆当代文学奠定了基本的格调:新疆的文艺刊物必须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决定性影响作用;新疆的文艺工作者要注意民族问题的如何表现;对汉族作家而言,从事新疆文学创作必须要关注和具有少数民族文学的题材;新疆汉语文学刊物,必须要有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刊载。早期《新疆文艺》是了解新疆解放初期社会文化生态景观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当代 新疆文学 基本格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尔才 吐尔逊托合提.阿塔吾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80-84,共5页
大学生信教自20世纪末以来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信教大学生毕竟是有着不同思维方式的特殊人群,他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又必定会与普通大学生有所不同。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但截至目前又不甚明晰的问题。研究发现存在部分学生信... 大学生信教自20世纪末以来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信教大学生毕竟是有着不同思维方式的特殊人群,他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又必定会与普通大学生有所不同。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但截至目前又不甚明晰的问题。研究发现存在部分学生信仰宗教存在盲目的倾向性、部分学生对宗教知识的了解十分贫乏、部分学生对宗教问题的偏激看法依然存在、部分同学对宗教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认识不明确等问题。而家庭、社会环境、学校是影响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教思想动向的客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高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宗教信仰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本源精神生态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贺琴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在道德完善、人心净化、和平、和谐的互动群落中,本源文化与精神生态文化在丰厚而深远的民间文学的沃土上具有同质的属性,它们互融互渗构成了民间文学独有的本源精神生态。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本源精神生态要素的解读,我们可... 在道德完善、人心净化、和平、和谐的互动群落中,本源文化与精神生态文化在丰厚而深远的民间文学的沃土上具有同质的属性,它们互融互渗构成了民间文学独有的本源精神生态。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本源精神生态要素的解读,我们可知,本源精神生态的四种要素之间以尊重自然和敬畏生命的和谐价值观为中介达成一种运动的对话关系,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化生态 本源文化 本源精神生态四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改刊:一场震动新疆当代文学的讨论
9
作者 欧阳可惺 钟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97-102,共6页
新疆当代文学与国家整体的文学思潮保持着密切的律动一致关系,在这种关系过程中新疆当代文学获得了进步和发展。1962年,《天山》改为《新疆文学》后,编辑部组织了对小说《司机的妻子》的讨论,其目的是让新疆的文学作家、批评者多方倾听... 新疆当代文学与国家整体的文学思潮保持着密切的律动一致关系,在这种关系过程中新疆当代文学获得了进步和发展。1962年,《天山》改为《新疆文学》后,编辑部组织了对小说《司机的妻子》的讨论,其目的是让新疆的文学作家、批评者多方倾听不同的创作思想、批评理念,促使新疆当代文学走出区域性封闭,讨论过程十分激烈,引起了国内诸多人的关注,讨论的结果对后来新疆当代汉语文学写作无疑具有重要的阶段性提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刊 新疆文学 《司机的妻子》 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西部》进程中的新疆当代文学场和文学制度初考
10
作者 成湘丽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95-101,共7页
文学制度不仅指向文学体制、文学机制,也与文学场中文学势力的对比关系、文化资本的配置方式、文学自身的权利诉求、历史主体的自觉参与等密切相关。从作家构成来看,《天山》等不仅是培育本土作家的摇篮,也是展示内地作家"边疆想象... 文学制度不仅指向文学体制、文学机制,也与文学场中文学势力的对比关系、文化资本的配置方式、文学自身的权利诉求、历史主体的自觉参与等密切相关。从作家构成来看,《天山》等不仅是培育本土作家的摇篮,也是展示内地作家"边疆想象"的窗口;20世纪50—80年代《天山》等的编辑队伍、创作稿源、作家队伍、征订启事、版式设计则投射出还未被"中心化"遮蔽的地方文学期刊的良性生态环境;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文学》等期刊的改制危机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学场域不断遭遇的制度性压力;更重要的是,从新疆当代文学期刊史的历史衍变来看,文学政策的影响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文学 文学期刊 文学制度 文学场 文学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的内在逻辑与空间形态写作——评夏冠洲《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
11
作者 欧阳可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5-129,共5页
联系地域性文化特征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把新疆文学看作一个多重关系构建的构成部分,是新疆多民族文学史的写作基点。《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的写作表明,当代新疆社会文化现实由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内在逻辑的发展所决定。典型意义的&q... 联系地域性文化特征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把新疆文学看作一个多重关系构建的构成部分,是新疆多民族文学史的写作基点。《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的写作表明,当代新疆社会文化现实由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内在逻辑的发展所决定。典型意义的"文化空间形态"需要以过程研究为主,《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因此而具有再现和还原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事实真实的写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 逻辑基点 文化空间形态 真实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牧区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浅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周亚成 兰彩萍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5,共4页
提高新疆牧区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是增强其内部生长力的基础,有利于外力发挥更大作用,是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牧区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受到自然环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劳动力素质、旧观念及一些新机制的制约。提高牧区... 提高新疆牧区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是增强其内部生长力的基础,有利于外力发挥更大作用,是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牧区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受到自然环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劳动力素质、旧观念及一些新机制的制约。提高牧区少数民族自我发展能力需要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定居的优化和加快牧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牧区 少数民族 自我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事业 经济发展 蓄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汉语言认同问题研究——以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莉 崔凤霞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6-270,共5页
本文以新时期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语言认同现象为例,分析了民族聚居区内少数民族对汉语的情感、认识评价、语用行为倾向等,研究了制约和影响汉语认同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因素,进而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内的汉语认同和... 本文以新时期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语言认同现象为例,分析了民族聚居区内少数民族对汉语的情感、认识评价、语用行为倾向等,研究了制约和影响汉语认同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因素,进而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内的汉语认同和语言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聚居区 汉语 语言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研究范式与作为现代学术方法的“比较”--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陈跃红教授访谈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跃红 邹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7,共5页
邹赞(以下简称邹):陈老师您好,您多年来从事比较诗学研究,并坚持为北大中文系本科生开设"比较文学原理"课,为研究生开设"比较诗学"课,您的课程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论意识,尤其是在进行比较文学论文的选题时,您强调要首先追问... 邹赞(以下简称邹):陈老师您好,您多年来从事比较诗学研究,并坚持为北大中文系本科生开设"比较文学原理"课,为研究生开设"比较诗学"课,您的课程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论意识,尤其是在进行比较文学论文的选题时,您强调要首先追问"比较"的有效性,"不比较可以吗?"这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语。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不同文学/文化间的交流对话也越来越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研究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 学术方法 教授 现代 范式 文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制思想知识的新图景--清华大学汪晖教授访谈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晖 邹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共8页
汪晖教授是当代中国最具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2013年与哈贝马斯共同荣膺"卢卡·帕西奥利奖"。汪教授在访谈中提到了鲁迅研究与后来转向的区域、族群、历史等跨学科研究之间的关联,对"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汪晖教授是当代中国最具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2013年与哈贝马斯共同荣膺"卢卡·帕西奥利奖"。汪教授在访谈中提到了鲁迅研究与后来转向的区域、族群、历史等跨学科研究之间的关联,对"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现状作了总体性评述,认为"文化研究"具有解放的潜能,它将有关"他者"的问题、东/西问题、日常生活的文化政治问题等提出来了,但是当下中国的文化研究欠缺实地经验和历史维度,因此他提倡一种将"文化研究"的方法、内容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的跨学科路径。无论是做中国研究、思想史,还是处理区域问题,汪晖教授都坚持总体性,试图继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传统,希望能够让少数族群或地方性的知识在中国相对主流的空间里获得表达。访谈还涉及"反现代的现代性"、"发展主义"、"草根性全球化"、"新自由主义"、阿瑞提的《亚当·斯密在北京》等重要议题。此外,汪晖教授主张用"批判的知识分子"取代"新左派"的命名,认为这样更加能够展现这一知识群落的基本立场及其内在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文化研究 政治经济学 反现代的现代性 批判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诗学”到“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访谈 被引量:7
16
作者 童庆炳 邹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8,共6页
访谈主要针对文艺理论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趋向作出了独到的见解。童先生认为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面对的不是文学文本,而是社会文本,应正确并科学地使用西方的文化理论研究来解决中国的现实社会问题。基于此观点,应从中国传统... 访谈主要针对文艺理论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趋向作出了独到的见解。童先生认为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面对的不是文学文本,而是社会文本,应正确并科学地使用西方的文化理论研究来解决中国的现实社会问题。基于此观点,应从中国传统的文史理论和西方人类学者的思考中吸收优秀成果,提倡"文化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诗学 文化研究 文化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本土性与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马戎教授访谈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戎 邹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共6页
邹赞(以下简称"邹"):我想从几个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关键概念入手开始本次学术访谈。当代西方民族主义学者像埃里·凯杜里、安东尼·史密斯、霍布斯鲍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等都对民族、民族主义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邹赞(以下简称"邹"):我想从几个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关键概念入手开始本次学术访谈。当代西方民族主义学者像埃里·凯杜里、安东尼·史密斯、霍布斯鲍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等都对民族、民族主义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探讨,不论是着眼于政治经济视角,还是专注于文化意识层面,共同之处都表现为对民族原生论调的驳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理论 当代西方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 全球化 本土性 教授 马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望巴别塔:巴赫金的诗学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凌建侯教授访谈 被引量:4
18
作者 凌建侯 邹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8,共6页
中国巴赫金研究自80年代始,不止译著丰富,各类关于巴赫金理论的研究成果亦蔚为大观。凌建侯教授一方面从纵向上以阶段的方式明确了中国巴赫金研究的历程及经典化到本土化的必然,一方面从横向上阐释巴赫金"对话"、"狂欢&q... 中国巴赫金研究自80年代始,不止译著丰富,各类关于巴赫金理论的研究成果亦蔚为大观。凌建侯教授一方面从纵向上以阶段的方式明确了中国巴赫金研究的历程及经典化到本土化的必然,一方面从横向上阐释巴赫金"对话"、"狂欢"、"独白"、"话语"四个范畴,同时从哲学、文艺的角度探索"反"独白论。并针对欧美学界关于巴赫金狂欢理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巴赫金狂欢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巴赫金有关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的解读及对中国学界实践的影响等进行了学理性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 “反独白” 民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俄语在新疆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莉琴 滕春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5-129,共5页
俄语进入新疆起于沙俄的军事入侵。百年来俄语在新疆的传播和作用分为入侵、扩展、热潮、中断和复苏五个时期,这与中俄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俄语 新疆 语言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的五个因素 被引量:3
20
作者 靳焱 彭凤 韩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学习环境、学习动机、文化因素、母语和目的语干扰以及考试指挥棒等是目前影响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虽然对各级各类学生影响的程度不同,但总的方向和性质是相同的。文章认为汉语教师认知这些因素,更有助于学生的理... 学习环境、学习动机、文化因素、母语和目的语干扰以及考试指挥棒等是目前影响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虽然对各级各类学生影响的程度不同,但总的方向和性质是相同的。文章认为汉语教师认知这些因素,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并从整体上准确认识和把握汉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汉语学习 因素 环境 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