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光焰 王远见 桂东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1159,共9页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也是南疆各族人民的母亲河,对其水资源研究的脉络梳理有助于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历史时期的水资源研究方向,为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南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研...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也是南疆各族人民的母亲河,对其水资源研究的脉络梳理有助于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历史时期的水资源研究方向,为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南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研究从时间脉络上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主要是中国的历史典籍、自然地理图志和近代国外探险家的探险历程,如实记录了塔里木河的水系变迁和自然风貌,间接反映了流域水资源受到自然—人类活动影响的缓慢变化; 20世纪50年代—90年代,随着南疆大规模开发,水资源研究逐渐聚焦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管理,其主要针对的是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的流域内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水资源管理混乱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21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塔里木河水文过程变化、水资源承载力及供需矛盾、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逐渐成为塔里木河水资源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在系统梳理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后,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研究应的重点关注方向,包括生态调度、水权配置与生态补偿、跨流域调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变迁 水资源配置与管理 研究进展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分配现状及其利用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小清 桂东伟 李丽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8-254,共7页
基于塔里木河干流1957—2017年阿拉尔断面、英巴扎断面、恰拉断面来水量特征,首先初步分析塔里木河干流上、中、下游的耗水特征,并基于干流断流和生态输水时间节点,进一步分析1957—1972年、1973—2000年、2001—2017年上中下游各区间... 基于塔里木河干流1957—2017年阿拉尔断面、英巴扎断面、恰拉断面来水量特征,首先初步分析塔里木河干流上、中、下游的耗水特征,并基于干流断流和生态输水时间节点,进一步分析1957—1972年、1973—2000年、2001—2017年上中下游各区间段耗水特征,根据这些历史数据变化,从管理角度判别上中下游较为合理的水量分配策略;其次,重点指出塔里木河干流在明确定位为生态河流背景下,未来水量调配精细化管理面临的主要三大基础性问题:灌区耕地面积不清、生态和农业用水量不清、水文数据存在偏差等,并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从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上给出相关解决的建议。明确认识到目前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分配利用存在的问题,是未来解决好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藉此引起更多理性关注,对未来推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干流 水量分配 耕地面积 生态用水 生态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生态输水塔里木河下游断面地下水位变化模拟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迁迁 古力米热.哈那提 +2 位作者 王光焰 苏里坦 张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5519-5528,共10页
地下水作为干旱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以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2011—2015年逐月地下水埋深变化为研究内容,基于非稳定流理论,以河道附近水位边界条件作为初始求解条件,以余误差函数erfc(x)为求解函数,综合... 地下水作为干旱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以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2011—2015年逐月地下水埋深变化为研究内容,基于非稳定流理论,以河道附近水位边界条件作为初始求解条件,以余误差函数erfc(x)为求解函数,综合考虑地下水变化时间滞后效应及潜水蒸发作用,旨在构建间歇性输水河道地下水埋深变化模型。结果表明:(1)生态输水期间,在短期内,临近河道地下水埋深波动较大,而远离河道地下水埋深波动并未受到较大的影响,生态输水作用影响河岸附近地下水埋深变化存在一定时段的滞后期,且随着距离河道的增加,滞后期增长。(2)以河道为基点的地下水非稳定流运动及潜水蒸发作用是影响沿岸地下水变化的诸多环境因子中最敏感的因子。(3)模拟结果表明基于非稳定流理论对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变化模拟效果较好,达到了地下水模拟精度的要求,对塔里木河下游断面尺度上地下水恢复状况研究及后期生态恢复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输水 塔里木河下游 地下水 模拟 余误差函数 非稳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二源一干”生态供水潜力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白涛 洪良鹏 +3 位作者 李江 刘东 巨驰 王光焰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8-165,共8页
为解决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短缺、流域损失水量过大、用水效率低下、农业灌溉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等问题,基于“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以塔里木河二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及其干流(“二源一干”)的山区水库群和平原水库群为研究对象,兼... 为解决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短缺、流域损失水量过大、用水效率低下、农业灌溉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等问题,基于“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以塔里木河二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及其干流(“二源一干”)的山区水库群和平原水库群为研究对象,兼顾塔里木河干流的农业灌溉用水、生态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多目标,构建并求解了现状水平年和远景规划年的山区与平原水库群联合调度优化模型,分析了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供水潜力和山区水库群联合调度的贡献。结果表明:仅通过干流平原水库群联合调度,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用水的供水保证率难以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山区与平原水库群优化调度,在远景规划年各行业均满足设计保证率要求,体现了山区水库群显著的调控性能和“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远景规划年塔里木河干流的生态供水潜力为2.84亿m^(3),可为塔里木河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坚实的水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供水潜力 水资源调配 山区与平原水库群 节水优先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弯曲河道形态特征及演变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鑫淼 魏炳乾 +1 位作者 白涛 王光焰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43,共7页
塔里木河下游是典型的弯曲河道,自2000年起实施生态输水后,原本断流的河道开始间歇性过水,而输水对于河道形态的塑造及演变的影响有待研究。基于遥感影像解译与实测资料,识别河道边界并沿程提取170个弯道,分别从整体河道与弯道角度进行... 塔里木河下游是典型的弯曲河道,自2000年起实施生态输水后,原本断流的河道开始间歇性过水,而输水对于河道形态的塑造及演变的影响有待研究。基于遥感影像解译与实测资料,识别河道边界并沿程提取170个弯道,分别从整体河道与弯道角度进行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平面形态蜿蜒曲折,深泓线沿程波动起伏,横断面主要为抛物线形、梯形和倒三角形。河道演变特征为干流基本稳定,沟汊变化频繁。弯道包含简单弯道与复合弯道两种类型,迁移类型主要为延伸、收缩、展宽、缩窄、延伸与展宽/缩窄组合等6种方式,迁移速率随弯道曲率先增后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弯曲河道 形态特征 弯道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 a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1
6
作者 李丽君 张小清 +1 位作者 陈长清 申梦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8-247,共10页
塔里木河下游是新疆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为改善该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国家自2000年起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了18次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生态输水工程。近20 a来,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随输水次数增加呈不断上升趋势,生态... 塔里木河下游是新疆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为改善该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国家自2000年起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了18次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生态输水工程。近20 a来,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随输水次数增加呈不断上升趋势,生态植被不断修复,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尤其是2017年实施第18次生态输水后,下输水量及其影响范围取得较大突破,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通过近20 a的断面来水监测资料,从水量、水质、地下水变化、植被恢复等方面,初步分析输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延展,使其对今后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调度和科学管理起到指导作用。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虽然生态输水量基本都补给了生态植被和河道两侧的地下水,但持续性输水才是保证下游脆弱的生态环境稳定好转的根本途径。(2)输水使下游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现生态植被正在恢复,地下水位逐步抬升,地下水质明显好转。(3)采用汛期输水和间歇机动式调度,可使输水效益达到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生态输水 生态环境 耗水 地下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生态保护
7
作者 覃洋舰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3期45-45,共1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了塔里木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生态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塔里木河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生态保护的策略。
关键词 塔里木河 水资源 合理配置 生态保护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间歇性生态输水对地下水位与植被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古力米热·哈那提 王光焰 +2 位作者 张音 刘迁迁 苏里坦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26-733,共8页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干旱区生态系统,对水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为了解塔里木河下游间歇性生态输水对地下水埋深变化、植被生长的关系,得出地下水埋深、植被生长变化及间歇性生态输水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以塔里木河下游...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干旱区生态系统,对水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为了解塔里木河下游间歇性生态输水对地下水埋深变化、植被生长的关系,得出地下水埋深、植被生长变化及间歇性生态输水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以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为研究区,基于达西定律、植物根系吸水速率计算方法,以及2009—2015年生态输水—地下水位变化—NDVI变化相互耦合关系,对三者之间相互影响过程及影响机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输水效益的显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下水的响应和下游植被的生态响应均在一个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将逐步显现,另外由于植物生长具有季节性,当年地下水埋深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次年植物生长。(2)多年研究表明,当地下水埋深低于7 m时,满足乔、灌木植物生长需求;低于6 m时,满足草本植物生长需求。(3)在年总输水量为固定情况下,一年两次是利于河岸植被恢复的最适宜输水次数。由于生态输水—地下水位变化—NDVI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建议每年春季4~5月份和夏季7~8月份作为输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间歇性生态输水 地下水位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梯度下胡杨荒漠河岸林种内竞争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何熙祥 玉米提·哈力克 +2 位作者 董宗炜 艾萨迪拉·玉苏甫 艾里西尔·库尔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497-7506,共10页
为查明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水分梯度下胡杨种内竞争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规律,在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选取3条样带,每条样带内依照水分梯度布设3个样方,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与点格局等分析方法,探究了水分梯度下胡杨林种内竞争及空... 为查明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水分梯度下胡杨种内竞争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规律,在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选取3条样带,每条样带内依照水分梯度布设3个样方,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与点格局等分析方法,探究了水分梯度下胡杨林种内竞争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的最适竞争范围为10m;2)胡杨竞争指数与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P<0.001),胡杨竞争指数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对象木胸径达到20cm以上时,其竞争指数逐渐稳定,且维持在较低水平;3)随水分梯度的降低,胡杨林分竞争指数呈下降趋势;4)在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空间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随空间尺度的增加,胡杨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5)随水分梯度的降低,胡杨空间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转变为随机分布。水分是决定极端干旱区荒漠植被空间分布与结构的主要因子;在胡杨林分管理中,应充分考虑胡杨的种内竞争、空间格局及其与水分梯度之间关系,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水分梯度 竞争指标 点格局分析 塔里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土条件下滴灌灌水定额与深层渗漏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余小青 洪辉 +2 位作者 宋蕊 马业辉 洪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1,共6页
保水、保肥性极差的风沙土广泛分布于和田地区,为探明滴灌条件下其灌水定额与深层渗漏量的关系以及确定适宜灌水定额,为和田地区设施农业的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以和田风沙土条件下日光温室萝卜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灌水水平,开展... 保水、保肥性极差的风沙土广泛分布于和田地区,为探明滴灌条件下其灌水定额与深层渗漏量的关系以及确定适宜灌水定额,为和田地区设施农业的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以和田风沙土条件下日光温室萝卜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灌水水平,开展定周期、变定额的灌溉试验,同时利用深层渗漏仪监测地面60 cm深度以下的深层渗漏量,分析了深层渗漏量与灌水定额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试验条件下萝卜不同生育期发生深层渗漏的灌水定额临界值依次为苗期8.1 mm/次,叶部生长盛期与肉质根生长盛期10.4 mm/次;②T1~T5处理全生育期的深层渗漏量在26.0~254.7 mm之间变化;③风沙土条件下日光温室萝卜地深层渗漏量与灌水定额之间的关系可用以灌水定额为变量的一次与二次函数进行拟合,所得相关指数均在0.9以上,其中二次函数拟合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和田 风沙土 深层渗漏量 灌水定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