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9—2019年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表−地下水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勇 资锋 +5 位作者 卢善龙 李明阳 周晋峰 杨晓红 王文中 牛睿集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909,共11页
综合利用多源遥感卫星资料,分析了1989—2019年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各水系水体面积在气候变化和生态调水影响下的年际变化趋势与各水系地表水变化对典型区域(罗布泊)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近30 a来,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面积增长趋... 综合利用多源遥感卫星资料,分析了1989—2019年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各水系水体面积在气候变化和生态调水影响下的年际变化趋势与各水系地表水变化对典型区域(罗布泊)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近30 a来,塔里木河流域地表水面积增长趋势明显;②降水是引起流域内地表水面积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生态调水则影响着流域内地表水的空间分布格局;③流域内各水系地表水的增长变化对罗布泊地区地下水储量的恢复作用显著。对于了解塔里木河流域地表−地下水系统的长期变化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气候变化 生态调水 塔里木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孔雀河流域生态基流与天然植被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肖杨 朱成刚 +3 位作者 马玉其 王新友 王军政 陈亚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7-345,共9页
研究和确定流域生态基流及天然植被需水量是为了遏制因河道断流或流量减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以确保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根据孔雀河流域植被类型分布及多年径流状况,将河道分为A、B两部分,A段为孔雀河上游塔什店至第三分水枢纽常... 研究和确定流域生态基流及天然植被需水量是为了遏制因河道断流或流量减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以确保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根据孔雀河流域植被类型分布及多年径流状况,将河道分为A、B两部分,A段为孔雀河上游塔什店至第三分水枢纽常年未断流河道;B段为第三分水枢纽以下天然植被主要分布区。基于塔什店水文站近50 a水文数据,结合Tennant法等4种方法对A段河道生态基流进行估算;选择潜水蒸发法、定额法对B段距河道1 km辐射范围内的天然植被需水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Tennant法估算的年均生态基流为9.13 m^(3)·s^(-1),对应基本生态水量为2.88×10^(8) m^(3)·a^(-1),满足A段河道2000—2018年多年平均河损,且近10 a(2009—2018年)塔什店实测年均流量均可满足此生态基流标准;B段河道辐射范围内天然植被总面积为4.66×10^(4) hm^(2),生态需水量为0.95×10^(8) m^(3)·a^(-1),以孔雀河生态输水工程为例科学调控水资源,在满足A段基本生态基流的同时兼顾B段天然植被需水量。研究结果对实现孔雀河河道修复和不同水平年下生态供水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生态需水 天然植被 水资源规划 孔雀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斯腾湖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肖杨 陈亚宁 +2 位作者 刘璐 马玉其 王新友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59,共7页
为了提高博斯腾湖流域水资源管理水平,设计开发了针对该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基于Microsoft.NET平台,采用Visual Studio、SQL Server、ArcGIS工具集开发,在流域“地云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和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图要... 为了提高博斯腾湖流域水资源管理水平,设计开发了针对该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基于Microsoft.NET平台,采用Visual Studio、SQL Server、ArcGIS工具集开发,在流域“地云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和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图要素管理、基本水文信息、流域生态流量等主要模块,实现了流域空间可视化查询、实时流量动态模拟、流域生态基流计算以及水资源管理配置等功能。结合博斯腾湖流域1956-2019年水文资料及目前数据获取情况,系统可为不同发展模式下水资源管理提供多方面参考信息和技术支撑,能有效提高水资源管理部门决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生态基流 博斯腾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志平 《新疆农垦科技》 2019年第9期35-36,共2页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想实现农业生产的发展就需要兴修水利工程。但从新疆农田水利灌溉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新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和管理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阶段存在的问...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想实现农业生产的发展就需要兴修水利工程。但从新疆农田水利灌溉情况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新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和管理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以期为新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运行维护和管理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渠道 维护 农田水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英 钟瑞森 +4 位作者 段永超 程勇 姜立新 李江宏 刘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5-1533,共9页
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是其生态系统发生质变的临界条件,一旦某阈值被超越,系统的某些物质平衡关系、功能、健康就会受到影响,而月尺度的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研究有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针对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沼泽镶嵌交错明水塘道的景观结... 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是其生态系统发生质变的临界条件,一旦某阈值被超越,系统的某些物质平衡关系、功能、健康就会受到影响,而月尺度的湿地生态需水量阈值研究有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针对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沼泽镶嵌交错明水塘道的景观结构,结合遥感数据同步获取大范围数据的优势,利用长时间序列的水面面积频率分析,确定月尺度最小、中等和理想状态的小湖区湿地明水区面积;采用蒸发皿观测值计算法,核算小湖区湿地的月尺度最小、中等和理想生态耗水量。结果表明:小湖区湿地全年月平均最小、中等和理想的生态水面面积为14.47 km^(2)、21.56 km^(2)、26.75 km^(2);小湖区湿地生长季3—9月最小生态需水量为0.22×10^(8)m^(3)、0.35×10^(8)m^(3)、0.44×10^(8)m^(3)、0.51×10^(8)m^(3)、0.39×10^(8)m^(3)、0.41×10^(8)m^(3)、0.28×10^(8)m^(3),其中6月最大,3月最小,小湖区湿地年最小生态需水量约为3.02×10^(8)m^(3);如若同时满足小湖区湿地生态目标芦苇生长所需动态水位,3—9月最小生态需水量为0.40×10^(8)m^(3)、0.52×10^(8)m^(3)、0.79×10^(8)m^(3)、0.86×10^(8)m^(3)、2.31×10^(8)m^(3)、0.41×10^(8)m^(3)、0.28×10^(8)m^(3),其中7月最大,9月最小,小湖区湿地年最小生态需水量约为5.99×10^(8)m^(3)。本研究计算结果可用于小湖区湿地年、月尺度来水分配及出水调控,有利于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小湖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量 阈值 频率分析 博斯腾湖小湖区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博斯腾湖小湖湿地生态需水核算 被引量:3
6
作者 彭佳宾 黄粤 +3 位作者 刘铁 张勇 程勇 姜立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30,共10页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水文条件保障着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博斯腾湖小湖湿地为例,依据能值理论系统计算湖泊湿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并运用相关分析、层次聚类分析等方法,结合生态系统服务计...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水文条件保障着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博斯腾湖小湖湿地为例,依据能值理论系统计算湖泊湿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并运用相关分析、层次聚类分析等方法,结合生态系统服务计算结果与4项关键水文参数,综合确定研究区适宜的生态需水范围。结果表明,博斯腾湖小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由2013年以前的上下波动(年均增幅-0.2%,其中有7年为负增长)转变为2013年后的持续增加状态(连续6年增加,年均增幅6%);区域来水量则经历了2000-2003年的丰水期、2005-2013年的枯水期以及2013年以来的水量持续增加共3个阶段;生态需水核算结果建议博斯腾湖小湖湿地应保证年度日均流量低于8.3 m^3/s的时间不超过72 d,而一年之中日均流量超过20.8 m^3/s的时间不低于80 d,湿地生态需水量在(8.0~8.7)×10^8m^3/a,最适宜生态水位为1 047.4~1 047.6 m。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湖泊湿地生态需水,可为区域水资源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湖泊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土条件下滴灌灌水定额与深层渗漏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余小青 洪辉 +2 位作者 宋蕊 马业辉 洪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1,共6页
保水、保肥性极差的风沙土广泛分布于和田地区,为探明滴灌条件下其灌水定额与深层渗漏量的关系以及确定适宜灌水定额,为和田地区设施农业的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以和田风沙土条件下日光温室萝卜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灌水水平,开展... 保水、保肥性极差的风沙土广泛分布于和田地区,为探明滴灌条件下其灌水定额与深层渗漏量的关系以及确定适宜灌水定额,为和田地区设施农业的科学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以和田风沙土条件下日光温室萝卜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个灌水水平,开展定周期、变定额的灌溉试验,同时利用深层渗漏仪监测地面60 cm深度以下的深层渗漏量,分析了深层渗漏量与灌水定额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试验条件下萝卜不同生育期发生深层渗漏的灌水定额临界值依次为苗期8.1 mm/次,叶部生长盛期与肉质根生长盛期10.4 mm/次;②T1~T5处理全生育期的深层渗漏量在26.0~254.7 mm之间变化;③风沙土条件下日光温室萝卜地深层渗漏量与灌水定额之间的关系可用以灌水定额为变量的一次与二次函数进行拟合,所得相关指数均在0.9以上,其中二次函数拟合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和田 风沙土 深层渗漏量 灌水定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农业对博湖小湖生态需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晨宇 刘铁 +4 位作者 黄粤 牛雅萱 张勇 程勇 姜立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8,共8页
研究博湖县绿洲农业灌区对博斯腾湖小湖区域的补给水量,提出最优的绿洲农业种植结构。基于MIKE-SHE水文模型及水量平衡公式,以2017年为研究背景,量化不同种植结构情景下的地下水及地表水对博湖小湖补给量的变化情况,核算了区域年补给总... 研究博湖县绿洲农业灌区对博斯腾湖小湖区域的补给水量,提出最优的绿洲农业种植结构。基于MIKE-SHE水文模型及水量平衡公式,以2017年为研究背景,量化不同种植结构情景下的地下水及地表水对博湖小湖补给量的变化情况,核算了区域年补给总量。结果表明:(1)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平均相关系数及纳什系数分别为0.89、0.79;(2)种植水稻地下水对博湖小湖补给量10.628×10^6m^3,种植油菜地表水对博湖小湖补给量538.023×10^6m^3,均为最高;(3)地下水对博湖小湖的补给量与灌溉期、灌溉定额、作物种类有着强烈的相关关系,地表水对博湖小湖的年补给量远远大于地下水,且与总补给量高度相关,是博湖小湖总补给量的决定性因素;(4)油菜及小麦的年补给量分别为544.939×10^6m^3、 541.158×10^6m^3,为小湖生态需水要求下区域最佳的种植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SHE模型 生态需水 水资源补给量 种植结构 博斯腾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洪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93-94,共2页
棉花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物理性状株高及叶面积对水分的亏缺表现明显,在非关键期灌水下限较大的情况下,植株物理性状越大,且至关键期下限75%以上呈下降趋势;在同一非关键灌水下限的情况下,关键期灌水下限控制60%的情况下,... 棉花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物理性状株高及叶面积对水分的亏缺表现明显,在非关键期灌水下限较大的情况下,植株物理性状越大,且至关键期下限75%以上呈下降趋势;在同一非关键灌水下限的情况下,关键期灌水下限控制60%的情况下,物理性状表现明显,呈上升趋势。通过产量对比,以非关键期灌水下限60%、关键期灌水下限75%的处理组合产量最高;以非关键期灌水下限70%、关键期灌水下限60%的处理组合产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非充分灌溉 土壤含水率 需水关键期 产量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