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
94
1
作者
张朝军
何登发
+6 位作者
吴晓智
石昕
罗建宁
王宝瑜
杨庚
管树巍
赵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1期47-58,共12页
准噶尔盆地是在拼合增生的微陆块和古生代岛弧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受控于古亚洲洋和周边造山带的演化,显生宙以来盆地经历了五大构造演化旋回,即寒武纪—中志留世的北准噶尔洋伸展—消减旋回、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克...
准噶尔盆地是在拼合增生的微陆块和古生代岛弧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受控于古亚洲洋和周边造山带的演化,显生宙以来盆地经历了五大构造演化旋回,即寒武纪—中志留世的北准噶尔洋伸展—消减旋回、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克拉美丽有限洋盆拉张聚敛旋回、晚石炭世—三叠纪的古亚洲洋全面消亡、早侏罗世—古近纪的陆内断坳旋回和新近纪—第四纪的压扭强挤压聚敛造山旋回。伸展期原盆的稳定地层层序往往发育良好的烃源岩,聚敛期原盆受到改造,成为构造圈闭发育或油气聚集的时期;此外,通过恢复盆地的演化过程指出泥盆—石炭系是未来准噶尔盆地寻找油气勘探大场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盆地
盆山耦合
洋陆转换
残留洋盆
弧后盆地
前陆盆地
叠合盆地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构造演化及成矿控矿构造特征
被引量:
5
2
作者
牛树银
孙爱群
+5 位作者
马宝军
江思宏
聂凤军
张建珍
王宝德
夏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237,共15页
哈达门沟金矿是内蒙古迄今最大的金矿床,具有超大型金矿床规模。金的成矿作用对岩性没有明确的选择性,而主要是受褶皱-断裂构造的控制。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源,在有利的构造扩容带中聚积成矿。研究表明,该区的构造变形从早到晚,力学性质...
哈达门沟金矿是内蒙古迄今最大的金矿床,具有超大型金矿床规模。金的成矿作用对岩性没有明确的选择性,而主要是受褶皱-断裂构造的控制。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源,在有利的构造扩容带中聚积成矿。研究表明,该区的构造变形从早到晚,力学性质往往从塑性到脆性,构造规模从小到大,构造类型则是褶皱与剪切带同时形成,或相间发育。该区主要经历了4个期次的强烈褶皱-剪切作用,并形成了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第一期构造变形时岩石的流变性较强,褶皱幅度较小,一般多表现为小规模的塑性流变褶皱,并产生了小规模韧性剪切带;第二期(主期)褶皱以乌拉山主峰为主的东西向区域规模的复式背、向斜(形),并在主期褶皱的倒转翼发育了一系列与褶皱同向延伸的脆韧性剪切带,它们构成了区域性构造薄弱带;第三期为横跨叠加褶皱,使近东西向褶皱发生了南北向蛇形弯曲,伴随该期褶皱作用形成了低绿片岩相韧脆性剪切带,为深源成矿流体的贯入与集聚成矿提供了很好的赋存空间,是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第四期构造变形则以区域性隆升作用为主,使早期褶皱发生横弯褶皱的同时,还将深部形成的金矿体抬升至浅部。文中在成矿控矿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褶皱作用
韧脆性剪切带
成矿控矿作用
控矿模式
乌拉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
94
1
作者
张朝军
何登发
吴晓智
石昕
罗建宁
王宝瑜
杨庚
管树巍
赵霞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新疆
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
地质
调查局
成都
地质
矿产研究所
新疆地质调查局
地质
矿产研究所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1期47-58,共12页
文摘
准噶尔盆地是在拼合增生的微陆块和古生代岛弧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受控于古亚洲洋和周边造山带的演化,显生宙以来盆地经历了五大构造演化旋回,即寒武纪—中志留世的北准噶尔洋伸展—消减旋回、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克拉美丽有限洋盆拉张聚敛旋回、晚石炭世—三叠纪的古亚洲洋全面消亡、早侏罗世—古近纪的陆内断坳旋回和新近纪—第四纪的压扭强挤压聚敛造山旋回。伸展期原盆的稳定地层层序往往发育良好的烃源岩,聚敛期原盆受到改造,成为构造圈闭发育或油气聚集的时期;此外,通过恢复盆地的演化过程指出泥盆—石炭系是未来准噶尔盆地寻找油气勘探大场面的新领域。
关键词
原型盆地
盆山耦合
洋陆转换
残留洋盆
弧后盆地
前陆盆地
叠合盆地
构造演化
Keywords
proto-type basin, basin-mountain coupling, ocean-continent transformation, remnant ocean basin, retro-arc basin, foreland basin,superimposed basin, structural evolution
分类号
TE11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构造演化及成矿控矿构造特征
被引量:
5
2
作者
牛树银
孙爱群
马宝军
江思宏
聂凤军
张建珍
王宝德
夏冬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
中国
地质
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新疆地质调查局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3-237,共15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危机矿山研究项目(20089948
20109901)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我国典型金属矿科学基地研究"(200911007)
文摘
哈达门沟金矿是内蒙古迄今最大的金矿床,具有超大型金矿床规模。金的成矿作用对岩性没有明确的选择性,而主要是受褶皱-断裂构造的控制。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源,在有利的构造扩容带中聚积成矿。研究表明,该区的构造变形从早到晚,力学性质往往从塑性到脆性,构造规模从小到大,构造类型则是褶皱与剪切带同时形成,或相间发育。该区主要经历了4个期次的强烈褶皱-剪切作用,并形成了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第一期构造变形时岩石的流变性较强,褶皱幅度较小,一般多表现为小规模的塑性流变褶皱,并产生了小规模韧性剪切带;第二期(主期)褶皱以乌拉山主峰为主的东西向区域规模的复式背、向斜(形),并在主期褶皱的倒转翼发育了一系列与褶皱同向延伸的脆韧性剪切带,它们构成了区域性构造薄弱带;第三期为横跨叠加褶皱,使近东西向褶皱发生了南北向蛇形弯曲,伴随该期褶皱作用形成了低绿片岩相韧脆性剪切带,为深源成矿流体的贯入与集聚成矿提供了很好的赋存空间,是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第四期构造变形则以区域性隆升作用为主,使早期褶皱发生横弯褶皱的同时,还将深部形成的金矿体抬升至浅部。文中在成矿控矿构造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远景。
关键词
构造变形
褶皱作用
韧脆性剪切带
成矿控矿作用
控矿模式
乌拉山地区
Keywords
structural deformation
folding
ductile-brittle shear zone
metallogenetic and ore-controlling processes
ore-controlling model
Wulashan region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张朝军
何登发
吴晓智
石昕
罗建宁
王宝瑜
杨庚
管树巍
赵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
9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构造演化及成矿控矿构造特征
牛树银
孙爱群
马宝军
江思宏
聂凤军
张建珍
王宝德
夏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