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向 被引量:6
1
作者 邱瑞照 周肃 +13 位作者 李文渊 祁世军 尤孝才 高鹏 陈秀法 王靓靓 陈玉明 陈正 元春华 韩九曦 冯艳芳 王明燕 王圣文 肖晓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7-313,共7页
概要地介绍了中亚地区的构造分区特点、优势矿产资源和主要成矿时期。在区域成矿分析的基础上,强调围绕大规模成矿作用进行地质过程解析的重要性,更好地为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查开发选区提供依据。
关键词 勘查开发 资源潜力 大规模成矿作用 地质过程解析 中亚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禄丰地区侏罗系磁性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宝春 李永安 +4 位作者 方晓思 孙东江 庞其清 程政武 李佩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2-328,共7页
通过云南中部禄丰地区侏罗系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滇中侏罗系磁极性地层柱,为国内及该地区侏罗系地层单元的时代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基础资料。依据磁性地层学研究的结果,修订了滇中侏罗系的顶界和上、中侏罗统的界线,建立了中、下侏罗统... 通过云南中部禄丰地区侏罗系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滇中侏罗系磁极性地层柱,为国内及该地区侏罗系地层单元的时代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基础资料。依据磁性地层学研究的结果,修订了滇中侏罗系的顶界和上、中侏罗统的界线,建立了中、下侏罗统和侏罗系—三叠系界线数据。经对比发现,滇中侏罗系古地磁极与扬子地块侏罗系古地磁参考极之间有较大差异,反映滇中地块自侏罗纪以来曾向南发生了明显移动,产生过顺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中部 侏罗系 磁性地层 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科学预测的基本思想及其特点
3
作者 刘春涌 《预测》 1988年第4期63-65,共3页
矿产资源科学预测是地质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需要矿产资源量日益增长的必然结果。这是在八十年代兴起的崭新的综合性地质边缘预测学科。本文对矿产资源科学预测的基本思想及其特点做初步探讨。一、矿产资源科学预测的基本思想矿产资源科... 矿产资源科学预测是地质科学发展和人类社会需要矿产资源量日益增长的必然结果。这是在八十年代兴起的崭新的综合性地质边缘预测学科。本文对矿产资源科学预测的基本思想及其特点做初步探讨。一、矿产资源科学预测的基本思想矿产资源科学预测具有其独特的基本思想。1.“以今论古”的思想。“以今论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预测 成矿规律 矿产资源量 地质工作 成矿模式 矿产预测 成矿条件 成矿作用 成矿理论 地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大陆及邻区岩石圈演化及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邱瑞照 周肃 +10 位作者 谭永杰 祁世军 高鹏 李文渊 陈秀法 王靓靓 陈正 元春华 韩九曦 王圣文 冯艳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4-563,共20页
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中国北方大陆可区分为造山带型和裂谷型两类岩石圈,其中造山带型又可区分出分别代表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物质结构的造山带型岩石圈:在从空间上,自西向东分别由以天山为代表的新生代造山带型、以额济纳旗为代... 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中国北方大陆可区分为造山带型和裂谷型两类岩石圈,其中造山带型又可区分出分别代表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物质结构的造山带型岩石圈:在从空间上,自西向东分别由以天山为代表的新生代造山带型、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造山带型、以大兴安岭为代表的燕山期造山带型和张广才岭为代表的新生代裂谷型岩石圈组成,反映了古生代形成的中亚造山带在中新生代大陆动力学过程中的分异演化,导致不同类型岩石圈形成和陆壳、岩石圈地幔物质组成、结构的不均一性,以及构成大规模成矿作用大体上以E110°为界,西部主要为晚古生代,东部主要为中生代的格局。简要讨论了不同岩石圈类型的壳幔物质、结构的地质含义,以及区域找矿方向和深部找矿空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类型 深部过程 大规模成矿作用 区域找矿方向和深部找矿空间 中国北方大陆及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地区果子沟南华系塔里萨依组冰碛岩顶部花岗斑岩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高维 张传恒 李永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504,共10页
西天山东北段伊犁地区的果子沟—科古琴剖面发育了新元古代3套冰碛岩,自下而上为库鲁铁列克提组(下冰碛岩)、别西巴斯套组(中冰碛岩)和塔里萨依组(上冰碛岩)。前人研究认为塔里萨依组冰碛岩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汉格尔乔克组对比。本文报... 西天山东北段伊犁地区的果子沟—科古琴剖面发育了新元古代3套冰碛岩,自下而上为库鲁铁列克提组(下冰碛岩)、别西巴斯套组(中冰碛岩)和塔里萨依组(上冰碛岩)。前人研究认为塔里萨依组冰碛岩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汉格尔乔克组对比。本文报道了侵入于塔里萨依组顶部的花岗斑岩中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为(642±5)M a,应代表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尽管该年龄为花岗斑岩侵位年龄,但可限定果子沟剖面塔里萨依组冰碛岩的沉积上限。由于区内有库鲁铁列克提组(下冰碛岩)和别西巴斯套组(中冰碛岩),可分别对比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贝义西组和阿勒通沟组冰碛岩,故推测塔里萨依组冰碛岩应与特瑞艾肯组冰碛岩对比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与库鲁克塔格地区汉格尔乔克冰碛岩对比。所以,本文为西天山果子沟剖面新元古代冰期地层的时代划分及其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对比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果子沟 南华系 冰碛岩 SHRIMP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邻区新生代以来的一种构造形式:右旋运动及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邱瑞照 严光生 +11 位作者 谭永杰 李文渊 祁世军 高鹏 周肃 陈秀法 王靓靓 陈正 元春华 韩九曦 冯艳芳 孙凯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01-119,共19页
根据地貌、地震、压应力分布、地壳运动的GPS速度矢量、新生代沉积、新生代火山岩、古地磁、深部地幔结构等特征,论证中国大陆及邻区自新生代以来呈现整体右旋运动特征,动力可能源于全球旋转背景下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随着印度板块与亚... 根据地貌、地震、压应力分布、地壳运动的GPS速度矢量、新生代沉积、新生代火山岩、古地磁、深部地幔结构等特征,论证中国大陆及邻区自新生代以来呈现整体右旋运动特征,动力可能源于全球旋转背景下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随着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岩石圈加厚,以及周缘走滑断裂释放应力,导致在40Ma左右中国大陆具有明显整体右旋运动特征;随着印度板块持续向北俯冲,25Ma之后中国大陆整体进入较明显的向右旋转时期,并延续至今;简要讨论了中国大陆自新生代以来呈现的右旋运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及邻区 新生代 右旋运动特征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登红 李天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2-289,共8页
新疆三大山系均有新生代火山岩,其中南部西昆仑、阿尔金山及天山托云等地的新生代火山岩比较发育,在新疆东北部地区的阿尔泰哈拉乔拉一带也发育新生代的陆内喷发火山岩。这套火山岩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具有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特点。在地... 新疆三大山系均有新生代火山岩,其中南部西昆仑、阿尔金山及天山托云等地的新生代火山岩比较发育,在新疆东北部地区的阿尔泰哈拉乔拉一带也发育新生代的陆内喷发火山岩。这套火山岩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具有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特点。在地球化学上也具有典型热点成因洋岛玄武岩或其它地幔柱成因玄武岩的特点,如TiO2含量高大于2%、轻稀土元素和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等。表明新疆北部特别是阿尔泰造山带东部演化到新生代以后,有向裂陷拉张方向演化的趋势,标志着一个新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大陆溢流玄武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新疆 阿尔泰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