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备战铁矿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郑勇 黄文海 +3 位作者 周义 赵振刚 郭新成 陈郑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38-50,共13页
新疆备战铁矿是西天山阿吾拉勒铁铜金成矿带上重要的铁矿床之一,矿区南部出露有钾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斑岩,两者之间呈脉动侵入接触关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分析样品均属于高硅、富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 新疆备战铁矿是西天山阿吾拉勒铁铜金成矿带上重要的铁矿床之一,矿区南部出露有钾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斑岩,两者之间呈脉动侵入接触关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分析样品均属于高硅、富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明显的Ba、Sr、P、Ti负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钾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斑岩形成时代分别为(320.5±1.9)Ma和(306.8±1.6)Ma。依据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矿区出露的钾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斑岩为同源岩浆产物,可能形成于早石炭世末—晚石炭世时期的南天山洋俯冲结束向陆内碰撞造山带转换阶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地球化学 侵入岩 锆石 钾长花岗岩 钾长花岗斑岩 西天山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早古生代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玉壮 杨维文 王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57-65,共9页
南华纪-早古生代是昆仑山地区洋-陆转换阶段,区域上沿柯岗-库地-其曼于特-带扩张形成古昆仑洋盆。大规模的俯冲消减发生在奥陶纪(481~440Ma,俯冲型侵入岩发育),志留纪的造山作用结束了洋的演化历程。通过对西昆仑阿喀孜一带侵入... 南华纪-早古生代是昆仑山地区洋-陆转换阶段,区域上沿柯岗-库地-其曼于特-带扩张形成古昆仑洋盆。大规模的俯冲消减发生在奥陶纪(481~440Ma,俯冲型侵入岩发育),志留纪的造山作用结束了洋的演化历程。通过对西昆仑阿喀孜一带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研究,重塑了本区构造演化过程,将该区早古生代侵入岩细分为晚寒武世壳幔混源序列、晚奥陶世壳幔混源序列和晚志留世壳幔混源序列,从晚寒武世~晚志留世侵入岩显示以下特征:岩石铝饱和指数(A/CNK)值介于(O.86~1.23),具有由偏基性向偏酸性演化趋势;球粒标准化REE配分曲线成近平行曲线簇,稀土总量∑REE(228.96—379.39)显著增高,而OEu(0.79→0.16)降低,表明岩浆分异增大,Eu负异常明显加深,地壳成熟度提高;微量元素显示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结合侵人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该期早古生代侵入岩形成于西昆仑地块北缘古昆仑洋盆的俯冲-消减-闭合,塔里木陆块与西昆仑地块陆一陆碰撞造山阶段,为研究该区古昆仑洋消减一消亡构造演化提供了最新的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复合岩浆弧 俯冲-消减-碰撞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备战火山岩型铁矿床大哈拉军山组碳酸盐岩中铁矿体的发现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潘鸿迪 申萍 +5 位作者 李昌昊 冯浩轩 马华东 武阳 郭新成 张建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04-3124,共21页
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床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海相火山喷发-沉积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前人认为矿区铁矿体赋存在中-基性火山岩中,主要为岩浆-热液成因。本文作者对矿区进行了剖面测量和钻孔岩芯编录,发现在碳酸盐岩地层中也发育有铁... 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床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海相火山喷发-沉积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前人认为矿区铁矿体赋存在中-基性火山岩中,主要为岩浆-热液成因。本文作者对矿区进行了剖面测量和钻孔岩芯编录,发现在碳酸盐岩地层中也发育有铁矿体,该矿体由纹层状、浸染状、条带状和块状矿石组成,前三种矿石组成贫矿体,呈层状分布于碳酸盐岩中;块状矿石组成富矿体,呈脉状产出于不同围岩界面及裂隙中。对矿区的碳酸盐岩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分析,认为区内碳酸盐岩包括灰岩、硅质灰岩、白云岩、钙质白云岩和大理岩等,含矿岩石主要是白云岩。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δ^(13)C_(V-PDB)值(3.0‰~5.2‰)变化小,而氧同位素δ^(18)O_(V-PDB)值(-21.7‰~-12.3‰)变化大,与成岩作用及热液活动有关;灰岩和硅质灰岩的U/Th(<0.5)、Ni/Co(2.99~7.59)和V/Cr(1.37~2.32)比值相对较低,δCe(0.85~1.02)异常不明显,硅质灰岩中含有较高的SiO_(2)(>15%)和Al_(2)O_(3)(>3%),其中还有硅质岩夹层,指示其沉积环境为受陆源碎屑混染作用影响的酸性、氧化环境。白云岩的U/Th(>0.5)、Ni/Co(6.01~-18.36)、V/Cr(2.06~5.38)比值适中,δCe(0.83~0.98)具有负异常,岩石含有硫化物和有机质,很少有陆源碎屑混染,指示白云岩沉积环境为碱性、还原环境,利于Fe^(2+)的溶解及铁胶体沉淀成矿。矿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碳酸盐岩中的纹层状和浸染状矿石的磁铁矿分别是铁胶体后期转化和黄铁矿被交代的产物,磁铁矿具有富镁低硅的特点,为沉积成因;而条带状和块状矿石中的磁铁矿是重结晶作用和热液交代及充填作用所致,磁铁矿具有富钙和铝的特点,为热液成因。因此,备战铁矿床的碳酸盐岩中发育的铁矿体为沉积成因,有后期热液成矿作用的叠加,可归为沉积-热液叠加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白云岩 沉积环境 沉积成因铁矿 火山岩型铁矿 LA-ICP-MS 备战铁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