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萨吾尔地区晚古生代岩浆作用的时限、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42
1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4 位作者 谭绿贵 范裕 杨文平 何立新 岳书仓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25-1237,共13页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地处新疆阿勒秦地区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区内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岩浆岩,其中侵入岩年龄在328.2~290.7Ma之间,时代上属于晚石炭世至旱二叠世,哈尔加乌组、卡拉岗组火山岩年龄在296.7~280Ma之间,为早...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地处新疆阿勒秦地区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区内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岩浆岩,其中侵入岩年龄在328.2~290.7Ma之间,时代上属于晚石炭世至旱二叠世,哈尔加乌组、卡拉岗组火山岩年龄在296.7~280Ma之间,为早二叠世火山活动产物。区内侵入岩由早到晚(森塔斯岩体、沃肯萨拉岩体→塔斯特岩体→喀尔交岩体→阔依塔斯岩体、恰其海岩体)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演化特征。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具有弱双峰式特征,卡拉岗组火山岩具有典型的双峰式特征,均形成于拉张的构造背景。基于萨吾尔地区晚古生代岩浆岩的时间框架、地球化学演化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我们认为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萨吾尔地区处于后碰撞构造背景,并逐渐由挤压-拉张过渡阶段演化到拉张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后碰撞 萨吾尔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塔斯特岩体锆石LA-ICPMS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43
2
作者 范裕 周涛发 +5 位作者 袁峰 谭绿贵 David COOKE Sebastien MEFFRE 杨文平 何立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01-1908,共8页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酸性侵入岩在区内较发育,其研究对于准噶尔地区后碰撞构造-岩浆演化时限的厘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塔斯特岩体是萨吾尔地区重要的复式花岗岩体,与区内铜、金矿化关系密切...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酸性侵入岩在区内较发育,其研究对于准噶尔地区后碰撞构造-岩浆演化时限的厘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塔斯特岩体是萨吾尔地区重要的复式花岗岩体,与区内铜、金矿化关系密切。塔斯特岩体锆石 LA—ICPMS 年龄为337±4Ma(1σ),形成于早石炭世。结合已有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这一年龄显示西准噶尔地区在早石炭世已处于后碰撞环境。本文获得的塔斯特岩体成岩年龄是目前在准噶尔地区获得的最老的后碰撞花岗岩锆石 U—Pb 年龄之一,为准噶尔地区后碰撞构造-岩浆演化时限的厘定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塔斯特岩体 LA-ICPMS 后碰撞 萨吾尔 准噶尔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萨吾尔地区两类花岗岩Nd、Sr、Pb、O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袁峰 周涛发 +4 位作者 杨文平 何立新 范裕 谭绿贵 岳书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4-272,共9页
新疆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森塔斯岩体和沃肯萨拉岩体为I型花岗岩,侵入于早石炭世末,具有偏碱性特点,形成于后碰撞阶段的伸展期或挤压—伸展转变期;阔依塔斯岩体和恰其海岩体为A2型花岗岩,侵入于早二叠世初,形成于后碰撞阶段伸展期张性构... 新疆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森塔斯岩体和沃肯萨拉岩体为I型花岗岩,侵入于早石炭世末,具有偏碱性特点,形成于后碰撞阶段的伸展期或挤压—伸展转变期;阔依塔斯岩体和恰其海岩体为A2型花岗岩,侵入于早二叠世初,形成于后碰撞阶段伸展期张性构造环境中。I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的Nd、Sr、Pb同位素特征相似,显示出幔源特征,它们是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两类花岗岩在O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I型花岗岩(森塔斯岩体和沃肯萨拉岩体)以及A型花岗岩(阔依塔斯岩体和恰其海岩体)的发育,进一步证实了晚古生代区内地壳的垂向增生作用。对比研究表明,可以将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的A型花岗岩归入东准噶尔乌伦古富碱火成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同位素 后碰撞 萨吾尔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后碰撞岩浆作用时限研究
4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5 位作者 范裕 谭绿贵 David Cooke Sebastien Melfre 杨文平 何立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87-188,共2页
  后碰撞岩浆活动是包括新疆北部地区在内的中亚造山带古生代陆壳增生的重要原因,并对后碰撞成矿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王京彬等,2006;Chen等,2005,Sengor等,1993;Jahn等,2000),因此,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时限对新疆北部地区后碰撞构造-成矿...   后碰撞岩浆活动是包括新疆北部地区在内的中亚造山带古生代陆壳增生的重要原因,并对后碰撞成矿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王京彬等,2006;Chen等,2005,Sengor等,1993;Jahn等,2000),因此,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时限对新疆北部地区后碰撞构造-成矿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一准噶尔板块北缘(何国琦等,1995),区内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岩浆岩.本文将讨论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后碰撞岩浆作用的时限.……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Ⅰ型花岗岩同位素精确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64
5
作者 袁峰 周涛发 +4 位作者 谭绿贵 范裕 杨文平 何立新 岳书仓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38-1248,共11页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区内酸性侵入岩较发育,森塔斯岩体中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28.2±5.7Ma(1σ),沃肯萨拉岩体中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23.8±6.2Ma(1...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区内酸性侵入岩较发育,森塔斯岩体中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28.2±5.7Ma(1σ),沃肯萨拉岩体中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23.8±6.2Ma(1σ),塔斯特岩体二长花岗岩全岩^(40)Ar/^(39)Ar年龄为313.6±3.2Ma(1σ),形成于早石炭世晚期。各岩体均具有Ⅰ型花岗岩特征,岩石偏碱性,Nd、Sr、Pb同位素显示出其幔源特征,具正常O同位素组成。森塔斯岩体、沃肯萨拉岩体和塔斯特岩体属于后碰撞花岗岩,其形成表明早石炭世晚期萨吾尔地区乃至西准噶尔地区已处于后碰撞构造环境,它们可能是后碰撞阶段挤压-伸展转变期的产物。森塔斯岩体、沃肯萨拉岩体和塔斯特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准噶尔地区已知的Ⅰ型花岗岩(成岩年龄为300Ma左右)相似,但其发育显示准噶尔地区后碰撞Ⅰ型花岗岩的形成应始于早石炭世晚期。研究区早石炭世晚期后碰撞Ⅰ型花岗岩的确定为区域晚古生代地壳的垂向增生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 SHRIMP年龄 ^40Ar/^30Ar测年 后碰撞 萨吾尔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二叠纪火山活动规律 被引量:26
6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4 位作者 杨文平 何立新 谭绿贵 范裕 岳书仓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53-558,共6页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位于新疆阿勒泰的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区内泥盆纪—二叠纪均有火山活动,其中二叠纪火山作用尤为强烈。二叠纪火山岩地层包括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哈尔加乌组为一套陆相中基性-中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卡拉岗... 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区位于新疆阿勒泰的吉木乃县及塔城地区和丰县。区内泥盆纪—二叠纪均有火山活动,其中二叠纪火山作用尤为强烈。二叠纪火山岩地层包括哈尔加乌组和卡拉岗组,哈尔加乌组为一套陆相中基性-中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卡拉岗组为一套陆相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哈尔加乌—卡拉岗旋回火山岩主要岩性包括橄榄玄武岩、玄武岩、粗玄岩、安山岩、粗安岩、流纹岩、火山碎屑岩等。根据火山岩地层综合剖面以及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相学特征,萨吾尔地区二叠纪火山活动由早至晚可分为5个阶段:中性喷发阶段、间歇性基性喷发阶段、酸性爆发及喷溢阶段、小规模中性间歇性爆发及喷溢阶段、基性喷发阶段;火山岩为陆相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特征,形成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火山作用 二叠纪 萨吾尔 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