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前震旦纪地层划分及地壳演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贺高品 李应易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8年第1期9-18,共10页
根据变质地质学的观点,新疆的前震旦纪地层可划分为太古界、下元古界和中一上无古界,它们在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变质作用类型及形成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同时表明古西北陆台具有与古华北陆台完全不同的地质发展历史。
关键词 前震旦纪 地壳演化 变质地质学 变质作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古生代地壳演化及成矿系列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德权 唐延龄 周汝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7-314,共8页
何国琦(1989)将裴伟的洋壳—过渡壳—陆壳三阶段模式发展为古生代地壳演化的老陆壳—拉张型过渡壳—洋壳—汇聚型过渡壳—新陆壳五阶段模式。结合新疆北部地壳演化叙述了五阶段的特征及新疆北部各构造带在古生代的演化史及其成矿系列。
关键词 古生代 地壳 演化 成矿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雅满苏组层控型铁矿的地质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丁天府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0年第3期269-272,共4页
新疆觉罗塔格地区铁矿资源十分丰富。铁矿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雅满苏组,该组由中酸性—基性熔岩、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类组成。铁矿主要发育在雅满苏组上部的蚀变安山凝灰岩中,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其铁质来源与中... 新疆觉罗塔格地区铁矿资源十分丰富。铁矿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雅满苏组,该组由中酸性—基性熔岩、火山碎屑岩、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类组成。铁矿主要发育在雅满苏组上部的蚀变安山凝灰岩中,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其铁质来源与中性火山喷发岩的沉积作用,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从各矿区存在强烈热液交代蚀现象,说明成矿后期的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对铁矿床品位变富。规模变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类铁矿床应属于沉积—改造型的层控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满苏组 层控 矿床 铁矿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区域地质基本特征概述
4
作者 张志德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0年第2期112-125,共14页
本文对新疆全区的地层、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区域构造的基本特征及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近十多年来取得主要新进展如下:中晚元古界建立了五个叠层石组合,震旦系中确定了三个冰期的存在,寒武系划分出13个三叶虫带,奥陶系有7... 本文对新疆全区的地层、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区域构造的基本特征及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近十多年来取得主要新进展如下:中晚元古界建立了五个叠层石组合,震旦系中确定了三个冰期的存在,寒武系划分出13个三叶虫带,奥陶系有7个笔石带.喀喇昆仑山区新发现稳定型长城系相地台型早古生代沉积,其北坡发现早二叠世冷水动物群及冈瓦纳相沉积;区内火山岩十分发育,岩石类型复杂,提出太古代—元古代,二叠纪火山岩属双峰式,古生代火山岩为岛弧型;多时代侵入岩均有出露,已划分出七个岩石演化系列,并查明24条蛇录岩带,它与造山花岗岩链成对出现;本区构造单元以塔里木地台为界作了重新划分,北部为天山—兴安褶皱区(包括阿尔泰、准噶尔—北天山、天山褶皱系),南部是昆仑—秦岭褶皱区(含东、西昆仑褶皱系)及滇藏褶皱区(包括松潘—甘孜褶皱系、喀喇昆仑褶皱系和冈底斯褶皱系)。地壳演化的特点是,以多施迥拉张—闭合及“×”剪切作用的控制,形成了今日条块嵌合的菱形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地质学 新疆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袖珍计算器计算岩层真厚度 被引量:7
5
作者 漆树基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1年第2期188-192,F003,共6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岩层真厚度计算公式,在袖珍计算器中进行计算程序编排的方法。并针对实测剖面中遇到的各种具体情况下,如何按分层计算真厚度举出一些实例。同时,对影响真厚度计算结果的各种因素,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岩层 厚度 计算 计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