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研究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合木提 常青 +1 位作者 李新 吾守巴特 《中国健康教育》 1997年第7期32-33,共2页
作者应用专题小组讨论及访谈法首次在新疆进行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乡镇居民对碘缺乏及其危害认识肤浅,经济困难及传统习惯仍是许多群众吃土盐和阻碍普及使用加碘盐的主要原因,多途径补碘有发展前景,电视节目和... 作者应用专题小组讨论及访谈法首次在新疆进行防治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乡镇居民对碘缺乏及其危害认识肤浅,经济困难及传统习惯仍是许多群众吃土盐和阻碍普及使用加碘盐的主要原因,多途径补碘有发展前景,电视节目和宣传画最受乡镇居民欢迎,开发领导层抓防治是目前控制碘缺乏危害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碘缺乏病 乡镇居民 多途径 首次 补碘 加碘盐 初探 宣传画 普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犬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阎守敦 徐敏 +6 位作者 何倩倪 金根源 尚德秋 李元凯 李兰玉 蒋凤祥 陈彪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0-43,共4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养狗数量较多,开展犬种布鲁氏菌病的调查对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人民身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于1979~1988年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犬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7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新疆细毛羊孕母羊预防羔羊腹泻研究
3
作者 冯娜娜 吕军 黄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3-44,共2页
用MM-7基因工程疫苗接种产前新疆细毛羊孕母羊,通过初乳被动免疫羔羊。结果表明,MM-7基因工程疫苗可显著提高新疆细毛羊孕母羊血清抗体IgG水平,使羔羊发病率由未免疫的49.3%下降至9.3%(p<0.005),死亡... 用MM-7基因工程疫苗接种产前新疆细毛羊孕母羊,通过初乳被动免疫羔羊。结果表明,MM-7基因工程疫苗可显著提高新疆细毛羊孕母羊血清抗体IgG水平,使羔羊发病率由未免疫的49.3%下降至9.3%(p<0.005),死亡率由未免疫的56.4%下降至3.3%(P<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疫苗 新疆细毛羊 孕母羊 腹泻 羔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蜱螨虻研究概况及其对人畜的危害简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史丕裕 阎晶华 +3 位作者 向超群 周新荣 金根源 程凤清 《新疆畜牧业》 1992年第2期14-15,共2页
自本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科研及旅游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十年,国际间的交流不断扩大,虫媒疾病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虫媒病毒已达487种。与我国接壤的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已报告的就有140多种虫媒病毒。如细菌,立克次体就更多。 虫媒病... 自本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科研及旅游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十年,国际间的交流不断扩大,虫媒疾病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虫媒病毒已达487种。与我国接壤的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已报告的就有140多种虫媒病毒。如细菌,立克次体就更多。 虫媒病主要是双翅目吸血昆虫为传播媒介。新疆地域辽阔、面积约占全国1/6,且地形复杂,地貌不一、动植物种类较多,生态环境多样。本文仅对我区蜱,螨、虻研究概况及其对人畜的危害作简述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蜱螨虻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5
作者 史丕裕 金根源 滕德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2期49-50,共2页
新疆是布鲁氏菌病严重流行区,新疆对此病的流行病学、菌属分种(型)、疫苗预防、诊断技术、临床治疗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80年代以来此病在新疆的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防治 研究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弓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6
作者 金根源 史丕裕 吴健校 《新疆畜牧业》 1991年第3期21-25,共5页
本文报道了作者于1985~1990年间,对新疆11个地(州、市)及部分兵团垦区中的30个县,市和14个团(场)弓形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检测了7564人份血清,阳性数423份,平均阳性率为5.59%(2.21~18.34%):各类动物(包括某些野生动物及... 本文报道了作者于1985~1990年间,对新疆11个地(州、市)及部分兵团垦区中的30个县,市和14个团(场)弓形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检测了7564人份血清,阳性数423份,平均阳性率为5.59%(2.21~18.34%):各类动物(包括某些野生动物及啮齿类等)血清13229份,阳性数811份,平均阳性率为6.13%(0~9.09%)。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群其感染率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及不同种类的动物其感染率也有一定差异。对有较高滴度的人和动物的血清进行了病原分离但未检出弓形体。而在用无名高热大批死亡的猪脏器接种小白鼠经传两代后,于肠膜粘液涂片中观察到典型新月型,边缘清楚、核明显的滋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弓形体病 流行病学 疫情调查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西部藏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Ⅰ.囊型包虫病与泡型包虫病人群感染特点与分布趋势 被引量:36
7
作者 邱加闽 刘凤洁 +5 位作者 Schantz Peter Akira Ito Carol Delker 何金戈 张奕 陈兴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7-80,共4页
本文报告四川西部藏区两型包虫病(Hydatidosis,HD)人群感染特点与分布趋势。在石渠县与甘孜县的8个调查点,采用以B超与X光检查为主,辅以Dot-ELISA与Eml8blot血清学试验的方法对3999人的检查结果,人群平均感染率4.03%。其中细... 本文报告四川西部藏区两型包虫病(Hydatidosis,HD)人群感染特点与分布趋势。在石渠县与甘孜县的8个调查点,采用以B超与X光检查为主,辅以Dot-ELISA与Eml8blot血清学试验的方法对3999人的检查结果,人群平均感染率4.03%。其中细粒棘蚴病(CysticEchinococcosis,CE)2.13%,泡球蚴病(AlveolarEchinococcossi,AE)1.90%。女性感染率略高于男性,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年龄分布显示中老年是高发人群。CE患者平均年龄38.8岁,AE为45.6岁。在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纯牧业乡的病情尤为严重,牧区>城区>农区的这种趋势极为明显。职业分布显示牧民是高危人群,HD感染率达7.01%—13.53%。AE患者亦以牧民最多,石渠县与甘孜县牧民AE感染率分别达6.06%、4.46%。此外,人群中文盲及受教育程度低者患者较多,随着文化水平提高人群感染率逐渐降低的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率 分布趋势 包虫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西部藏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Ⅱ.牲畜及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42
8
作者 何金戈 邱加闽 +5 位作者 刘凤洁 陈兴旺 刘大伦 陈卫东 张奕 Schantz Peter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 明确四川西部地区石渠县、甘孜县牲畜和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 (Hydatidosis,HD)的感染状况 ,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基线调查。方法 采取捕杀、剖检、作病理切片等。结果 检查牦牛 42 9头 ,其中 2 19头感染细粒棘球蚴 (Cysticec... 目的 明确四川西部地区石渠县、甘孜县牲畜和野生动物两型包虫病 (Hydatidosis,HD)的感染状况 ,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做好基线调查。方法 采取捕杀、剖检、作病理切片等。结果 检查牦牛 42 9头 ,其中 2 19头感染细粒棘球蚴 (Cysticechinococcus,Ce)感染率为 5 0 8% ,3头感染多房棘球蚴 (Alveolarechinococcus,Ae)感染率为 0 7%。在啮齿类动物中 ,黑唇鼠兔 (Ochotonacurzoniae)Ae感染率为 5 6 % (13/2 33) ,灰尾兔 (Lepusoiostolus)Ae感染率为 7 1% (1/14) ,松田鼠 (PitymysireneThomas)Ae感染率为 2 5 % (3/12 ) 检查小家鼠 (Musmusculus) 70只未发现感染。终末宿主调查中 ,犬体内发现两种棘球绦虫感染 ,其中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granulosus,Eg)感染率为 13 2 % (7/16 ) ;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Em)感染率 16 98% (9/16 ) ,未发现混合感染犬。藏狐 (Vulpesferrilata)的Em感染率为 44 4%(76 /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泡球蚴病 中间宿主 终末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剂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焦伟 柴君杰 +6 位作者 吴树春 伊斯拉音.乌斯曼 王鸣杰 尤纪青 付承 瞿群 张文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3,共3页
家犬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剂的剂量与驱虫效果相关。用50mg/kg剂量在埋植后4个月以细粒棘粒蚴原头节进行攻击可保护家犬不受感染。3只家犬埋植剂量为36.36、4444和66.66mg/kg吡喹酮,3个月药物释放率各为76.7%、65.8%和56.1%。血... 家犬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剂的剂量与驱虫效果相关。用50mg/kg剂量在埋植后4个月以细粒棘粒蚴原头节进行攻击可保护家犬不受感染。3只家犬埋植剂量为36.36、4444和66.66mg/kg吡喹酮,3个月药物释放率各为76.7%、65.8%和56.1%。血液吡喹酮浓度在埋植后10天至3个月维持在0.8974~3.6849μg/ml之间。50mg/kg吡喹酮剂量对植药犬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缓释剂 细粒棘球绦虫 皮下埋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西部藏区包虫病流行病学研究Ⅲ.两型包虫病B超图像分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奕 邱加闽 +3 位作者 何金戈 陈兴旺 刘凤洁 Schantz Peter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四川藏区包虫病的调查 ,分析B超图像特征及其在两型包虫病诊断学上的意义。方法 以便携式B超诊断仪对随机抽样的 3 999人进行腹部实质性脏器B超检查并按照国际分类标准进行超声图像分型。结果 超声检查异常 15 6人 ,根据... 目的 通过对四川藏区包虫病的调查 ,分析B超图像特征及其在两型包虫病诊断学上的意义。方法 以便携式B超诊断仪对随机抽样的 3 999人进行腹部实质性脏器B超检查并按照国际分类标准进行超声图像分型。结果 超声检查异常 15 6人 ,根据图象判断细粒棘球蚴病 (CysticHydatidDiseasesCHD)患者 76人 (1.9% ) ,泡球蚴病 (AlveolarHydatidDisease,AHD)患者 76人 (1.9% )。结论 CHD中Ⅱ、Ⅲ、Ⅳ及AHD包块中心液化坏死的“熔岩”征图像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 ,但两型包虫病早期诊断仅仅依赖超声图像无法判断 ,需结合血清学等检测手段方可确诊。超声图像国际分类标准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B超 国际分类标准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富碘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明 李兢 +2 位作者 况玲 赵河清 李生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3-16,共4页
金针菇富磺特性的研究表明,金针菇耐碘力较强,富碘性能优良。
关键词 金针菇 富碘 子实体 菌丝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弓形虫病1996~2000年监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星 庞秀惠 +6 位作者 颉海霞 王小燕 李睿 赵华竹 高如昌 李定一 王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弓形虫病 监测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绵羊传染性附睾炎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高轩 张银国 +1 位作者 刘志文 缪礼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对新疆生产兵团所在13个地区澳美、中美或中美新疆军垦型羊进行B.ovis感染情况的临床和血清学调查。结果种公羊感染率为23.4%,临床病变出现率为14.67%,周岁公羊感染率为9.16%。经产母羊为7.73%,空怀母... 对新疆生产兵团所在13个地区澳美、中美或中美新疆军垦型羊进行B.ovis感染情况的临床和血清学调查。结果种公羊感染率为23.4%,临床病变出现率为14.67%,周岁公羊感染率为9.16%。经产母羊为7.73%,空怀母羊为20.47%,周岁母羊为0.59%感染率与绵羊性别、年龄和饲养方式有关,上述地区S型布病感染率为4.4%,因此对绵羊种布病的危害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绵羊 传染性附睾炎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仓鼠实验动物化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廖力夫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83-185,共3页
对封闭群灰仓鼠按实验动物标准的要求进行系列实验动物化研究 ,简述了该鼠饲养繁殖条件 ,繁殖及主要脏器系数特征 ,生长发育 ,血常规和血液生化值特点 ,基础代谢特点及体温调节 ,冬眠特性和生化遗传检测测定 (近交系 )等。并就灰仓鼠在... 对封闭群灰仓鼠按实验动物标准的要求进行系列实验动物化研究 ,简述了该鼠饲养繁殖条件 ,繁殖及主要脏器系数特征 ,生长发育 ,血常规和血液生化值特点 ,基础代谢特点及体温调节 ,冬眠特性和生化遗传检测测定 (近交系 )等。并就灰仓鼠在鼠疫 ,包虫病 ,耐饥耐渴 ,抗凝血剂和雄性不育剂 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仓鼠 实验动物化 生化遗传 鼠疫 包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仓鼠的室内繁殖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廖力夫 黎唯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3-35,共3页
根据实验室饲养的灰仓鼠资料和观察对该鼠的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鼠的好斗习性经过5年驯养已较温顺。性成熟为50d,动情周期4~4.5d,交配高峰在晚上23.00点至次日1.00点,妊娠周期19d(16~21),平均产仔间隔39.25d.窝仔... 根据实验室饲养的灰仓鼠资料和观察对该鼠的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鼠的好斗习性经过5年驯养已较温顺。性成熟为50d,动情周期4~4.5d,交配高峰在晚上23.00点至次日1.00点,妊娠周期19d(16~21),平均产仔间隔39.25d.窝仔数4.59只/窝(1~10),离乳成活率64.5%,雌雄性比0.883(242/274),并就以上三个指标在不同季节、不同胎次和不同繁殖代数进行了比较。雌体繁殖高峰3~12月,雌、雄体最长繁殖年限分别1.5和2.0年,寿命2.5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 产仔间隔 离乳 窝仔数 胎次 年限 性成熟 仓鼠 观察 实验室饲养
全文增补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兽衣原体感染调查及病原体分离报告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根源 黄星 +5 位作者 赵华竹 任德坤 王忠 闫守敦 史丕裕 封嵩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8-40,共3页
衣原体属中的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疾病只限于人和人的接触传染。而鹦鹉热衣原体则是人兽共患病,禽、兽得病后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人。新疆是我国重要畜牧业基地,牲畜数量多,分市广。农区和城镇部分人群除饲养自留畜外还爱好饲养家禽及鸽... 衣原体属中的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疾病只限于人和人的接触传染。而鹦鹉热衣原体则是人兽共患病,禽、兽得病后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人。新疆是我国重要畜牧业基地,牲畜数量多,分市广。农区和城镇部分人群除饲养自留畜外还爱好饲养家禽及鸽子。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衣原体属疾病 调查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及不同职业人群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的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根源 史丕格 +3 位作者 杨忠礼 黄星 任德坤 赵华竹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5-46,共2页
为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弓形虫感染情况,我们使用PPA-ELISA法检测新疆20~40岁年龄组的三个少数民族及不同职业人群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的分布情况,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我们以随机抽样法检查了新疆20~40岁年龄组... 为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弓形虫感染情况,我们使用PPA-ELISA法检测新疆20~40岁年龄组的三个少数民族及不同职业人群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的分布情况,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我们以随机抽样法检查了新疆20~40岁年龄组的哈萨克、维吾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循环抗原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动物布鲁氏菌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根源 史丕裕 +3 位作者 李全 张平 徐兵 封嵩年 《新疆畜牧业》 1991年第2期43-44,共2页
近年来认为布病是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范畴已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野生动物在布鲁氏菌的保存及疾病的传播上都有一定作用。新疆地域辽阔,有复杂的地理景观及微小气候,存在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探讨其在布病传播上的意义,对了解新疆布... 近年来认为布病是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范畴已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野生动物在布鲁氏菌的保存及疾病的传播上都有一定作用。新疆地域辽阔,有复杂的地理景观及微小气候,存在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探讨其在布病传播上的意义,对了解新疆布病保存的机理及疫情变化也有参考价值。为此,我们从1979—1986年对新疆5个地(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布鲁氏菌病 感染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两县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
19
作者 李生团 克里木.艾买提 +3 位作者 于会洲 玉山 艾海提肉孜 卡尔曼 《中国健康教育》 1997年第3期17-18,共2页
新疆两县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830002)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李生团克里木·艾买提①于会洲②玉山③艾海提肉孜④卡尔曼⑤我国是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国家。新疆的南部地区如拜城、莎车县为高发病区,文化、经济相... 新疆两县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830002)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李生团克里木·艾买提①于会洲②玉山③艾海提肉孜④卡尔曼⑤我国是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国家。新疆的南部地区如拜城、莎车县为高发病区,文化、经济相对落后。除环境缺碘外,人群自我保健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病 健康教育 现状调查 认知率 食用碘盐 文化程度 新疆 拜城县 教育现状 地方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旱獭感染HBV的传代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素元 黄星 +1 位作者 邹林樾 廖立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研究灰旱獭感染HBV的传代实验。方法 对人工饲养两个月后的健康、HBV本底阴性的灰旱獭 ,接种含HBV DNA的人血清 ,接种后 1~ 4周 (每周 ) ,2~ 8个月 (每月 )查HBV M—ELISA法 ,HBV DNA—PCR ELISA ,ALT AST检测同步取肝组织做... 目的 研究灰旱獭感染HBV的传代实验。方法 对人工饲养两个月后的健康、HBV本底阴性的灰旱獭 ,接种含HBV DNA的人血清 ,接种后 1~ 4周 (每周 ) ,2~ 8个月 (每月 )查HBV M—ELISA法 ,HBV DNA—PCR ELISA ,ALT AST检测同步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用产生应答的阳性血清同法依次进行第二代、第三代实验。结果第一、二代血清和肝组织炎症反应均为阳性 ,第三代血清无应答 ,但肝组织呈现炎症反应。结论 初步证实灰旱对HBV攻毒、传代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旱獭 感染 HBV 传代 人血清 肝组织 乙型肝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