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1 Ser31Arg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安强 潘晓琳 +4 位作者 郑兴征 付锦艳 郑莉莉 梁伟华 陶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探讨p21WAF1/CIP1基因第31位密码子多态性(p21Ser31Arg)与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100例维族宫颈癌及100例维族正常宫颈组织中p21Ser31Arg的分布,分... 目的:探讨p21WAF1/CIP1基因第31位密码子多态性(p21Ser31Arg)与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100例维族宫颈癌及100例维族正常宫颈组织中p21Ser31Arg的分布,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宫颈癌组中p21Ser31Arg三种基因型检出率分别为Arg/Arg13.0%、Ser/Ser38.0%、Arg/Ser49.0%。对照组中三种基因型检出率分别为Arg/Arg10.0%、Ser/Ser39.0%、Arg/Ser51.0%,两组基因型构成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χ2=0.444,P>0.05)。2)p21Ser31Arg多态性在中分化和低分化鳞癌组之间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χ2=6.560,P=0.038)。3)p21Ser31Arg多态性与年龄分组无相关性(χ2=0.341,P>0.05)。结论:p21Ser31Arg多态性可能与维族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但多因素分层分析显示不同的基因型可能与宫颈癌不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但与年龄分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WAF1/CIP1 多态性 宫颈癌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西肉瘤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淑霞 杨磊 +8 位作者 秦江梅 李锋 芮东升 张万江 谢建新 普雄明 黄瑾 谭晓华 惠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探讨与卡波西肉瘤有关系的各种危险因素。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按性别、年龄、民族、地区 1∶4配对原则 ,选择 1 8例病例和 6 6例对照 ,采用单因素的 χ2 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与卡波西肉瘤关系的单因素 χ2 检验结果均为P <0... 探讨与卡波西肉瘤有关系的各种危险因素。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按性别、年龄、民族、地区 1∶4配对原则 ,选择 1 8例病例和 6 6例对照 ,采用单因素的 χ2 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与卡波西肉瘤关系的单因素 χ2 检验结果均为P <0 .1。调查的各因素与卡波西肉瘤的发病未发现有关联。调查发现新疆卡波西肉瘤发病主要是民族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肉瘤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感染p53及MDM2蛋白表达在宫颈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兴征 杨安强 +4 位作者 潘晓琳 郑莉莉 李洪安 李锋 陆天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检测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宫颈癌中HPV16感染、p53和MDM2蛋白表达情况,探讨三者在宫颈癌致癌机制中的相互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半巢式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9例宫颈鳞癌(实验组)、4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HPV16DNA和p53、MDM2... 目的:检测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宫颈癌中HPV16感染、p53和MDM2蛋白表达情况,探讨三者在宫颈癌致癌机制中的相互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半巢式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9例宫颈鳞癌(实验组)、4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中HPV16DNA和p53、MDM2蛋白表达。结果:1)实验组中HPV16DNA检出率为81.0%(64/79),高于对照组7.5%(3/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8.328,P=0.000)。2)实验组中p53蛋白表达率为68.4%(54/79),高于对照组12.5%(5/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3.140,P=0.000)。3)实验组中MDM2蛋白表达率为39.2%(31/79),高于对照组10.0%(4/40),差异有显著性(χ2=10.936,P=0.001)。结论:对HPV感染和p53、MDM2蛋白表达关系的分析显示,在大多数HPV阳性的宫颈癌中p53和MDM2蛋白表达一致,其相互作用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HPV阴性的宫颈癌中,可能主要由MDM2基因通过p53依赖和p53非依赖两条途径发挥致癌作用。另外,HPV、p53和MDM2也可能各自具有独立的致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P53 MDM2 HPV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任雪艳 陈创夫 +1 位作者 孔庆军 包慧芳 《草食家畜》 2004年第4期24-26,共3页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疫苗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本文概述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概括了目前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主要方法及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的主要优点。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植物疫苗表达量的策略,并对其应用前...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疫苗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本文概述了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概括了目前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主要方法及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基因工程疫苗的主要优点。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植物疫苗表达量的策略,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疫苗 研究进展 基因工程疫苗 疫苗研究 表达量 优点 方法 利用 生产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卡波氏肉瘤16例血清IL-6、VEGF、TNF-α和IFN-γ的检测分析
5
作者 李冬妹 杨磊 +8 位作者 谭晓华 李锋 秦江梅 郭淑霞 谢建新 张万江 黄瑾 普雄民 芮东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487-489,共3页
采用ELISA(enzyme linkedimmunoadsordentassay)法检测16例新疆经典型卡波氏肉瘤(Kaposi'ssarcoma,KS)及64例正常对照的血清中IL 6、VEGF、TNF α和IFN γ血清浓度。探究了经典型卡波氏肉瘤发病机制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 采用ELISA(enzyme linkedimmunoadsordentassay)法检测16例新疆经典型卡波氏肉瘤(Kaposi'ssarcoma,KS)及64例正常对照的血清中IL 6、VEGF、TNF α和IFN γ血清浓度。探究了经典型卡波氏肉瘤发病机制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6,IL 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 α)、干扰素γ(interferon,IFN γ)紊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血清IL 6、VEGF和TNF α在KS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40、0.002和0.043)。IFN γ在KS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值为0.067。这说明,血清IL 6、VEGF、TNF α的紊乱与经典型KS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氏肉瘤 发病机制 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影响
6
作者 晋金兰 司军强 马克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调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超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舒张,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去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各种不同因素刺激平滑肌细胞和(或...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膜电位对冠状动脉血管紧张性的调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超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舒张,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的去极化可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各种不同因素刺激平滑肌细胞和(或)内皮细胞可使它们产生超极化或去极化的反应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舒张或收缩。掌握这一机制可以在临床治疗当中很好的控制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超极化 去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