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外贸易对新疆经济影响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施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4期23-24,55,共3页
新疆作为中国西部边陲的桥头堡,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新疆产业结构链的重新调整,在分析新疆的对外贸易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的同时,提出了更好地发展新疆进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碳排放、经济增长与福利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邓小乐 孙慧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39,55,共7页
对1995--2012年中国30省份的人均CO2排放、人均GDP与人文发展指数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对30省份的平稳面板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福利均为碳排放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和福利之间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 对1995--2012年中国30省份的人均CO2排放、人均GDP与人文发展指数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对30省份的平稳面板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福利均为碳排放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和福利之间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资源型省份在取得与非资源型省份同样的经济增长时,将比非资源型省份产生较多的碳排放,同时资源型省份在取得福利水平提高时碳排放有同向变动趋势,而非资源型省份的福利水平与碳排放呈反向变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福利 资源型省份 非资源型省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碳生产率与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小乐 孙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1,共9页
本文对1995~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碳生产率、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GDP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平稳面板数据进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生产率与能源消费之间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 本文对1995~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碳生产率、人均能源消费与人均GDP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平稳面板数据进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生产率与能源消费之间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碳生产率的单向Granger原因。当每多消费一单位的能源,对非资源型省份碳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将比资源型省份大,即非资源型省份碳生产率下降的水平比资源型省份下降的要多,同时非资源型省份经济增长带来的碳生产率水平上升幅度要大于资源型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生产率 经济增长 资源型省份 非资源型省份 HAUSMAN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物流配送中心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姜萍 《福建茶叶》 2018年第8期63-63,共1页
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使得物流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与完善。对于茶叶行业而言,茶企之间在物流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明显。茶叶的生产、电销渠道、信息采集以及茶企运营管理等环节在不同程度上与茶叶物流配送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密切的关... 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使得物流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与完善。对于茶叶行业而言,茶企之间在物流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明显。茶叶的生产、电销渠道、信息采集以及茶企运营管理等环节在不同程度上与茶叶物流配送的质量和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传统型茶企而言,采用先进的物流配送管理手段与技术是促进茶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茶企物流投资最核心的部分在于茶叶物流配送中心,因此,本文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先介绍了茶叶物流配送中心的含义和特征,然后分别从茶叶市场需求、茶叶库存管理这两个角度来探讨了茶叶物流配送中心的经济性,最后对茶叶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提出补充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物流 配送中心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整与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施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0期8-9,共2页
在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切实理顺体制保障和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保证农民收入。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体制制约 金融资金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IRPAT模型的西北五省区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 被引量:57
6
作者 邓小乐 孙慧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41,共6页
利用STIRPAT模型对未来西北五省区碳排放峰值进行了预测。首先,对西北五省区199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得出西北五省区碳排放总体趋势;其次,对西北五省区碳排放峰值的出现时间与峰值额进行预测;最后,计算了西北五省区财富生态... 利用STIRPAT模型对未来西北五省区碳排放峰值进行了预测。首先,对西北五省区199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得出西北五省区碳排放总体趋势;其次,对西北五省区碳排放峰值的出现时间与峰值额进行预测;最后,计算了西北五省区财富生态弹性。研究发现:技术与财富对峰值的影响较为重要。若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能同步增长,则不能在2030年内出现峰值。若碳排放强度降低速度相比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为快,则能推动碳排放提前达峰。同时现阶段的财富生态弹性富有弹性,可通过增加人均GDP使碳排放峰值提前。因此可以在西北五省区经济增长下,保持碳排放强度合理下降,西北五省区将能在2030年之前达峰,达峰时间为2020~2025年。这意味着西北五省区经济增长速度将高于全国水平,而碳排放强度的下降速度要高于全国水平,因此,保持碳排放强度的不断下降对西北五省区尽快达到碳排放峰值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RPAT模型 碳排放 峰值预测 财富生态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