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动态响应对受端交流电网故障恢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郑超 盛灿辉 +3 位作者 林俊杰 薛劲莹 陈得治 张志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5-561,共7页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扰后,其直流动态特性及其与受端交流电网的相互作用,对电网安全稳定性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BPA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分析了3种不同直流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结构特征。通过时域仿真,研究了安...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扰后,其直流动态特性及其与受端交流电网的相互作用,对电网安全稳定性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BPA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分析了3种不同直流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结构特征。通过时域仿真,研究了安全稳定计算中采用不同模型及其关键控制器参数对受端交流电网故障恢复特性的影响,包括不同的换相失败模拟方法、直流定功率控制电压测量时间常数以及低电压限电流启动电压门槛值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故障后动态电压支撑能力较弱的受端电网,换相失败模拟方法会显著影响电压恢复特性;增大直流定功率控制电压测量时间常数以及提升低电压限电流启动电压门槛值,可降低故障恢复期间逆变器无功消耗,有利于改善受端电网的恢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控制系统模型 受端电网 恢复特性 换相失败 电压测量时间常数 低电压限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大区互联电网与省级电网大扰动振荡耦合机制 被引量:23
2
作者 郑超 马世英 +7 位作者 盛灿辉 罗立波 林俊杰 刘道伟 秦晓辉 薛劲莹 张志强 陈得治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56-1565,共10页
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特高压交流互联后,位于华中电网西部末端且与互联通道电气距离最远的四川电网,其网内枢纽电站及其出线故障将会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并成为约束南北电力互济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分析了华北—华中特高压互联... 华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特高压交流互联后,位于华中电网西部末端且与互联通道电气距离最远的四川电网,其网内枢纽电站及其出线故障将会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并成为约束南北电力互济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分析了华北—华中特高压互联电网网架拓扑结构与转动惯量分布特征;基于所定义的广义驱动能量,揭示华中不同省级电网故障扰动后,特高压通道华中侧落点电网的注入能量差异;通过理想主导振荡模态及大电网仿真轨迹分析,指出过渡期电网固有结构所决定的振荡机群同调性和振荡耦合叠加性,是导致四川网内故障激发大区振荡首摆驱动能量和反摆制动能量显著增大,进而引发特高压通道功率大幅涌动的根本原因。基于广义驱动能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相应的缓解措施。该研究可提升特高压大电网动态行为机制的认知能力和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驾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互联电网 功率涌动 网架结构 转动惯量 广义驱动能量 振荡耦合 缓解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整流站动态无功特性解析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33
3
作者 郑超 汤涌 +9 位作者 马世英 王华伟 傅旭 盛灿辉 罗立波 林俊杰 薛劲莹 秦晓辉 刘道伟 罗邦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4886-4896,共11页
受过渡期送端交流网架结构薄弱支撑能力不足、配套电源建设滞后导致局部功率大量汇集,以及强直弱交型混联电网稳定瓶颈约束等因素影响,大扰动后直流整流站动态无功特性将会显著影响交流电压和直流功率恢复,进而影响混联电网受扰稳定特... 受过渡期送端交流网架结构薄弱支撑能力不足、配套电源建设滞后导致局部功率大量汇集,以及强直弱交型混联电网稳定瓶颈约束等因素影响,大扰动后直流整流站动态无功特性将会显著影响交流电压和直流功率恢复,进而影响混联电网受扰稳定特性。因此,提高直流机电暂态仿真精准性,提升交直流混联电网特性认知能力,以及优化直流控制参数缓解扰动冲击,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解析了整流器和整流站的动态无功非线性轨迹特征,并分析了低压限流启动值、定功率环节测量时间常数以及整流器控制方式对动态无功轨迹的影响。华北与华中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结果表明,正确设置直流仿真参数对精准评价混联电网动态行为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验证了直流控制器参数优化缓解故障对跨区互联电网冲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整流站 动态无功轨迹 混联电网 安全稳定 仿真准确性 优化措施 恢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参与稳定控制的典型场景及技术需求 被引量:38
4
作者 郑超 汤涌 +8 位作者 马世英 盛灿辉 杨海涛 罗立波 高峰 薛劲莹 陈得治 张志强 罗邦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750-3759,共10页
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特征,决定了为提升能源综合使用效率、实现跨大区资源优化配置,需大力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目标电网发展和演变进程中,交直流混联电网将会呈现出混联结构差异化、电源类型多元化、直流落点规模化、交... 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特征,决定了为提升能源综合使用效率、实现跨大区资源优化配置,需大力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目标电网发展和演变进程中,交直流混联电网将会呈现出混联结构差异化、电源类型多元化、直流落点规模化、交直耦合效应和动态行为复杂化等特征,不同混联格局则具有其鲜明的稳定特性。应用直流多速率、大容量、多类型功率调控功能,是混联电网稳定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实现智能化和柔性化控制的重要措施。以我国运行与规划电网为背景,梳理8类直流参与电网稳定控制的典型场景及策略,并提出促进工程应用的技术发展需求。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交直流混联电网稳定特性,提升混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能力,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稳定控制 混联格局 稳定特征 功率调节 典型场景 技术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中心联络线大扰动轨迹特征及紧急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5
作者 郑超 汤涌 +7 位作者 马世英 盛灿辉 罗立波 林俊杰 张恺 薛劲莹 陈得治 张志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79-1087,共9页
交流跨区长距离弱联络线是电网同步稳定运行的薄弱环节。以华北—华中特高压交流互联电网为对象,研究大扰动冲击后系统振荡中心落于长治—南阳特高压交流联络线时,主要电气量受扰轨迹特征;揭示互联电网稳定裕度较小时,联络线有功功率轨... 交流跨区长距离弱联络线是电网同步稳定运行的薄弱环节。以华北—华中特高压交流互联电网为对象,研究大扰动冲击后系统振荡中心落于长治—南阳特高压交流联络线时,主要电气量受扰轨迹特征;揭示互联电网稳定裕度较小时,联络线有功功率轨迹出现"双峰"波动机理;识别峰值时刻对应的跨区互联电网同步稳定裕度及各电气量综合特征;在此基础上,定义紧急功率控制启动判据以及退出判据;提出利用多直流紧急功率控制改善互联电网稳定性的策略。特高压互联大电网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判据及策略对降低互联电网解列风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联络线 振荡中心 受扰轨迹 安全稳定 紧急控制 启动判据 退出判据 多直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对微机保护装置选相元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源 于群 +4 位作者 薛劲莹 罗邦云 李琰 彭东虎 国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27-132,共6页
研究了电气化铁路对电力系统220 kV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选相元件的影响。根据某地区电网实际参数,在PSCAD中分别搭建了电力机车模型,基于相电流差突变量和序分量原理的微机保护装置选相元件模型。在PSCAD仿真中,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 研究了电气化铁路对电力系统220 kV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选相元件的影响。根据某地区电网实际参数,在PSCAD中分别搭建了电力机车模型,基于相电流差突变量和序分量原理的微机保护装置选相元件模型。在PSCAD仿真中,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在不同工况下均能正确选出故障相,序分量选相元件在电铁功率较大时不能正确选出故障相,故电气化铁路对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影响较小,为在电气化铁路运输任务较重地区装设选相元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微机保护 PSCAD 序分量选相 突变量选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