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安比芳 陈创业 +2 位作者 乔桂芳 陶永霞 刘天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4,共7页
为提高玫瑰精油的出油率,优化实际应用中水蒸气蒸馏法从玫瑰花中提取精油的工艺,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从新疆大马士革鲜玫瑰中提取精油。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料液比、蒸馏时间、超声时间、... 为提高玫瑰精油的出油率,优化实际应用中水蒸气蒸馏法从玫瑰花中提取精油的工艺,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从新疆大马士革鲜玫瑰中提取精油。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料液比、蒸馏时间、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作为响应因素,玫瑰精油得率作为响应值,对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精油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装置对鲜玫瑰样品进行加热冷凝回流提取精油,待水沸腾时开始计时,在料液比1∶4(g/mL)、蒸馏时间4 h、超声时间25 min、超声功率200 W时,玫瑰精油得率达到0.0802%。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玫瑰精油呈淡黄色,香气纯正,令人愉悦,该研究结果可为玫瑰精油的提取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马士革玫瑰 超声辅助 水蒸气蒸馏法 精油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电子鼻探究不同方法提取的玫瑰精油挥发性香气成分 被引量:1
2
作者 安比芳 陈创业 +4 位作者 宋凯洋 乔桂芳 冯作山 陶永霞 刘天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160,共8页
香气是评价玫瑰精油品质的重要指标,为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玫瑰精油的关键香气成分,采用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结合电子鼻(electronic nose, E-nose)技术对水蒸气蒸馏(hydrodistillation, ... 香气是评价玫瑰精油品质的重要指标,为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玫瑰精油的关键香气成分,采用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结合电子鼻(electronic nose, E-nose)技术对水蒸气蒸馏(hydrodistillation, HD)法和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UAE)法提取的新疆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挖掘不同方法提取的玫瑰精油差异挥发物,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IP)作为OPLS-DA模型的主要筛选工具,结合电子鼻数据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玫瑰精油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成分,分为醇类、醛类、酯类等7大类,VIP>1的54种挥发性化合物,如(R)-(+)-β-香茅醇、1-十九碳烯等对玫瑰精油香气起到贡献作用。电子鼻雷达图结果表明,W5S、W1S和W2W是玫瑰精油中香气成分识别的关键性传感器,通过PCA能够很好地区分两种方法提取的精油。综上所述,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方法提取的玫瑰精油的香气成分,能为玫瑰精油的区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精油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电子鼻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 主成分分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精油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安比芳 陈创业 +3 位作者 乔桂芳 王露飞 陶永霞 刘天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6-10,共5页
精油价格昂贵,有“液体黄金”之称,香气浓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烟草中,研究玫瑰精油的提取及应用有助于提高精油产业的经济效益。综述了近年来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及优缺点,介绍了玫瑰精油的抗氧化性、抗菌性、抗焦虑等多种功效... 精油价格昂贵,有“液体黄金”之称,香气浓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烟草中,研究玫瑰精油的提取及应用有助于提高精油产业的经济效益。综述了近年来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及优缺点,介绍了玫瑰精油的抗氧化性、抗菌性、抗焦虑等多种功效,总结了玫瑰精油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后续的精油应用发展提出展望,以期为玫瑰精油的提取及应用发展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提取方法 精油 功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玫瑰花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双氧水脱色工艺
4
作者 陈创业 安比芳 +4 位作者 冯作山 乔桂芳 刘天志 赵永铭 陶永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93,共5页
通过酶-化学法提取玫瑰花渣中的膳食纤维,利用双氧水对玫瑰花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DF)进行脱色。对双氧水浓度、脱色温度、pH值、脱色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进行响应面试验。响应面试验及验证试验... 通过酶-化学法提取玫瑰花渣中的膳食纤维,利用双氧水对玫瑰花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DF)进行脱色。对双氧水浓度、脱色温度、pH值、脱色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进行响应面试验。响应面试验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IDF的最佳脱色条件为双氧水浓度(质量分数)11%、pH值10、脱色时间80 min、脱色温度71℃,在此条件下色差值ΔE为51.37。产品颜色为黄绿色,无任何异味,呈细小颗粒状。脱色后IDF性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持水力为6.857 4 g/g,持油力为1.837 9 g/g,膨胀力为3.17 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渣 不溶性膳食纤维(IDF) 脱色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肉苁蓉玫瑰花片配方研究
5
作者 赵丽 张娟 +3 位作者 徐晓琴 卿德刚 刘天志 孙宇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构建Box-Behnken多元回归模型对肉苁蓉玫瑰花片配方进行优化,探究不同添加量的原料(提取物混合物)、乙醇、辅料对片剂的质构和成型率的影响,并对最终产品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别及测定。结果表明,肉苁蓉玫瑰花片...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构建Box-Behnken多元回归模型对肉苁蓉玫瑰花片配方进行优化,探究不同添加量的原料(提取物混合物)、乙醇、辅料对片剂的质构和成型率的影响,并对最终产品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别及测定。结果表明,肉苁蓉玫瑰花片的最佳配方为:肉苁蓉及玫瑰花等植物提取物添加量101.60g、微晶纤维素21.90g、90%乙醇15.25mL、羧甲基淀粉钠6.70g、硬脂酸镁2.68g,按此配方生产的肉苁蓉玫瑰花片片子完整,片面光洁,可压性好,颜色较均匀,成型率为97.4%。片剂薄层色谱鉴别实验结果良好;标志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均值为松果菊苷2.236mg/g,毛蕊花糖苷0.460mg/g。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保健食品开发及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玫瑰花片 Box-Behnken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增强免疫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丽 徐晓琴 +3 位作者 张娟 卿德刚 刘天志 孙宇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58-63,共6页
考察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力的综合影响,评价该产品的增强免疫力效果,为其产品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实验选用SPF级ICR种雌性小鼠,并按照实验方案划分为各个大组,每个大组依次设立对照组、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低(3.33mL/k... 考察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力的综合影响,评价该产品的增强免疫力效果,为其产品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实验选用SPF级ICR种雌性小鼠,并按照实验方案划分为各个大组,每个大组依次设立对照组、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低(3.33mL/kg·bw)、中(6.67mL/kg·bw)、高(20.00mL/kg·bw)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各大组依次进行碳廓清实验;ConA诱发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NK细胞的活力测定;脏体比值测定、半数溶血值(HC_(50))的检测和抗体产生细胞数量的检测;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等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P<0.05);高剂量能显著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半数溶血值(P<0.05);各剂量对小鼠重量增长系数、脾脏/体重比值、胸腺/体重比值及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判断标准,可以判定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具有明显的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玫瑰花口服液 增强免疫力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