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职教强国的生成逻辑、内涵特征与政策着力点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常清
么加利
-
机构
新疆和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1-26,共6页
-
基金
202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职业本科教育产教融合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2023CJY063),主持人:许丽丽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知识体系与课程建构研究”(22JJD840016),主持人:么加利。
-
文摘
职教强国作为职业教育面向“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定位,是一个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产业转型升级与技能型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新发展阶段,职教强国的提出具有鲜明的价值逻辑、强力的政策逻辑、深层的理论逻辑与深刻的现实逻辑。职教强国蕴含了“强国家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强国家”的双重意蕴,两者具有辩证统一关系。从价值特征来看,职教强国具有政治性、战略性、引领性、民生性与开放性五大特征。未来,职教强国建设的政策着力点为:瞄准三融战略,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优化结构规模,激活职业教育人才优势;聚力数字转型,赋能职业教育要素升级;加强社会服务,增进职业教育民生福祉。
-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教强国
教育强国
高质量发展
-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a powerful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ntry
a powerful education countr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身体-技术”视角下学习者主体身份的解构与重构
- 2
-
-
作者
杨霞
何被周
-
机构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部
新疆和田学院教育科学院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43,共7页
-
基金
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家群像研究”(项目编号:ERA240431)。
-
文摘
“身体—技术”引发的学习者主体身份问题是当前数字化学习空间中的重要面向。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字技术带来的学习者身体面向的转变,具体包括其在实践场域、媒介表现以及感知方式等方面不同形式的数字化“表演”。其次,分析了“身体—技术”视角下学习者主体身份的解构,具体表现在主体精神意识的自主绵延、主体人身属性的无限消解以及主体理性思维的日渐式微等方面,使得关乎学习者主体的身份认同悄然发生位移。最后,面对学习者主体身份呈现出的“解构”困境,文章基于“身体—技术”视角,从多个维度重构学习者主体身份:一是以个体需要为中心,构筑主体精神意识的自我边界;二是以虚实共生为原则,重塑主体人身属性的伦理秩序;三是以积极控制为手段,形成主体理性思维的自我调适。
-
关键词
“身体—技术”
学习者
主体身份
虚实共生
理性思维
-
Keywords
"Body-Technology"
Learner
Subject Identity
Virtual-real Symbiosis
Rational Thinking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美国校长候选人表现性评价及其启示
- 3
-
-
作者
李顺雨
张海营
-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新疆和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1-76,共6页
-
文摘
校长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源头上遴选出具有高水平的中小学校长,美国开始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对校长候选人进行考察。美国校长候选人表现性评价体系由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流程五方面构成,具有契合国家相关教育标准、考察真实情境下的领导能力、过程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支持、坚持以人为本的特点。参考美国校长候选人表现性评价的做法,我国可以从重构职前校长评价体系、规范任职资格证书考核工作、增加表现性考核内容以及配套校长候选人培训的支持等方面做出努力。
-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校长候选人
表现性评价
美国
-
分类号
G63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9.71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校本课程建设的“高原期”检视与跨越
- 4
-
-
作者
段兆兵
周瑞
-
机构
新疆和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5,共7页
-
基金
中国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基于义务教育新课标的中小学教师教材理解研究”(项目编号:202200011702A)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校本课程建设进入“高原期”:模糊认识待清理,整体质量待提升,封闭思维待突破,形式化问题待解决,“小而全”误区待走出。当前校本课程建设走出“高原期”遇到难得机遇,核心素养培育为其明确了方向,课后服务为其提供了空间,新《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实施为其提供了动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其提供了目标,典型实践为其提供了范例。因而跨越“高原期”之策在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瞄准校本课程育人目标;提高质量、打造精品,促进校本课程提档升级;贯彻课程改革新理念,实现校本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全面优化;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校本课程实施效果;协同创新,实现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更新。
-
关键词
校本课程
“高原期”
机遇
策略
-
Key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plateau period"
opportunity
strategy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