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田地区红枣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1
作者 李敏 蔡玲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7期110-110,113,共2页
本文结合红枣种植过程中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了和田地区的气候资源,得出了和田地区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比较适宜红枣种植,同时探讨了气象灾害对红枣种植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灾害性天气防御对策,以期为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增加农... 本文结合红枣种植过程中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了和田地区的气候资源,得出了和田地区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比较适宜红枣种植,同时探讨了气象灾害对红枣种植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灾害性天气防御对策,以期为提高红枣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气候条件 气象灾害 防御对策 新疆和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模型的和田绿洲沙尘移动轨迹及气象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艾沙江·艾力 徐至远 +2 位作者 徐海量 木合塔尔·吾提库尔 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07-1014,共8页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绿洲为研究区域,使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NCEP的GDAS全球气象要素数据,将和田绿洲西北部的墨玉县城作为模拟受点(79.72°E,37.26°N),对2004—2018年墨玉县发生的2891次沙尘天气进行36 h的后向轨...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绿洲为研究区域,使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NCEP的GDAS全球气象要素数据,将和田绿洲西北部的墨玉县城作为模拟受点(79.72°E,37.26°N),对2004—2018年墨玉县发生的2891次沙尘天气进行36 h的后向轨迹模拟,并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定量分析沙尘天气期间气流的传输路径及气象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8年,研究区沙尘天气的发生频率变化幅度不大,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年内沙尘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3—7月),占全年沙尘天气总数的70.23%,5、6月是强沙尘暴最活跃期。在沙尘天气期间气流的移动高度和轨迹相差较大,按照气流的起源地和到达墨玉县的方向将沙尘暴分为NW-W簇、N-N簇、NE-E簇和E-ES簇4簇轨迹类型,其发生天数占比分别为18.9%、12.3%、60.1%和7.8%。由东向西的沙尘天气发生天数占比最高(60.1%),但主要以浮尘天气为主;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沙尘发生频率不高,但移动速度最快,强沙尘暴和扬沙主要来自西北和西部方向;由北向南的沙尘暴速度最慢(1.36 m/s),空气湿度最低(26.4%),但气温最高(292.58 K)。定量印证了墨玉县沙尘暴不同传输路径,可为绿洲区沙尘暴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SPLIT模型 沙尘天气 传输路径 气流轨迹 聚类分析 和田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灌区棉花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茂春 薛英明 +5 位作者 芮建文 杨惠敏 张玲 赵霞 黄爱荣 王雪姣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2期49-51,共3页
棉花虫害已经成为新疆南疆塔里木灌区发展优质、高产、低成本棉花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利用多年来新疆阿拉尔国家农业气象观测二级站对棉花主要害虫发生发展的观测资料,总结了黄地老虎、棉铃虫、棉蓟马、蚜虫、棉叶螨、棉盲蝽、棉粉虱... 棉花虫害已经成为新疆南疆塔里木灌区发展优质、高产、低成本棉花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利用多年来新疆阿拉尔国家农业气象观测二级站对棉花主要害虫发生发展的观测资料,总结了黄地老虎、棉铃虫、棉蓟马、蚜虫、棉叶螨、棉盲蝽、棉粉虱等在塔里木灌区棉田的主要发生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制定塔里木灌区棉花虫害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供参考,从而为当地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害虫防治 塔里木灌区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短时强降水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被引量:16
4
作者 庄晓翠 张云惠 +4 位作者 周雪英 杨莲梅 祝小梅 黄艳 罗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2-1415,共14页
利用新疆8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其有效探测范围内2010—2018年暖季出现的229次不伴有冰雹的短时强降水雷达主要回波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中东部地区对比。结果表明,影响新疆短时强降水的对流风暴主要有合并加强型、列车效... 利用新疆8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其有效探测范围内2010—2018年暖季出现的229次不伴有冰雹的短时强降水雷达主要回波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中东部地区对比。结果表明,影响新疆短时强降水的对流风暴主要有合并加强型、列车效应型和本地发展型三类,合并加强型最多(占45%),列车效应型最少(占20%),且因天山地形作用主要发生在天山北坡。凝练出各区域各类型雷达主要回波参数阈值,总体而言:南疆短时强降水阈值小于北疆,伊犁河谷最大,阿克苏地区最小;伊犁河谷短时强降水以低质心回波为主;北疆和巴州北部短时暴雨的最大回波强度大于50 dBz,南疆西部和阿克苏地区分别大于45 dBz、40 dBz;径向速度图上大多数个例能够监测到强辐合,受特殊地形影响,南疆西部和天山北坡监测到的强辐合较多;由超级单体造成的短时强降水在阿克苏地区发生相对较多,在其他区域为小概率事件。新疆伴有冰雹的短时强降水为小概率事件。新疆短时强水和短时暴雨最大回波强度阈值总体上高于中国中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短时强降水 回波参数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河夏季流量对区域0℃层高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永莉 玉苏甫·阿布都拉 +1 位作者 马宏武 毛炜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3期151-155,共5页
利用和田市气象站的0℃层高度,和田河上游乌鲁瓦提和同古孜洛克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以及NCEP/NCAR500hPa月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和田河夏季流量的变化、同期流域内0℃层高度情况以及500hPa温度的特征。结果显示:1961—2004年,和田河夏... 利用和田市气象站的0℃层高度,和田河上游乌鲁瓦提和同古孜洛克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以及NCEP/NCAR500hPa月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和田河夏季流量的变化、同期流域内0℃层高度情况以及500hPa温度的特征。结果显示:1961—2004年,和田河夏季流量、和田站0℃层高度均呈不显著的线性下降趋势,在1979年分别出现了由丰到枯、由高到低的突变。和田河夏季流量典型偏丰、偏枯年同期500hPa温度距平场有显著差异。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和田河夏季流量对流域内0℃层高度变化都有明显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流量 0℃层高度 500 hPa温度距平场 和田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鉴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7期209-209,211,共2页
结合新疆和田地区气象局使用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动气象站概况,对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探讨了自动站校对时间应注意的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自动气象站 常见故障 处理对策 DZZ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