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田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玉苏甫.阿布都拉 马宏武 +1 位作者 买买提.阿布都拉 刘海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7-100,共4页
利用和田河流域和田市气象站1961—2000年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的年代际以及线性趋势变化。分析表明和田河流域气候演变存在非常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近40年和田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2... 利用和田河流域和田市气象站1961—2000年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的年代际以及线性趋势变化。分析表明和田河流域气候演变存在非常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近40年和田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26℃/10a,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其倾向率为1·56mm/10a。20世纪90年代增温十分明显,1999年是近40年来和田河流域最暖的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市近40年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买买提.阿布都拉 玉苏甫.阿布都拉 +1 位作者 刘海涛 帕提曼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2-96,共5页
利用和田市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量资料,对蒸发量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和周期等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40年来各季、月蒸发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年蒸发量以48.52mm/10a的倾向率增... 利用和田市气象站1961-2000年20cm口径蒸发量资料,对蒸发量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和周期等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40年来各季、月蒸发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年蒸发量以48.52mm/10a的倾向率增多,偏多趋势主要表现在春季、秋季,其中5月份蒸发量偏多趋势最明显。年蒸发量在20世纪60年代为相对偏少期,80年代为相对偏多期。采用累积距平曲线和标准Morlet小波方法对年总蒸发量进行突变检验和周期分析表明,年蒸发量在1978年发生一次突变,蒸发量变化具有4~6年、11年和22年左右的年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量 年代际变化 趋势 突变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短时强降水概念模型及环境参数分析 被引量:49
3
作者 黄艳 俞小鼎 +1 位作者 陈天宇 唐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3-1041,共9页
利用南疆2010-2016年自动气象站及区域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以及探空资料,分析不同强度的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得出南疆短时强降水事件的天气型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和区域性特征。总结... 利用南疆2010-2016年自动气象站及区域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以及探空资料,分析不同强度的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得出南疆短时强降水事件的天气型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和区域性特征。总结了典型短时强降水过程的环境背景场特征,建立了短时强降水的三种概念模型:中亚低槽(涡)型、西伯利亚低槽(涡)型和西风短波型。通过7个探空站的温湿廓线形态、地面露点温度、T_(850)-T_(500)、T_(700)-T_(500)、对流有效位能(CAPE)、对流抑制能量(CIN)、抬升凝结高度、0~6 km垂直风切变等分析了南疆短时强降水的环境背景:短时强降水Ⅰ型(整层湿)、短时强降水Ⅱ型(上湿下干)和短时强降水Ⅲ型(上干下湿)发生前大气水汽含量充沛、存在一定的CAPE和较明显的垂直风切变以及0℃层高度偏低、暖云层厚度偏厚等特征,而合适的CIN,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和爆发,促进短时强降水的发生;短时强降水Ⅳ型(干绝热型)存在大气层结较干和较大的T_(850)-T_(500)、T_(700)-T_(500);Ⅰ型和Ⅱ型是南疆短时强降水的主要类型,常出现在南疆中部、西部地区的盛夏和夏末,多为西伯利亚低值系统(低涡、低槽)型和中亚低值系统(低涡、低槽)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概念模型 环境参数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