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收期新疆疏花蔷薇果化学成分的积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安林 郭瑛 +2 位作者 贺元 冯倩倩 田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新疆疏花蔷薇果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了各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中总多酚、总黄酮、...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新疆疏花蔷薇果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了各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样品S6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13.12 mg·g^(-1)、141.47 mg·g^(-1);样品S7中总多糖、总有机酸、总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304.37 mg·g^(-1)、25.43 mg·g^(-1)、19.13 mg·g^(-1);主成分PC1、PC2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024%;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的综合得分排名顺序为:S6>S7>S5>S3>S2>S1>S4;根据聚类分析可将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分为3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疏花蔷薇果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花蔷薇果 不同采收期 化学成分 积累规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沙枣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芸 刘艺 +2 位作者 燕雪花 丁文欢 田树革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70-3571,3583,共3页
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果实、树叶和树枝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新疆沙枣树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新疆沙枣树叶的总黄酮含... 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果实、树叶和树枝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新疆沙枣树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新疆沙枣树叶的总黄酮含量为(18.75±0.11)mg/g(n=3),树枝和果实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72±0.12)mg/g和(8.75±0.10)mg/g(n=3)。新疆沙枣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12(m/V,g∶mL),提取2次。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总黄酮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药材小檗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田莉 杨建 +2 位作者 田树革 乌莉娅.沙衣提 吴玲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48-150,共3页
观察小檗果不同极性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微孔板法和对倍稀释法研究小檗果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醇、水、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 观察小檗果不同极性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微孔板法和对倍稀释法研究小檗果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醇、水、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乙醇和水提取物抑制作用很强;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氯仿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强。小檗果含有有效抑制供试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果 体外抑菌 生物膜 两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育魏实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4
作者 阿吉尔古丽·麦麦提 李文 何文静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5-1210,共6页
阿育魏实为维吾尔医常用药食同源类药材,具有温胃消食、散气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常被用作糕点和饮料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其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括黄酮类、挥发油、酚酸类、甾醇类等,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防腐、抗白癜风、镇咳、扩张... 阿育魏实为维吾尔医常用药食同源类药材,具有温胃消食、散气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常被用作糕点和饮料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其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括黄酮类、挥发油、酚酸类、甾醇类等,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防腐、抗白癜风、镇咳、扩张支气管等作用。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阿育魏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安全性及质量控制现状进行系统综述,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概念,初步预测黄酮类成分芦丁、槲皮素、山柰酚-3-O-芸香糖苷、芹菜素等,挥发油类成分百里香酚、伞花烃、γ-萜品烯等,酚酸类成分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迷迭香酸等为其质量标志物,以期为完善其质量评价、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魏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紫花苜蓿中总多酚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燕雪花 刘宏炳 +2 位作者 孙芸 田树革 雷海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724-15725,共2页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紫花苜蓿中总多酚的含量。[方法]以没食子酸作为对照品,以福林试剂-碳酸钠溶液体系为显色剂,采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在检测波长760 nm处测定紫花苜蓿中总多酚含量。[结果]紫花苜蓿中总多酚含量的标准曲线的回...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紫花苜蓿中总多酚的含量。[方法]以没食子酸作为对照品,以福林试剂-碳酸钠溶液体系为显色剂,采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在检测波长760 nm处测定紫花苜蓿中总多酚含量。[结果]紫花苜蓿中总多酚含量的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91x+0.011 8(r=0.999 5),表明在0~6 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34%、103.94%、102.8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是检测新疆不同产地紫花苜蓿总多酚成分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花苜蓿 总多酚 Folin-Ciocaileu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顾惠贤 阿依夏木·麦提托合提 +2 位作者 吴思宇 蒋祥龙 姚蓝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7-46,共10页
探讨熊果酸通过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延缓足细胞损伤及凋亡的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CCK-8法确定实验条件,实验分为对照组(CN组)、高糖组(200 mmol/L葡萄糖,HG组)、低剂量熊果酸组(200 mmol/L葡萄糖+0.703μmol/L熊果酸)... 探讨熊果酸通过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延缓足细胞损伤及凋亡的作用及作用机制。采用CCK-8法确定实验条件,实验分为对照组(CN组)、高糖组(200 mmol/L葡萄糖,HG组)、低剂量熊果酸组(200 mmol/L葡萄糖+0.703μmol/L熊果酸)、中剂量熊果酸组(200 mmol/L葡萄糖+1.406μmol/L熊果酸)、高剂量熊果酸组(200 mmol/L葡萄糖+2.813μmol/L熊果酸)。免疫荧光法观察线粒体形态,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度、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流式细胞术检测ROS水平和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亲环蛋白D(cyclophilin D,Cyp D)、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CN组比较,足细胞在葡萄糖200 mmol/L干预剂量下,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1),故确定葡萄糖200 mmol/L为细胞造模剂量;与HG组比较,熊果酸在0.703、1.406、2.813μmol/L剂量下,显著提高足细胞增殖率(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HG组比较,熊果酸不同剂量均能够显著恢复线粒体形态、抑制ROS过度产生、抑制mPTP异常开放、提高MMP;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HG组比较,熊果酸不同剂量均能降低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HG组比较,不同剂量熊果酸均显著下调Cyp D、VDAC、Bax、Cyt c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熊果酸可通过抑制HG诱导的足细胞氧化应激所导致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细胞凋亡发挥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糖尿病肾病 线粒体功能障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孙芸 江钰 +2 位作者 燕雪花 汪芳 田树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181-5182,5184,共3页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的水分、总灰分及总黄酮的含量,为建立新疆沙枣质量标准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1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 [目的]测定新疆不同产地2种沙枣果实的水分、总灰分及总黄酮的含量,为建立新疆沙枣质量标准提供试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部附录IX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1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测定,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显色体系作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新疆2种不同产地沙枣果实含水量均不超过13.92%,总灰分不高于2.91%;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75±0.101 5和2.15±0.065 6 mg/g(n=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沙枣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沙枣(E laeagnus angustifolia L.T) 总黄酮 水分 总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植物地上部位叶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鹏葛 盛萍 +1 位作者 任慧梅 安露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主要药用成分在叶片中的分布及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叶片中生物碱及皂苷成分的分布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叶片的叶... [目的]研究新疆贝母属药用贝母主要药用成分在叶片中的分布及含量差异。[方法]采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叶片中生物碱及皂苷成分的分布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叶片的叶肉细胞上,其总生物碱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伊犁贝母>新疆贝母≈裕民贝母≥托里贝母>黄花贝母≈大白花贝母≈滩贝母>小花贝母;皂苷主要存在于新疆贝母属8种药用贝母叶片的叶肉细胞上,其总皂苷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大白花贝母>托里贝母≈黄花贝母≥新疆贝母>滩贝母≥伊犁贝母>裕民贝母≥小花贝母,且在种间随着总生物碱含量的增加而总皂苷含量相应减小。[结论]活性成分含量与叶肉细胞占叶片横切面的百分比有一定联系,在选择药用品种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为合理采收及扩大新药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属 生物碱 皂苷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玉液汤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文祥 顾惠贤 +3 位作者 陈鹏德 吴思宇 马洪艳 姚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6-1314,共9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复方玉液汤防治糖尿病心肌病(DCM)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复方玉液汤所含6种中药(黄芪、山药、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中的化学成分,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药...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复方玉液汤防治糖尿病心肌病(DCM)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复方玉液汤所含6种中药(黄芪、山药、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中的化学成分,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药物相似性(DL)筛选出活性化学成分以及与DCM相关的靶点;利用Drugbank、Gene Cards、OMIM和PharmGKb数据库获取与DCM相关靶点;STRING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PPI网络的构建和分析;Metascape进行核心靶点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9.1构建“中药-关键成分-核心靶点-关键通路”网络,并对核心靶点对接的关键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建立糖尿病心肌病Wistar大鼠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玉液汤低剂量组(YYT-低组,0.29 g/kg)、玉液汤高剂量组(YYT-高组,1.15 g/kg),15只/组,药物剂量为生药含量。给药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心脏组织病理切片,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电生理变化、血清中的LDH、CK、CK-MB含量变化以及心脏组织中PI3K、P-PI3K、Akt、P-AKT、BAX、IL-6、TNF-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后得到复方玉液汤中61个活性化合物,1057个靶点;3682个DCM相关疾病靶点,共同靶点551个。根据筛选获得的核心靶点富集得到的核心通路发现,凋亡和炎症及相关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DCM的关键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金色酰胺醇酯、山柰酚等活性成分与AKT1和PIK3R1的结合活性较好。利用动物实验对筛选的靶点及通路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与DCM模型组大鼠比较,复方玉液汤能改善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细胞紊乱及炎性浸润的病理特征,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LDH、CK、CK-MB水平及模型大鼠心脏组织中BAX、IL-6、TNF-α的蛋白含量并升高P-PI3K和P-AKT的蛋白含量(P<0.05)。结论复方玉液汤防治DCM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信号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复方中主要活性成分金色酰胺醇酯、山柰酚等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DCM发病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发挥对DCM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复方玉液汤 糖尿病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肉桂子总有机酸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梦 刘宏炳 +2 位作者 杨珍 王彦顺 燕雪花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32-139,共8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肉桂子中总有机酸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根据Box-Behnken Design设计原理,分别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长对肉桂子总有机酸得率的影响。以肉桂子总有机酸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确定肉...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肉桂子中总有机酸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根据Box-Behnken Design设计原理,分别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长对肉桂子总有机酸得率的影响。以肉桂子总有机酸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确定肉桂子总有机酸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DPPH法、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肉桂子总有机酸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单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长。肉桂子中总有机酸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9%、料液比1:60(g/mL)、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长49 min,得到的总有机酸的平均得率9.77%。VC及S-1肉桂子的IC50分别为0.01119、0.01437 mg/mL。说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靠;肉桂子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子 响应曲面法 总有机酸 含量测定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防治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凤 郝蕊 +2 位作者 陈鹏德 韩雪 姚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8-1319,共12页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对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测多评法对玉液汤冻干粉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芒果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进行检测,以控制玉液汤冻干粉的质量。将45只Wistar大鼠按照...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对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测多评法对玉液汤冻干粉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芒果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进行检测,以控制玉液汤冻干粉的质量。将45只Wistar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组(M组)和玉液汤组(YYD组;5.03 g·kg^(-1))。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1),佐以附子,青皮,枳壳灌胃8周构建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期间YYD组大鼠同时干预玉液汤提取物。期间分别检测一次各组大鼠每周体质量和血糖水平,并记录大鼠的体征变化、摄食量和饮水量、游泳时间以及尿量。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肌酐(SCr)、尿氮素(BUN)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肾脏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的尿蛋白浓度和血清中IgG、IgM、cAMP和cGMP的含量;16S rRNA对大鼠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部分菌群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及结肠炎症因子TNF-α和IL-6蛋白水平及结肠组织肠道屏障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玉液汤水提物冻干粉得率为27.36%,其中玉液汤中有效成分葛根素的含量为0.3496 mg·g^(-1)、芒果苷的含量为0.1851 mg·g^(-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为0.0429 mg·g^(-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玉液汤能显著改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倦怠、乏力等证候表征,提高大鼠游泳时间,降低饮水量和进食量等症状;增加粪便中拟杆菌门和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改善模型大鼠血脂四项、血糖、肾功指标、免疫指标IgG、IgM以及机体能量平衡因子cAMP、cGMP水平;HE染色表明玉液汤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肾脏及结肠黏膜屏障损伤;抑制肾脏及结肠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显著提高结肠动力蛋白CHRM3、5-HT3A以及黏膜屏障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水平。结论玉液汤可能通过纠正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延缓肠黏膜损伤,改善肾脏和结肠炎症,发挥防治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阴两虚证 糖尿病肾病 玉液汤 肠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法测定铁筷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
12
作者 郭瑛 李安林 +2 位作者 贺元 冯倩倩 田莉 《特产研究》 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铁筷子药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 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铁筷子药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的含量。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0~15 min,280 nm,香草酸;15~70 min,327 nm,阿魏酸);进样量10μL。香草酸、阿魏酸的分离度均>1.5,分离效果好,分别在22.72~727.00μg/mL、9.69~31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101.08%(3.09%)、98.98%(3.11%),铁筷子样品S1中阿魏酸和香草酸的含量最高,S1中香草酸含量为(0.77±1.42) mg/g,阿魏酸含量为(0.36±1.32)mg/g。本研究建立的HPLC-DAD波长切换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铁筷子药材中香草酸和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筷子 香草酸 阿魏酸 HPLC-DAD波长切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药材疏花蔷薇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田莉 史红 +2 位作者 田树革 吴玲玲 葛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038-7039,7057,共3页
[目的]研究疏花蔷薇果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寻找抗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微孔板法和稀释法研究疏花蔷薇果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疏花蔷薇果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 [目的]研究疏花蔷薇果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寻找抗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微孔板法和稀释法研究疏花蔷薇果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疏花蔷薇果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均有明显作用;疏花蔷薇果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氯仿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强。[结论]疏花蔷薇果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花蔷薇果提取物 体外抗菌活性 生物膜 液体2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的多伞阿魏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胃癌活性比较 被引量:17
14
作者 盛萍 王飒 +2 位作者 苗莉娟 姚蓝 刘丽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42-2448,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多伞阿魏挥发油化学成分,并初步考察其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活性。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萃取法、微波-超声协助萃取法、渗漉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多伞阿魏挥发油...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多伞阿魏挥发油化学成分,并初步考察其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活性。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溶剂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萃取法、微波-超声协助萃取法、渗漉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多伞阿魏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方法制备的多伞阿魏挥发油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从7种不同方法制备的多伞阿魏挥发油中共鉴定了74个化合物,只有水蒸气蒸馏法和微波萃取法制备的多伞阿魏挥发油在对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水蒸气蒸馏法和微波萃取法制备的挥发油均具有小分子单萜类化合物和部分苯类化合物可能是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伞阿魏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胃癌活性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葵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春霞 田莉 +1 位作者 田树革 吴玲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748-3750,3754,共4页
采用微孔板法和稀释法研究龙葵(Solanum nigrum)果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龙葵果乙醇和水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正丁醇... 采用微孔板法和稀释法研究龙葵(Solanum nigrum)果不同极性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龙葵果乙醇和水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及水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仿、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0 mg/mL时,抑制率分别为89.24%、8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Solanum nigrum)果 提取物 抗菌活性 生物膜 两倍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TQ-MS探究野鸦椿酸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的吸收转运研究
16
作者 王宁 谢莉 +1 位作者 丁文欢 田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本研究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研究野鸦椿酸摄取和转运特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TQ-MS)测定野鸦椿酸的含量,考察不同时间、温度对其摄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P-gp抑制剂、螯合剂和pH对... 目的本研究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研究野鸦椿酸摄取和转运特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TQ-MS)测定野鸦椿酸的含量,考察不同时间、温度对其摄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P-gp抑制剂、螯合剂和pH对其双向转运的影响。结果在37℃条件下,野鸦椿酸在Caco-2细胞模型上180 min时的摄取量为(8.38±0.87)μg/mg。野鸦椿酸低、中、高浓度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值)与浓度呈正相关,分别为(61.41±2.92)×10^(-4)、(146.90±14.91)×10^(-4)、(167.18±6.72)×10^(-4)cm/s,P-gp抑制剂和螯合剂对其Papp值无影响,弱酸性环境(pH=6.00)可明显提高其Papp值,其外排率(ER)介于0.8~1.4之间。结论在Caco-2细胞模型中野鸦椿酸跨膜渗透性良好,其主要吸收方式为被动扩散,不是P-gp的底物,且不存在细胞旁路转运。本研究可为含有野鸦椿酸的药物的体内肠道吸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酸 CACO-2细胞模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UPLC-TQ-MS) 摄取 双向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