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芜菁酸性多糖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古丽米拉·卡德尔 阿曼妮萨·麦提如则 +2 位作者 李明珠 康金森 海力茜·陶尔大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究芜菁酸性多糖一组分(BRAP-1)对非小细胞肺癌H226细胞荷瘤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模型组(0.1 mL/10 g)、阳性药物顺铂组[3 mg/(kg·2 d)]、BRAP-1低剂量组[50 mg/(kg·d)]、BRAP-1中剂量组[100 mg/(kg·d)... 目的:探究芜菁酸性多糖一组分(BRAP-1)对非小细胞肺癌H226细胞荷瘤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模型组(0.1 mL/10 g)、阳性药物顺铂组[3 mg/(kg·2 d)]、BRAP-1低剂量组[50 mg/(kg·d)]、BRAP-1中剂量组[100 mg/(kg·d)]和BRAP-1高剂量组[200 mg/(kg·d)]。试验期间观察小鼠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脏器指数;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8(IL-18)、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法(q-PCR)、免疫印迹试验检测IL-18、IL-1β、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BRAP-1低、中剂量组抑瘤效果明显(P<0.05),阳性组和BRAP-1高剂量组抑瘤率效果显著(P<0.01);模型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较,阳性组和BRAP-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增加(P<0.01),IL-18、TNF-ɑ在阳性组中明显降低(P<0.05),BRAP-1各剂量组中显著增加(P<0.01);q-PCR、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IL-1β随给药剂量增加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1),而IL-18、MLKL、RIP1、RIP3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结论:BRAP-1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因子水平,上调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MLKL、RIP1、RIP3抑制肺鳞癌H226细胞体内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多糖 非小细胞肺癌 H226细胞 荷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治疗炎症性肠炎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佳琪 毛旭文 +3 位作者 黄永兴 谭翔天 古丽若依·帕尔哈提 程路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5-1134,共10页
目的探究克拉霉素通过抑制结肠上皮细胞中Kv1.3通道蛋白治疗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慢性IBD大鼠模型,克拉霉素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体征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 目的探究克拉霉素通过抑制结肠上皮细胞中Kv1.3通道蛋白治疗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慢性IBD大鼠模型,克拉霉素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体征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黏膜损伤(CMDI)评分;RT-q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及结肠组织的免疫细胞相对比例。体外实验构建脂多糖(LPS)诱导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炎症模型,明确克拉霉素对Kv1.3通道蛋白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内实验:与模型组比较,克拉霉素干预组体质量下降程度减轻(P<0.01)、DAI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肠长度增长、质量减轻、CMDI评分下降(P<0.05);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等水平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及结肠部位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B淋巴细胞(B)、树突状细胞(DC)比例明显减少(P<0.05);克拉霉素降低结肠组织中Kv1.3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体外实验:与模型组相比,克拉霉素组明显促进NCM460细胞增殖(P<0.01);同时明显降低细胞TNF-α、IL-6水平(P<0.05);克拉霉素降低NCM460细胞中Kv1.3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克拉霉素可能通过抑制Kv1.3通道蛋白的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发挥治疗IB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炎症性肠炎 免疫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结肠上皮细胞 Kv1.3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普利酮介导Kv1.3/Bcl-2/NF-κB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缓解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
3
作者 肖翅 蔡静 +3 位作者 王子航 张雍正 杨劲 程路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6-737,共12页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eplerenone,EPL)基于电压门控钾通道1.3(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1.3,Kv1.3)/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2,Bcl-2)/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而缓解小鼠类风湿性...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eplerenone,EPL)基于电压门控钾通道1.3(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1.3,Kv1.3)/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2,Bcl-2)/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而缓解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疾病通路与靶点、计算EPL-Kv1.3复合物体系结合亲和力和稳定性。建立RA小鼠模型,灌胃EPL干预42 d,记录并检测反映药物缓解RA的指标;利用RAW264.7细胞模型给予EPL,检测反映药物影响巨噬细胞M1极化的指标,并验证药物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上下游关键靶点。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疾病靶点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和NF-κB信号通路、EPL-Kv1.3亲和力较高且结合稳定。动物实验发现,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与小鼠关节评分显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Model)相比,EPL可减少足趾红肿评分、缓解小鼠足跖红肿、滑膜肿胀、减少纤维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且EPL中、高剂量组降低HE染色评分(P<0.05、P<0.01),EPL高剂量组可降低小鼠血清RF(P<0.01)。细胞实验CCK-8结果显示,EPL低、中、高剂量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性没有影响(P>0.05)。与Model组相比,EPL各剂量组明显降低细胞上清液IL-6、TNF-α及NO含量(P<0.01),EPL高剂量组减少NF-κB-p65核移位,EPL中、高剂量组降低细胞M1极化并升高M2极化比例(P<0.01)。EPL各剂量组明显降低细胞相关mRNA含量(P<0.01)。EPL可升高Bcl-2蛋白表达(P<0.01),降低细胞NF-κB通路蛋白表达(P<0.05)。结论EPL可能通过调控Kv1.3/Bcl-2/NF-κB通路,减少巨噬细胞M1型极化,改善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反应,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缓解小鼠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普利酮 巨噬细胞M1极化 RAW264.7巨噬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Kv1.3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鉴定和筛选具有益生特性和降胆固醇能力的发酵马乳源益生菌
4
作者 库尔旦·胡达依别尔根 刘学莲 +3 位作者 卡吾萨尔·恰依马尔旦 何瑶 巴合班·叶尔江 新华·那比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1-178,共8页
为筛选具有益生特性和降胆固醇能力的发酵马乳源发酵菌。该研究从传统发酵马乳中分离纯化了4株乳酸菌,并对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生长曲线、胆盐耐受能力、人工胃液耐受能力和抗生素敏感性等特性进行了评价。进而通过胆盐水解酶活性... 为筛选具有益生特性和降胆固醇能力的发酵马乳源发酵菌。该研究从传统发酵马乳中分离纯化了4株乳酸菌,并对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生长曲线、胆盐耐受能力、人工胃液耐受能力和抗生素敏感性等特性进行了评价。进而通过胆盐水解酶活性定性检测法和胆固醇氧化酶法评估了发酵菌在体外的胆固醇清除能力,最后对筛选的菌株进行了16S rRNA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4株菌对高胆盐(3.0 g/L)和人工胃液(pH 2.0)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且对所选8种抗生素多数表现敏感;在4株菌的滤纸片周围观察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圈,表明其均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单一菌及复合菌对培养基中胆固醇的清除率为(76.46±1.26)%~(87.96±0.43)%,且复合菌胆固醇清除能力高于其单一菌株,最后经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为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可见分离的4株菌具有益生的基本特性和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在体外具有较好的降胆固醇能力,可进一步探究其在体内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马乳 益生特性 抗生素敏感性 胆盐水解酶 降胆固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