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重点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许琳琳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7期99-100,共2页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工程类型之一,工程建设运行后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作用。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比较大,施工现场复杂,施工时间长,会对环境造成持续性的破坏,为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需要...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工程类型之一,工程建设运行后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作用。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比较大,施工现场复杂,施工时间长,会对环境造成持续性的破坏,为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加强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并就开展的重点做进一步分析。同时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对于环境监理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对影响生态环境的施工内容进行分析,积极探究通过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减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期 环境监理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2
作者 王云慧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8期36-37,共2页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早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中产生的问题伴随着开发强度的增加逐渐显现。本文从水环境、水生生态、陆生生态及社会环境四要素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行对环...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早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中产生的问题伴随着开发强度的增加逐渐显现。本文从水环境、水生生态、陆生生态及社会环境四要素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行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公众参与及科研支撑几方面提出保护对策建议,以期对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生态环境 影响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研究
3
作者 许玉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6期222-224,共3页
对已有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流域/区域,应结合拟建水利项目任务开展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以修复现有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提出“以新带老”措施。文章探讨了水利项目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工作的要点,以云南省海稍水库扩建工程为例,调查和识... 对已有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流域/区域,应结合拟建水利项目任务开展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以修复现有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提出“以新带老”措施。文章探讨了水利项目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工作的要点,以云南省海稍水库扩建工程为例,调查和识别现有水库运行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以“修复现有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提出工程扩建的环境要求和环境问题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水库扩建 “以新带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思路探讨
4
作者 许玉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灌区工程规划涉及从河道取水、配套输水设施,直至土地开发的所有区域、建设工程和环节,对区域的环境影响具有范围广、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灌区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为目标,论证规划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和... 灌区工程规划涉及从河道取水、配套输水设施,直至土地开发的所有区域、建设工程和环节,对区域的环境影响具有范围广、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灌区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安全为目标,论证规划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和环境效益为核心,发挥源头预防作用,为规划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具有重大意义。以西北内陆干旱区某灌区工程规划为例,探讨了灌区工程规划环评的技术思路,以期为类似规划环评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工程规划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技术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下游减水河段生态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仕清 《水利信息化》 2018年第2期21-25,共5页
水利工程的兴建致使河流水域形态发生改变,严重者会破坏河流生态系统,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单一的非工程措施难以充分保护减水河段生态系统的问题,以新疆和田地区某混合式开发水利枢纽工程为基础,将生态修复的非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的兴建致使河流水域形态发生改变,严重者会破坏河流生态系统,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单一的非工程措施难以充分保护减水河段生态系统的问题,以新疆和田地区某混合式开发水利枢纽工程为基础,将生态修复的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根据目标鱼类适宜的水深、流速,采用生态水力学法计算减水河段非工程措施所需的生态流量,并通过二维水力模拟计算,对研究河段横向、纵向上工程修复措施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枯、丰水期在下泄生态流量基础上,增加纵向修复可使加权可使用面积分别增加55.11%和38.00%。研究表明,将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可以明显改善减水河段的生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减水河段 生态修复 生态流量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THMC多因素耦合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盛金昌 杜昀宸 +5 位作者 周庆 李凤滨 贾春兰 刘星星 詹美礼 罗玉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50,共6页
为研究复杂环境下(高应力、高水压、高温、水化学等)岩石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研制了渗流-温度-应力-化学(THMC)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岩石渗透特性试验系统。该系统在应力加载系统、渗透压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扩充了控温系统和化学溶液自配系统,... 为研究复杂环境下(高应力、高水压、高温、水化学等)岩石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研制了渗流-温度-应力-化学(THMC)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岩石渗透特性试验系统。该系统在应力加载系统、渗透压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扩充了控温系统和化学溶液自配系统,轴向荷载最大可加到1 500 kN,可进行高应力(30 MPa)、高水压(30 MPa)、高温(150℃)和低温(-20℃)、化学(酸性或碱性环境)等条件下岩石试件的渗透特性测试研究,并可进行岩石变形和渗透、应力耦合的全过程试验研究,是在原有岩石应力-渗流耦合试验设备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可直接加载的温度场和与渗流场结合的化学环境对岩石渗流特性的影响而发展的一套全新设备。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多场耦合条件下岩石的渗透特性试验研究,验证了该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对研究在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岩石介质渗流特性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试验系统 THMC耦合过程 渗透特性 多通道控制 多场耦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山水库坝前垂向与坝下水温预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晓丽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4期24-29,共6页
不完全年调节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将引起水库水温结构变化,探明水库下泄水温规律及下游河道水温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以红山水库为研究对象,在水库水温结构判定基础上,采用Sobek软件及河道一维水温模型,预测红山水库坝前垂向水温分布情况,并... 不完全年调节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将引起水库水温结构变化,探明水库下泄水温规律及下游河道水温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以红山水库为研究对象,在水库水温结构判定基础上,采用Sobek软件及河道一维水温模型,预测红山水库坝前垂向水温分布情况,并对水库下泄水温及河道沿程水温恢复情况进行预测,为分析红山水库低温水对下游农业灌溉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水温 坝下水温 水温预测 分层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体自净能力恢复的水能过度开发河流生态流量恢复目标的确定
8
作者 许玉 《小水电》 2023年第5期8-10,共3页
在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下,全国水能开发大省开展了水电工程排查工作,有序解决水电开发中的堵截和瓶颈问题,恢复和修复“毛细血管”,畅通干支流水系;而生态流量泄放则是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稳... 在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下,全国水能开发大省开展了水电工程排查工作,有序解决水电开发中的堵截和瓶颈问题,恢复和修复“毛细血管”,畅通干支流水系;而生态流量泄放则是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最为基本和关键的措施手段。以西洱河为例,在调查河流水能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从恢复河流水体自净能力出发,拟定了西洱河的生态流量恢复目标。表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开发 生态流量 水体自净 西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