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健脾中药联合顺铂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相关指标、Karnofsky评分及ECOG评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樊晓静 史志涛 孙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69-2972,共4页
目的:分析活血健脾中药联合顺铂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相关指标、Karnofsky评分及ECOG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单盲法将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 目的:分析活血健脾中药联合顺铂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相关指标、Karnofsky评分及ECOG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按数字单盲法将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活血健脾中药措施。详细记录患者近期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情况,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病灶变化情况,并定期进行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检查,并通过CT、X线胸片及B型超声对患者的治疗前、后体征及病征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检测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含量无差别(P>0.05)。患者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含量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D+3(61.66±3.27)、CD+4(39.28±3.73)、CD+8(25.22±3.65)、NK(33.51±3.14)细胞因子含量及CD+4/CD+8比值(1.78±0.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血清中CD+3(49.87±3.45)、CD+4(31.04±3.64)、CD+8(22.13±3.39)、NK(26.47±3.29)细胞因子含量及CD+4/CD+8比值(1.24±0.46)(P<0.05)。随访日期截止时,其中对照组有9(25.00%)人死亡,观察组有5(13.89%)人死亡,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及ECOG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及ECOG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Karnofsky评分(83.46±13.41)、ECOG评分(1.52±0.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Karnofsky评分(76.18±12.41)、ECOG评分(1.84±0.37)(P<0.05)。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恶心呕吐7(19.44%)、神经性反应4(11.11%)、体质量下降3(8.33%)及肢端感觉异常5(13.88%)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12(33.33%)、神经性反应7(19.44%)、体质量下降5(13.88%)及肢端感觉异常12(33.33%)(P<0.05)。结论:采用活血健脾中药联合顺铂化疗,可提高患者血清中免疫因子含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指数,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健脾中药措施 肿瘤相关指标 顺铂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手术患者胃管不同处理策略对术后并发症风险及胃肠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樊晓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60-3063,共4页
目的:观察胃肠手术患者胃管不同处理策略对术后并发症风险及胃肠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48例胃肠手术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7例,所有患者均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围术期处理,A组不常规留置胃管,B组常规留置胃管并... 目的:观察胃肠手术患者胃管不同处理策略对术后并发症风险及胃肠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48例胃肠手术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37例,所有患者均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围术期处理,A组不常规留置胃管,B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全麻气管导管拔管前5 min拔除,C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麻醉完全清醒后6 h拔除,D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麻醉完全清醒后12 h拔除。比较4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以放射免疫法检测4组不同时间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胰高血糖素(GLU)表达情况,对4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组记录并比较。结果 :4组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A组显著较短(P<0.05);4组术前、术后1 d VIP、MTL、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A组VIP低于另外3组,随拔管时间延长,VIP呈上升趋势。术后3、7 d MTL水平随拔管时间延长呈现递减趋势,A组水平最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 GLU水平随拔管时间延长呈现递增趋势,A组水平最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咽部不适以A组显著较低,与另3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其他不适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不留置胃管可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受益,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留置胃管的患者应尽可能缩短置管时间,从而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术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胃管 胃肠手术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