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诊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艳 赵峰 +3 位作者 张越 黎星 赵志伟 徐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16例,绒毛膜癌3例)的MRI表现进行回顾,将侵蚀深度和侵犯范围的判定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①19例子宫内膜边缘不整,T...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16例,绒毛膜癌3例)的MRI表现进行回顾,将侵蚀深度和侵犯范围的判定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①19例子宫内膜边缘不整,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连续。②15例检出出血灶(20个病灶)。③判断肿瘤侵及浆膜层、深肌层、浅肌层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13/13)、83.33%(5/6)、0(0/1);对侵犯宫颈(4/4)、阴道(1/1)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对侵犯宫旁的诊断符合率为78.57%(11/14)。④19例均可见紊乱的血管流空信号,分布密集,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显示肿瘤的侵袭深度和侵犯范围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MRI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艳 王振华 张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分析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RI表现特点,探讨病理基础,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18例,绒毛膜癌3例)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①出血灶多见(17例,23个病灶)。②... 目的:分析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RI表现特点,探讨病理基础,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18例,绒毛膜癌3例)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①出血灶多见(17例,23个病灶)。②T_2WI上子宫内膜边缘均表现不规整,高信号不连续,代之以等信号实性结节。③结合带消失,侵袭性明显。分别为侵及深肌层8例、浆膜层13例,侵及宫颈4例、阴道1例、宫旁15例。④在肌层及外周见紊乱的、粗大的"血管流空"信号是21例的共同表现,夹杂其中的实性结节明显强化。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加强认识,有助于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磁共振成像 特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女性三阴性乳腺癌MRI表现及其与Ki-67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9
3
作者 高仁坎 徐慧 梁煜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MRI表现及其与Ki-67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7例经病理证实的TNBC患者,其中维吾尔族28例(维吾尔族组;28个病灶),汉族69例(汉族组;70个病灶),比较两组MRI特征;分析维吾尔族组TNBC的MRI特征与Ki...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女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MRI表现及其与Ki-67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7例经病理证实的TNBC患者,其中维吾尔族28例(维吾尔族组;28个病灶),汉族69例(汉族组;70个病灶),比较两组MRI特征;分析维吾尔族组TNBC的MRI特征与Ki-67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维吾尔族及汉族患者TNBC均以浸润性导管癌(3级)为主,两组间Ki-67指数及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吾尔族患者年龄小于汉族患者(P<0.05),肿瘤最大径和早期强化率均大于汉族患者(P均<0.05);两组间TNBC病灶边缘、强化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吾尔族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以流出型为主,汉族组以平台型为主(P<0.001)。维吾尔族组Ki-67指数与肿块形态及TIC类型呈正相关(r=0.464、0.606,P均<0.05)。结论维吾尔族女性TNBC的MRI特征与汉族女性有一定差异,且部分特征与Ki-67指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KI-67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