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表现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术后病理对卵巢癌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甘晓晶 周永 文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卵巢癌复发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经系统性减瘤术及以铂类为主的全程化疗后临床缓解的13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CT表现、CA125、人附睾蛋白4(HE4)以及...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癌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卵巢癌复发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经系统性减瘤术及以铂类为主的全程化疗后临床缓解的13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CT表现、CA125、人附睾蛋白4(HE4)以及术后病理对卵巢癌复发的影响。结果 130例患者中,浆液性腺癌104例,透明细胞癌10例,子宫内膜样癌9例,黏液性及混合性腺癌7例;低分化89例,中分化及高分化41例。治疗前CT表现: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82例,轻中度强化及无强化48例;大量腹水42例,中少量腹水及无腹水88例;腹膜广泛增厚53例,轻中度腹膜增厚及无腹膜增厚77例。治疗前CA125中位值为447.7(121.13~998.13)U/ml、HE4中位值为232(81.5~545.2)pmol/L。单因素分析:FIGO分期(P〈0.01)、治疗前CT表现肿瘤实性部分强化程度(P〈0.05)、腹水(P〈0.01)、腹膜广泛增厚(P〈0.01)、治疗前CA125水平(P〈0.05)及HE4水平(P〈0.01)与肿瘤复发有关;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FIGO分期(HR=2.531,95%CI:1.405~4.559,P〈0.01)、腹膜增厚(HR=2.287,95%CI:1.268~4.125,P〈0.01)及治疗前血清HE4水平(HR=2.06,95%CI:1.156~3.673,P〈0.05)为卵巢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血清HE4明显升高、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示腹膜广泛增厚及FIGO分期较晚提示肿瘤治疗后较易复发,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CA-125抗原 肿瘤标记 生物学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80
2
作者 韩文广 王红梅 +2 位作者 周永 余莹莹 文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影像特征,提高多层螺旋CT对FOP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32例经病理证实的FOP患者,并随机选取43例周围型肺癌作为周围型肺癌组,比较两组大病灶(直径>3 cm)和小病灶(直径≤3 cm)临...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影像特征,提高多层螺旋CT对FOP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32例经病理证实的FOP患者,并随机选取43例周围型肺癌作为周围型肺癌组,比较两组大病灶(直径>3 cm)和小病灶(直径≤3 cm)临床特征、CT征象及强化方式的差异。结果 1临床特征:FOP小病灶患者年龄小于肺癌小病灶患者、男女性别比高于肺癌小病灶患者(P<0.05),FOP组与周围型肺癌组大、小病灶患者吸烟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T征象:FOP组与周围型肺癌组大、小病灶患者病灶分布、血管集束征、毛刺、支气管充气征、结构疏松、胸膜凹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P组与周围型肺癌组大病灶在空洞、紧贴胸膜征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增强扫描:两组平扫CT值及静脉期较动脉期CT净增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P组动脉期CT净增值及总CT净增值均大于周围型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大小FOP与周围型肺癌临床特征、CT征象及强化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及特征性,临床上应综合分析,对于不能确诊的病例,抗感染治疗后短期影像学随访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机化性肺炎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诊断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9
3
作者 余莹莹 赵艳萍 +1 位作者 周永 文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CT诊断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宫颈癌患者的术前CT资料,分别从淋巴结大小、形态、强化、分布4方面判断淋巴结转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78例患者中2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1淋巴结在长... 目的:探讨CT诊断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宫颈癌患者的术前CT资料,分别从淋巴结大小、形态、强化、分布4方面判断淋巴结转移,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78例患者中2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1淋巴结在长径、短长径比值、形态、边缘、强化表现几方面,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密度差值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有统计学意义的各组表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3项CT表现的灵敏度为77.27%,特异度为82.14%。2依据盆腔淋巴结的引流途径将淋巴结分为三站,其中以第二站的转移率最高(分别为11.54%、24.36%、7.69%)。结论:当淋巴结长径≥10 mm、短长径比值≥0.7、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及不规则形、边缘模糊或与周围组织有粘连、不均匀性强化或环形强化时,对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较高。≥3项以上特征,淋巴结的转移可能性较大。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有一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余莹莹 甘晓晶 +3 位作者 许晓燕 周诚 周永 文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索能谱CT形态学征象及定量参数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方法:根据79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分为阳性... 目的:探索能谱CT形态学征象及定量参数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方法:根据79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收集两组能谱CT形态学征象、定量参数的指标,分析能谱CT形态学征象、定量参数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结果:两组间肿瘤直径、分叶征、肺内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骨转移、动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s,NIC)、能谱曲线斜率(λHU)、70 keV C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判断静脉期的NIC诊断效能最大(曲线下面积(AUC)=0.905(P<0.001),灵敏度为73.20%,特异度为93.80%,阈值为0.33 mg/cm^(3))。基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示肺内转移、远处转移、静脉期NIC、静脉期λHU是预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因素,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0.953,灵敏度为93.6%,特异度为87.5%)。结论:基于能谱CT形态学征象及定量参数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或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41
5
作者 王丽杰 马继文 +2 位作者 王永丽 余莹莹 文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诊断肺癌、肺炎性肿块和肺结核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能谱CT增强扫描的78例肺结节或肿块患者,其中肺癌组38例、肺结核组20例、肺炎肿块组20例,测量动、静脉期病灶的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能谱曲线...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诊断肺癌、肺炎性肿块和肺结核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能谱CT增强扫描的78例肺结节或肿块患者,其中肺癌组38例、肺结核组20例、肺炎肿块组20例,测量动、静脉期病灶的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标准化碘浓度(NIC)及标准化水浓度(NWC)。对3组间上述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3组病变动、静脉期单能量CT值、IC、NIC及λ_(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肺炎组和结核组、肺癌组和结核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肺炎组和肺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NIC>0.325及NIC>0.298时鉴别肺炎性肿块与肺结核、肺癌与肺结核的灵敏度分别为95.0%、97.4%,特异度分别为85.0%、75.0%。结论:运用宝石CT能谱成像的多参数定量分析可以鉴别肺癌和肺结核、肺炎性肿块和肺结核,但对肺炎性肿块与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神经母细胞瘤CT和MRI特征及病理表现 被引量:14
6
作者 蒋黎 周永 +3 位作者 刘焱 韩雯 孙振柱 张林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ONB)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ONB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病变均形态不规则,9例病变边缘呈结节状改变;增强扫描呈中度-明显强化,7例病变内及边缘呈线状、环状及花环状强化;9...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ONB)的CT和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ONB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病变均形态不规则,9例病变边缘呈结节状改变;增强扫描呈中度-明显强化,7例病变内及边缘呈线状、环状及花环状强化;9例有骨质破坏;2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强化特征与原发病灶一致。结论 ONB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尤其是强化特征能够反映其病理特点,CT和MRI检查各有优缺点,两者结合有助于ONB的诊断、治疗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神经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术前非小细胞肺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静茹 努尔兰 文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82-685,共4页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的临床TNM分期和术后病理TNM分期的一致性,评价MSCT对肺癌TNM分期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行外科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92例患者,比较MSCT对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结...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的临床TNM分期和术后病理TNM分期的一致性,评价MSCT对肺癌TNM分期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行外科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92例患者,比较MSCT对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TNM分期结果,评价MSCT诊断各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CT-T分期结果与病理T分期结果一致性比较满意(Kappa=0.727,P<0.05),总符合率为83.7%;CT-N分期结果与病理N分期结果一致性比较满意(Kappa=0.635,P<0.05),总符合率为79.3%;CT-TNM分期结果与病理TNM分期结果一致性比较满意(Kappa=0.680,P<0.05),总符合率为75.0%。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1.1%、85.2%、77.1%、80.7%、79.3%。CT诊断4组、5组、6组、10组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低,其中4组淋巴结转移的假阳性率最高,10组淋巴结转移假阴性率最高。结论 MSCT用于诊断术前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评估患者能否手术、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预测预后的主要依据,MS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特征是提高肺癌CT-TNM分期准确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肿瘤分期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骨闪烁现象的CT表现 被引量:4
8
作者 邱艳芳 文智 +3 位作者 许晓燕 王永丽 于莹莹 赵艳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9-933,共5页
目的骨闪烁现象在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疗效监测中的描述比较详尽,而MSCT对该现象的研究鲜有报道,且此现象易被误认为疾病进展。本文探讨经伊班膦酸治疗后的肺癌骨转移患者CT骨闪烁现象及其CT特征,以提高对此现象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 目的骨闪烁现象在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疗效监测中的描述比较详尽,而MSCT对该现象的研究鲜有报道,且此现象易被误认为疾病进展。本文探讨经伊班膦酸治疗后的肺癌骨转移患者CT骨闪烁现象及其CT特征,以提高对此现象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肺癌骨转移患者经伊班膦酸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对治疗后3个月骨闪烁组、疾病进展1组及疾病进展2组骨转移灶的CT值及CT特征进行比较。结果骨闪烁现象的发生率为6.7%(3/45)。治疗后3个月,骨闪烁组、疾病进展1组的C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87、-2.788,P〈0.001、P〈0.05),疾病进展2组治疗后3个月的CT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1,P〉0.05)。治疗后3个月骨闪烁组大多表现为溶骨型病灶发生成骨性硬化改变,疾病进展组大多表现为病灶新发骨膜反应、成骨或混合型病灶伴溶骨性破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9、8.041、4.154,P〈0.01、P〈0.05)。两组成骨型病灶密度是否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9,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经伊班膦酸治疗后3个月,当骨转移疗效评价(疾病进展)与临床综合疗效评价(有效)结果不一致时,可以用骨闪烁现象解释,CT特征改变的分析有助于其与疾病进展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骨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放射性核素显像 二膦酸盐类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单发球形病变的CT误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文智 周永 阿里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对34例肺部单发球形病变的CT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肺部单发球形病变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34例误诊的肺部球形病变中包括10例结核,分别误诊为炎性病变3例,肺癌7例;10例肺癌,... 目的对34例肺部单发球形病变的CT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肺部单发球形病变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34例误诊的肺部球形病变中包括10例结核,分别误诊为炎性病变3例,肺癌7例;10例肺癌,分别误诊为炎性病变6例,结核2例,另外2例定位为胸壁病变且其中1例误诊为炎性病变;11例炎性病变,分别误诊为肺癌9例,结核2例;2例肺囊肿、1例错构瘤均误诊为肺癌。结论合理的检查方法,全面综合的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可最大限度降低肺部球形病变的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特征在新疆地区女性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湍 帅建军 +3 位作者 李莉 蔡斌 晋婉露 文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征象,深入了解不同X线特征与乳腺癌的关系,并重点讨论钙化在乳腺癌中的意义,以期为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征象,深入了解不同X线特征与乳腺癌的关系,并重点讨论钙化在乳腺癌中的意义,以期为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于术前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435例乳腺癌患者和23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乳腺癌患者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不同乳腺X线征象。结果不规则肿块,毛刺及浸润边缘肿块,恶性钙化,血供增加,结构扭曲,皮肤增厚凹陷,淋巴结肿大,钙化形态呈点状、杆状、分支状、簇状分布,钙化数目>20枚,钙化较小及密度不均匀是乳腺癌的主要X线特征。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乳腺病变相关X线特征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新疆地区女性乳腺疾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湍 帅建军 +3 位作者 李莉 蔡斌 晋婉露 文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7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FFDM及CDFI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FFDM及CDFI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于术前行FFDM及CDFI检查的435例乳腺癌患者和23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FFDM、CDFI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一步分析FFDM及CDFI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结果 FFDM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指数均高于CDFI,FFDM+CDF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指数均高于单独诊断。FFDM、CDFI、病理检查结果均一致的患者,乳腺良/恶性病变的FFDM及CDFI特征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毛刺及浸润、结构扭曲及钙化的比例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毛刺、浸润及小分叶、回声不均匀、钙化、血流信号2-4级的比例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结论 FFDM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FFDM与CDFI联合检查对乳腺癌及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的诊断均优于单独诊断。乳腺病变中FFDM及CDFI特征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筛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女性乳腺腺体分型差别及其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湍 帅建军 +2 位作者 蔡斌 晋婉露 文智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女性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腺体分型差别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乳腺X线摄影的维吾尔族、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Selenia数字化乳腺摄...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女性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腺体分型差别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乳腺X线摄影的维吾尔族、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Selenia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摄影,分析维吾尔族、汉族女性乳腺腺体分型,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二者乳腺分型是否有差异及其对乳腺癌诊断的影响。结果维吾尔族女性全数字化乳腺X线腺体分型:脂肪型1812例,占23.59%;散在纤维腺体型3994例,占52.01%;不均匀致密型1331例,占17.33%;极度致密型543例,占7.07%;维吾尔族女性乳腺腺体分型与年龄有关,差异有显著性(P <0.05)。汉族女性全数字化乳腺X线腺体分型:脂肪型2078例,占7.87%;散在纤维腺体型5712例,占21.62%;不均匀致密型12 261例,占46.73%;极度致密型6369例,占24.11%。汉族女性乳腺腺体分型与年龄有关,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维吾尔族、汉族女性脂肪型、散在纤维腺体型、极度致密型在各年龄段差异均有显著性(P_均<0.05);除60岁及以上年龄段,不均匀致密型在各年龄段均有差异(P_均<0.05)。在维吾尔族女性与汉族女性中,不同全数字化乳腺X线腺体分型发生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不同(P_均<0.05),其中不均匀致密型(OR_(维吾尔族)=1.55,OR_(汉族)=1.10)、极度致密型(OR_(维吾尔族)=1.69,OR汉族=1.56)为乳腺癌的高危类型;脂肪型、散在纤维腺体型为乳腺癌的低危类型,差异均有显著性(P_均<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女性乳腺腺体分型与年龄有关,且相同年龄段的乳腺腺体分型也有差异;维吾尔族、汉族女性腺体分型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可为乳腺癌诊断提供一定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汉族 乳腺癌 腺体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与鳞癌的多层螺旋CT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管恒星 周永 +2 位作者 阿里甫 余莹莹 文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86-690,共5页
目的分析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和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其各自的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49例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和46例鳞癌患者,分析并比较其CT表现。结果①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组胸膜腔积液、远处转移、心脏大血管... 目的分析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和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其各自的征象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49例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和46例鳞癌患者,分析并比较其CT表现。结果①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组胸膜腔积液、远处转移、心脏大血管受侵、支气管狭窄无阻塞、肺叶实变、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融合的出现率高于鳞癌组(χ^2=3.996、6.263、6.926、10.367、-、17.197、10.367,P〈0.05);两组钙化、心包腔积液、胸膜结节、支气管不全性阻塞及肺不张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6、0.808、-、0.453、2.957,P〉0.05);鳞癌组肿瘤不均匀强化、坏死及支气管闭塞出现率高于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组(χ^2=17.016、10.258、4.693,P〈0.05)。②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融合(OR=4.152,95%CI 1.023-16.850)、远处转移(OR=5.028,95%CI 1.152-21.955)及支气管狭窄无阻塞(OR=5.615,95%CI 1.461-21.578)是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的危险因素,而肿瘤不均匀强化与中央型小细胞肺癌呈负相关。结论综合分析中央型小细胞肺癌与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 鳞状细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病理类型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永丽 杨帆 刘文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9-903,共5页
目的观察能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纳入137例接受能谱CT检查的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腺癌组(n=74)、鳞癌组(n=39)及小细胞肺癌(SCLC)组(n=24)。对比各组能谱CT参数,包括病灶40~100 keV间隔为10 keV... 目的观察能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纳入137例接受能谱CT检查的肺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腺癌组(n=74)、鳞癌组(n=39)及小细胞肺癌(SCLC)组(n=24)。对比各组能谱CT参数,包括病灶40~100 keV间隔为10 keV的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等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预测肺癌病理类型的效能。结果动脉期3组间4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4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与腺癌组、鳞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期3组间40~100 keV每间隔10 keV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40~90 keV每间隔10 keV的单能量CT值、IC、NIC及能谱曲线斜率与腺癌组、鳞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据此将腺癌组和鳞癌组合并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根据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诊断SCLC与NSCLC的AUC均>0.7;联合动、静脉期40 keV单能量CT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诊断SCLC与NSCLC的AUC分别为0.809和0.855。结论能谱CT多参数联合定量分析预测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类型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丽丽 许晓燕 赵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复习6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5例为良性胃血管球瘤,1例为有难以预测的潜在恶性的胃血管球瘤。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复习6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5例为良性胃血管球瘤,1例为有难以预测的潜在恶性的胃血管球瘤。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或透亮,围绕血管排列。免疫组化抗平滑肌抗体(Smooth muscle antibody,SMA)、actin、laminin、Vimentin阳性表达,而CD34、CD11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AE1/AE3、Anti-cytokeratin(CAM5.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等均阴性表达。结论:胃血管球瘤较少见,绝大部分为良性,临床、细胞学及冷冻快速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扩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胃血管球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同时累及肝脏与肺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永丽 古丽米拉·巴巴什 杨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5-578,585,共5页
目的总结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同时累及肝脏与肺的影像学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5月—2019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例EHE同时累及肝脏与肺的临床资料及CT、MRI图像,患者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分析病变分... 目的总结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同时累及肝脏与肺的影像学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5月—2019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例EHE同时累及肝脏与肺的临床资料及CT、MRI图像,患者均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分析病变分布、数目、大小及形态、病变密度/信号、强化特点及其他侵犯情况。结果9例EHE均可见双肺多发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离散分布,胸膜下结节多见,可见长索条牵拉胸膜,9例EHE结节直径2~10 mm。肝左叶单发病灶1例,肝脏左、右叶多发病灶8例。除1例双肺、肝脏弥漫钙化病变外,8例共检出156个肝脏病灶,其中肝周病灶129个(距离肝包膜<2 cm)。肝内11个病灶最大径≥30 mm,145个病灶最大径<30 mm。9例肝内病变多为结节状,7例合并匍匐状生长,9例出现包膜凹陷征。肺内结节多为实性灶,6例合并钙化。6例行腹部CT肝内病灶平扫均呈低密度,5例合并钙化;4例行腹部MRI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5例出现晕征。病变表现为均匀强化、环形强化、云絮状强化,且均呈渐进性强化。3例使用肝胆特异性对比剂,病变在肝胆期呈持续强化,部分病变中心可见延迟强化。9例患者中,8例出现贴边血管征,7例出现血管漂浮征,4例出现棒棒糖征。结论EHE累及肝脏及双肺时,病灶的共同影像学征象为多发、体积较小,较大者可融合匍匐生长,常合并钙化,位于器官外周,牵拉器官包膜,渐进性强化,血管漂浮征及棒棒糖征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肺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