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途径对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转移及免疫逃逸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唐津天 唐润娟 +1 位作者 薛峰 黎旺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83-1888,共6页
目的:探究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途径对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转移及分泌免疫逃逸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采用5.5、10、25、5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分别于12 h、24 h、48 h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率,2... 目的:探究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途径对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转移及分泌免疫逃逸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采用5.5、10、25、5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分别于12 h、24 h、48 h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率,24 h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表达变化;实验分为:对照组、高糖(HG)组、Nrf2抑制剂ML385+高糖(ML385+HG)组,MTT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数,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数与侵袭数,体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划痕愈合情况,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IL-6含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Nrf2分布,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5.5 mmol/L葡萄糖组,10、25、50 mmol/L葡萄糖处理12 h和24 h时Panc-1细胞增殖率升高,Nr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G组细胞增殖率升高,集落形成数增加,迁移数与侵袭数均增加,划痕愈合率升高,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IFN-γ、TGF-β1和IL-6含量均增加,Nrf2荧光染色明显增强,细胞核内Nrf2表达增加,Nrf2和HO-1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HG组比较,ML385+HG组细胞增殖率降低,集落形成数、迁移数与侵袭数均减少,划痕愈合率下降,培养上清中VEGF、IFN-γ、TGF-β1和IL-6含量均减少,细胞内Nrf2荧光染色较弱,Nrf2和HO-1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中Nrf2高表达,抑制Nrf2途径能够抑制高糖促进的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减少免疫逃逸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高糖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免疫逃逸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促进肝癌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春艳 康璇 +1 位作者 杨丽红 张翠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促进肝癌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7-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肝部分切除手术的83例肝癌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围术期行在医护一体化模...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促进肝癌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7-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肝部分切除手术的83例肝癌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围术期行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围术期给予常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下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医护人员的沟通合作,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快速康复外科 肝癌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EDC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伯庆 薛峰 +12 位作者 丁伟 唐建军 康铁邦 毛拉艾沙·买买提 李海军 唐津天 董晓刚 尹继炜 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 易超 徐林 佟庆 张国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检测含CUE结构域蛋白2(CUEDC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及预后资料的186例手术切除肝细胞癌组织的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UEDC2的表达,并结合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 目的:检测含CUE结构域蛋白2(CUEDC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及预后资料的186例手术切除肝细胞癌组织的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UEDC2的表达,并结合肝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CUEDC2在85.5%(159/186)的肝癌组织中有表达,其中低表达为52.2%(97/186),高表达为47.8%(89/186);CUEDC2的表达状态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癌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UEDC2高表达的患者术后总生存及无复发生存期较低表达者显著缩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UEDC2的表达状态、血清AFP和肿瘤数目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RFS)及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UEDC2在多数肝癌组织中有表达,与肿瘤的生长、分化及预后有关;CUEDC2可以作为一个有价值的肝癌预后预测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CUEDC2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miR-106a/b表达水平在肝细胞癌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津天 王伯庆 +5 位作者 唐泽天 佟庆 薛峰 徐林 易超 晏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0-835,共6页
目的评估循环miR-106a/b表达水平在肝细胞癌(HCC)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纳入108例HCC患者和54例健康志愿者(HCs),采集受试者外周血,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miR-106a/b表达水平的检测。对HCC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其总体生存期(OS)... 目的评估循环miR-106a/b表达水平在肝细胞癌(HCC)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纳入108例HCC患者和54例健康志愿者(HCs),采集受试者外周血,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miR-106a/b表达水平的检测。对HCC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其总体生存期(OS)。结果 HCC患者中血浆miR-106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s(P<0.001)。血浆miR-106b在HCC患者中表达同样升高(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miR-106a/b的诊断效能较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95%CI:0.573~0.768)和0.684(95%CI:0.593~0.776)。HCC患者中循环miR-106a表达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P=0.028)、病理分化(P=0.025)、肿瘤大小(P=0.002)、淋巴结转移(P=0.028)以及TNM分级(P=0.037)正相关;miR-106b表达量与HBsAg(P=0.003)、AFP(P=0.031)以及肿瘤大小(P=0.005)正相关。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血浆miR-106a高水平的HCC患者具有较差的OS(P=0.01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iR-106a高表达是HCC患者OS差的独立预测因素(P=0.038)。结论循环miR-106a/b表达水平可作为HCC患者的诊断标志物,且循环miR-106a高表达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miR-106a/b 肝细胞癌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