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样化培训模式在消化内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娜 布力布·吉力斯汉 +2 位作者 王培红 李俊杰 唐勇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5期174-177,共4页
目的对消化内科实习医生进行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多样化培训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108的名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7月—2021年5月54名消化内科实习医... 目的对消化内科实习医生进行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多样化培训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108的名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7月—2021年5月54名消化内科实习医生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方法;2021年6月—2022年3月54名消化内科实习医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多样化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实习医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例分析、综合成绩及实习医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例分析及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医生对教学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实习医生进行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多样化教学法,此教学方法提高了实习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锻炼了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将专业理念深入到实习医生的心里,提高了实习医生的多方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化培训模式 实习医生 临床实习 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c-Met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兰英 王华 唐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c-Met基因在新疆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60例ESCC患者(汉族和哈萨克族各30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Met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Me... 目的分析c-Met基因在新疆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60例ESCC患者(汉族和哈萨克族各30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Met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Met mRNA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ESCC患者c-Met mRNA的表达率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33%vs 35.00%,χ2=2.194,P=0.139);但c-Met/GADPH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4±0.12 vs0.43±0.09,t=5.789,P=0.007)。不同民族、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和分化程度的ESCC患者癌组织中c-Met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病理分期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ESCC患者癌组织中c-Met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7,0.695,0.746,P均<0.05)。结论新疆地区ESCC患者c-Met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升高,且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C-MET基因 半定量RT-PCR法 临床病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磷酸盐对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韩梅 汤旭山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用二磷酸盐对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出现疼痛症状的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用二磷酸盐对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出现疼痛症状的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们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标准的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镇痛治疗,给观察组患者使用二磷酸盐进行镇痛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0%。观察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二磷酸盐对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镇痛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盐 多发性转移性骨肿瘤 疼痛 镇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连接处腺癌患者血清VEGF-C、VEGF-B水平变化及对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
4
作者 布力布·吉力斯汉 李俊杰 +1 位作者 王薇 达热拜·热达提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胃连接处腺癌(AEG)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水平变化及对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85例AEG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内预后情况分为短期预后不良组(25例)和短期预后良好组(60例),于手... 目的观察食管胃连接处腺癌(AEG)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水平变化及对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85例AEG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内预后情况分为短期预后不良组(25例)和短期预后良好组(60例),于手术前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VEGF-C、VEGF-B、糖类抗原199(CA)、糖类抗原724(CA724)、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EG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通过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与短期预后良好组比较,短期预后不良组血清VEGF-C、VEGF-B、IL-6、IL-8、CRP水平升高(P均<0.05)。AEG患者血清VEGF-C、VEGF-B、IL-6、IL-8、CRP水平与短期预后不良呈显著正相关性(r分别为0.317、0.321、0.257、0.225、0.220,P均<0.05)。AEG患者血清VEGF-C、VEGF-B水平是AEG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VEGF-C单独、VEGF-B单独及VEGF-C联合VEGF-B预测AEG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AUC(95%CI)分别为0.701(0.587~0.815)、0.703(0.573~0.834)及0.749(0.635~0.862),其中VEGF-C联合VEGF-B的预测价值最高(Z=2.401、2.387,P<0.05)。结论AEG患者手术前血清VEGF-C、VEGF-B水平升高,是AEG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于术前检测两指标有助于预测AEG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连接处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ap1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
5
作者 马兰英 王华 唐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618-620,共3页
目的分析Kele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e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SCC患者的癌组织... 目的分析Kele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e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eap1的表达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及趋势χ2检验分析其与ESCC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 Keap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OR=3.945,95%CI:1.485~9.147)和浸润深度(OR=4.683,95%CI:1.692~10.275)有关;Keap1高表达是ESC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Waldχ~2=23.579,P<0.01),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ES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随Keap1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χ~2=5.173,P=0.023);Keap1的表达是ESCC侵及浆膜的危险因素(Waldχ~2=26.587,P<0.01),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ESCC侵及浆膜的风险随Keap1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χ~2=9.788,P=0.002)。结论 Keap1的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有关,Keap1的表达可促进ESCC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le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趋势χ2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薛思麒 何晶 唐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9期58-61,共4页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在不同的癌症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结肠癌的治疗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结肠癌的性质(散发性或遗传性)、分子因素、年龄、结肠癌分期等。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息肉切除、化疗、放疗、联合治疗、免疫...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在不同的癌症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结肠癌的治疗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结肠癌的性质(散发性或遗传性)、分子因素、年龄、结肠癌分期等。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息肉切除、化疗、放疗、联合治疗、免疫治疗等;先进的治疗方法有基因治疗、细胞治疗、靶向免疫治疗等,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然而,每种治疗方案都有副作用,而且每种疗法都有缺点,如肿瘤复发、靶点缺乏特异性以及抗癌药物的耐药性等。因此,对结肠癌治疗方法的研究值得探索。虽然结肠癌治疗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及临床医生仍在继续为研发更好的结肠癌治疗方法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知识知晓状况及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智华 张翠萍 尹哲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3期73-75,共3页
目的对胃癌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和营养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在新疆某肿瘤医院住院的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胃癌患者营养知识问卷进行营养知识知晓状况... 目的对胃癌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状况和营养知识知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在新疆某肿瘤医院住院的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胃癌患者营养知识问卷进行营养知识知晓状况的调查。结果 I期、II期的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2%;III期、IV期的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2.67%;胃癌患者对营养基础知识和疾病相关营养知识普遍溃泛。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营养知识知晓率低,倡导尝试以大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站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营养管理和干预工作,加大营养相关科普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知识 营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