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胱抑素C和简化MDRD公式在评价肿瘤化疗患者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建 黄艳春 穆朝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88-2590,共3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和简化MDRD公式在诊断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6月住院已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171例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检测血清中CysC、肌酐(Cr)及尿素...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和简化MDRD公式在诊断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6月住院已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171例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检测血清中CysC、肌酐(Cr)及尿素(Urea),以简化MDRD公式计算eGFR,比较CysC与其他指标评估GFR的价值。结果:CysC与GFR的相关性高于Cr及Urea,AUCROC按面积大小排列为CysC>Cr>Urea。结论:CysC能敏感提示肿瘤化疗患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可根据简化MDRD公式计算eGFR水平初步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血清胱抑素C 简化MDRD公式 早期肾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辉 卞文安 +1 位作者 赵旌 于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1-963,共3页
目的:应用PCR-反向点杂交(PCR-reverse dot blot,PCR-RDB)技术对新疆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进行基因分型。方法:收集疑似HPV感染病例标本335例,提取HPV基因组DNA,应用PCR-RDB技术扩增HPV的L1基因并进行分型,... 目的:应用PCR-反向点杂交(PCR-reverse dot blot,PCR-RDB)技术对新疆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HPV)进行基因分型。方法:收集疑似HPV感染病例标本335例,提取HPV基因组DNA,应用PCR-RDB技术扩增HPV的L1基因并进行分型,计算不同基因型HPV的感染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35例病例标本中检出HPV阳性标本108例,阳性率为32.2%,共检出HPV16、18、33、45、56、68、6、11和66共9种基因型,其中HPV16、18和56亚型的感染较高。分组统计结果显示,HPV阳性率和高危型HPV的检出率在不同类型疾病患者中是不同的,在尖锐湿疣、高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和宫颈癌患者中HPV阳性率和高危型HPV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和宫颈糜烂疾病组(P<0.05),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HPV感染率降低。HPV的感染率在19~36年龄组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HPV感染率有降低趋势。结论:在本地区宫颈病变患者中HPV的感染率较高,而基于PCR-RDB的基因分型可为HPV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瘤病毒 PCR-反向点杂交 妇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贫血与其它贫血性疾病骨髓及血细胞形态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程虹 江明 +3 位作者 杜伟 钟笛 郝建萍 李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23-1426,共4页
本研究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主要是难治性贫血(RA)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点,并与其它贫血性疾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比较分析。取患者骨髓及外周血制成涂片行瑞氏染色,骨髓分类500个有核细... 本研究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主要是难治性贫血(RA)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点,并与其它贫血性疾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比较分析。取患者骨髓及外周血制成涂片行瑞氏染色,骨髓分类500个有核细胞,外周血分类100个有核细胞,观察红系、粒系、巨核系病态细胞特点。结果发现,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细胞浆内颗粒稀少或缺如、Pelger核异常改变、幼粒细胞数及检出率、单核细胞检出率以及骨髓粒系各阶段细胞出现颗粒缺如,红系奇数核、核出芽,巨核系小巨核及单圆核巨核细胞等在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形态学是MDS诊断的基础,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异常在MDS与其他贫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形态学 病态细胞 贫血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AFP水平下血清IL-1与肝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邓伟伟 朱文明 +2 位作者 易超 冯阳春 黄艳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目的研究IL-17在不同AFP水平下的HBV相关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HCC根治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HBV相关HCC行根治切除术的连续病例167例,另外选取肝血管瘤患者11... 目的研究IL-17在不同AFP水平下的HBV相关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HCC根治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HBV相关HCC行根治切除术的连续病例167例,另外选取肝血管瘤患者115例(其中HBV携带者8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167例HBV相关HCC血清中IL-17表达,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浓度,并分析IL-17的表达与不同AFP水平的关联性及其与HBV相关H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复发和生存的关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相关性分析、Log-rank检验以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将HBV相关HCC患者以血清AFP水平分为2组,AFP<400 ng/ml组IL-17的阳性表达率为50.9%(58/114),AFP≥400 ng/ml组为34.0%(18/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P=0.002)。AFP<400 ng/ml组和AFP≥400 ng/ml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34.1个月vs 13.4个月)、总体生存期(84.2个月vs 57.4个月)、1年内肿瘤复发率(28.9%vs 50.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34、3.13、10.89,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发现,AFP<400 ng/ml的HBV相关HCC患者,IL-17阳性表达组术后1年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组,无瘤生存期、总生存期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χ2值分别为7.350、3.814、9.744,P值均<0.05)。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IL-17阳性表达、血管癌栓、组织分化程度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结论 AFP<400 ng/ml的HBV相关HCC患者中IL-17阳性表达预示着早期复发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甲胎蛋白类 白细胞介素1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与雌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时瑛 封敏 黄艳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状态及血清雌激素水平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h1、Th2及其比值,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h2及血清E2分别为(...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状态及血清雌激素水平对其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h1、Th2及其比值,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h2及血清E2分别为(1.86±0.82)%、(429.46±285.57)pmol/L,高于健康体检组(1.50±0.60)%、(282.41±252.42)pmol/L;Th1及Th1/Th2比值分别为(15.93±5.36)%、10.68±6.92,低于健康体检组(18.68±5.08)%、13.90±5.09,结果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h2与血清E2呈正相关(r=0.819,P=0.000)。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高E2水平及Th2优势状态,雌激素对乳腺癌患者Th1/Th2平衡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TH1/TH2 雌激素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癌患者痰液中部分染色体数量的改变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飞 章涤 +1 位作者 张园 黄艳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9-542,共4页
目的应用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对痰液脱落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用以分析肺癌的染色体畸变,探讨FISH技术辅助诊断肺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p16、p53探针对40例... 目的应用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对痰液脱落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用以分析肺癌的染色体畸变,探讨FISH技术辅助诊断肺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p16、p53探针对40例疑似肺癌患者痰液的脱落细胞进行FISH研究。结果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3、7、17号染色体数目和p16、p53畸变阳性率分别为41.9%、45.2%、41.9%、54.9%、51.6%,其中p16、p53畸变率较高。FISH联合应用五种探针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77.8%,诊断效率为80.0%。结论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染色体的畸变有关,应用FISH技术检测肺癌患者痰液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可作为肺癌诊断的一项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 痰脱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文明 邓伟伟 +2 位作者 雷静 王敏 高洪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和对照组(33例,术后...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西孟旦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和对照组(33例,术后接受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常规治疗)。记录两组术后即刻、12、24、48和72 h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记录术前1 d、术后1、3和7 d的高敏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左西孟旦组术后24、48和72 h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中心静脉压、血管外肺水指数和血乳酸值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每搏输出量指数、左室每搏功指数和心指数显著升高(均为P<0.05)。左西孟旦组术后3和7 d的高敏肌钙蛋白I较对照组显著下降(t=16.27,P=0.01;t=18.15,P=0.00),术后1、3和7 d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显著下降(t=16.27,P=0.01;t=10.18,P=0.02;t=22.21,P=0.00)。左西孟旦组的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8.62,P=0.03;t=10.28,P=0.02;t=14.12,P=0.00),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t=3.99,P=0.04)。结论左西孟旦能改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状况,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心脏瓣膜疾病 血流动力学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