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方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晓 秦兰 +2 位作者 李巍 费飞 吴雪琴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3337-3341,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是否能够通过改善血小板功能进而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通过被...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是否能够通过改善血小板功能进而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通过被动免疫造模法成功建立CITP小鼠模型,然后分别用0.9%生理盐水、醋酸泼尼松和补肾活血方干预14 d,采用全自动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和凝血时间;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相关糖蛋白(CD41、CD61、CD62p、PAC-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ITP模型组血小板显著下降、凝血时间显著延长。醋酸泼尼松、补肾活血方干预14 d后,与CITP模型组比较,其血小板显著增加,凝血时间显著下降;其糖蛋白CD41、CD61、CD62p和PAC-1的荧光强度和阳性率显著下降。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加血小板数量和降低凝血时间,并且能够通过改变血小板糖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血小板的功能,减轻患者的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糖蛋白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活化 模型小鼠 凝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VEC相关血管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 费飞 秦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1-195,F0003,共6页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CITP)的治疗作用及效应机制。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采用被动免疫造模法建立CITP小鼠模型,第8天...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CITP)的治疗作用及效应机制。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TP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和补肾活血方组),采用被动免疫造模法建立CITP小鼠模型,第8天进行模型评估后,以补肾活血方、醋酸泼尼松进行药物干预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相关血管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方组、醋酸泼尼松组治疗14 d后,能显著提升血小板数目,显著降低前列环素(epoprostenol, PGI2)水平(P<0.05);而血浆血栓素(thromboxane, TXA2)、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含量显著升高。补肾活血方组对TXA2、VEGF含量升高效果显著优于醋酸泼尼松组。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够影响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相关血管因子TXA2、PGI2、PAF以及VEGR的水平,从而影响外周血小板数目,促进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VEC)修复,加强止血效应。而且,VEGF可作为评价ITP治疗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醋酸泼尼松片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浆血栓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感知控制与自我护理效能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鲍玉新 邵丽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排便控制及自我护理效能现状。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120例。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患者排便规律及排便感知情况,采用造口自我效能量表调查患者自我...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排便控制及自我护理效能现状。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120例。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患者排便规律及排便感知情况,采用造口自我效能量表调查患者自我护理效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101例(84.2%)排便时间不固定,排便次数1~3次/d者40例(33.3%),排便前有便意者55例(45.8%);上述3项指标均随造口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均P<0.05)。造口自我效能量表患者平均得分(84.2±16.4)分,自我护理效能以中等水平最为常见,累计98例,占85.2%。造口时间、文化程度、年龄及排便感知是患者自我护理效能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排便感知情况相对较差,自我效能相对较低,需促进其社区康复,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造口 排便感知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免疫因子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 费飞 +1 位作者 李巍 秦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29-232,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白细胞介素(IL)-6、IL-17、IL-21、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免疫因子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ITP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补肾活血高、中、低...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白细胞介素(IL)-6、IL-17、IL-21、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免疫因子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ITP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补肾活血高、中、低剂量组。相应干预措施持续14 d。采用ELISA法测定检测各组小鼠IL-6、IL-17、IL-21、IL-22、TNF-α含量,并取股骨骨髓测定骨髓巨核细胞数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ITP模型组小鼠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产板巨核细胞数量显著下降,IL-6、IL-17A、IL-21、IL-22、TNF-α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小鼠巨核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产板巨核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一定回升。IL-6、IL-17A、IL-21、IL-22、TNF-α水平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调(P<0.01),补肾活血方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通过下调ITP小鼠模型体内IL-6、IL-17A、IL-21、IL-22、TNF-α水平,一定程度改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提高血小板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因子 骨髓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