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木亚萨尔·阿林木 吴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3期8-11,共4页
乳腺癌作为当前全球女性群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其治疗中内分泌疗法占据重要地位,但随后的内分泌治疗诱发的骨质疏松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针对骨质疏松的西药治疗,短期内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有局限性。相比之下,中... 乳腺癌作为当前全球女性群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其治疗中内分泌疗法占据重要地位,但随后的内分泌治疗诱发的骨质疏松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针对骨质疏松的西药治疗,短期内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有局限性。相比之下,中医针对此病症的内在调理,侧重于肾、肝、脾三脏的调和,展现出提升骨密度、缓解骨痛、减少骨折风险及副作用小的治疗优势。其治疗手段丰富多样,涵盖草药配伍、针灸、督灸、穴位埋线等。本综述旨在深入探讨中医药对抗内分泌治疗后乳腺癌并发骨质疏松的最新进展,力求为该领域带来新的洞见,为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骨质疏松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肝癌切除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雷君 樊玉祥 +3 位作者 何文婷 曾凡业 孙奇 张洪亮 《循证医学》 CSCD 2015年第3期168-17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原发性肝癌(HCC)切除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原发性肝癌(HCC)切除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4年9月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肝癌术后TACE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计算合并风险比及其95%可信区间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绘制漏斗图法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共计1 029例患者,其中行手术+TACE患者467例,单纯手术治疗患者462例。通过Jadad量表进行评价。经Meta分析,HCC术后行TACE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1年、2年和3年复发率,风险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48(0.37-0.63)、0.62(0.50-0.77)和0.62(0.45-0.84);HCC术后行TACE治疗较单纯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1年、2年和3年总生存率,风险比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1.37(1.23-1.54)、1.66(1.36-2.04)和2.05(1.51-2.77),两组的术后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热、恶心、呕吐及肝功能异常是术后TACE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中国人群中,与单纯HCC切除术相比,术后辅助TACE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总生存率,但尚不能认为其对术后无病生存率有所影响,尚需更多设计严格、随访时间足够长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化疗栓塞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侵袭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静 冯晓云 林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侵袭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20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侵袭转移的危险因素;免疫组化结果分析预...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侵袭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20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侵袭转移的危险因素;免疫组化结果分析预后。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不同年龄、性别、浸润深度、肿瘤直径、不同分化程度中胃癌的侵袭转移与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为胃癌侵袭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Villin、Ki-67、CDX-2在有侵袭转移和无侵袭转移的胃癌中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备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肿瘤分化差的胃癌患者易发生胃癌的侵袭转移,预后不良。免疫组化结果可协助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侵袭转移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咔啉类生物碱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凋亡的研究
4
作者 曾凡业 樊玉祥 +3 位作者 何文婷 帕提玛 王锐 张洪亮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观察β-咔啉类生物碱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β-咔啉类生物碱设定为浓度0、5、10、20、40μg/mL,分别用其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48h,透射电镜观察其对SGC-7901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β-咔啉类生物碱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β-咔啉类生物碱设定为浓度0、5、10、20、40μg/mL,分别用其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48h,透射电镜观察其对SGC-7901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对SGC-7901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结果可见SGC-7901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提示其可诱导细胞凋亡;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分析,在不同浓度β-咔啉类生物碱(0、5、10、20、40μg/mL)作用下,SGC-79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5±0.25)%、(6.30±0.39)%、(9.34±0.54)%、(11.33±0.37)%、(19.86±0.55)%,0μg/mL组分别与其他药物浓度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咔啉类生物碱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咔啉类生物碱 胃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