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2023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项欣 热孜万姑丽·艾合麦提 +4 位作者 魏华 杨丽 尹健 马俊杰 冯雪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4,共8页
目的 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20 年 1 月 1 日-2023年12 月31 日非重复菌株,采用商品化药敏测试仪和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按2023年 CLSI M100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 ... 目的 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20 年 1 月 1 日-2023年12 月31 日非重复菌株,采用商品化药敏测试仪和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按2023年 CLSI M100标准判断药敏结果。结果 四年共监测 22 121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 24.1%(5 338株),革兰阴性菌75.9%(16 783株)。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26.4%和68.9%。MRSA和MRCNS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发现对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已发现有个别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以及个别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287 株肺炎链球菌均为非脑脊液分离株,其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为9.4%。肠杆菌目细菌中,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3.2% 和13.1%,但大肠埃希菌和其他菌属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低于10.0%。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测试抗菌药物敏感,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1.8%和10.9%;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7.1% 和47.9%,对其他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14.9%~53.2%。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高于肠杆菌目中其他菌属细菌。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高。肠球菌属中已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因此,医院应继续重点关注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遏制耐药细菌的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杨艳 李文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401-240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对体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肾衰组),35例健...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对体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肾衰组),35例健康成人作对照(对照组)。肾衰组应用r-HuEPO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肾衰组患者血浆中hs-CRP、MDA、AOP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呈显著负相关(r=-0.57、r=-0.67、r=-0.78,P<0.05)。r-HEPO治疗3个月后,血Hb、Hct明显上升,而hs-CRP、MDA、AOPP含量和Na+-K+-ATP酶活性变化不显著,在治疗6个月后,Na+-K+-ATP活性显著升高(P<0.05),hs-CRP、MDA、AOPP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r-HuEPO长程治疗在改善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状态的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体内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炎症 氧化应激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YMDD变异及特点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怡 杨丽 +1 位作者 徐菲莉 张跃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未予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P基因YMDD基序变异对于血清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及YMDD变异两种形式YIDD/YVDD与HBV e抗原(HBeAg)的关系。方法采用引物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慢性HBV感... 目的探讨未予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P基因YMDD基序变异对于血清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及YMDD变异两种形式YIDD/YVDD与HBV e抗原(HBeAg)的关系。方法采用引物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HBV P基因区YIDD/YVDD变异及HBVDNA载量,并检测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 334例未经NA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V未变异300例,YVDD变异23例,YIDD变异9例,YIDD、YVDD共生株2例。慢性HBV感染者HBeAg阳性与YIDD变异有关(P<0.05),与YVDD变异无关(P>0.05)。YMDD变异者与未变异者AST、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V 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者发生YIDD/YVDD变异者,其血清ALT、AST水平均低于未变异者。HBeAg阳性者可能更易发生HBV YIDD变异,而YVDD变异可能与HBeAg状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YIDD/YVDD变异 核苷酸类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