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3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罗加农
段绍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对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手术切除指征。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331例住院已经手术的PLG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331例手术病例中,肿瘤性息...
目的对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手术切除指征。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331例住院已经手术的PLG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331例手术病例中,肿瘤性息肉13例(3.9%),非肿瘤性息肉318例(96.2%);将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发现性别(χ2=6.2,P=0.013)、年龄(≥40岁/<40岁)(χ2=3.90,P=0.048)、息肉大小(≥10 mm/<10 mm)(χ2=77.4,P<0.000 1)、病灶数目(多发/单发)(χ2=6.2,P=0.013)、息肉基底宽度(≥6 mm/<6 mm)(χ2=111.8,P<0.000 1)、是否合并胆囊结石(χ2=7.5,P=0.006)在2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症状是决定手术指征的一个单独因素,有症状即应手术。大多数胆囊息肉恶变率低,年龄≥40岁、直径≥10 mm的单发息肉、息肉基底宽≥6 mm、近期增大明显、息肉合并结石等肿瘤相关因素,也是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疾病
息肉
胆囊切除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创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于亮
段绍斌
+4 位作者
刘郁
杨东鹰
居来提
邓明飞
陈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3056-3058,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腹腔镜切开引流术和经皮穿刺引流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外科处理的83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细菌性肝脓肿腹腔镜切开引流术与经皮穿刺引流术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脓肿大小、数...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腹腔镜切开引流术和经皮穿刺引流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外科处理的83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细菌性肝脓肿腹腔镜切开引流术与经皮穿刺引流术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脓肿大小、数量、病程、术前白细胞计数、清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穿刺引流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穿刺引流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较穿刺引流组治愈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无大出血、腹膜炎、腹腔脏器损伤、胆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和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均是微创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有效手段,前者操作更加简单安全,后者治疗更彻底。把握二者的适应证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腹腔镜检查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包文
段永亮
+5 位作者
管圣
杨旭
刘小庆
冯涛
王宏
马建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防治颈动脉硬化性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2012年1月间对147侧(139例)颈动脉狭窄病变实施内膜剥脱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87%的患者采用颈丛麻醉,92%的患者颈动...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防治颈动脉硬化性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2012年1月间对147侧(139例)颈动脉狭窄病变实施内膜剥脱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87%的患者采用颈丛麻醉,92%的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后应用补片血管成形,11例患者术中放置临时性转流管,2例患者为颈动脉支架失败后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术后轻度神经损伤7例,占4.8%;1例于术后3天出现偏瘫,占0.7%;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临床随访123例,随访率为88.5%,平均随访39±4个月。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97例,占66%;症状改善、好转者19例,占12.9%;术后颈动脉再狭窄发生24例(均<50%),占16.3%。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3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罗加农
段绍斌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第四
附属
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144-1147,共4页
文摘
目的对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手术切除指征。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331例住院已经手术的PLG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331例手术病例中,肿瘤性息肉13例(3.9%),非肿瘤性息肉318例(96.2%);将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发现性别(χ2=6.2,P=0.013)、年龄(≥40岁/<40岁)(χ2=3.90,P=0.048)、息肉大小(≥10 mm/<10 mm)(χ2=77.4,P<0.000 1)、病灶数目(多发/单发)(χ2=6.2,P=0.013)、息肉基底宽度(≥6 mm/<6 mm)(χ2=111.8,P<0.000 1)、是否合并胆囊结石(χ2=7.5,P=0.006)在2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症状是决定手术指征的一个单独因素,有症状即应手术。大多数胆囊息肉恶变率低,年龄≥40岁、直径≥10 mm的单发息肉、息肉基底宽≥6 mm、近期增大明显、息肉合并结石等肿瘤相关因素,也是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
关键词
胆囊疾病
息肉
胆囊切除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Keywords
gallbladder diseases
polyps
cholecystectomy
XINJIANG
分类号
R657.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创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于亮
段绍斌
刘郁
杨东鹰
居来提
邓明飞
陈骏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3056-305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腹腔镜切开引流术和经皮穿刺引流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外科处理的83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细菌性肝脓肿腹腔镜切开引流术与经皮穿刺引流术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脓肿大小、数量、病程、术前白细胞计数、清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穿刺引流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白细胞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穿刺引流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较穿刺引流组治愈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无大出血、腹膜炎、腹腔脏器损伤、胆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和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均是微创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有效手段,前者操作更加简单安全,后者治疗更彻底。把握二者的适应证尤其重要。
关键词
肝脓肿
腹腔镜检查
穿刺术
Keywords
Liver abscess
Laparoscopy
Punctures
分类号
R575.4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包文
段永亮
管圣
杨旭
刘小庆
冯涛
王宏
马建军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科
新疆
自治区人民
医院
普
外二科
新疆医科大学
第二
附属
医院
普
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6期33-36,共4页
文摘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防治颈动脉硬化性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2012年1月间对147侧(139例)颈动脉狭窄病变实施内膜剥脱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87%的患者采用颈丛麻醉,92%的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后应用补片血管成形,11例患者术中放置临时性转流管,2例患者为颈动脉支架失败后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术后轻度神经损伤7例,占4.8%;1例于术后3天出现偏瘫,占0.7%;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临床随访123例,随访率为88.5%,平均随访39±4个月。术后患者脑缺血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97例,占66%;症状改善、好转者19例,占12.9%;术后颈动脉再狭窄发生24例(均<50%),占16.3%。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Keywords
Carotid stenosis
Stroke
Carotid endarterctomy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331例临床分析
罗加农
段绍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创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
于亮
段绍斌
刘郁
杨东鹰
居来提
邓明飞
陈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包文
段永亮
管圣
杨旭
刘小庆
冯涛
王宏
马建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